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夜月詩誦讀教學説課稿範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19W

一、説教材

夜月詩誦讀教學説課稿範文

讀經”(又稱“經典誦讀”、“中西文化導讀”或“古詩文誦讀”)是積極從事傳統文化教學實踐的台中師範大學王財貴教授於1994年在台灣發起的教育運動,旨在倡導利用13歲以前的人生的記憶的黃金時期,誦讀中國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經典,以夯實文化修養基礎,健全兒童的人格、道德和智慧,為中國文化之發揚光大,為建構“人文和科技交匯的未來世界”做出貢獻。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提高學生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小學課堂里美讀誦讀經典,無疑是達成以上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語文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中華頌 國學經典誦讀》第一次走進我們四年級組的語文課堂,本叢書每一分冊設計6—8個單元,每個單元設計一個“單元導讀”板塊,一個“古典詩詞專題誦讀”板塊和一個“一個國學經典誦讀(即笠翁対韻兩則)”板塊。在本學期的嘗試教學中,我發現孩子們對這門學科,對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的學習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説明他們是樂於接受這樣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古人將學習民族經典的方法分為四大類:目治,口治,心治,手治。目治就是動眼閲書看字;口治就是張口出聲朗誦經典;心治就是動心印心而心領神會;手治就是動手書寫抄錄經典文字。經典誦讀中的書聲朗朗而入耳,清泉潺潺而出心,通過動口而達到動心的寶貴方法,是學習和掌握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對於古詩教學,更應遵循多“讀”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多讀多背多誦,自讀自悟、質疑問難,細細品位古詩文的韻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但是如何巧妙地引導學生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地“讀”,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教學重難點所在。

為了拓寬學生的積累,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主題《夜月詩》的理解,我採用“學一首,串一組,聯一個主題”的教學設計,以“"我會講、我會背、我會賞、我會唱”四個方面為學習目標展開教學。

二、説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試着有階梯、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進行古詩的誦讀:從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到自悟自得、熟讀古詩,或適度講解、 誦讀體會,或音樂渲染、展開想像、悟意明理,以及適當延伸、 拓展誦讀等,努力讓孩子們讀來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免受死記硬背的苦惱。雖説“不求甚解”也是誦讀的理念之一,但是學生朗讀如果只能在重音、節奏、停頓、語調等上面下功夫,充其量只能是表演性的朗讀,而真正意義上的朗讀應該是情感體驗的表現,心靈碰撞的薄發。因此,教學中我力求做到引導學生做到情有所悟,理有所悟。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想象,體悟,化靜態的文字為生動的畫面,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如教學《夜坐》這一內容,我就引導學生對照註解,想象:你彷彿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學生通過想象思考,眼前彷彿出現了觸手可及的畫面,這樣讓學生在品讀中想像,在想像中體會,讓他們深深體會了詩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胸襟與抱負。

還譬如,在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體會詩句表達的意境後,我再讓學生自主品讀,目的是讓孩子們充分享受自我創造的美。德國詩人歌德曾説過:“只有在對自己所表示的東西懷着深情的時候,你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它。”學生通過前面的`節奏讀,想像讀,對韻文的理解及意境已心馳神往,可謂聲未至而神已往,他們迫切地要把自己的體味到的感受讀出來。這是又一次感悟語言的過程,是朗讀的昇華。因此,這裏放手讓學生自主品讀、玩賞,可以讓孩子們充分享受自我創造的美。

三、説教後反思

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説:“中國可以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也可以成為一個科技強國,但最根本的是一個文化大國。”是的,中國文化,像一條河,源遠流長;似一棵樹,根深葉茂。它鑄造了民族靈魂,哺育了華夏兒女。而《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背誦“優秀詩文”,“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這使我認識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當代老師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雖然備課的過程是艱辛而鬱悶的,但在內心深處我仍然感謝在全國29個省市颳起的這股經典誦讀之風,感謝學校語文教研組,為我們市一小的全體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個研討“讀經”的平台。今天我的授課完全是“拋磚”,目的是在於“引玉”,授課過程中的愚鈍稚拙,還請大家海涵!

最後,特別感謝在備課、試教過程中給予我鼎力幫助和大力支持的所有領導、老師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