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學四年級鯨説課稿(通用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37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鯨説課稿(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鯨説課稿(通用5篇)

小學四年級鯨説課稿1

一、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説明文,介紹了鯨的外形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樸又不乏生動形象。作者運用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和打比方等多種説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鯨的特點加以説明,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目前、上齶、哺乳、退化、垂直、經驗、判斷、胎生、壽命”等詞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鯨的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認識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和打比方等説明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課件圖片的欣賞,激發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説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怎樣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並在習作中運用。

難點:激發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教具準備

PPT課件

二、説教法和學法

教法

採用“激趣,研讀”式教學來激發學生“學”的慾望。

學法

1、自主探究:通過不同任務,不同目的朗讀,讓學生探究自悟。

2、合作交流: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提出質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

三、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的三維目標和對教材的全面解析,我按照以下六個教學環節實施既定的教學策略: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教師啟發學生談話。“同學們,浩瀚的大海孕育着無數的生命,上節課,我們又認識了海洋裏一個龐大的動物,它是誰?”由學生引入課題《鯨》,教師板書課題,同時播放鯨的圖片,讓學生回想作者從幾個部分來介紹鯨的?分別寫了什麼?請學生上台板書。

(二)自主讀書,質疑。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默讀或跳讀課文。看看自己讀懂了什麼?在你不懂的或沒有完全理解的地方用筆劃一個小小的問號。(師巡視,瞭解學生讀書情況。)

2、説説自己瞭解到的知識。

課件出示問題:“讀了課文,你對鯨有了什麼瞭解?”(指名説。師相機板書。)

(三)抓住重點,品讀課文。

1、自主學習課文第四部分

①找出鯨的生活習性各有什麼特點?

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都是關於鯨的生活習性的問題,每一種鯨的生活習性各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認真讀讀這四自然段課文,找一找畫出來。

②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瞭解學生讀書情況。

同時,教師適時出示課件。

③小組合作學習。

2、學習鯨的龐大

過渡:從作者列舉的數字可以看出鯨的食量可真大呀!也説明了鯨非常大。鯨到底有多大呢?(指名説)相繼引導學習第一段。

①課件出示短文:鯨是一種很大的動物。我國曾捕獲過一頭鯨,長長的身子,大大的嘴,舌頭也特別重。(短文是教師課前準備的材料)

②與原文比較。

③演示。

④朗讀。

3、教師小結:

(四)瞭解進化過程,進一步感知説明方法

引導學習第二部分(課件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讀。

②你知道鯨屬於什麼動物?

③那麼隨着環境的變化,時間的推移,你們知道鯨的進化過程嗎?④你們知道什麼發生變化嗎?畫出有關的詞語。

⑤齊讀本段。

(五)昇華情感,總結課文寫作方法。

1、聽了大家的發言,我知道了同學們對鯨都特別感興趣。老師也蒐集了一些鯨的資料,你們想欣賞一下嗎?(課件出示,配樂,師讀)

2、聽到這裏,你想説什麼呢?(指名説)

3、教師總結:作者運用列數字、打比方和舉例子等説明方法形象的刻畫了鯨的特點。特別是先後三次運用列數字的方法來説明鯨形體特點,下面請同學們也來練一練筆吧!

(六)小練筆

挑選你最喜歡的鯨的特點,運用不同的説明方法介紹它。

四、説作業設計

蒐集你喜歡的海洋生物,結合今天學的説明方法,以“自述”的方式寫一篇短文。

小學四年級鯨説課稿2

【説教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本節課在學習中讓學生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同時讓學生知道文章的一些説明方法,如:例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説明等多種方法,並讓學生進行運用。學習本文的意圖是使學生了解鯨的一些知識,學習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同時,通過學習本文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説學情】

本課的學習者特徵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師平時對學生的瞭解而做出的。

1.學生是佛山市元甲學校五年級4班的學生。

2.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紮實,學習的能力也比較強。

3.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討論,口頭表達能力較強。

4.學生對動物很感興趣,對鯨更是充滿神祕感,他們對於《鯨》這課的學習,一定非常感興趣。

5.所有學生都能運用網絡查尋收集資料。

【説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瞭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例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説明方法。

2.這節課鼓勵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4.學生能夠將課上了解的有關鯨的知識,製作一份電子手抄報,並以鯨的自述為內容進行一次中隊活動。

【説學習任務】

1.學習這課後,知道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並知道和掌握一些説明的方法。

2.這節課讓學生去了解鯨,他們的興致都很高,再加上讓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利用網絡資源上語文課,學生還是頭一回嘗試,學生一定很感興趣。

3.全班同學都要收集有關鯨的資料,利用網絡大量閲讀有關鯨的文章,不斷擴大自己的閲讀面。課後要求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根據收集的資料,出一期介紹鯨的電子小報,並以“鯨的自述”為內容進行一次中隊活動。

【説教學準備】

硬件資源、互聯網的多媒體網絡教室。

【説教法】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於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靈活運用合理地進行多種教法的優化組合: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點撥;運用自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採用以讀代講法,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從讀中去領悟。充分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了一種愉悦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為教學的着眼點和落腳點,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説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本課時教學,我讓學生充分地讀,讀後讓他們交流、討論,然後再進行彙報,通過這些環節讓學生了解鯨的生活習性,在學習鯨的呼吸這部分內容時,我還讓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以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在學習鯨睡覺這部分內容時,我還讓學生通過想象,然後在電腦上畫出它的樣子,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我還不以學生學懂這篇課文為滿足,更以這篇文章作為知識的窗口,讓學生從多方面去了解鯨,於是我讓學生進行網上閲讀,通過大量的閲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最後讓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收穫、感受,使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

【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設計依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而定。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始終處於思考的狀態為指導思想,教學環節如下:

一、複習引入

上可伊始,我便讓學生回顧,通過課文一、二段的學習,你們知道了有關鯨的那些知識?讓學生回答這一題,一方面檢查學生對已學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是喚起學生的記憶,知道鯨是哺乳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並以此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二、講授新課,探究新知

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閲讀方式讀課文的3—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鯨?讀完之後,我讓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收穫,並試着解決學習中的疑難,這樣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生學完後,就讓他們進行彙報,當他們談到鯨的進食情況時,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他們看,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當他們談到鯨睡覺時的樣子時,我讓學生感情朗讀,其餘同學閉目想象,然後將鯨睡覺的樣子,在電腦上畫出來,這一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去大膽創作。通過這些環節的學習,學生對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已很明白了。

這是一篇説明文,文章用了多種説明的方法,如何讓學生去感受説明的方法呢?在講完這部分內容後,我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想想課文在介紹鯨時用了哪些説明方法,將它畫下來,並和同學展開討論,然後我讓學生以一句為例談談,這樣學習,學生對這些説明的方法的印象加深了,在此基礎上,我還讓學生用其中的一種説明方法寫一個句子,使學到的知識得以運用,增強了實效性。

三、積極思索,質疑問難

課文講授完了,我留給學生思考的餘地,讓學生質疑問難,在學生提出問題以後,我並沒有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們,我讓其他會的同學來充當小老師,讓他們也來嚐嚐成功的喜悦,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怎麼辦?

四、網上閲讀,豐富知識

我讓學生進行網上閲讀,解決學習中的疑難,亦藉此來擴大學生的閲讀面。通過課內外的學習,學生對鯨已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點滴收穫或體會,使學生從各方面豐富自己對鯨的認識。

五、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最後,我進行總結,激勵學生去探索,去打開大自然的奧祕。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激發學生去了解、去探索鯨的有關知識,我給學生布置了兩個課後作業: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出一期介紹鯨的電子手抄報;

(2)以“鯨的自述”為題材,進行一次中隊活動。

六、評價和總結

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隨時給出評價反饋,課時結束時,教師對本科的內容和目標完成的情況加以總結,激起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1.學生的自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

2.學習説明文的常用的幾中説明方法,並進行運用的能力進行評價;

3.信息查找:利用網絡查找有關鯨的資料,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同時增長知識,擴大閲讀面。

4.知識應用:課後應用本課學到的知識,出一期介紹鯨的電子小報和以“鯨的自述”為內容進行一次中隊活動。

小學四年級鯨説課稿3

一、教材簡析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説明文,這類課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本文在表達上運用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多種説明方法,對鯨的特點作通俗的説明。同時,作者準確用詞,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

選編本文的意圖是使學生了解鯨的一些知識,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説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學習本文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鯨》是第七組的第一篇精讀課文,與其它三篇課文是全冊中唯一的一組説明文。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重點訓練了學生“體會句子含着的意思。”和“朗讀要有一定的速度”,為本課學習打下基礎,根據教材編排特點及《語文課程標準》5~6年級的閲讀目標“閲讀説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説明方法”,本課在讀寫方面將承擔雙重任務,即:重點訓練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想,體會課文不同的表達方法,並注意把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練習中去。同時繼續訓練學生“體會句子含着的意思”和“閲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二、學情分析

本文文字淺顯,條理清晰,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學生樂讀易懂。除鯨的進化過程這一內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外,其他內容均可在反覆朗讀中充分理解,但根據以往學習説明性文章的經驗來盾,學生只對被説明的事物本身感興趣,他們對文章的閲讀,對知識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課文介紹了什麼”的層面上,而忽視“課文是怎樣介紹的”,即表達方法的深層次探究,缺乏自覺探究的意識和慾望。那麼,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閲讀的興趣,喚起學生深入探究的慾望,便成了教學本文首要考慮的問題。對於文章中運用的多種説明方法,學生已在《新型玻璃》《太陽》等説明性文章的學習中有所瞭解,但只是一種概念化的感知。能真正體會到文章的説明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還是比較困難的。另外,大部分學生對“鯨”這種動物很陌生,有的甚至還是第一次聽説。因此,藉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注意課內外結合,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在本課的教學中也顯得尤為重要。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閲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針對學生實際,制訂以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瞭解課文介紹的有關鯨的一些知識。

能力目標:

1、結合課文特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在讀中體會作者介紹鯨的説明方法。

2、結合實踐活動進行交際訓練,發展語言表達及創新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拓展科學知識的意識及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本文培養學生熱愛動物、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瞭解鯨的一些知識,體會作者的説明方法,並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去。

教學難點:理解鯨的進化過程

四、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基於這理念,本設計力求為學生創設個性化的閲讀空間,開展多種形式的閲讀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體驗與課文展開零距離對話,體現在閲讀實踐中自讀、自疑、自悟、互評、合作、探索的學習過程。

2、“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語言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課教學力求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真正的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交流,並在交流中產生成就感,使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對話,成為自主閲讀後的深層次需求。

五、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觀察導入

由於大部分沒有見過鯨,有的甚至還是第一次聽説,因此,在學習課文之前,有必要藉助多媒體展示鯨的畫面,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鯨的表象,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教學伊始,我用設疑激趣法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出示課件1:顯示藍色大海)美嗎?(生答)的確,就在這美麗的藍色的海洋中,藴藏着豐富的寶藏,生活着千奇百怪的海底動物。其中有一種動物號稱‘海中之王’,它的形體龐大,比大象還要大得多。你們想去看看嗎?”接着播放課件2,展示鯨在大海中活動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後回答:“這是什麼動物?與別的動物相比有什麼不同或相同的地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學習資源,結合課前蒐集的有關鯨的圖片、文字資料相互交流對鯨的認識。教師相機鼓勵談話:“同學們真了不起,不僅會觀察,而且能通過多種途徑調查瞭解。關於鯨的知識非常豐富,你們想繼續研究它嗎?”這樣進一步誘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然後順勢揭題質疑:“今天咱們就來共同學習一篇寫鯨的文章(板書課題),你想從這篇文章中瞭解些什麼呢?”學生質疑後,教師將問題分類處理,篩選歸納為兩上主要問題:1、鯨有什麼特點?2、作者採用了哪些説明方法介紹鯨?這兩個問題綜合、集中、覆蓋面大,便於教師組織指導學生研讀課文。

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課件演示和教師談話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情境之中,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閲讀願望。

二、初讀課文,感知語言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書,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創造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地、專注地、饒有興趣地去讀,促使他們在讀中積極開展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對所學內容的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時首先播放多媒體課件,渲染烘托氣氛,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內容的感性認識。隨後,讓學生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在學生充分自讀後,先在小組內檢查讀書情況,再組織全班交流對課文的瞭解。

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初讀後,基本能抓住敍述要求,初步瞭解鯨的特點及生活習性。但這種瞭解只是一種感性認識,並沒有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這裏應安排學生質疑的環節,讓學生提出初讀遇到的疑難問題,如:“哺乳動物”“胎生”等詞語是什麼意思?鯨的樣子很像魚,可它為什麼不屬於魚類?……教師可結合學生質疑情況,補充設疑:課文怎樣把鯨的這些特點介紹清楚的?並以此為憑帶,引發學生深入研究的興趣。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課文第一自然段在表達上很有特點,可作為精讀品味的突破口。教學時,採用扶放結合的方法進行,先教給學生學習品味的方法,再放手讓學生選學其它幾個自然段。

(一)品評詞句,感悟“大”

第一自然段運用比較、列數字、舉例等多種説明方法,集中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大”。教學中,緊扣“大”,引導學生自主閲讀介紹鯨大的段落,畫出體現鯨大的有關詞句,品味説明鯨大的方法,想象鯨的畫面,逐步形成個體感悟,而後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交流,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形成共識。

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評理解,體會鯨的特點及作者説明方法,教學時可結合學生反饋情況作如下體會:

課件出示:

句1:不少人看過象,都説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

師質疑:課文介紹鯨,為什麼還有寫象呢?引導學生集體將不熟悉的事物與熟悉的事物相比較,這樣便於讀者理解、接受新事物,從而認識比較説明法。然後讓學生舉一反三,找找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也用了這樣的説明方法,自己體會體會)

句2:最大的鯨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捕獲過一頭四萬公斤重的鯨,有十七米,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

(學生對列舉數字的説明方法已有概念化的認識。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説明。而真正得從句中體會到這種表達方式的準確性。對部分學生而言,還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故意將句中的具體數字改成“很重”、“很長”等模糊概念,讓學生與原文對比,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學生通過比較很容易發現:用上具體數字,能更清楚、更準確地瞭解鯨的特點。)

句3:它要是張大嘴,人站在它嘴上,舉起手來還摸檔到它的上齶;四個人圍着桌子坐在它嘴裏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教師設問:“去掉帶點的詞,可以嗎?為什麼?引導學生充分討論、比較,從而感悟鯨的特點,體會舉例説明法及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二)自由選讀,感悟特點

課文的2-7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鯨的進化過程、分類、吃食、呼吸、睡覺及生長的特點,呈並列關係。教學中可以嘗試讓學生自由選讀,自主閲讀,激發閲讀興趣。

在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根據選學內容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為了調動學生參與合作的主動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可採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交流合作,即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朗誦家、小畫家,表演家中的一個角色,分別以特有的形式彙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小學四年級鯨説課稿4

一、教材簡析。

今天我要説的課是小學語文第九冊二十二課《鯨》的第一課時。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首先以生動有趣的開頭介紹鯨是特大特生的動物,接着以通俗的語言介紹鯨的演變進化過程,説明鯨是哺乳動物,最後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二、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書寫下列詞語:鯨、屬於、前肢、濾出、噸、肺、胎生、判斷。

2、朗讀課文,瞭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舉數學、比較、舉例、比喻等説明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説明方法。

難點:瞭解鯨的進化過程,理解“鯨不屬於魚類,是哺乳動物。”

四、教學時數:兩課時。

五、教學程序。

(一)反饋預習情況,導入新課。

課前預習的好壞是課堂教學效果優劣的關鍵。有良好的預習習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學生平時較少接觸鯨,更要通過課前去收集相關材料,才能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也體現了大語觀教學,把課外閲讀與課內學習相結合。第一環節在瞭解預習收穫後,也可以讓學生談談還想知道鯨的什麼內容,導入新課,調動學習的興趣。

(二)緊扣訓練重點,放手讓學生自學。

教是為學生會學,教師一定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第二環節根據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即相知道的內容,教師適機疏理,再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提出具體要求。如本單元根據教材編排要求學生閲讀時要能用較快的速度,並能從課文重點展開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三)彙報自學情況,深入學習課文。

1、掌握字詞。《語文課程標準》對五、六年級的識字要求是“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所以要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可通過學生自主彙報或抽查方式檢查、鞏固語基知識,適機引導學生能從課文語言環境中理解新詞,並讓學生説説用什麼方法讀懂的,達到學習方法的交流和積累。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突破重點。在學生交流讀懂內容時,教師要及時疏理,圍繞“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鯨?”的問題展開學習,教師適當板書,同時結合朗讀指導,訓練語感,加深學生印象。

3、體會課文説明方法,突出課文重點。在環節過渡上可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引發學生思考:“課文用了什麼説明方法?”因為合作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我們平時要加強培養,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去發現,認識列數學、作比較、舉例子、比喻等説明方法。教學方法主要採用讀和聯繫實際説話,進一步理解,並初步運用這些方法。

(四)質疑問難,拓展思維。

質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標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學信息反饋和交流的重要環節。教師要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和時間,充分肯定學生善思好問的精神,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像課前的質疑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後的質疑,不僅能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更能使學習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由課文向課外讀物發展,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

(五)佈置作業。

根據學習後的收穫,和還想知道的問題,課外去搜集材料,辦一份小報,第二課時展示交流。

小學四年級鯨説課稿5

【説教材】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説明文,作者用七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鯨的體形、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學習本課,一是要通過讀文了解一些鯨的知識,二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會作者運用到的“列舉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説明”寫簡單的説明文的方法,三是要通過學文培養學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2、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在閲讀中體會作者運用“列舉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説明”等表達方法寫簡單的説明文的方法。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和熱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讀中瞭解鯨的一些知識,體會作者的説明方法,並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去。

三、教學難點

理解鯨的進化過程。

四、教學方法

分組合作、自主探究讀中品味。

【説教法】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説明性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讓學生獲益更多呢?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這一篇課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把多種教法進行優化組合:

1、運用“分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把了解鯨的知識分成幾個部分,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研究。

2、運用自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採用以讀代講法,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從讀中去領悟。充分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了一種愉悦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自主活動中,在積極思維中,達到自悟自得。

【説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本課時教學,我讓學生充分地讀,讀後讓他們交流、討論,然後再進行彙報,通過這些環節讓學生了解鯨的生活習性,瞭解作者的説明方法。

【説遠程資源的利用】

由於鯨是一種海洋動物,是經過了漫長的進化才變成魚的樣子的,因為我和孩子們都是山裏人,真正親眼目睹過鯨的人幾乎沒有。因此,理解鯨的進化就成了本課的一個難點,而遠程資源《鯨魚探奇》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説教學過程】

1、複習引入,明確學習任務:

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上可伊始,我便讓學生回顧,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你們瞭解了有關鯨的那些知識?這樣,一方面檢查學生對已學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是喚起學生的記憶,知道鯨是哺乳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引起學生成就感的情感體驗,並以此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2、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參與研究:

接着,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來共同研究,看作者是用哪些説明方法來具體介紹鯨的這些特點的。這樣做,是還給學生讀書的權利,讓他們在讀書的過程中真正地享受內容自選,問題自提,方法自選,結論自悟自得,真正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3、品析文本,體會作者寫作方法:

新課標強調:“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學生學完後,就讓他們進行彙報,在學習鯨的形體這部分內容時,我還讓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以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有的學生還到講台上用自己的不同姿勢來説明鯨的形體與魚的形體的區別。在學習鯨“呼吸”“睡覺”這部分內容時,我還讓學生通過想象,然後畫出它們噴出的水柱和睡覺的樣子,這一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去大膽創作。最後讓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收穫、感受,使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

通過這些環節的學習,學生對鯨的知識和作者的説明方法已很明白了。在此基礎上,我還設計了“猜猜,想想,説説”這一環節,謎語內容是根據課文內容編寫的,學生很容易猜到謎底:鯨。學生還根據課文內容説出了思考的過程,這樣,就是促使學生把課文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語感。

4、拓展延伸,注重實踐:

記得葉聖陶有一句話:“課文無非只是一個例子,學生要憑藉這個例子能夠舉一反三。”這是一篇説明文,文章用了多種説明的方法,如何讓學生去感受説明的方法呢?在學完全文後,談談課文在介紹鯨時用了哪些説明方法?這樣學習,學生對這些説明的方法的印象加深了,在此基礎上,我給學生布置了個課後作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海洋動物,收集相關的資料,可以自述的形式,也可以以辦小報的形式向大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