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實用】五年級數學説課稿三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81W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數學説課稿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五年級數學説課稿三篇

五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1

一、教學目的: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義。

2、理解、掌握約數和倍數的意義,知道約數、倍數的相互依存關係,滲透辨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3、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學、討論等方式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準備:

1、兩張卡片。

2、多媒體演示課件。

評析:為了體現當今新的教育觀,即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使兒童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有目的去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標體系全面、恰當。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整理、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義。

1、整除的含義。

①讓學生在小卡片上寫一道除法算式。

②黑板上展示學生的除法算式。

評析:學生的學習材料是自己尋找的,而不是教師或書本給定的材料,它們來源於學生自己,這樣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一開始就處於積極狀態,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着興趣,學生樂於繼續學習下去,而無須教師強迫學生學習。

③教師提出問題:

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數能被除數整除?

B、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説“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

④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解決以上兩個問題。

⑤學生交流完畢,每小組派代表彙報本小組研究成果。

評析:讓學生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即給了學生一個人人蔘與、自主探索的機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又使學生在平等、自由、真誠悦納的情意關係中學會了與人共處。

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①師: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數,用字母b表示除數,在什麼情況下,a能被b整除?

②生:略。

③師:讓學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義。

評析:由於學生對整除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所以通過學生討論,師生對話,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這樣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可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鞏固練習。

①下面哪一組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A、17和54

B、9和7

C、3.6和1.2

D、10和10

②下面四個數中誰能被誰整除?

A、2

B、3

C、6

D、12

評析:概念初步後,為了有效鞏固,恰到好處增加了練習,練習題設計時,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發展,增加了開放題,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又加深了學生對整除的理解

(二)新知教學,瞭解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1、提出問題,看書自學。

①在什麼情況下,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

②約數和倍數中的數一般指什麼數?不包括什麼數?

③你能仿照書中的(例1)舉一個例子,説明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倍數,另一個數是這個數的約數

2、學生自學,並回答問題及舉例、説明理由。

評析: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帶着問題去自學,這樣的學習,即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及自學能力。

3、明確約數和倍數的關係。

根據實例提出問題:45能被15整除,能不能單獨説45是倍數、15是約數,為什麼?

生:略。

師生共同小結: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不能單獨地説一個數是倍數或約數。

評析: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明確了一個數是否是另一個數的倍數或約數時,必須是以整除為前提,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獨立存在。突出了教學的重點,準確地把握了教學關鍵。

4、鞏固練習。

①下面每組數中,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約數?

A、36和9

B、7和14

C、45和45

D、1和100

②下列數中,誰是誰的倍數?誰又是誰的約數?

A、1

B、2

C、6

D、12

③遊戲。

規則:老師出示一個數,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師提出的條件,符合的請舉起你的卡片。

a、我是12,12能整除誰?你們是我的什麼數?我又是你們的什麼數?

b、我是19,誰是我的約數?

c、我是2,誰是我的倍數?

d、我是1,誰是我的倍數?(小結:1是所有自然數的約數)

e、讓全體同學舉起卡片,讓具有數字6的同學指出自己的約數

評析:練習題設計時,考慮到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發展,即有層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樣。即重視基本知識的訓練,同時還將知識性、趣味性有機地結合。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敏捷。通過練習,即鞏固了知識,又使全體學生不同程度得到了發展

(五)回顧反思,談各人的收穫。

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什麼?又是怎樣研究的?你有什麼收穫?

評析:讓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的方法,並談自己的收穫,這個過程不僅使學生明白了許多道理,而且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誘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收穫不僅只有知識,還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學生體驗到學習之樂,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反思:

素質教育的重要着眼點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形成一種主動探究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學習方式,這是一種有利於終身學習、發展學習的方式。為了倡導這種學習方式,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筆者在設計約數和倍數的意義這一課時,採用了以問題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以合作交流、討論、自學等形式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有了切實的落腳點。

綜觀整堂課,教師教得非常少,而學生講得非常多,學生之間合作交流多,學生自主學習多,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僅積極參與每一個教學環節,切身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品嚐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滿足了學生求知、參與、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五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六單元可能性的大小第一課時《摸球遊戲》103--106頁。

2、教材分析、學情分析:

(1)二年級上冊,學生學過《拋硬幣》,初步感知:一定、可能、不可能。

(2)三年級上冊,學生學過《摸球遊戲》,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會用一定、經常、偶爾、很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

(3)三年級下冊,學生學過《猜一猜》《轉盤遊戲》,進一步認識了可能性的大小。

(4)在四年級下冊《遊戲公平》的學習中,他們又認識了等可能性。

而本學期所學的概率知識主要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所以説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前三個年級的基礎上的一個延伸與發展。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及五年級學生年齡的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我將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知識與能力:通過摸球活動的情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客觀事物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通過摸球、猜測、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團結合作、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同時滲透概率的思想,從數的角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4、教學重、難點:

因本課是讓學生從活動中進一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理解並掌握用數表示客觀事物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這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説教具、學具: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求知慾,我準備了盒子、不同顏色的乒乓球若干個、轉盤、題卡,給學生準備了(每組)五個摸球的圖片、一張表格、兩個紅圓片、一個白圓片。

三、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課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主要採取用

(1)引導發現法: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探索、發現規律、發展學生思維.

(2)分組討論法:有利於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相互間的合作意識,這兩種教學法相結合,批導學生會觀察、會思考、分交流。

由以下幾部分展開教學(出示流程圖):摸球遊戲-------機智問答-------感知數據(0、分數、1)----描述生活現象。

四、説教學程序:

(一)摸球遊戲(複習可能性的大小)

首先,我談談第一個環節:摸球遊戲。(貼出五個盒子的圖片)

(課堂情境模擬)“同學們,老師這裏準備了五個百寶盒,裏面裝有各種不同顏色的乒乓球,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五個盒子中,哪個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哪個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老師,我認為1號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因為裏沒沒有白球!”“我認為5號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為裏面白球最多有七個!”“我認為2號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最大,因為裏面全是白球!”學生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我讓他們進行簡短的交流。

這樣的引入,學生既複習了可能性的大小,又自然過渡到新知識,為進一步學習本課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筆。

(二)機智問答(用0和1表示“不可能、一定”)

“同學們,請看第一個盒子,能摸到白球嗎?”生:不能。“那麼,誰能用一個數來表示1號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老師,就用0表示吧,0就是沒有!”好,我們就用0表示不可能發生的可能性(在“不可能”邊寫下0)。那麼,第二個盒子,可以用什麼數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這時,有的學生説用1表示,有的學生説用2表示,因為裏面有2個白球,我讓他們進行簡短討論,最後,統一了意見,用1表示一定發生的可能性(在“一定”旁邊寫下1)。

(三)感知數據,生活中的0和1:

那麼,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發生的可能性可以用0或1表示呢?這裏,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了,有的説母雞下蛋的可能性為0,有的學這節數學課真有趣的可能性為1……

這裏,我放手讓學生去説,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深化理解用0或1表示事物發生的可能性,讓他們把數數迴歸到生活中去,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有利於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有了前兩個盒子作鋪墊,第三個盒子,學生很快就找到了1/2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緊接着,我把問題拋向學生“怎麼用一個數來表示第四、五個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呢?”讓他們自己去先思考,再討論,再彙報。最好,學生得出了用1/8表示第四個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用7/8表示第五個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我再引導學生説出,這裏的8表示的是盒子裏共有8個球,共有八種可能的結果,這裏的1是4號盒子裏只有一個白球,同樣,再引導學生説出這個7/8中的8和7各表示什麼。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所在,讓學生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我在給出0和1作鋪墊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這些問題由簡入難,層層深入,步步為營,學生碰到問題時進行小組討論,運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法,從而得出用一個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從而突出了難點,也突破了重點,這也是我在處理本課教學重難點的特色設計。

為了進一步鞏固今天所學知識,我讓學生小組做課後的“做一做”摸球遊戲,並指導學生做好記錄,再次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熱情,課堂氣氛達到高潮。然後,讓學生解析為什麼有的小組共摸了2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數是12次,而有的小組摸了10次球,摸到白球的次數只有3次,而不一定是1/2?讓學生認識實際摸球活動中記錄的數據和標準概率1/2是有差距的,讓學生明白摸球的次數越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接近標準概率,這就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可能性的高度。

五、説板書

最後,我説説我的板書,這樣的板書,簡單明瞭,學生通過以前所學知識自然過渡到今天所學知識,(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符合學生的識知規律,期望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五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3

一、 説教材

1、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數學與購物》中的第2課時內容。

2、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解決分數乘法問題”、“購物搭配” 、“估計費用”和“折扣”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學習《購物策略》,我設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1)、根據實際需要,對常見的幾種優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較。

(2)、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研究與討論,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恰當的購物策略。

二、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非常強調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一雙數學的眼睛觀察生活,能用數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這也是我們教學堅持不懈努力的方向。

本節課的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了大量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創設學生平時比較常見的買飲料、酸奶等情境,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數學交流活動情景並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綜合利用數學知識來分析不同情況下各個商店的優惠策略,主動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於興奮、愉悦、渴求的心理狀態,注重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知識與技能的形成和發展。課堂中,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會觀察、分析,學會應用,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和獲得成功的體驗,始終以一種愉悦的心情去學習。在動態生成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在解決問題中對學生進行拓展引導,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激勵學生的發散思維,並引導學生在多種方法中進行選擇,這是一種決策意識。

三、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六一兒童節馬上就要到了,同學們有沒有想舉行一些活動來慶祝呀?在舉行慶祝活動時肯定需要一些糖果和飲料,今年超市舉行了很多的優惠活動,連老師都看花了眼,不知哪家便宜,大家願不願來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這節課就來研究怎樣買飲料的數學問題。板書揭示課題:購物策略。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喜愛的六一兒童節,為學生創設輕鬆的學習氛圍,巧妙地引入課題。]

(二)、師生互動,探究購物策略。

1、買果粒橙

(1)出示情境圖

師:同學們看這是我們平常最喜歡喝的果粒橙,你能讀懂什麼?

(2)買1小瓶

a、那我們就一起走進福州的三大購物超市(課件),看看聰明的商家是怎樣開展推銷飲料的活動。從情境圖中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可能這樣想:

永輝超市買1大瓶送1小瓶,也就是説,只要買一大瓶就免費送一小瓶。買小瓶沒有優惠。

好又多一律九折,我舉個例子説:10元錢的飲料打九折後是9元。

曙光超市30元以上打八折,就是説不滿30元不優惠。

b、商家為了擴大自己的銷售量真是絞盡腦汁,我們一起去買飲料吧!先買1小瓶,怎樣買合算呢?

學生思考後回答

(3)再買1大瓶1小瓶怎麼買合算?

學生可能這樣想:我去永輝超市買,我想永輝超市買一大瓶送一小瓶,只花10元。在沃爾瑪超市不滿30元不便宜,在好又多打九折,花10.8元。

(4)買3大瓶3小瓶

a、看來我們買東西時還真得動動腦筋,仔細分辨,才能買到比較合算的飲料。那麼淘氣也有問題,你能幫他解決嗎?他想買3大瓶3小瓶飲料,能幫他解決去哪家買比較合算嗎?

學生通過計算知道

b、你用的是計算的方法,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學生可能這樣想:比較折扣多少的方法解決問題

c、如果你是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要,你準備去哪家買?

學生根據自己以往的生活經歷提出情境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都是聰明的消費者。

(5)為每人準備約200ML飲料

六一就要到了,老師想為我們班同學每人準備約200ML,去哪個超市買比較合算?我們班有多少名同學?(35人)我們一共約需要多少飲料?(200×35=7000 ML)這7000 ML飲料我們到哪個超市買比較合算呢?請以小組為單位解決吧!

學生討論,先在小組交流,在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出這麼多種購買方案,最後我們一致認為去沃爾瑪超市買5大瓶和5小瓶(10×5+2×5)×0.8=48元比較合算。

(6)總結購物策略

師:我們剛才一起經歷瞭如何買更合算的飲料這樣的活動,你有哪些體驗或感受想對大家説?(教師總結購買飲料30元以下去永輝或好又多超市,30元以上去沃爾瑪超市買比較合算。)

[設計意圖:在學生熟悉的情境中,通過組織學生對以上題目討論與交流,逐步啟發學生如何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購物策略,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購買酸奶

(1)出示酸奶情境圖

師:大家愛喝酸奶嗎?老師在超市中還發現這樣同一品牌的酸牛奶。請看——(課件出示)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師:如果你自己喝的話你會選擇哪種?如果再為你的家人帶點,你會選擇哪種?(學生自由説想法。)

(2)解決買1升,1.5升酸奶分別有幾種買法的問題。

師:要買1升有幾種買法?你知道1升有多少嗎?

生:有三種:1大盒,2中盒,5小盒。

師:大家同意嗎?要買1.5升,有幾種買法?

生:也是三種。

(3)小組合作解決怎樣買2.4升酸奶合算的問題:

師:淘氣要買2.4升酸奶怎麼買合算呢?

①學生小組合作交流並作好記錄

大盒

中盒

小盒

買2.4升酸奶所需錢數

1000ML/9.7元

500ML/5元

200ML/2.6元

②學生分組彙報,投影展示不同買法。

③引導思考:還有沒有更便宜的買法?

(4)總結策略

師:同學們説得都有道理,就按你們喜歡的方法買吧!你建議別人怎樣買同一包裝不同容量的酸奶?(在滿足所需酸奶的前提下,同一食品,大包裝要比小包裝便宜。)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一個學生平時常見的情境,引導學生交流最省錢的購買方法,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時,通過填表格,啟發學生有序思考,滲透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培養學生的決策意識。]

(三)、機動練習。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打折讓利的現象:你能利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嗎?

我要買一件上衣260元,現在有4家折扣店銷售,A店:8折銷售;B店:滿100元減30元;C店:滿100元返30元購物券。我去哪家店買合適?

[設計意圖: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拓展購物中打折、讓利現象,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全課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購物中的數學問題,你覺得對你有什麼啟示呢?

生:總結

師:在購物中有許多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數學問題,相信同學們今後更能聰明、理智的購物。老師最後祝願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