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八年級美術《絢麗的陽光》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39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説課稿,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絢麗的陽光》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美術《絢麗的陽光》説課稿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絢麗的陽光》,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學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講述。

一、説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前後聯繫

本課是湘版八年級美術下冊的第八單元課程,屬於“欣賞評述”的類型課,作為本套教材中學階段三個獨立的欣賞課教學單元之一,本課試圖解決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強化一種最為實用與常見的欣賞方法——比較的欣賞方法,幫助學生在對比或類比中獲得對特定作品更加深入的藝術感知與內心體驗,從而提高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二是初步掌握研究一個藝術流派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應該注意關注哪些相關的角度與層面,從而瞭解一些現代美術史學的研究角度與方法。通過對繪畫表現形式從不同角度的比較和經典作品從不同層面的分析,強化學生養成一種“比較欣賞”的良好習慣。

2、教學目標

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對比或類比中獲得對特定作品更加深入的藝術感知與內心體驗,從而提高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通過欣賞19世紀末印象畫派的藝術特點、代表畫家以及印象派繪畫與科學成就。幫助學生進入印象派繪畫與古典繪畫色彩特點的對比分析,明確了印象派繪畫在西方繪畫藝術發展歷程中的意義和地位。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進而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根據初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瞭解印象派繪畫的藝術特點,提高運用比較欣賞方法欣賞作品的能力

(2)能力目標:

蒐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培養對美術作品進行綜合審美評述的能力。

(3)發展目標:

增進對人類藝術活動與社會歷史發展之間內在聯繫的體會和理解。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觀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初步把握印象派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

教學難點:印象派繪畫與古典主義繪畫的風格差異。攻破這一難點,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講解:和展示大量的印象派繪畫與古典主義繪畫作品分析比較,引導學生就兩組作品從三個方面對比分析,並展開討論。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法和學法:

二、説教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為了達到“瞭解印象主義美術,通過欣賞活動,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這一目標,我採用多種方法的教學活動形式:

1、組織報告會或收集印刷品舉辦展覽,讓學生直接從資料中瞭解印象主義繪畫;

2、通過色彩遊戲或一定目的的簡單練習,如陽光下的雲、一棵樹和地上的投影、物體明暗兩面的色彩關係等等,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瞭解印象派繪畫;

3、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通過藝術史線索簡介印象派繪畫產生的.條件以及對現代美術的影響,從較高的層面上把握和理解印象派繪畫的特點。著名的教育家葉聖淘説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學中教師只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我以教室為舞台,教師為導演,學生為演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觀察探究創造,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主要採用的教法和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和創造作。

三、説學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為了加強學生對作品藝術手法的直觀感受,本課大量採用作品局部抽取放大法。在回顧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直接利用《多彩的風景》學習中獲得的色彩觀察方法與經驗來分析印象派作品色彩處理的特點。並展開討論;運用有關色彩知識和學習方法,分析畫面的色彩關係;感受畫面上表現早晨的朦朧氣氛;比較學院派嚴謹的造型結構和細膩的形象塑造、莊重嚴肅的主題等等,逐步整體把握印象派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佈置課後學習活動,明確為第二課時準備的資料收集和短文寫作的方法及要求。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後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這一環節中,教師應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於平等的地位

四、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

1、創設情景激趣活動導入

將《日出印象》作為教學的欣賞導入。教師講解:從色調傾向、對光色的理解和表現以及筆觸的運用和表現特點幾個方面對《日出印象》進行重點分析,然後通過展現同時代其他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引導學生歸納出印象派繪畫在題材、筆觸和光色氣氛表現等方面的典型特徵,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印象派繪畫的風格特點。並對《日出印象》的一種藝術感受及與此幅作品相關藝術事件進行簡單描述,引導學生就兩組作品從三個方面對比分析,並展開討論。

(1)畫面色調的比較;

(2)光色的不同表現;

(3)筆觸。

教師利用影視媒體設備,展現這些作品清晰的放大圖片。根據對教材的理解,課前尋找其他一些風格明顯、畫面清晰的經典作品,作為教材作品圖片的補充信息,拓展學生的審美視野。務必把握教材中提示的幾個方面: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運用有關色彩知識和學習方法,分析畫面的色彩關係;感受畫面上表現早晨的朦朧氣氛;比較學院派嚴謹的造型結構和細膩的形象塑造、莊重嚴肅的主題等等,逐步整體把握印象派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

2、回顧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直接利用《多彩的風景》學習中獲得的色彩觀察方法與經驗來分析印象派作品色彩處理的特點。

4、介紹印象派藝術的基本特點:

(1)以光和色彩作為認識世界的中心,徹底打破了傳統固有色和棕色調的造型觀念。

印象派前的作品《石橋》《父親的肖像》《賣水的人》以棕色調為主,重點欣賞《賣水的人》,分析畫家對寫生色彩的認識,即固有色的明暗變化。印象派的作品《草垛》《農家少女》《阿戎堆的橋》,色調有的温暖,有的偏冷,色彩豐富,光與色交融,畫面具有生命力。

(2)用明確的筆觸畫出交織融會的色點和色束,強調客觀再現個人的瞬間視覺印象。

印象派前的作品《父親的肖像》和印象派的作品《打陽傘的女人》進行比較。前者像是在永恆不變的光源下描繪的;而後者則讓人不得不歎服陽光這個無形的東西,被畫家莫奈描繪得具體而具有生命力。

(3)關注色彩、線條給視覺造成的印象和刺激,而不在乎其內容或畫什麼,重複地對同一題材和同一對象進行描繪。

5、總結

印象主義繪畫是世界繪畫史上的一次偉大變革與解放,它對繪畫形式的探索和對繪畫性的追求,使繪畫變得更豐富、更自由,更具繪畫特點,並由此引發了新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的繪畫形成。

6、課堂小結,佈置課後學習活動

印象畫派的產生,突破了傳統的繪畫模式和色彩觀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觀和繪畫表現手法。畫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畫家有莫奈、馬奈、德加、雷諾阿等。每位畫家都有自己關注的題材,有自己的繪畫風格。請同學們課後根據老師提供的有關書目和網站蒐集資料,對印象畫派的代表畫家進行了解、總結和歸納。下節課,我們將由每一小組組織一個話題,進行演講,通過對印象畫派中某一位畫家的作品的評析,加深對印象畫派的特徵的理解,體會畫家的藝術風格。

五、説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欣賞範畫與板書相結合,將範畫、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直觀清楚,突出主題,照顧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