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説課稿集合五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75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説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説課稿集合五篇

八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老王》。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以“愛”為主題的課文,其中幾篇課文講訴的都是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老王》講述的就是一個普通車伕的故事。這個單元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從課文中感悟到“愛”這種博大的感情,從而陶冶情操。八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思想活躍,敢想,善於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鮮事都令他們感興趣,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此,許多同學只知道一味的接受“愛”,而不懂得如何感謝“愛”,更別説去回報“愛”了。像老王這類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者,他們不瞭解,更別説去關心了。我認為,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到文學知識,更重要的還要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情感,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狀況,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及思想情感。

2、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3、體會作者的善良,引導學生關愛弱者。

〖教學重點

1、全面把握課文,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發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

〖教學難點

領會從文章語言及人物刻畫中滲透出的愛的博大

二、説教法

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在本課教學時,採取合作探究法、板書輔助法、質疑法、誦讀法、點撥法、表演法等,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三、説學法

1、學生充分預習:

我認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很重要,如果每一課都能把課前預習落實好,課堂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就要把預習要求明確,讓學生知道怎樣預習。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的預習題:

⑴ 利用工具書疏通生字詞。

⑵ 熟讀課文。

⑶ 對課文質疑。

讓學生學會質疑,這是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因為“提出一個問題比回答一個問題更難得”。我們也知道,學生能對教材提出有價值的質疑,是學好語文的第一步。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養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圈記出來,以便課堂交流。做好了這些預習,就可以進入到高層次的師生平等對話了。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四、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一個課時,為了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有效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我把這堂課分為:懸念導入、作者簡介、檢查預習、學生質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六大版塊。

八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敍述故事、刻畫人物反映社會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

2.學習通過寫景、定物抒發感情的寫作方法。

3.認識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難,體會自然風光、名勝佳處各具獨特美景。

教材分析

概述《石壕吏》這首敍事詩,敍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婦啼訴語言和她的被捉 ,表現出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造成的嚴重災難,體現了詩人對苦難人民的深刻同情

重點

難點差吏夤夜捉人的兇殘,老婦形象的悽苦,她家遭遇的悲慘,詩篇社會意義的深刻,詩人對苦難人民的同情。

教具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過程

1.由教學過的讚美古代巾幗英雄的《木蘭詩》,引出將教學的反映戰亂中人民苦難的《石壕吏》(板書詩題)。

2.結合註釋①簡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和詩人情況。

這首詩創作於唐肅宗乾元年(759)。當時唐軍60萬在鄴城被叛軍打敗,&127;唐王朝為了補充兵力,便在四處大肆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曾被叛軍俘虜,夾在難民當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負荷着時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貼得更緊。這一年,他從華州往洛陽探視,在返回華州途中親見差吏將老人、少年、結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統統抓去當兵,心情沉痛激憤,就創作出了《三吏》、《三別》。這組詩篇鏡子般地反映了當時的戰亂社會現實,《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學生參看註釋,理解詞義、句意、全詩大意。

4.指定學生一人朗讀全詩。

要求讀音準確,讀出節奏。

5.引導學生分析這首詩。

(1)指定學生朗讀第1段後,引導學生分析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詩篇中起着什麼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暮投石壕村”,由詩人投宿地點,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表明詩人目擊耳聞了故事的始末(板書:目擊耳聞)。

②哪一句是關鍵句?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有吏夜捉人”是詩篇的關鍵句。是“捉人”,而不是“徵兵”、“招兵”,已經表明差吏強抓老百姓當兵;前面又加上一個“夜”字,更表明差吏時常抓人,以致白天難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來搞突然襲擊,兇狠殘酷。這一句揭開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開(板書:兇殘夜捉 揭開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麼情況?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表明差吏夜間抓人,連老翁也一樣抓走,已經屢見不鮮;所以老翁夜間一聞捶門聲音,就顧不得年邁體衰、腿腳不靈,趕緊爬牆逃走,而由老婦出門應付。這深刻地揭示出戰禍連綿、差吏殘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寧的情景,揭示了老婦一家悲慘遭遇的社會環境。

(2)指定學生朗讀2、3段後,引導學生分析這兩段。

①第2段兩句詩的用詞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體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127;在這兩段中起着什麼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兩個“一何”,加強了感情色彩:既表現出“吏呼”咆哮如雷,“婦啼”悲傷悽苦,又體現了詩人強烈憎惡差吏、深刻同情老婦的感情。這兩句詩統領着第3&127;段老婦苦啼申訴的記敍(板書:苦啼申訴)。課本編者把這兩句詩獨立成段,也是意在強調吏之怒、婦啼之苦和統領後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敍述了老婦的苦啼申訴。&127;差吏是在一直靜聽老婦的苦啼申訴而沒有怒呼咆哮嗎?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差吏決不是一直靜聽老婦的苦啼申訴而沒有怒呼咆哮。這裏是實寫老婦的苦啼申訴,虛寫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實現虛,在老婦苦啼申訴的幾層意思之 間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婦的苦啼申訴包含幾層意思?從中體現着什麼樣的進程?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老婦的苦啼申訴包含三層意思,從中體現着老婦不斷苦啼申訴,差吏不斷怒呼咆哮的進程。

④第一層申訴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表明老婦的三個兒子都上了戰場,兩個兒子已經戰死,她家已為那場戰爭作出巨大犧牲,論理論情都不應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無保障,更無生趣;“長已矣”,表露了對死去親人的無限哀思。老婦沉痛地申訴這些,意在喚起差吏的惻隱之心,高抬貴手。但是差吏不為所動,繼續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婦進一步的苦啼申訴。

⑤第二層申訴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表明老婦家中只有個吃奶的小孫子一個孤兒,和因乳孫而未去的衣服破爛的一個寡媳,家庭情況倍極悽慘(板書:家庭悽慘)。老婦申訴這些,意在喚起差吏的憐憫之情,網開一面。但是兇狠差吏仍然不為所動,繼續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婦説出下面的話。

⑥第三層申訴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表現出老婦為了避免年邁丈夫、乳孫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請應役了(板書:被逼自請應役)。

(3)指定學生朗讀第4段後,引導學生分析這一段。

①這一段前兩句的遣詞造句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從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聲,暗示出老婦已被捉走(板書:老婦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滿足於捉走老婦,百般威逼,老婦再三啼請自己應役的漫長過程,“如聞”,表現出詩人一直在關切傾聽幕慘劇的發展,徹夜未能入睡。

②後兩句的遣詞造句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呼應開篇的“暮投”,一個“獨”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婦雙雙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個相送,老婦已被去承擔那根本不應由她承擔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悽慘心情都無法表述。言簡意深,悽情綿綿無盡(板書:慘別老翁 悽情綿綿無盡)。

(4)引導學生分析這首詩的寫作特點,社會意義。

詩人怎親以目擊耳聞者的身份寫出這首詩?產生着什麼樣的藝術效果?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開篇句“暮投石壕村”,為以目擊耳聞者身份敍述故事作好了鋪墊;結尾段“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表明一直在關切傾聽故事的發展:表明了詩人確是故事 的目擊耳聞者。除中間主體部分用兩個“一何”表達憎惡差吏、同情老婦的強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實地敍述故事情節、人物語言,再沒有什麼議論抒情的詩句。通過故事情節、人物語言,展現出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塑造出老婦的悽苦形象,控訴了官府捉人的兇狠殘酷,反映了黑暗滲淡的戰亂現實,表現了對苦難人民的深刻同情(板書:反映戰亂現實 同情苦難人民)。

6.指定學生一人朗讀全詩。

要求緩急得當,讀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佈置作業

背誦這首詩,進一步品味平實敍述當中的深刻內涵。

板書設計

石壕吏

目擊耳聞 兇殘夜捉 揭開故事序幕

苦啼申訴 家庭悽慘 被逼自請應役

老婦被捉 慘別老翁 悽情綿綿無盡

反映戰亂現實 同情苦難人民

八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三顧茅廬》,下面我將本課的教材地位、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對這篇文章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地位:

這篇課文是長春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的第20課,本課是根據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節選。課文記敍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小説,作為一種主要的文學體裁,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小説教學,更因其內容的豐富、情節的曲折、形象的多異、主題的深刻性等特點而呈現教學的多樣性。學好這一課,對於學生感悟人物形象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説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確立

長春版語文教材每一冊的最後一課都是古典名著的節選,所以同學們已經學習過《大鬧天宮》《武松打虎》等名篇,所以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小説的有關知識及欣賞小説的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學對策。八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基本的閲讀和理解能力已初步形成,所以我把着眼於培養學生欣賞小説的能力確立本文重點、難點。加之三顧茅廬的故事家喻户曉,第一課時已經完成疏通文意的任務,所以我把本文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確立為:

1.知識與能力

體會小説精妙的構思。感悟劉備真誠的禮賢下士的人物特點。

2.過程與方法

學習並深入理解表現人物特徵的側面烘托的寫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人物的精神,體會真誠的人性之美。

4.教學重點

體會小説精妙的構思,學會欣賞小説的常用方法。

5.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思想內涵,感悟人物形象的人性之美。

三.説教法和學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眾所周知,我校學生的素質是比較高的,我所授課的班級學生素質尚可,加之本文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只要處理得當,是很容易吸引所有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因此,我採用以下教法:

閲讀複述法 起到整體感知的作用

啟發引導法 引領學生在品評人物、探究文旨。

板書及多媒體輔助法 既能綱舉目張,又能總結提升,使一些問題和要點形象化。

擴展討論法 起到擴展學生視野,增強學習的自主性的作用。

《課程標準》中關於教學建議中曾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我覺得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與參與者,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學法的指導。為此我採用以下的學法:自主預習法、角色朗讀法,複述法、批註賞析法、小組討論法。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巧妙地設計導入環節,能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我將這樣導入這堂課。

首先提出問題:“課題‘三顧茅廬’的出處是哪裏?”意在培養學生“閲讀由題目開始”的意識。很多學生會認為就是出自小説《三國演義》。其次,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師表》中的重點段落“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一段,明確“三顧茅廬”這個成語是出自《出師表》。《出師表》是長春版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的課文,這也可以為以後的學習進行一個鋪墊。繼而提出問題:“諸葛亮由最初的躬耕南陽到二十一年來的受任與奉命,你認為他人生態度轉變的原因是什麼?”我們都知道“三顧茅廬”可以説是諸葛亮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探究他人生態度轉變的原因,自然的就把話題引領到劉備的真誠邀請,禮賢下士的做法上,這樣就導入了這一課。

2.整體感知

(1)選擇性閲讀 朗讀你認為能夠表現劉備遭受波折的段落和詞句。

它是中國語文學習的傳統方法,也是現代語文學習的一個關鍵環節,在語文學習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在教學中常常是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訓練學生朗讀。選擇性閲讀既能夠訓練閲讀朗讀能力又能鍛鍊學生迅速提煉重要信息的能力。

(2)給出關鍵詞複述課文

複述課文就是用自己的話和課文中學過的主要詞句,把課文內容有條理地敍述出來。聽寫關鍵詞語,既能夠檢驗學生們的預習情況,又能夠給學生以抓手,不至於複述課文時把握不住重點或者產生遺漏。我將給出下列關鍵詞:

親叩 惆悵 擁爐抱膝 枉駕 僥倖

光陰荏苒 頓開茅塞 衣襟盡濕

3.精讀賞析

課文的精讀既要關注整體性,避免過多瑣碎的提問肢解課文,又要有一定的深度,防止閲讀流於膚淺。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討論:“劉備請諸葛亮出山,遇到了哪些波折?劉備的哪些言行能夠表明他的誠意和謙恭?”這是關於劉備這一藝術形象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梳理課文,有條理的對劉備所遇波折進行賞析,學生分析的過程中就可以品評人物了。

劉備“三顧茅廬”,遇到的波折可不僅僅是三個。簡述如下:

第一折,表現在姿態上。第一次拜訪,劉備是這樣報家門的:“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劉備雖尚未成就,然而聲名卻是天下俱聞,又兼具皇室血統,劉備也是頗為自得的。然而諸葛亮負責接待的小童子卻説:“我記不得許多名字。”,一句“先生不在家”,門都沒讓進去。

第二折,遇上惡劣天氣。二請諸葛,恰逢隆冬時節,下起大雪。張飛抱怨天冷,而劉備卻認為這是好時機啊,趕上雪天去,正好讓諸葛明白他的一片殷勤之意。此等殷勤,也不白費,這次好歹被讓進門了。可是進門後只見到了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留一小箋表達自己的誠心相請之意。其措辭,也極為謙恭。稱諸葛仁慈忠義,以姜子牙、張良喻暗諸葛亮才華。諸葛亮常以管仲、樂毅自比,劉備對其誇讚更上一層樓。從中可見劉備非常懂得人情世故,表現出十分的誠意。這一情節中,劉備進門遇見的是其弟,出門又遇到其岳父,兩者之身形氣質讓劉備都誤以為是諸葛孔明,通過對其親人出場描述和對諸葛亮居住環境的描寫都襯托出亮高人雅士之風範。

第三折,春暖花開,誠心出碩果,請的賢士歸。三請諸葛,劉備更為用心。這次去,先請卜卦者,選了一個好日子,又齋戒三天,還要薰沐更衣,備上禮物,如此這般,愈發鄭重。如果説前兩次去請諸葛亮劉備確實也是一片真心誠意,是真誠的,那這第三次可以説是虔誠的。這次到隆中,離草廬還有半里路,就提前下馬步行,前兩次都是到門口才下馬,這細小的行動變化也彰顯了劉備內心的恭敬與虔誠。這次諸葛亮倒是在家,只不過還沒睡醒。劉備自己“徐步”而入。徐,緩慢,沒有聲音。看着諸葛亮在堂上大睡。劉備呢,“拱立階下”。特別恭敬的站在台階下。諸葛亮翻了個身,又睡。劉備接着又等了一個時辰。終於正式見面了,劉備是下拜諸葛,稱自己是“漢室末胄,涿郡愚夫”。言行舉止的細微之處無不顯示着劉備的赤誠與真心。

邀請賢人,僅僅是做到恭敬還不夠,也需要洞明賢人的心志。劉備是如何言語打動孔明的呢?“大丈夫抱經世奇才,怎麼能夠白白的讓一生浪費的山林泉水之間呢?希望您能為天下老百姓着想啊。”劉備是很高明的,他不説你跟我一起建立功業吧,而説以天下蒼生為念。

劉備的至誠之心,終於打動了諸葛亮。聞名千古的隆中對由此誕生。

然而,還有一折。問策完畢,劉備再次邀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卻又推辭。使得劉備使出最後殺手鐗。哭。劉備的哭,是出了名的,但也是很有藝術含量的。“先生要不出,天下老百姓可怎麼辦啊?”這個哭啊,氣勢磅礴。“淚沾袍袖”,衣襟全都濕了,估計是涕淚滂沱。以柔克剛,乃是一等一的大智慧,孔明終於被感動了,決定出山。劉備好高興啊,可算是把高人請出了。然而還不算完,還有一折。

這最後一折是送禮。這個送禮更是有講究了。你送,人家諸葛亮清高不受。怎麼辦?看劉備怎麼説:“這不是聘大賢的禮品,只是表明我個人的一點點心意而已。”如此,孔明才接受。

至此,教師可以明確:對劉備形象的塑造採用的手法以語言、動作描寫為主,表現了劉備寬宏的氣度和禮賢下士的品質,以及他興復漢室的誠摯之心。

那還有哪些是“為輔”的呢?還要引導學生關注小説情節中關、張二人的作用。我提出這樣的討論問題:“同去邀請諸葛亮,面對這些波折,關張二人有怎樣的言行呢?這樣刻畫關張二人有什麼作用?”

我們看文中的關、張二人的言行。第一次請諸葛亮不遇,劉備與崔州平,聊了很長時間,張飛抱怨劉備“閒談許久”,並無他言;第二次去隆中張飛抱怨天冷;第三次連關羽都覺得過分,認為那諸葛亮不過徒有虛名,不敢見而已。認為劉備禮遇太過了。張飛更直接,乾脆我拿個麻繩把他捆來算了。

這些言行,從側面更顯出劉備非凡的識人智慧。教師可以總結,通過與關羽、張飛二人對諸葛亮態度的對比,側面烘托了劉備善識人才,渴求賢才的特點。

4.探究主題:

任何作品都是社會的反映,絕不是空中樓閣。它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有許多作品只有在瞭解了它產生的背景後才能深切地理解內容與感情,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準確地概括作品的主題。

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題,我設計了討論題:“作者為什麼如此刻詳盡畫劉備的誠意與謙恭呢?”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我從三個角度回答。

第一原因,就是小説一定要好看,小説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説的意義,而《三國演義》中的這段“三顧茅廬”,不管真假,確實好看,小説的特點決定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為整部小説“尊劉”的情感基調服務,為小説的主題服務。這是由整部小説的思想情感決定的。

我想重點説説第三原因,此時應該給學生一點關於作者的資料和寫作的背景信息。我認為傳統的語文課一上課老師就將作者資料和寫作背景等知識展示給學生,尤其像這樣的大部頭作品,介紹的文字量相當的大,可是那時候學生並不知道哪些重要,學習這一課需要哪些背景知識,所以老師介紹的這些但對這一節課來説,基本沒有什麼大用。而在探究主題的環節中給一些必要的作者介紹,學生會有恍然大悟之感,這就達到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了。比如這個問題,此時我給學生關於作者羅貫中的背景知識。

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參加過張士誠的農民起義,當過張士誠的幕僚,史書上説羅貫中這個人有志圖王,什麼意思呢?他也是一個想出來輔佐一個人成就帝王之業的,只不過在後來的鬥爭中,是朱元章勝利了,所以他在塑造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難免寄託自己的一些想法,就是自覺不自覺的就把自己比做諸葛亮了,希望自己得遇明主,建功立業,這不就是把自己的理想融到作品中嗎,這不就是所謂的“知人論世”嗎?

那這些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你怎樣評價劉備的這種誠意?”這個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更為開闊。《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個問題無疑是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大膽表達,大膽評價。教師應該有一點的寬鬆度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觀點。

5.延伸擴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擴大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積極性,從而豐富語文課程的內涵。”它要求語文教師教學時應該由語文課內向課外的適當延伸。而課堂進行至此,學生思維已經完全打開,教師提出問題:“你還知道哪些歷史上的禮賢下士尊重人才的故事?”學生應該能夠聯想到很多歷史故事,如“文王請姜子牙”“燕昭王設黃金台尊郭槐為師”“齊桓公五次拜訪小臣稷”等。

6.板書設計:

三顧茅廬

劉備 一顧、二顧——真誠

三顧 —— 虔誠

關、張:側面烘托

這節課的教學中,我緊扣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這一主線,利用這篇教材,注重講文以入情,緊扣文本再現課文形象、意境,激發起學生創造性思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課應有的語文味,文化味和人情味。我的説課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八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與科學知識有關,學習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化石吟》是以詩歌的形式,讚美了化石對於人類認識古代生命的作用,目的是啟發學生愛科學、探索科學的'精神。因此,在本詩的學習中,除了詩歌知識的學習,還必需瞭解化石的有關知識作為背景,才能較深刻地理解化石對於生物進化論的貢獻以及作者的讚美之情。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化石等古生物方面的知識較為缺乏,要靠教師補充和引導。

三、教學方法:

1、預習背景知識的方法。教師提供化石與進化論方面的知識材料給學生預習,使學生對化石的感受能夠豐富起來,側重點是理解化石説明了生命演變的事實,證明了生物進化的真理。在此基礎上理解作者讚美化石的感情,激發學生探索生命奧祕的興趣。

2、擬採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出示遠古動植物化石的相關圖片和播放有關遠古時代恐龍的科學幻想片(《侏羅紀公園》)。(這個做法能積累理解本詩第3節、第6節的知識背景)。

3、對比法。引入學生學過的《石灰吟》和本詩對比,同是讚頌詩,但讚頌的側重點卻不同。

4、朗讀法。本詩與第6課《理想》一樣,節奏感強,適合朗讀。在朗讀中理解化石的外表特徵,如“冰冷的骸骨”,“肉體腐朽”,“黑色的軀殼”,“臉上道道皺紋”等。同時在朗讀中理解本詩的押韻、設問、擬人等特點。

5、拓展延伸法:閲讀本冊教材第166~167頁“進化論和神創論的激烈爭論”,請利用學過的或查找的化石資料,為達爾文的進化論進行辯護,寫出300字左右的短文。

四、教學過程:

1、課前印發教師收集的“化石簡介”的資料,學生自由閲讀。

2、課堂提問,就同學們所看資料,回答:a、什麼是化石?b、化石是怎麼形成的?c、化石分為哪幾類?d、科學家是怎樣研究化石的?e、化石説明了什麼真理?

3、請一個同學背誦《石灰吟》,另一個同學朗讀《化石吟》,思考這兩首詩歌的異同點。學生回答後,教師明確,兩首詩歌都是讚美詩歌,但前者主要是詠誦石灰的堅貞的精神,目的是用來象徵一種人;本課則是讚美化石講述了令人驚訝的“神話”,是讚美化石本身,讚美它講述了生命演化的故事,讚美它證明了生命進化的真理。

4、多媒體播放化石的圖片。然後請同學們齊讀詩歌,談談同學們對詩歌中描繪的化石形象做一個對比,增強對“冰冷的骸骨”,“肉體腐朽”,“黑色的軀殼”,“臉上道道皺紋”的理解。

5、同學們對圖片上的化石形象也許有點失望,這樣的化石怎麼就“講述了奇幻的神話”呢?播放《侏羅紀公園》中的兇猛的恐龍和原始森林片段5分鐘。接下來請同學朗讀詩歌的第6小節,理解作者對大自然的由衷讚美。(即“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6、再次朗讀詩歌,分析詩歌的寫作上的特點。結構分為3個層次,1、2小節設問,第7小節回答,形成首尾照應。中間3、4、5、6小節寫化石對回答了真理,它的珍貴和證明了生命的不停息的事實。並歸結到對大自然的由衷讚美。再分析一下擬人手法的使用好處及本詩押韻上口的特點。

7、小結作者讚美化石的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化石保存了遠古生命的信息,使人類的認識前進了一大步,從相信上帝、相信造物主到相信科學的進化論,這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在這裏就有化石的功勞。

8、作業設計:閲讀本冊教材第166~167頁“進化論和神創論的激烈爭論”,請利用學過的或查找的化石資料,為達爾文的進化論進行辯護,寫出300字左右的短文。教師批改作業後,選擇一部分好的在教室牆壁上張貼,供學生們交流。

附錄學生預習資料:

化石簡介

1、什麼是化石?

保存在地殼的巖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都謂之化石。

簡單的説,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的過去的生物的遺體或遺蹟變成的石頭。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裏,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是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着;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我們把這些石化了的生物遺體、遺蹟就稱為化石

2、形成條件:

雖然一個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決於許多因素,但是有三個因素是基本的:

(1)有機物必須擁有堅硬部分,如殼、骨、牙或木質組織。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條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蟲或水母也能夠變成化石。

(2)生物在死後必須立即避免被毀滅。如果一個生物的身體部分地被壓碎、腐爛或嚴重風化,這就可能改變或取消該種生物變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須被某種能阻礙分解的物質迅速地埋藏起來。而這種掩埋物質的類型通常取決於生物生存的環境。海生動物的遺體通常都能變成化石,這是因為海生動物死亡後沉在海底,被軟泥覆蓋。軟泥在後來的地質時代中則變成頁巖或石灰巖。較細粒的沉積物不易損壞生物的遺體。在德國的侏羅紀的某些細粒沉積巖中,很好地保存了諸如鳥、昆蟲、水母這樣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大概動物柔軟部分的化石得以保存的最著名的例子是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在這兩個地區的凍原上發現的大量的凍結的多毛的猛獁遺體——一種絕滅的象。這些巨獸有的已被埋藏達25000年。當凍土融解,猛獁的遺體就暴露出來。也有些屍體保存得很不好,當它們暴露出來時,其肉被狗吃了,其長牙被象牙商倒賣。猛獁象的毛皮現在在很多博物館展覽,有的把猛獁象的肉體或肌肉放在乙醇中保存。

生物變成化石的更有趣和不尋常的一種方式就是在琥珀中保存。古代的昆蟲可被某些針葉樹分泌出的粘樹膠所捕獲。當松脂硬結後並進一步變成琥珀,昆蟲便留在其中。有些昆蟲和蜘蛛被保存得非常好,甚至能在顯微鏡下研究它的細毛和肌肉組織。

雖然生物體的軟組織的保存形成了一些有趣的和令人歎為觀止的化石,但這種方式形成的化石是相對罕見的。古生物學家更經常地是研究保存在巖石中的化石。

3.化石分類:

遺體化石:遺體被埋藏並在一定條件下被石化而成的化石。

遺物化石:生物的排泄物(糞化石、卵化石)及人類使用過的工具形成的化石。

遺蹟化石:古代的生物在脱水後的碳痕及足跡等化石。

4.化石與生物的進化

生物進化的順序和意義:

(1)越是古老的地層(深層)裏化石生物越簡單、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層(淺層)裏化石生物越複雜、越高級。

(2)意義:動植物化石是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

化石在地層按一定順序出現的事實是生物進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證據;化石在地層中的分佈説明了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它反映了生物進化的順序是:簡單→複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

八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中學語文課標》要求,閲讀文學類作品時,要體驗情感,領悟主題,得到啟示,能夠正確評價作品,並且會品味語言。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學習敍述類文學作品,選用魯迅的《藤野先生》我認為比較恰當,但是難度較大。魯迅在文中回顧了留學日本的經歷,與藤野先生的交往,讚美了藤野先生的的高貴品格,又把愛國情感融匯其中,很巧妙。

二、學情及學法分析

初二的學生學習本文,有一定的難度,一是閲歷較淺,二是心理不夠成熟。

魯迅在寫作時,一向把自己的思想藏得很深,他説的與他想的往往不同。

鑑於以上原因,課上要多用閲讀品味思考的方法,在老師的講授引導下,看清文中的魯迅。安排兩課時,一課時歸納事件,及人物性格,完成重點。二課時歸納主題,解決句義,突破難點。實際操作時,目標重點難點是交融的。

三、目標

根據三維目標的要求,依據以上的分析,制定目標如下:

1.閲讀中識字解詞,歸納事件,整理思路。

2.品味中辨析重點詞句的運用,體會深遠含義。

3.喜歡本文,進而喜歡魯迅,喜歡推敲咀嚼文學作品。

4.教學重點是寫人的具體化,難點是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對主題的理解。

四、過程

1.導入:板書文章標題後,提問:“藤野先生是誰?”直接切入文章的主人公。

預習過的學生,就可以答出“魯迅的老師”。

再提問:“什麼時候的老師?”

也可以答出“留學日本時的老師“。

三提問:“魯迅認為這個老師怎麼樣?”

這一問題是擊中難點,初二學生不容易説清楚。於是引導學生閲讀文本。

2. 一讀文本:找出文中寫了關於藤野的幾件事。此環節要儘量多給學生自學的時間, 教師學生都要保持安靜。學生利用以往的學習經驗,完全可以歸納出來。教師不要代勞,不要養成學生課堂懶惰的習慣。

師生共同明確: (一)相識。<生活樸素,教學嚴謹>

(二)改講義。<嚴格要求,循循善誘>

(三)問裹腳。<實事求是>

(四)漏題門。<正義感。>(此處會有學生質疑,“藤野”對此事並無表示。這時要引導學生細讀這段文章,“我便將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幾個和我熟識的同學也很不平,一同去詰責幹事託辭檢查的無禮,並且要求他們將檢查的結果,發表出來。”這後面的表態和行動,有沒有藤野參與。學生會發生激烈的討論,最後明確“也”字的意義,應該有藤野參與。此處提醒學生讀書要仔細。點擊難點)

(五)話別 <師生情深>

小結:可見藤野是魯迅最感激、最愛戴、最敬仰的一位恩師。板書

在這一環節中,應該不斷突出重點,歸納出事件之後,分析人物性格,就是要注意引導學生寫人的具體化。比如話別一段,“我”告知他將離開,寫藤的神態,“他的臉色彷彿有些悲哀,似乎想説話,但竟沒有説”。寫出了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變化,傷心,想挽留,又無可挽留。想表示悲傷,堅韌的個性又使他掩蔽。於是“我”急忙安慰。師生二人,可謂心有靈犀,令人感動。

在“將走的前幾天,他叫我到他家裏去,交給我一張照相,後面寫着兩個字道:“惜別”,還説希望將我的也送他。但我這時適值沒有照相了;他便叮囑我將來照了寄給他,並且時時通信告訴他此後的狀況。”一段,質樸的敍述,淺白的語言,卻浸透了依依離別的深情。

大家齊讀,品味,體驗沒有抒情勝於抒情的效果。

五、總結説課

這是我安排的第一課時,依據課標和教學理念,我主要運用了閲讀品味法,朗讀體驗法。注重教師的啟發引導,同時關注學生的閲讀體驗,鼓勵學生的個性張揚。在具體操作時,還要注意“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原則,把握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情緒變化。

板書:

藤野先生

魯迅

感激

愛戴

恩師

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