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當衝突發生後》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12W

一、 説教材——縱觀教材,準確定位

《當衝突發生後》説課稿

《當衝突發生後》是《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成長的腳步”的第二課。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一組學校中經常會看到的學生產生衝突、最後握手言歡的情境,然後是一個“辨析角”,教科書選擇了四組較典型的衝突前後的事例,引起學生思考:當自己遇到這些情況,會怎麼做?

第二部分,是一張調查表,先讓學生回憶同學之間常常會發生哪些衝突,然後要求進一步探討:遇到衝突後怎麼辦。

第三部分,教科書先通過一則成功化解衝突的故事,讓學生有所感悟。接着是一個體驗活動,學生在自己的身邊尋找“人緣好”的小夥伴,從中發現這些人的共性:心胸開闊、樂於助人、能體諒別人……並以他們為榜樣,聯繫自身情況,找一找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優缺點,提高自身的修養和人際交往的能力。

具備與人交往和解決人際衝突的能力是一個人生存的基本前提,是一種重要

的人生技能。就小學生來説,他們人際交往的對象主要是同學、老師和家長。相對來説,同學之間的矛盾衝突會表現得比較明顯,這一點在教材中的提示語中也非常明確地指出來了:同學之間難免會產生矛盾,甚至發生衝突……。同時縱觀品德一至六年級的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你.我.他”中第三課《如果我是他》已初步滲透了在人際交往中要體諒和關心別人的教育;五年級上冊中《父母——我特別的朋友》中提出“與父母發生衝突”該怎麼辦?《退一步海闊天空》也涉及到如何寬容他人的問題。考慮到教材的承前性和延續性,我將這節課定位於着重指導學生學會如何化解同學夥伴之間產生的矛盾衝突。

二、 説目標——解讀教材,凸顯目標

目標是整個教學的導向,是挖掘教材深度和廣度的依據。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它所呈現的信息往往是我們教學的重點所在,我們必須據此來確定教學目標,所以兩者相輔相成。本課教材中所呈現的幾組內容都是學生生活中與同學交往時發生衝突的事例,可見教材中編排本節課的意圖是使學生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幫助他們處理好人際關係,學會交往與合作,懂得尊重和理解,減少人際衝突,促進人際交往順暢和諧。因此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指導學生與同學交往時如何避免發生衝突;當衝突發生後,能理解他人,寬宏待人。由此確立瞭如下目標:

1、 認知目標——懂得寬容是一種美德,知道生活中應尊重、理解、善待他人。

2、 技能目標——與人發生衝突後,能冷靜面對,換位思考理解他人,多從自己

身上找原因,做到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珍惜友誼,與夥伴相處時,願意多為別人着想,儘量避

免衝突的發生。

現實生活中,由於學生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和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不足等多種原因,造成了許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容易為一些小事發生矛盾衝突,缺乏換位思考的體驗。“如何來換位理解思考”,也成了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三、 説過程——深化教材,靈動課堂

教材雖然很重要,但非唯一的課程資源。對待教材,教師一定要充分研讀、

挖掘,在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師要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依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增、減、改變等再創造來設計教學活動,這樣,教師手中的教材就能“厚”起來,課堂就能“活”起來,學生生活實踐的天地就能“大”起來,學生品德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也就有了豐實的根基。

1、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迴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課程理念決定了生活化是小學品德和社會課程的首要特徵。品德和社會課堂應從生活中來,再現生活,迴歸生活。在教學中我努力體現這一理念,達到一個目的——“教兒童學會自己解決衝突”。設計如下教學環節:(一)談話中引出衝突(二)藉故事面對衝突(三)回收自己的衝突(四)由衝突昇華友誼

四個環節體現了“導入——明理——踐行——昇華”的過程,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2、 自主探究,實踐體驗

在新課改中《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強調學生直接參與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活動是教和學的中介。教師要組織學生的活動,而非單純地講教科書。學生更多的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這就需要把活動化教學貫穿到整個教學中,形成“認識—漸進—發展—飛躍”的軌跡,讓學生已有的道德認識在活動中得以遷移,得以提升。在本堂課中,我是這樣組織實施課堂活動的:

活動一:談話中引出衝突

談話是品德課教學中最常見的活動形式,課的開始,我以《牙齒和舌頭的故事》這則簡短的笑話來引出“衝突”這一話題,告訴學生生活中時時處處會發生衝突,發生衝突很正常。然後通過一個小調查:曾經和同學發生過沖突的請舉手。一下子拉近了“衝突”與學生的距離。從而開門見山,直奔本節課的主題——當衝突發生後。

活動二:走進故事屋

藉助《小欣和小琪的故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學會化解衝突的方法。我把故事分成了三個部分,通過“三問”來激發學生內心體驗,體會化解衝突的方法:

(1)走進人物內心體驗

片段一:小欣看到小琪因父母離婚後,一個人悶悶不樂的樣子就跑過去安慰她。沒想到小琪卻甩開小欣的手,並生氣地説:“走開,我討厭你的同情。”在這段內容之後,我問:如果你是小欣會怎麼樣呢?讓學生通過“小欣”這個特定的角色,體驗人在常態下受衝突時的真實感受;讓學生走進了小欣的心裏,同時使學生懂得發生了衝突不能衝動,要努力保持冷靜。從而指導學生遇事如何使自己冷靜下來,先由學生自己介紹好方法,然後老師適時補充。“深呼吸、數數、暫時遺忘、轉移注意力”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冷靜面對衝突。

(2)以旁觀者的身份發表意見

俗話説“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片段二:通過一段錄音旁白,讓小欣來到學生中間,問:誰願意勸勸她,幫幫她?在拉近學生與小欣的距離的同時,又把他們置身於旁觀者的角度,引導他們理性地思考。在學生勸説的`過程中,既凸顯出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又在老師適時地點撥,及時地總結中有所悟:懂得當衝突發生後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寬宏待人。

(3)設置懸念引起思考

片段三:第二天,放學了,小欣真誠地與小琪溝通,並邀請小琪到自己家裏做作業。錄像中小琪想要説什麼,被小欣打斷了。課堂上,我抓住這個疑點,提出了第三個問題:猜猜小琪想説什麼?借“小琪”的話引導學生懂得,當衝突發生後,要問問自己做得對不對。如果做錯了,就應該勇於認錯。同時,讓學生體會到面對面真誠溝通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對化解衝突來説很重要。

(4)及時總結鞏固

明理之後及時地總結非常重要,因為那些方法,道理往往對學生今後的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所以故事之後,我要求學生談談體會,明確當衝突發生後,如果我有道理,我要寬宏待人。如果他有道理,我要向他道歉。然後,教師進一步用三句半的表演形式總結,既緩解了學生在故事中那一波三折的緊張情緒,同時對化解衝突的方法予以強化鞏固。

活動三:實踐“回收衝突“

1、“衝突對對碰”——再現衝突:首先,我通過課前的“衝突小調查”選擇學生中發生衝突的典型事例,現場調解,重點引導學生分析衝突的原因,幫助學生反思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由此,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多維度進行思索,以便他們今後遇到衝突時能冷靜處理,而不是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白白耗費精力,破壞友誼。然後,鼓勵面對面溝通交流,化解衝突。最後通過“笑臉獎章”祝賀他們化解了衝突。以此讓學生明白,“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真誠地説一聲“對不起”,寬容地説一句“沒關係”就可以避免衝突的發生;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個擁抱,一次握手就可以化解衝突。

2、“我的衝突我收回”——實踐體驗:學生在之前的環節中已經看到化解衝突其實並不難,已經躍躍欲試了,此時先請他們談談自己與同學發生的衝突,當時怎麼做,現在會怎麼做。待到水到渠成時,讓他們離位親自來到衝突對象面前面對面地溝通交流,互相給對方貼上笑臉獎章,實現了心靈的碰撞。同時,在這個環節中,老師也可以發現一些“好人緣”的學生,作為第二課時的延伸:下節課老師要請你們來介紹擁有“好人緣”的祕訣呢!

3、“多種溝通化解方法”——拓展開放:品德是一門開放的課堂,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教學時間還是教學地點,教學評價還是教學資源,都是開放型的,都在努力引導兒童感受生活、親自體驗、主動探究,在學習活動中發展,在發展中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了拓展:除了面對面溝通交流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與人溝通交流?學生們很快就發現:電話、書信、網絡等都是溝通交流的好工具。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方法的指導更到位,更有效,同時又融入了現代化的生活氣息。

4、“衝突大考場”——創設情境:選取了教材“辨析角“中的兩個典型的情境,首先,請學生在小組裏討論交流: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然後集體交流,最後採用師生合作表演、生生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現化解矛盾衝突的過程。這樣既檢驗了教學目標落實情況,即學生是否已經學會如何面對衝突,化解衝突。又增加了課堂活動的趣味性,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活動四:贈送“心語卡”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對學生情感的提升,讓他們借“心語卡”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使課堂上真情盪漾,教師藉機總結昇華。

四、 説板書——主題鮮明,簡潔明瞭

本堂課的板書設計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1、簡潔明瞭:化解衝突的幾個

步驟方法:“冷靜面對、換位理解、寬容待人、真誠溝通”一目瞭然,但又體現出較強的視覺衝擊力。2、主題鮮明:化解衝突四步法串成一顆大大的愛心,同時又凸顯出中間的愛字,告訴學生愛是理解尊重,是避免產生衝突,化解衝突的基礎。

Tags:説課稿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