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三年級數學優秀説課稿範文五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6.38K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優秀説課稿範文五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學優秀説課稿範文五篇

三年級數學優秀説課稿範文五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一、説教材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這個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節的內容,本單元共有兩個內容,包括《小數的認識》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這個內容是在以前學習的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的,為以後學習較複雜的計算做準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本課知識點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一位小數加減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探索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探究小數加減法的算理並理解算理,

教學用具:課件

二、説學情

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小數,瞭解了整數及小數中各個數位的含義,並且學習了整數的加減法,很清楚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所以對於這個知識的學習並不會感到困難。只要引領孩子們認真思考、認真動手操作一定能順利獲得新知識和成就感。

三、説教法、學法

根據我區的教學實際設計如下內容

1、教學模式:三段一思

2、教學方法:因為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內在的聯繫所以採用遷移類比法引入,並根據這個教學內容的特點,採用問題引導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總結方法。

3、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因為這個內容簡單清晰,所以通過學生的自學,同桌互查,小組內交流展示完全可以學的會。在教師巧妙的設疑、質疑引領之下學生一定能學的輕鬆愉快!

四、説教學程序

一段:學什麼(共有兩個環節)

首先是複習導入,我用遷移法以整數加減法為鋪墊,出示兩道整數加減法計算題(83+5983-59),讓學生用豎式計算並讓學生邊計算邊思考:你是怎樣計算的?

然後教師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小數加減法》師板書

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計算探索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

學習目標就是本節課學生的學習任務,這樣的設計既簡練又易懂。不但包括學習內容,又包括學習方法,還有學習要求。

處理方法:自己讀後指名讀,這樣目標就清楚了。

二段:我來學:(共有四個環節)

1、用情境導入法出示課件——購物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説説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

2、課件出示:文具超市裏的三種文具學生説出名稱和價格:

卷筆刀:0.8元,橡皮鉛筆:1.2元,綠鉛筆:0.6元。

3、出示自學提示:

(1)根據已有信息提出一個加法問題和一個減法問題。(口頭提出問題)

(2)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先獨立計算,再同座互查。

(3)小組討論:列豎式時要注意什麼?試着總結出計算方法。

(4)時間為10分鐘左右。

設計理由是:首先培養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然後在通過獨立學習,同伴互助、小組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4、學習後一個或兩個小組板前展示,同時學生可以隨時評價和質疑,老師針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和強調。在學生彙報的同時教師或學生板書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從末位算起。)

三段:我來用

因為本課內容需在計算的基礎上總結計算方法(算理),所以安排以下有基本算理練習、典型的錯例分析練習、解決問題練習等系列練習活動。

1、填空: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將()對齊,也就是(),再從()位算起,得數裏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先自讀再自己填完整,然後齊讀。)

2、下面的計算正確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5+2.4=2.97.5+1.5=8.03.2-1.6=2.6(給出豎式,判斷)然後列出正確的豎式。(先獨做再小組檢查)指名説説每道題錯哪了,應該怎麼做。

3、列豎式計算

98頁3題選4道題(同桌互查後説出結果,錯的改過來)

4、解決問題:《動腦筋》6.8元《童話故事選》3.4元。

(1)《動腦筋》和《童話故事選》一共多少元?

(2)《動腦筋》比《童話故事選》便宜多少元?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內互查。投影展示講評,各組長檢查一下有錯的嗎?如果有改正過來。

5、根據自己的實際提出數學問題並解答

一件上衣:27.9元一條裙子:54.6元一條褲子:38.7元

四段:我來思

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和自己的學習情況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其中包括知識方面、學習方法方面、合作學習方面以及情感方面等收穫,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

板書: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小數點對齊,從末位算起。

學生板演學生板演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三年級數學優秀説課稿範文五篇2

 一、教材

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習了百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本單元在此基礎上學習萬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本節課是第一課時,學習萬以內的連加法,為後面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同時也能發展學生的個性思維,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把連加法的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供了富有意義的情境圖,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獲得新知,讓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使學生既能體驗到發現問題的成功,又能切實感受到學習計算的必要性。

二、理念

本節課屬於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單一的算法和技能訓練,比較枯燥。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同時,還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結合本課知識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結合具體情境,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樣化,並能正確計算,利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3、情感目標:利用情景、協商、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三、教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分別採用直觀演示、實踐探索、觀察比較、演繹概括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五、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程序可以分為四個步驟:(一)課件導入,創設情境(二)自主探索,發現新知(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四)社會調查,應用生活(五)課堂總結、激勵評價

環節一:課件導入,創設情境

1、談話: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

創設情境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也是創設“建構主義”學習環節的四大要素之一,根據低年級的學生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我用課件導入西部貧困地區的幾個圖片,“同學們,你剛才都看到了什麼?並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就順勢説道:“書是我們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同學們都有好多工具書和課外讀物,可是你們知道嗎,還有很多和我們同齡的小朋友卻沒錢買書,他們也多麼希望有幾本課外讀物啊!大家有好辦法滿足他們的心願嗎?”學生們會各抒己見,可能會説給他們捐書,這時我繼續説:“正好我們學校也捐書了,大家看”用電腦出示統計表。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要有愛心,要樂於幫助他人的德育教育。

環節二:探索新知、構建方法

1、電腦出示統計表,引導觀察,問學生:“從老師提供的信息中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獨立觀察,發展學生從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2、根據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並在小組中交流討論自己的問題。這一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方式,展開自主學習。

3、同學們提出了這些問題,我們先選擇一個問題解決,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

先讓學生自主列出算式,估算一下得數的大致範圍,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然後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算出得數。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展,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體現。

最後讓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算法。在交流時,不僅讓學生積極地陳述自己的觀點和思考過程,還要讓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不斷比較、分析、完善、

優化自己的思維過程,掌握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自覺地構建計算的基本思路。

4、完成試一試。在學生獲得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後讓學生獨立解決,既能使計算方法遷移,得以靈活運用和鞏固,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注重了學生價值觀的培養。

環節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基本練習。75頁1題,用豎式計算,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進行新知的鞏固。

2、應用練習。75頁2題,學生在獨立計算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用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整個練習設計遵循“多樣性、靈活性、開放性”的原則,激發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參與新知的內化,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開放題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新的挑戰,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環節四:課堂總結,激勵評價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讓學生對自己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教師給予激勵性的評價,鼓勵學生髮揚優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三年級數學優秀説課稿範文五篇3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秒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學習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可以加深對時間單位實際大小的認識,培養時間觀念。教材先通過例1及“做一做”第1題,教學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由於學生還未學習兩位數的乘除法計算,所以只出現數目較小的,能夠用加法計算的把較大單位變換成較小單位的換算。例1中求2時等於多少分,由1時=60分,就可以推導出2時等於多少分了。例2編排的是學生早晨上學的情境,圖上提供下列信息:7:30離家,7:45到校,要求算出: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在具體的計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種思路,有從鐘面數格的,也有列算式的,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1)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2)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培養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創新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認知規律,今後學習和生活中,會經常遇到時間單位的換算和求經過時間的應用,內容較為重要,所以我確定了本節教學的重點,能正確進行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和計算兩個時刻之間經過的時間。由於這幾個相鄰時間單位的進率是60,與以前學習的十進不同,以前的.學習經驗對本課有負遷移作用,同時學生沒有學習兩位數的乘除法,也給本課教學加深了難度,因此教學難點也是時分秒間的換算和計算經過時間。

二、説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用嘗試法、直觀演示法、觀察法、圖示法等教學方面有機結合。本節課可以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嘗試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要求學生進行嘗試計算經過的時間,把學生推到主動的地位。圖示法直觀而形象,學生學習起來既感興趣,又能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本課在學生疑難處,可採用圖示法。如求經過時間,對於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讓他們親自動手撥一撥鐘錶。

三、説學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能力。本課教學的學法培養方面主要做到二點,1.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主體具有主動探索的意願時,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活動。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驗證、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學會獨立探索知識的方法,掌握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和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發現新知識、新經驗,充分發揮作用,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人們在進行口頭表達的時候必須同時進行緊張的思維活動,因此,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對培養思維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課放手讓學生能夠學會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歸納、總結學習方法,並在自己獲取中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滲透成果,學會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交流彙報中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聰聰學習時的情景)

師:學習了時分秒的知識後,聰聰比以前更加珍惜時間了。

1、學習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師:這是聰聰數學日記中的一段話:“學習了時間的知識,我發現時間真的很寶貴,我決心改掉做作業磨蹭的壞習慣。原來週末完成家庭作業需要2小時,現在完成同樣多的作業,用了110分。”聰聰有進步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預設:根據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不難發現聰聰有進步,學生都是看她完成同樣多的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是否少了。怎樣判斷他所需的時間了呢?此時鼓勵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並板書。

可以先把2小時與110分化成相同的單位,也就是先進行時間單位間的換算。板書:時間單位間的換算,再進行比較。①1時=60分,2時=60分+60分=120分>110分;②1時=60分,110分等於1小時多50分,還不到2小時。從中都可以看出聰聰現在做家庭作業的速度快了。

【創設“學習了時分秒的知識,聰聰比以前更加珍惜時間”這一情境,目的在於讓學生珍惜時間。同時以“聰聰有進步嗎”這一問題將學生的關注引向比較兩個時間量上來,進而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並提倡算法多樣化。】

師:剛才同學們應用時分之間的進率進行了時間單位間的換算,請同學們快速獨立完成下面的練習。

(1)62頁做一做第1題。3時=()分4分=()秒

(2)63頁第2題。

在學生獨立完成後,組織學生交流,請他們説説是怎樣想的。

2、學習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師:為了科學、合理的安排一天的學習、生活,聰聰還特意制訂了自己的作息時間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聰聰的作息時間表)

上午

6:30——6:45起牀、洗漱

6:45——7:00晨讀

7:00——7:20吃早飯

7:20——7:35去學校

上午7:40——下午3:45在校學習、吃午飯、午休

下午

3:45——4:00回家

4:00——4:30自由活動

4:30——5:30做家庭作業

5:30——6:00吃晚飯

6:00——8:00課外活動

8:00——8:10洗漱、睡覺

師:聰聰每天早上起牀、洗漱要用多少時間?你是怎樣知道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以聰聰的作息時間表為素材,放手讓學生嘗試計算聰聰每天早上起牀和洗漱需要多少時間,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計算經過時間是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預設:在具體計算時,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算法,學生可能會藉助鐘錶推算,也可能直接計算。無論學生想到了哪一種方法,都讓學生説一説思考過程,再鼓勵大家想一想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對於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可以讓他們親自動手撥一撥鐘錶.

如第一題是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也可以直接計算:45-30=15分

師:看看聰聰的作息時間表,你能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1)從聰聰的作息時間表中任選一件事,算一算他完成這件事需要多長時間?

(2)你是在何時做這件事的?你用了多少時間?比較一下,你有什麼想法?

【本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聰聰每天做的事是三年級學生所熟悉的,他們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所以在學生獨立思考後積極組織學生交流,在關注學生是否能夠準確計算經過時間的同時,瞭解他們各自的時間安排,並適時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

二、鞏固內化,應用新知

師:在聰聰的生活中常常需要進行時間的計算(板書;時間的計算),例如;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等,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讓我們一同看看。

1、第62頁做一做第2題。

(1)請學生説説:圖中講了一件什麼事?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解決提出的數學問題。若學生沒提出書上所説的問題,老師提出來,請學生幫忙解答。

(3)組織學生交流。

2、64頁第5題

請學生獨立從圖中獲取信息並解決所提出的數學問題。

組織學生交流。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可以讓他們藉助鐘面模型加以直觀演示。

3、66頁第9題

請每個學生填寫自己每天的作息時間。

在小組裏進行交流,比一比誰的時間安排得比較合理。

【從模擬的情景迴歸現實生活,使學生更深入地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三、總結全課,課外延伸

1、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是從8:20開始,現在時8:56,這節課我們已經上了多長時間?

這這三十多分鐘時間裏,你學會了些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設計“這節課我們已經上了多長時間”這樣一個問題,緊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鼓勵學生思考、反思自己還存在的疑問,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提出的疑問可採取同伴交流當堂解決,也可課後查找資料。】

三年級數學優秀説課稿範文五篇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探究口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理解口算算理。

3、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周圍世界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數學興趣。

重點: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理,正確掌握口算方法。

難點:探索多位數乘一位數口算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預伏鋪墊

1、口算練習,要求直接説出得數,並説一説你用的是哪句口訣。

6×4= 9×3= 5×3= 9×7=

2、口答練習

1)6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50是幾個十?

2)8個百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1200是幾個百?

二、創設情境,複習表現乘法

1、課件出示教材第56頁主題圖。

師:3個小朋友來到了遊樂園,你瞧,這麼多的遊玩項目!有過山車,碰碰車……不過這幅圖中還藴藏着許多數學信息,你發現了嗎?

(引導學生找出價格信息:旋轉木馬5元,激流勇進10元,過山車12元,登月火箭15元,碰碰車20元。人數信息:3人)

2、課件出示問題:玩旋轉木馬每人5元,3人要多少元?

3、指名列式計算。(口答)

師:在計算5×3時只要用我們二年級學的乘法口訣就能順利解決,你也能像老師這樣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

根據學生反饋,貼圖呈現問題:

問題一:玩激流勇進每人10元,3人要多少錢?

問題二:玩過山車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錢?

問題三:玩登月火箭每人15元,3人要多少錢?

問題四:玩碰碰車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錢?

三、探究口算方法

1、探究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1)解讀題意,列出算式。

師:我們先一起來研究第四個問題:坐碰碰車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錢?誰來列式

2)指名口答列式。

師:為什麼要用乘法計算?

(引導學生説出:求3人坐碰碰車一共要多少錢,就是求3個20是幾)

3)探究20×3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師:這個乘法可不能直接用我們學過的乘法口訣來解決了,你會計算嗎?看誰的方法介紹得清楚,讓人家一看就懂!

學生獨立嘗試計算。

反饋:

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2×3=6 20×3=60

投影出示學生作品,請學生自己介紹想法。

教師小結方法一:這位同學將20×3利用乘法的含義轉化成20+20+20來計算,將不會的知識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真是一個好辦法!

教師引導交流方法二:和這位同學計算方法一樣的學生舉舉手,你們是怎麼想的?這裏2×3中,2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6又表示什麼?

方法三:(若學生沒有呈現這種方法則教師呈現)

結合小棒圖與算式,師生交流理解:2表示2捆小棒即2個十,3表示有3個20,6表示有6捆小棒,即6個十。

④指生説計算含義。

(引導學生:20×3,20表示有2個十,2個十乘3就是6個十,6個十就是60)

教師小結:通過將20×3看作是2個十乘3得到6個十,從而找到正確的得數,這個方法真不錯,接下來我們就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

3)溝通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解決問題一:玩激流勇進生人10元,3人要多少錢?

師:誰能用我們剛學過的方法來説説怎麼計算10×3?你是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説出10×3就是3個十,3個十就是30)

課件依次出示:

20×7= 200×7= 20xx×7=

師:直接説出得數,並説怎麼想的?

歸納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師:老師發現有幾個學生算得特別快,看來他已經找到計算這類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訣竅了,誰願意把好方法跟大家分享呢?

(交流討論得出:計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時可以將一位數與整十、整百、整千數中的第一個數相乘,再看看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相應個數的0)

2、探究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1)解讀題意,列出算式。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第二個問題:玩過山車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錢?誰來列式?

2)指名口答列式。

3)探究12×3的計算方法。

師:你是怎麼來計算12×3的?把你的想法用算式或圖形來告訴我們,看誰的方法介紹得清楚,讓人家一看就懂!

學生獨立嘗試計算。

反饋:

方法一:12+12+12=36

方法二:10×3=30 2×3=6 30+6=36

方法三:12×3=36

?投影出示學生作品,請學生自己介紹想法。

教師小結三種方法

④結合小棒圖理解算理

⑤指名説計算含義。

師:在計算12×3時,我們可以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先算10×3=30,再算2×3=6,合起來就是36)

4)嘗試計算,歸納算法。

課件依次出示算式,學生搶答,歸納算法。

12×4= 21×4= 23×2=

(交流討論: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時,一位數分別與兩位數中的個位和十位相乘,把乘得積寫在相應的數位上。)

三年級數學優秀説課稿範文五篇5

一、説教材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教材從材料的選擇到呈現方式,都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知道秒的意義,探索分與秒的進率關係,體驗1分、1秒的長短,初步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在豐富的學習活動中發揮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難點: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

課件、鐘面、口算卡片、

二、説教法

根據以上目標,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引導觀察、學具操作、組織討論探索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發展過程,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説學法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在學法的指導上,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聽一聽、説一説、議一議、做一做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感知秒,體驗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中共同發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説教學過程

依據這節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小學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這節課我分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回想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情景,從學生熟悉的春晚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1、認識1秒

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鐘面,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秒的知識呢?四人一小組交流自己的認識。

這一小節,我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反饋等學習活動,探索出:秒針是鐘面上最細最長的一根針、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一秒。(板書: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

2、認識幾秒

出示課件,提問:秒針從數字幾走到數字幾經過了多少秒?為什麼?這樣反覆多次地練習,讓學生説出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學生是一小格一小格地數,有的是一大格一大格地數,體現方法的多樣化的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方法進行優化。

3、探究分與秒的關係

讓學生認真觀察鐘面,想一想:秒針在鐘面上走一圈是多少秒?秒針走了一圈後分針有什麼變化?從分針與秒針的走動,你發現了什麼?

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後全班彙報。得出結論:1分=60秒。(板書:1分=60秒)

分與秒的關係是本課的重點,所以在這一小節我採用個體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彙報總結的方式來解決。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就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給予學生充分信任。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有利於培養他們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4、實驗活動,體驗時間

①體驗1秒

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聽“嘀嗒”聲感受一秒的時間,再讓學生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一秒的時間。可能有的1秒鐘會拍一下手,有的會翻一下手腕,有的會眨一下眼睛,就讓學生用自己想的動作跟着“嘀嗒”聲做一做,充分地體驗時間單位“秒”。

②體驗1分鐘

讓學生拿出口算卡片在1分鐘裏進行口算練習,體驗1分鐘的長短。在這個環節的設計我是這樣考慮的:口算是我們數學課堂一項基本的訓練,把它作為1分鐘的體驗內容,可以讓我們活動的數學成分更濃,讓學生對1分鐘有更充分的體驗和感受。

5、知道1秒的價值,懂得珍惜時間

播放課件,通過介紹我國體育健將劉翔110米欄奪冠的成績和一些現代化工具在1秒鐘裏創造價值的一些數據,讓學生感受到1秒雖短,但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價值。藉此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和愛國主義教育。

6、時間名言欣賞

通過欣賞時間名言,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對學生進行了一些情感的薰陶。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每天大約睡( )小時大約需要20( )大約需要25( )

2、練一練。

(1)1時=( )分1分=( )秒

(2)秒針走一圈是( )秒,走半圈是( )秒。

(3)鐘面上有( )大格,有( )小格,又細又長的針叫( )針。

通過層次性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並靈活運用,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我評價,享受收穫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呢?

讓學生自己歸納所學內容,既能使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又能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知識網絡,培養概括能力。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用精煉的語言對教學內容進行概括,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簡潔明瞭。

板書:

秒的認識

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

1分=60秒

在這整一節課,我儘量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組織他們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體驗,鼓勵他們去討論、去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數學的世界裏快樂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