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魚游到了紙上的語文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84W

一、 領悟文本,細定目標

魚游到了紙上的語文説課稿

《魚游到了紙上》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文章寫了作者在玉泉觀魚時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他畫魚到了忘我的境界,把魚畫“活”了。文章讚揚了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品質。文章以作者的視角出發,雙線同行,緊扣“認識”二字,以事情發展為順序,描述了作者與聾啞青年的三次遇見,事情一線簡明扼要;同時圍繞“特別”二字,,以“觀眾驚奇”,“我的驚奇”,“讀者驚奇”的角度來安排材料,體現出作者從讚賞到誤會再到欽佩的情感變化,情感一線跌宕起伏。從而使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形象躍然紙上。此外,作者將課題與結尾遙相呼應,對中心思想的表達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對於這樣一篇美文,我首先依據單元學習要點,即學習人物取得成功而進行不懈追求的品質與積累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等的語言這兩個學習目標,作為制定本課教學目標的基本依據。其次,根據本文的寫作特色、知識重點和教學線索,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學情,從而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預習自學生字詞,掌握“罷、徽”等十一個生字,學會“欄杆、罷了、境界、繡花、廠徽、聾啞人”等10個詞語。

2、在預習檢測中重點鞏固“港”“徽”“澈”三個易錯字,通過填空的方式初知課文大意。

3、閲讀兩句與課題相關的句子,抓住“工筆細描,揮筆速寫”學習第七自然段,從而理解題目含義。

4、學習青年看魚、畫魚的過程,初步瞭解文中青年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課題含義的理解,青年品質的體悟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先游到了我的心裏”和“魚游到了紙上”的理解,瞭解青年學畫的過程及因果關係。

2、 通過對稱讚青年的三次擴寫,學習青年專心、刻苦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因果關係的分析

二、 圍繞目標,重組內容

1、 從解讀到選擇

在細讀文本之後,我發現圍繞目標而言,教學的點非常多,而且每個點都非常難以割捨。如果以一般的按部就班的方式教學,那麼青年的外貌、動作以及他的主要信息將是本課時需要學習的內容。但是,如果選擇這樣的內容,學生對課題的質疑這個最為迫切的問題必然得不到解答。我發現一條以“質疑課題”為出發的教學線索和一條以“認識“青年的”特殊”為出發的教學線索讓我彷徨。

2、 從選擇到創設

正當難以取捨時,文中的“融為一體”提醒了我。於是,我試着將兩條線索相結合,形成一條更為適合、更為有效的教學主線。於是“質疑——解釋——新疑——解疑”的思路形成了。由此,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我定為與課題相關的兩個句子及第七自然段,並在此基礎上引出新的內容,即聾啞青年看魚、畫魚的句子。而生字,新詞的學習主要依靠自學,課堂上只針對音、形、義比較重點的字詞進行預習的檢查鞏固。同時對整體把握文本的情況,作為初步知曉,降低了要求,以主要內容填空的形式,讓學生熟悉。

三、 實現目標,思考策略

圍繞主要目標“理解課題與感悟青年品質”,我以細讀為本為前提,將青年畫魚“畫活”深刻解讀。然後,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課題,我以讀為手段,“讀活”為目標,並藉助“工筆細描”“揮筆速寫”兩個詞語達到目標。最後運用“讀、畫、記、賞”等學法,讓學生深刻領悟“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以期實現“教活”的目標。

四、 探明線索,牽領過程。

教學過程我是依據“質疑——解釋——新疑——解疑”這樣的一條線索開展的:熟悉課題,產生疑問,即“魚怎麼會游到紙上”,對課題的疑問成為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接着在解決了課題的疑問後,出現了新的疑問,即“青年為什麼能把魚畫活了”。緊緊圍繞這條線索開展。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安排了預習的檢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以及通過填寫主要內容的形式,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熟悉情況。接着根據教學脈絡,安排兩句與課題有關句子的學習,讓學生對青年的繪畫及青年是個聾啞人有初步瞭解。接着安排解釋課題的第七自然段,充分分析理解後,從“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中領悟課題含義。然後,隨着課題的理解,即青年把魚畫活了,引出四個描寫青年看魚、畫魚達到忘我境界的句子,從而初步體會青年的品質。最後,順勢以“青年看到了金魚的那些景象和魚是否真能游到青年的心裏”為結語,為第二課時的教學,打下伏筆。

反思

通過課堂實踐我發現自己在本堂課上的主要問題是語文的工具性還比較欠缺。

首先,在課堂伊始,對學生進行了預習檢查後,我發現,學生的預習情況不樂觀,主要問題是字義與易錯字的掌握,對我的預習要求目標提出了更要的要求,需要特別關注重、難的預習。

其次,在課堂問題的回答過程中,學生的審題能力要加強。同時對我進行問題設計的指向性,難易程度的把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字詞的積累運用要加強。課堂結束前,要學生用一個詞來概括學生對青年的認識,學生的回答缺乏準確性。同時也有一些學生有感難表,暴露出平時詞彙積累的不足,也體現了了把握人物形象能力的不足。

在聆聽了費校長的指導後,也發現了自己對人物形象的把握還是不夠,對教學目標的提煉和達成,在方法上也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