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月亮姐姐的新夥伴》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24W

説教材

《月亮姐姐的新夥伴》説課稿

我説課的內容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24課《月亮姐姐的新夥伴》。這是一篇科學童話,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人造衞星的作用,從而培養和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通篇運用擬人手法可謂本文一大特色,如“月亮姐姐、地球媽媽、新夥伴”這些極富親和力的詞彙,化遙遠的星空、無生命的物質為可見可聞可觸摸的事物,讀來親切動人。而文中月亮姐姐和人造衞星那一番富有童趣的對話,深受兒童的喜愛,是訓練孩子們有感情朗讀的好材料。

説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轉”;理解“夥伴、轉播、新聞”等詞語的意思。

2.能用“會……會……會……會……”説話。

3.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情味;懂得人造衞星的作用,瞭解有關人造衞星的其它知識,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

為什麼把教學重點確定為以上幾個內容呢?

我想:識字作為教學重點是由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決定的,二年級是識字量最大的一個年級。把能用“會……會……”的説話練習作為重點,是由文章寫法上的特點決定的,課文第三段出現了一個“會……會……會……會……”的句式,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這個句式,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積累建築的材料。而把有感情朗讀課文作為教學重點,則是由課文內容決定的。課文用極富童趣的語言介紹了人造衞星對人類的貢獻,學生只有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才能感悟、理解、積累語言文字和它所負載的思想內涵,激發兒童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本課的教學難點我確定為;瞭解人造衞星能為人類做哪些事情?這是根據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閲讀能力而確定的。

説設計

本課我打算用二教時完成。我在這二教時中是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呢?

識字教學的任務我是這樣完成的:

我認為: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已經有了初步的識字能力。因此,二年級的識字教學教師不應平均使用力量,主要抓住那些音難、形難字、易錯字,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本課10個生字中,教師要着重指導好“察、播、停”三個形難字,如“察”的中間部分就要藉助演示、觀察,重點書空。而多音字“轉”字,不光兩個讀音同時在文中出現,還帶有新筆劃“豎折撇”,是本文生字教學的重點。“轉”字的落實我作了以下設計:首先多媒體出示句子;月亮姐姐跟着地球媽媽,日日夜夜不停地轉。要求學生正確朗讀這句話,藉助語境掌握“轉”字的讀音。接着多媒體動畫演示:月亮繞着地球不停地旋轉。藉助形象讓學生感知:當定義為某個物體繞着一個點轉圈子時,它就讀“zhuàn”。然後,我又用媒體出示“轉播”一詞,引導學生讀準第三聲,並組詞,如“轉身、轉彎、轉折”等。使學生明白:當表示改變方向這個意義時,就要用“zhuǎn”。這樣使學生正確把握“轉”這個多音字。最後讓學生藉助多媒體輔助書寫,完成了“豎折撇”這個新筆劃的教學。以上設計,步步深入,循序漸進,充分展示了知識的梳理過程,使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有效。

那麼,如何讓學生學會有感情地朗讀,理解人造衞星的作用呢?

(一)藉助填空,促進朗讀。文中有一條主線,那就是月亮姐姐的兩次説話:“你是誰?為什麼飛上天?”“歡迎你,地球上來的新夥伴!”這兩句話依次表現了月亮姐姐從“奇怪”到“高興”的心理變化。怎樣讀出疑問和感歎的語氣?光憑教師講解技巧,肯定難以奏效。針對低段孩子“喜怒皆形於色”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以練代講,讓學生在“問”和“説”之前添加提示語,比如“高興、驚奇、熱情”等。藉助這種方式,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個性特徵,更準確地把握對話的情感內藴和當時特定的交際氣氛,朗讀起來入情入境,饒有童趣。

(二)藉助朗讀,促進理解。課文第三段是閲讀和理解的重點段,也是認知的難點。為落實這一重難點,我設計了五個層面地讀:

(1)初讀,讀通課文。“初讀”務須充分,要使學生的讀做到如朱熹所言,“須字字響亮,不誤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這樣才能為感情朗讀打好基礎,為理解語言作好鋪墊。

(2)再讀,彙報交流。在學生充分感受言語材料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再次自讀自悟,並彙報交流“你發現了什麼?”藉此觸發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方式一個整體的、籠統的語感。

(3)精讀,深入理解。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難點,我作以下設計:首先,多媒體出示本段第一句:“我是一顆人造衞星,人們把我送上天。”“什麼是人造衞星?人們為什麼把我送上天?”這是學生認知上的空白,我藉助一組人造衞星的圖片和衞星發射過程的動畫演示,給學生建立鮮活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然後,提問:“人們為什麼要把人造衞星送上天呢?”引導學生理解朗讀好第二句,並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設計了這樣的梯度訓練:第一步:理解作用。學生自行朗讀第二句,並用“人造衞星會——”來説話,從而使學生了解人造衞星有哪些作用。在學生興趣盎然的談話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説得準確、規範。第二步:進行復述。讓學生用“人造衞星的本領真大,會——會——會——會——”的句式,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説話訓練,達到複述課文內容的目的。第三步:輔助理解。至此,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負載的信息的認知還只侷限於淺層次,怎樣擴充信息的深度?我給學生提供了一份精心設計的資料。資料採用自述式的言語介紹通信衞星、偵察衞星、氣象衞星、資源勘探衞星的作用,不光貼近課文語言的特色,富有童趣;更負載了課文中言之不詳的相關資料,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積累語言。如資料中的.開場白:“嗨!大家好,我們是人造衞星,是人類的好朋友。你們想了解我嗎?”又如自我介紹:“我是一顆通信衞星,我能接收地面上的信息,再把這些信息轉送到其他地方。如果你要收看精彩的電視節目,那就得請我幫忙了。”如此活潑的語言,必定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學生熟讀材料後,選擇最喜歡的一種衞星,藉助表演進行表述。這樣的拓展,融朗讀、理解、運用、説話為一體,使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科學的魅力,拓寬知識的內涵,強化語感的品位,可謂一舉多得。第四步:迴歸整體。以上設計,體現了“不會--會—更會”的學習過程,學生對人造衞星的作用必然瞭然於心,此時,教師相機引導,“現在,誰能來做做人造衞星,講講你的作用?”如此,大大激發學生讀的興趣,自然讀得形象、讀得自豪、讀得動情。

(4)誦讀,習得語感。誦讀是把語言材料內化的有效途徑。教師應鼓勵學生用多種形式進行誦讀,比如分角色表演,又如複述故事……最終使學生輕鬆自如地跟着語感和作者走到一起,達到使其言皆若出於我之言,使其意皆若出於我之心的程度。

(5)泛讀,延伸拓展。“言有盡而意無窮”,當學生感於言而動於情,激起濃厚的探索的慾望時,我因勢利導,向學生推薦了關於我國人造衞星研製和發射的相關兒童科普讀物,並建議有餘力的學生閲讀有關天文知識的兒童科普讀物,同時邀請常識老師做嘉賓,舉行一次“宇宙的奧祕”語文活動課,從而激發和培養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情感,加深了學科間的融合,提高了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以上設計,僅僅是我對本課教學的理想藍圖,實際教學中能否收到設想中的成效,應該跟着學生實際不斷修改、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