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化學説課稿模板錦集五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15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説課稿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化學説課稿模板錦集五篇

化學説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行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四單元課題一愛護水資源。現在我就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五個方面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處理。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內容屬於新課標中的一級主題:化學與社會發展部分,它主要介紹了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兩部分內容。

水資源概況,一方面從儲量上説明水的豐富,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及淡水分佈不均上説明能被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的短缺。

水資源保護則是從節約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兩方面談的。本部分內容既側重要珍惜水、愛護水、增強節水意識等情感態度價值觀內容,又滲透了學科知識,如污水處理等。為以後學習水的淨化、水的組成打下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可以説對水再熟悉不過了,知道生活中及農業生產中水的用途,但對於工業生產及實驗室中誰的用途還了解不多,他們對水資源的認識不那麼全面,對水資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乏感性認識,同時對水資源總量豐富和可用淡水資源的缺乏這一辯證關係會存在一定的困惑。

依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設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瞭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和危害。

(2)初步認識保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知道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圖片、表格等活動,通過分析、討論交流,初步學習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提煉和歸納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樹立保護水資源,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

(2)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知道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愛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及措施。

難點:1、辯證的認識世界水資源的豐富和可利用淡水資源的缺乏。

2、樹立(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要從我做起,持之以恆的觀念,並付之於行動。

三、教法分析

1、情境教學法:本部分內容偏向化學與社會發展,所以我充分運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展示與本內容有關的水的圖片,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2、探究教學法:一圖中和數據為導向,指導學生,觀察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四、學法分析

1、自主學習:對於課本上有的或者是學生自己能輕鬆查閲到的,要求學生通過閲讀,師友互助等方式自主學習。

2、小組討論交流學習。對於家庭節水方法和防止水污染方法,可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分析歸納。

在上課前一天,我給學生布置作業。

(1)調查家中每月的用水量、水費。

(2)家中的哪些活動用到水,結合生活經驗你能想出哪些節約用水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情境

(展示):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的照片——蔚藍色的美麗星球。以及波瀾壯闊的大海和美麗、清澈的潺潺小溪,讓學生感受到水給我們帶來的身心和精神享受,再出示兩張水污染的圖片,立刻又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震撼和視覺衝擊。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愛護水資源

接下來播放南水北調的視頻和圖片,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繼續提出問題:為什麼要南水北調呢?順理成章進入第一次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來了解第一個大問題人類所擁有的水資源)

1、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由於學生自主學習目標的指向性不是十分明確,於是我把本部分內容設置成問題,讓學生結合問題來自主學習。問題如下:

(1)為什麼説地球水資源既豐富又短缺呢?

(2)我國水資源狀況怎樣?

(3)我國人均水量及存在的問題?

幾分鐘後,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第一次展示。展示後,多數學生已瞭解,但他們的認識還不深入,於是我在播放一些統計數據和一些圖片,使學生認識到淡水資源分佈不均勻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最終真正認識到地球上總水量很大,但可供使用的淡水面臨嚴峻形勢,明白水危機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從而產生愛護水資源的意識。

接下來,我展示一幅漫畫——捕魚者的困惑(一位白髮老翁坐在江邊釣魚,結果令他驚訝的是釣上來的都是魚骨)

引出問題:通過此幅漫畫你聯想到了什麼?讓學生經過短暫的交流後,歸納總結得出人類的活動正在使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體受到嚴重的污染後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結論。從而引出本節課的第二個大問題——愛護水資源

那麼我們如何來愛護水資源呢?學生進行第二次討論,基於前面的認識,學生很快會得出結論,既要節約用水又要防止水體污染。

(1)節約用水部分,課前準備的作業派上了用場,此時學生進行第二次展示,分組彙報課前準備的內容:

A學生調查家中每月的用水及水費

B家中哪些活動用水,哪些措施可以減少用水量

學生會説出很多,每組由一名學生在黑板上記錄再用PPT展示總結節約用水常用的方法。

生活中:1、使用節水型器具

2、以淋浴代替盆浴

3、一水多用如(洗菜)淘米水澆花,洗衣水拖地

4、及時修理壞了的水龍頭,防止自來水人為流失

5、集多衣物一起用洗衣機洗,少量則用手洗

6、洗漱時用器皿盛水,不使用長流水等

7、用水桶盛水洗車,不用高壓水槍沖洗等等

以上主要是對節約用水的定性認識,再補充一個定量計算活動:算一算,如果一隻壞了的水龍頭每秒鐘漏一滴水,假設平均每20滴水為1ml,試計算這隻壞了的水龍頭,一晝夜漏水的體積。從中你能得到什麼啟示。

使學生認識到節水需從我做起,從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上述只是家庭生活中節水的方法。而工農業生產中節水方法,學生可能不太熟悉,這時候,可以通過展示圖來使學生認識農業和工業上的節水方法。

農業上,以噴灌,滴灌代替大水漫灌。

工業上,工業用水的重複利用,講解,如果全國工業用水均重複利用率從20%提高到40%,每天可節水1.3×107t。

出示“國家節水標誌”圖,引導學生先思考,概括出“國家節水標誌”圖的含義,讓學生初步體驗到節約用水的重大意義。

(2)防止水污染

水體污染部分,教材資源較多,此時安排學生進行第二次自主學習,並與小組成員交流。找一找:水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接下來補充圖片,認識水體污染的危害。

為了加強學生對防治水體污染措施的認識,我補充一個小組活動:假如我是環保局局長,我會去如何防治水體污染?每組進行第三次展示。暢談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最後在節水警示語和倡議中結束本節課。

從現在起如果我們每個人不注意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人類的最後一滴水將是自已的眼淚。為了造福我們的子孫後代請珍惜每一滴水。

化學説課稿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2)瞭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週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週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關該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對比的方法獲取信息。

(2)學習運用尋找規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處理信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對化學的濃厚興趣。

(2)不向困難低頭,相信隨着知識的積累,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3)逐步積累化學用浯,真正進入一個化學世界。

二、教學重點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

三、教學難點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

3.元素週期表的排列規律和相關信息。

四、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複習提問]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生成氫氣和氧氣。這個實驗結論説明了什麼?

[回答]説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追問]你還知道哪些物質含有氧元素,並把它們表示出來。

[小結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很多,可見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那麼什麼叫元素呢?本課題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元素的知識。

[板書]課題2:元素

[設問]學習了原子的結構後,我們該如何給元素下一個定義才比較確切呢?

[講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板書]一、元素

1.定義: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提問]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前面我們有等量關係: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那我們可不可以説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呢?

[補充説明]儘管核外電子數從數量上等於核電荷數和核內質子數,但由於核外電子數在

形成物質時會發生變化,原子會得到電子或失去電子(下一節大家就會學到),所以定義元素時不能用核外電子數,只能用核電荷數或核內質子數。

[提問]元素概念中的“一類原子”是什麼意思?

[回憶]課本P69小注指出: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個質子和6箇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補充]除這種碳原子外,還有質子數為6而中子數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類原子指的是核電荷數相同而核內中子數並不一定相同的一類原子。

[過渡]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們再來看元素有哪些特點。

[板書]2.特點

[講解]由定義可知,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具體説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因為它是一個總稱,所以它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板書]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補充]既然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那麼在用元素描述物質的組成時,只能説該物質由幾種元素組成,而不能説該物質由幾個元素組成。請看下列練習。

[投影]展示下列練習。

下列説法有沒有錯誤?把錯誤的説法加以改正。

①水是由1個氧元素和2個氫元素組成的。

②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個元素。

[學生回答]

①錯誤。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兩種元素組成的。

②錯誤。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

[提問]地球上的物質有千千萬萬種,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萬萬種呢?

[回答]應該不是。

[介紹]物質的種類很多,但是組成這些物質的元素並不多。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種,這一百多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差別很大。

[投影]放映教材圖4-4的放大圖

[分析該圖並由學生説出從該圖中得到的信息]

[可能有的回答]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其次是鐵。

3.氫、碳、氮等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對較少。

[小結]通過分析可見,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板書]3.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過渡]那麼,生物細胞中的元素分佈情況又怎樣呢?

[學生閲讀P72資料]

[活動與探究]請學生拿出準備的食品、藥品的説明,查找其組成元素。

[學生活動]……

[回答]1.阿莫西林的組成元素為碳、氫、氮、氧、硫。

2.羅紅黴素的組成元素為碳、氫、氮、氧。

[小結]很多的資料表明,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物質,均由有限的一百多種元素經過不同的方式組合而成。可見,正是這100餘種元素組成了我們周圍絢麗多彩的世界。

[過渡]請大家結合前面有關分子的知識與本節課有關元素的知識,共同來看下面的討論。

[投影]展示“討論”。

[討論]下述化學反應中;

水氫氣+氧氣

(H2o)(H2)(o2)

硫+氧氣二氧化硫

(s)(o2)(so2)

反應物跟生成物相比較,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

[學生分組討論後,由學生代表陳述討論結果,有不同意見者補充説明]

[回答]上述兩個反應,反應物跟生成物相比較,分子都發生了變化,元素沒有發生變化。

[講解]第一個反應中,反應物是水,由水分子構成;生成物是氫氣和氧氣,由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構成。第二個反應中,反應物是硫和氧氣,分別由硫原子和氧氣分子構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構成。

在第一個反應中,水中的氧和氧氣中的氧都屬於氧元素,水中的氫和氫氣中的氫同屬於氫元素。第二個反應中,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同屬於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同屬於硫元素。

[小結]可見,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發生了變化,而元素並沒有發生變化。

[提問]前面我們學過物質的構成可用原子表示,現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質的組成。

用原子表示物質的構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質的組成有什麼區別呢?

[板書]4.原子和元素的區別:

[學生思考]

[講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質的微觀結構,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質的宏觀組成。用原子時只能

對應微觀粒子,而用元素時只能對應宏觀物質。請看下列表格:

[投影]展示下列表格

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元素原子

概念間的聯繫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區分着眼於種類,不表示個數,沒有數量多少的含義即表示種類,又講個數,有數量多少的含義

使用範圍及舉例應用於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例如可以説,“水裏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或“水裏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但不能説“水是由二個氫元素和一個氧元素所組成的”應用於描述物質的微觀結構。例如,“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但不能説“一個水分子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總結並板書]元素和原子的區別在於:

①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原子既講種類又講個數。

②原子用於描述物質的微觀結構;元素用於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

[投影]展示下列練習:

判斷下列説法是否正確並將錯誤的説法加以改正。

a.加熱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氣,氧化汞中含有氧氣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構成的。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

[答案]a.錯誤。改正:加熱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氣,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素。

b.錯誤。改正: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錯誤。改正: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補充]描述物質的微觀結構時一般用“構成”,描述物質宏觀組成時一般用“組成”,對應關係如下:

宏觀→物質→元素→組成

微觀→分子→原子→構成

[過渡]瞭解了元素的定義以及它的特點後,我們再來看元素的表示。“知識是無國界的”,

但各個國家有各自不同的語言和文字,若用各自的文字來表示,則給學術交流帶來很多的不便,從而也會阻礙化學前進的腳步。所以為了書寫和學術交流的方便,國際上採用統一的符號元素符號,來表示元素。

[板書]二、元素符號

[閲讀]請大家閲讀P73資料,瞭解元素符號的來源。

[學生閲讀後,請學生簡要陳述元素符號的來源]

[陳述]1.最先研究元素符號的是道爾頓,他曾用圖形加字母的方式作為元素符號。但隨着發現的元素越來越多,符號設計越來越複雜,這種符號不便於書寫和記憶,未能廣泛採用。

2.現在國際上統一採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元素,書寫時要大寫。如,

氧o,氫H,碳c。

3.若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表示。如,銅cu,鈣ca,氯cl。

[總結強調]第一個字母一定要大寫,第二個字母一定要小寫,即“一大二小”。

[板書]1.表示:採用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表示。如,氧o,氫H。

若第一個字母相同,附加第二個小寫字母來區別。

[過渡]知道了元素符號的寫法,還應該知道元素符號的讀法。

[板書]2.讀法

[請同學們讀出下列元素符號]

HcucaNsNa

(注意: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很可能會讀成該字母的英文讀法,一定要及時糾正過來.並加以強調)

[強調]元素符號在瀆的時候就應該瀆成該元素的名稱,而不能讀成英文字母。如,c讀碳,s讀硫,cu讀銅,等等。

化學説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聯繫質量守恆定律和進行化學計算的.“中介”,學生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必須要依據質量守恆定律,而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又是進行化學計算的基礎。化學方程式是繼元素符號、化學式之後又學習的一種化學用語。從本節開始,以後所學的化學反應均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會寫化學方程式顯的尤為重要。

⒉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結合教材和課標,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⑴知識目標:

a、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知道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循的原則。

b、掌握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步驟,初步學會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⑵能力目標:通過對具體的化學反應的討論、分析和解決,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鍊。

⑶情感態度目標: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⒊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二、教法分析

本節課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讓學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試一試、練一練、議一議、做一做”的教流程中不知不覺獲取新知識。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主動探索為主,教師的引導、點撥為輔。並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提高課堂效率。

三、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會學生如何學,是教師的職責,是培養能力的關鍵。本節課應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討論、分析,培養其自主能力和勇於探索、創新的精神。這樣做增加了學生參與機會,增強了參與意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教學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温故知新)

(多媒體顯示)煤餅燃燒後剩下的煤渣的質量與煤餅相比有什麼變化?此反應遵守質量守恆定律嗎?你能用化學方程式把這個反應表示出來嗎?

生:變小。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C+O2點燃CO2

師:這個化學方程式表明了什麼?

生:⒈表明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⒉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係

師: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遵循哪兩個原則?

生: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師:C+O2點燃CO2,是否遵守了書寫原則?理由是什麼?

生:遵守了書寫的兩個原則。各物質化學式及反應條件符合事實,等號左右兩邊C和O原子總個數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想一想,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為新授知識做好鋪墊。通過想一想,把問題做為教學的出發點,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激情,從而引出——如何寫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猜一猜(觀察猜想)

(多媒體顯示):教材P96圖片

師:猜一猜,第一幅圖片揭示了一個化學反應是什麼?左右平衡了嗎?

生:沒有。

師:這個式子左右兩邊H、O原子總個數相等嗎?遵守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了嗎?

生:氧原子個數不相等。違背了質量守恆定律。

師:猜一猜,第二幅圖片左右平衡了嗎?用一個什麼化學方程式把它表示出來?

生:左右平衡了。

師:第二幅圖中的平衡,是怎樣從第一幅圖中的不平衡變化來的?什麼叫配平?

生:將第一幅圖中的H2O的前面配2,H2的前面配2。加在一起就配平了。在化學方程式兩邊的化學式前邊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叫配平。

設計意圖:從圖片上形象直觀的告訴學生,H2和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學生很輕鬆的就接觸到本節課的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為我們下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埋下伏筆。

第三步:試一試(自主探索)

師:你們看到過“找錯誤”這樣的電視節目嗎?現在我們也來試試。有人説,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這樣的P+O2=PO2

請同學們找出這個化學方程式的錯誤有那些?

生1:生成物可能不對,應該是P2O5

生2:沒有反應條件。

生3:若生成物為P2O5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師:上述的化學方程式應該怎樣改正?寫化學方程式有那些步驟?

(學生們熱烈的討論,找錯誤)

生1:4P+5O2點燃2P2O5

生2:第一步,將磷、氧氣的化學式寫在左邊。P2O5的化學式寫在右邊。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第二步,配平:因為左邊有兩個氧原子,右邊有五個氧原子,兩數的最小公倍數10,所以在O2前面配上5,在P2O5前面配上2。式子右邊的磷原子個數是4,左邊磷原子個數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第三步,標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

師:化學反應的信息是否都反應在化學方程式中了呢?

演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的實驗,有氣體生成。

生:沒有。

師:能不能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出這一信息?

生:在氧氣的化學示後面用向上的箭頭表示。

師:演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反應,有沉澱產生。怎樣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這一信息?

生齊答:在氫氧化銅的化學式後邊加一個向下的箭頭。

師:是不是見氣體和固體就加箭頭呢?請你們看書自找答案。

設計意圖:強化理解、鞏固練習。讓學生們自主的去探索化學方程式的配平。使學生在嘗試中知道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步驟。有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四步:練一練(講練結合)

(多媒體顯示)

⒈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為什麼?

(1)Fe+O2點燃FeO2 (2)Fe+O2點燃Fe3O4

⒉試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鋁在氧氣中燃燒(2)鐵在氧氣中燃燒(3)水通電分解(4)一氧化碳(CO)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學生動手獨立完成,教師來回查看。幫助學生指點、糾正。反饋學生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上還存在什麼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本節重點。

第五步:議一議(小結提高)

⒈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是什麼?

⒉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⒊寫化學方程式時應注意什麼?

(多媒體顯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口訣):

左寫反應物,右寫生成物寫好化學式,記得要配平短線改等號,條件需註明氣體和沉澱,箭頭要分清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本節所學知識,師生共同小結。讓學生體會要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第六步:做一做(課節鞏固)

根據信息寫化學方程式

(1)汽車尾氣中含有CO、NO等有害氣體,可在用鉑、鈀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一種氣體和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一種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在宇宙飛船的火箭推進器中,常裝有液態肼(用N2H4表示)和液態雙氧水(H2O2),它們混合時發生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學生的做,反饋學生存在的問,下次上課時予以糾正。佈置相應的針對性訓練題。

化學説課稿 篇4

【教科書分析】

本課題位於人教版選修4第二章第四節,主要涉及用焓變與熵變作為化學反應進行方向的判據,在科學視野欄目中給出了吉布斯自由能的判定式,其知識屬於化學反應原理範疇。由於焓變和熵變對高中生來説屬於難度較大的內容,因此教科書在知識的深度上進行了適度把握,並在編排順序上做了相應考慮,將本節課題放在本章的最後一節。另外,為了幫助學生將新的知識吸納到原有認知框架中,教科書設計的實例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然而教科書在本節中沒有設計編寫相應的實驗,學生難以利用直觀鮮明的實驗現象促進相應概念的理解。

【學情分析】

從本學科縱向維度上看,學生學習本課題時,已經掌握了化學反應的焓變等有關內容,同時也具備了對化學反應從能量、速率、限度等維度研究的思想。本課題聯繫以上知識,提出了研究化學反應的另一個維度——方向(自發與非自發)問題,並利用焓變判據和熵變判據綜合對化學反應的自發做出判斷。由於熵及“熵增原理”內容較抽象、陌生度較高,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引入實際生活中體現“熵增原理”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現象,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認知的感性材料,有利於學生在學習時對熵變和熵增做出一般性地常規探討,並且創造了學生充分發揮思維能力和交流能力的空間。

在科學方法的學習上,作為高二理科生,對常見的科學方法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也有一定的體驗。為了延伸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瞭解以及科學方法的學習,本課題的科學探究中引入“證明法”與“證偽法”,在交替使用二者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科學探究中的“證明”與“證偽”方法及其對結果作出相應合理正確的解釋。

另一方面,當代社會中的環境保護問題與低碳生活也時刻影響着學生,他們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環境保護與節約資源的意識。本課題通過體驗活動發展學生相關認知與情感,強化了從基本化學原理角度看待社會問題的意識,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但△H<0不是判斷反應自發的唯一標誌。

2、知道△s>0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但不是判斷反應自發的唯一標誌。

3、知道化學反應的是否自發同時取決於△H和△s兩個因素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體驗“化學實驗”與“角色扮演”的活動過程,在活動中觀察、描述、分析、推理和判斷現象與結論。

2、瞭解科學探究方法中的重要手段——“證偽”和“證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逐步形成從科學原理的角度認識身邊事物和變化的世界觀。

2、基於“熵增原理”的類比,體驗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學習內容分析】

學習內容是本課題教學實施中的主體部分,結合已經確立的教學目標,以人教版化學選修4教科書為藍本,本着“源於教科書但不拘泥於教科書,用教科書教”的原則,選擇主要學習內容。基於學生對化學反應的方向問題(即化學反應是否自發)認識的缺乏,教學設計中引入一些物理變化的過程來幫助學生聯想和構建關於自發過程的典型特徵,結合焓變與熵變從實驗探究中分析影響化學反應是否自發的影響因素。在探究焓變和熵變因素的影響過程中引入“證明”與“證偽”的科學探究方法,豐富科學探究的手段。最後,結合“熵增原理”與“體驗活動”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並結合當下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實現在化學教學中的環境教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主要教學內容

(教學重難點)

教法分析

學法分析

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教學重點)

1、演示法:視頻建立感性認知

2、討論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設

3、探究法:實驗證明或證偽

4、討論法:得出探究結論

利用推理和歸納的分析方法,結合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瞭解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教學難點)

1、演示法:活動建立感性認知

2、講授法:介紹熵變概念

3、討論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設

4、探究法:實驗證明或證偽

5、討論法:得出探究結論

利用歸納和演繹的邏輯分析方法,利用常見的化學反應和物理變化,學習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熵變與環境保護

(教學重點)

1、活動體驗法:角色扮演

2、討論法: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或的必要性

從體驗活動中感受熵增原理的簡單應用,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生活觀。

【教學流程】

1情境體驗、引入課題

由生活常識引入自發與非自發過程(視頻播放:破鏡重圓、覆水難收)

2認識概念、明確任務

自發過程的定義,學習任務:研究化學變化中的自發過程的特徵

3體驗活動、引發思考(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進行的影響)

水從高處自發流向低處的過程中什麼物理量發生了變化?

4探究一: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4、1引出探究、建立假設

探究一:能量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假設一:化學變化的自發過程應表現為放出能量,即:△H<0

4、2方法引導、證明證偽

問題:如何驗證這個假設是否成立?

方法引導一:證明:科學研究中,要證明一個假設成立,就是證明凡符合假設的所有情況都能得出結論。(一般為窮舉法)

證明:例舉大量支持假設的實例(4—5個)

結論:假設一可以成立嗎?(設計之初是希望學生做出肯定的回答,進而通過產生衝突引出“證偽法”,但實際教學中學生能力很強,通過獨立思辯做出了否定回答,認為舉出反例即可推翻假設,即直接可將“證偽法”引出。)

方法引導二:更能體現科學本質特徵的方法:“證偽”

證偽:要證明一個假設不成立,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

證偽探究:利用所給試劑Ba(oH)2(s)、NH4cl(s)設計一個實驗證偽假設一。

4、3彙報結果、得出結論

彙報結果

探究結論

“證偽”實驗説明:化學反應的自發過程並不是必須表現為放出能量,即△H<0不是判斷反應自發的唯一標誌。

“證明”實驗説明:雖然很多實例支持了假設,但不能為假設的成立提供的確鑿證據。同時,證明的過程其實是在實踐中積累了經驗,即△H<0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

5體驗活動、引發思考(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進行的影響)

火柴棒的散落

6概念支架、例舉經驗

介紹熵及熵增原理,舉出常見的“熵增原理”的實例

7探究二: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7、1引出探究、建立假設

探究二:混亂程度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假設二:化學變化的自發過程應表現為混亂度增加,即:△s>0

7、2頭腦風暴、自主探究

任選證明實驗或證偽實驗

試劑:cacl2(aq)、H2so4(aq)、Na2co3(aq)

書寫化學反應式並説出證明或證偽的理由。

7、3彙報結果、得出結論

探究結論

“證明”實驗説明:△s>0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

“證偽”實驗説明:△s>0不是判斷反應自發的唯一標誌

8演示實驗、整合結論

熱冰實驗

整合結論:

化學反應的自發過程同時受△s和△H的影響。

△s>0與△H<0都是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

二者因素影響趨勢相同時:

△s>0、△H<0,反應自發;

△s<0、△h>0,反應非自反;

二者因素影響趨勢不同時:

反應是否自發取決於△s和△H哪種影響更大

9體驗活動、拓展思考

熵與環境保護

體驗活動:混亂的製造者與整理者

拓展思考: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所耗費……

1、從“熵增原理”的角度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的選擇。

2、從“熵增原理”的角度思考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收集比起來,何者難度更大,思考為什麼要提倡“低碳生活”。

【板書設計】

化學世界中的自發過程

一、焓變對自發過程的影響

二、熵變對自發過程的影響

結論:

△s>0、△H<0,反應自發;

△s<0、△h>0,反應非自反;

教學反思

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本節課較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的預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初步形成了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基本認識,能夠了解熵變及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同時,通過一系列的課堂體驗活動,學生深刻感受到熵增原理對實際生產生活的指導意義,進而建立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同時,通過“證明”和“證偽”的科學探究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豐富內涵,進一步認識科學本質特徵。但在具體教學環節中如何掌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如何在課標的基礎上合理地選擇與組織內容,應根據不同的學情與教學環境做出相應的處理。

化學説課稿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

2.觀察和描述木炭、硫、鐵絲等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3.瞭解氧氣與人類關係密切;

過程與方法:

1.觀察與描述物質與氧氣反應的現象,學會從中歸納出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氧氣在自然界中的循環及重要意義,增強環保意識

2.養成細緻的觀察習慣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二、教學重點:氧氣的性質與用途

三、教學難點:掌握各種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四、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

(1)色、味、態: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降温後,氧氣可以變為淡藍色的液體,甚至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2)密度: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略大於空氣;

(3)溶解性:氧氣不易溶於水

問題:有什麼事實可以證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氣?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生存的。

2.化學性質:

實驗探究: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黑色固體)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熱,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文字表達式:

碳(c)+氧氣(o2)點燃——→二氧化碳(co2)

在空氣中的燃燒情況:木炭紅熱,無煙、無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銀白色固體)——介紹鋁箔在氧氣中可以燃燒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鐵絲熔成小球,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文字表達式:

鐵(fe)+氧氣(o2)點燃——→四氧化三鐵(fe3o4)

注意事項:集氣瓶底部鋪少量的細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濺落瓶底,致使集氣瓶炸裂。

在空氣中加熱情況:持續加熱發紅,離火後變冷。

(3)紅磷在氧氣中的燃燒(暗紅色固體)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的白煙

文字表達式:

磷(P)+氧氣(o2)點燃——→五氧化二磷(P2o5)

空氣中燃燒情況:黃白色火焰,放熱,有大量白煙

(4)鎂帶在氧氣中燃燒(銀白色固體)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

文字表達式:鎂(mg)+氧氣(o2)點燃——→氧化鎂(mgo)

3、氧化反應和緩慢氧化

(1)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

(2)緩慢氧化某些物質在一些條件下,與氧氣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成為緩慢氧化。如:動植物新陳代謝,金屬的鏽蝕,食物的腐爛等等

4、化合反應

二、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醫療上急救病人,登山、潛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燒:鍊鋼、氣焊與氣接、液氧炸彈、火箭助燃劑

介紹:

(1)一般情況下,我們呼吸使用空氣就可以了。正常的人呼吸用純氧氣對人體有害,吸入純氧氣會損害肺的上皮層。吸入100%的氧氣,只需幾天就會發生肺氧氣中毒。一般醫院中的氧氣只是大於40%;

(2)用氦氣代替氮氣與氧氣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氣”。人造空氣用於代替空氣供深海潛水員呼吸。因為用空氣供潛水員呼吸時,在壓強較大的深海里,會有較多的氮氣溶解在潛水員的血液裏,當潛水員從深海上升,血液裏的氮氣將成為氣泡釋放出來,大量氣泡會阻塞微血管,引起病變。

反思:本課題是全書的重點,學生理解容易但不能靈活運用,我認為應在課後通過反覆練習進行鞏固!

【練習】

1、判斷下列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①燈泡發光②石蠟熔化③石蠟燃燒④光合作用⑤動植物的呼吸

2、歸納氧氣的物理性質:

①氧氣在常温下為_______色,_______態,固態、液態為_________色。

②氧氣的密度比空氣_____。

③氧氣__________溶於水(填“易”或“不易”)。

3、下列四個反應中,屬於化合反應的是(),屬於氧化反應的是()。

A、水→氫氣+氧氣B、氫氣+氧氣→水

c、酒精+氧氣→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氣→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