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高中語文《祝福》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05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祝福》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語文《祝福》説課稿

高中語文《祝福》説課稿1

一、説教材

《祝福》是人教版高一下冊教材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的重點是小説的學習。小説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很多同學在學習小説時興趣很大,但是興趣點集中在故事情節。因此,在小説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初步鑑賞文學作品,感受小説的藝術魅力。

《祝福》是一篇典型的傳統小説,它是大文豪魯迅先生寫於1924年2月的一篇思想內涵深沉博大、藝術形式已臻完美的傳世名作。無論是情節,人物還是環境,在這篇文章中都有非常形象生動的描寫。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能學會分析小説三要素,品味語言,提高小説的鑑賞能力。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文中的重點詞語的釋義及注音;明白《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塑造、小説環境、悲劇原因等課文重點。

2、能力目標:學會運用分析小説三要素方法鑑賞小説,提高小説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的寫作主題,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認識到封建思想與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2、小説中的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與小説主題。

四、説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因此,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認為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既要學會獨立思考,又要學會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我的具體方法是:

1、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提出問題讓學生整理答案。

3、點撥法:通過點撥,拓展思路。

4、歸納總結法:根據大家的集思廣益,得出問題答案。

五、説學法

我認為做一百道題不如掌握一個方法。對於學習,掌握學法尤為重要。本節課的學習方法主要是。

1、討論法(通過討論思考,培養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2、質疑法(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3、讓學生養成分段、做筆記習慣。

六、説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整體感知,梳理情節。

1、播放電影《祥林嫂》中主人公初到魯鎮和其悲慘結局的片段,激發大家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2、檢查預習情況,對文中重點詞語進行注音與釋義。

3、對魯迅及其作品進行介紹。

4、挑選幾位同學説出故事梗概。要求:a)能夠整體把握故事情節;b)能夠從具體細節分析、不帶個人感情。

在複述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等方式,對文章進行分段,得出本文線索提綱:

序幕:魯鎮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被賣改嫁

高潮:再到魯鎮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5、佈置學生課後細讀課文,注意主要人物的語言、肖像、對話描寫、環境描寫;為第二課時的人物分析,環境分析作預習。

第二課時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和分析小説環境的方法。

1、以祥林嫂為主,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柳媽、“我”等其他人物的分析,結合練習3的分析句段進行。主要採用教師提示、提問、學生小組討論的方法。

要求:a)、人物分析以課文內容為基礎。一定要引導學生在仔細品味課文的基礎上進行。b)、作者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是通過情節(特別是細節描寫)完成的。c)、小説環境也是為了塑造人物而刻畫的。

示範分析肖像描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細節描寫):

問:魯迅説:“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出它的眼睛。”現在我們就在文中找眼睛。看誰最厲害,能夠找全,分析全。

肖像描寫:找眼睛、論特點

初到魯鎮——順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順着眼,眼角帶着淚痕(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故事——直着眼,瞪着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光(一絲希望)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描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細節描寫)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3、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行動描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細節描寫)

反對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門檻)

懷疑靈魂——問

4、環境分析

a)自然環境

b)社會環境

c)環境描寫的作用

①揭示悲劇的社會根源性和預示悲劇的必然性。

②推動情節發展,增強人物形象真實性和感染力。

③首尾呼應,深化主題。

5、總結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祥林嫂這個善良的勞動婦女被毀滅了,她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6、佈置學生課後思考,為下一節的課堂討論作準備:

a)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都發生在春天或臨近春天(A、(春上死了丈夫),逃到魯鎮做工。B、(新年剛過),被婆婆賣到賀家坳。C、(春天)(過年時)阿毛被吃。D、死去。春天是美好的季節,給人無限的生機和希望,但給祥林嫂的卻只是打擊與絕望。魯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有什麼含義?

b)小説為什麼以《祝福》為題?

c)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第三課時(討論課)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理解作品的主題,總結閲讀小説的方法。

1、討論(先分小組討論、再師生交流)

a)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都發生在春天或臨近春天,這樣安排有什麼含義?

小結:春天是美好的季節,給人無限的生機和希望,但給祥林嫂的卻只是打擊與絕望。魯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更加突出了祥林嫂的悲劇性。

b)小説為什麼以《祝福》為題?

小結:小説起於祝福,結於祝福,中間一再寫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着密切的關係,祥林嫂卻在這樣的氛圍中倒斃在雪地上,把悲劇性的情節安排在喜慶的大背景下,更顯其悲哀,更令人思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紅樓夢》中林黛玉之死剛好發生在寶玉娶寶釵之時呢?

從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寫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題目用《祝福》而不用《祥林嫂》,通過標題,形成對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

c)“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提示:從小説情節分析、總結入手,為什麼做工?為什麼改嫁?為什麼捐門檻?為什麼行乞?——罪魁禍首是封建制度。)

2、總結閲讀小説的基本方法即“三要素方法”(理清情節——分析人物性格命運——理解環境描寫的含義——理解主題)

七、佈置作業

1、在小説中的人物中選擇一個做性格分析。(300字左右)

2、展開聯想,假如祥林嫂生活在現代社會中,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八、説板書

環境分析:

a)自然環境。

b)社會環境。

c)環境描寫的作用:

①揭示悲劇的社會根源性和預示悲劇的必然性。

②推動情節發展,增強人物形象真實性和感染力。

③首尾呼應,深化主題。

祥林嫂悲劇:

九、説教學反思

在小説的教學中涉及的一個問題是學生課後看什麼小説。很多人認為看小説會影響學習,在學習了鑑賞小説之後,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

1、看什麼小説: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優秀的小説作品。如:《狂人日記》、《高老頭》、《呼嘯山莊》等。

2、怎麼看小説:帶着鑑賞的眼光去看,雖然學生現在的水平不高,但是不斷積累實踐才會進步。另外,選擇合理時間,不耽誤正常學習。

高中語文《祝福》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祝福》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作者魯迅,體裁為小説。在整個高中課本中,共有四個小説單元,本單元則是學生高中階段接觸的第一個小説單元。高考新課標卷把小説作為了選考內容,本單元小説的鑑賞教學尤為重要。

2、教學目標

教科書上明確寫出了本單元的教學要點: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因此,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掌握小説的基本要素,瞭解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獨立閲讀小説的能力,學會個性化閲讀。

情感目標:認識封建思想、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3、教學重點和難點

依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基本上同於教學目標確立的依據);我確立本文的教學重點為:分析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把握魯迅小説主題的深刻性,把握個性化閲讀“多元有界”的原則。

二、説教法

1、通過讓學生複述課文,提煉小説情節,培養語言概括能力。

2、通過教師示範閲讀分析,讓學生掌握小説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3、通過學生獨立閲讀、自主閲讀,提高學生的小説鑑賞能力。

三、説學法

在鑑賞本篇小説時,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做到舉一反三,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説教學過程

激情導入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春天裏,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那春天裏。”流浪歌手旭日陽剛一曲《春天裏》讓我們在春天漫山遍野的綠色中感受到了巨大的荒涼,這對農民工兄弟用悲壯的吶喊撕裂了人生短暫的麻木。誰説春天只是一個山花爛漫的季節,誰説春天只是一個思緒逍遙的季節,其實,最深的絕望和春草一樣不可遏制,其實,遲暮氾濫,正是殉着春光化去的時刻。是的,就是在那個絕望的季節裏,她死了丈夫,被迫改嫁,她又死了兒子,徹底絕望,她寂然離開這個世界。她是不幸的,她的生命裏沒有春天,她就是魯迅小説《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祝福》,一起走進祥林嫂的悲慘世界。板書:祝福。

(一)、檢查預習,指名學生複述祥林嫂的故事,提示學生從祥林嫂的角度陳述。按照小説情節的基本模式歸納概括小説的情節。

序幕:祝福的景象和魯斯老爺

開端:初來魯鎮

結局:既然死去

發展:被迫改嫁

高潮:再來魯鎮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二)、示範閲讀:分析人物形象。

教師介紹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教師示範分析祥林的肖像描寫。

魯迅曾説過:要想極儉省的刻畫一個人,最好是畫出他的眼睛。本文多處描寫到了祥林嫂的眼睛,找出來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師明確:

1、初到魯鎮——順着眼善良安分。

由“順”字,我們可以看出祥林嫂安分守己的個性。她在死了丈夫,成功逃脱了嚴厲的婆婆,來到魯鎮做工時,對眼前的一切非常珍惜,很乖順的聽從主人的一切安排,雖然內心痛苦,卻對生活抱有希望。

2、再到魯鎮——順着眼眼角帶着淚痕內心痛苦。

這是經歷過苦難的眼睛,淚水已經以淚水的方式鐫刻在祥林嫂的臉上,她死了丈夫,又死了兒子,這個弱小又不幸的女人,只能用淚水來傾訴心中的悲苦。

3、講阿毛的故事——直着眼。

一個直字,道出了她整日陷入對阿毛的深深思念和痛苦之中,精神有些麻木。

4、魯鎮人們嘲笑祥林嫂額上的傷疤——瞪着眼。

一個“瞪”字,表明她微薄的憤怒。經歷了那麼多的人生苦難後,祥林嫂不但沒有得到人們的.同情,反而引來人們無情的嘲諷,她只能用憤怒來表示自己無言的反抗。

5、與柳媽對話——兩眼上圍了大黑圈。

當柳媽告訴祥林嫂她死後會被兩個男人分搶時,她一夜未睡,苦惱了一夜,傷心了一夜,她陷入對死亡的恐懼之中。

6、捐門檻——眼睛分外有神。

她用近一年的時間,傾其所有,捐了門檻後,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7、再次祝福,四嬸不讓祝福——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

四嬸的一聲斷喝“放着吧,祥林嫂”徹底粉碎了祥林嫂的願望,她的精神徹底崩潰。

8、行乞時——眼睛間或一輪。

祥林嫂在無數次的嚴重打擊和折磨下,陷入極度悲哀,精神完全麻木,對生活失去希望。

9、問我靈魂的有無——突然發光。

這“發光”是經歷長期痛苦思索後,萌發的對靈魂的一絲希望。

找出這些眼睛描寫之後,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這些眼神背後的情感,讓學生表演這些不同的眼神,以加深對祥林嫂這一形象的理解。

最後教師總結:透過祥林嫂眼神的變化,我們看到了一個勤勞善良的勞動婦女就這樣被不幸的生活一點點吞噬了。也許生活的挫折沒有徹底擊垮這個女人,但當她內心的痛苦被那些愚昧的人們一次次拿出來兜售時,她被一步步逼向生命的絕境。

(三)、學生獨立閲讀階段

學生找出小説中有關祥林嫂的語言和動作描寫的部分,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語言描寫:

與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與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與我對話靈魂: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行動描寫:

祥林嫂反對自己再嫁時,逃、嚎、罵、撞

怕死後被兩個男人分身,捐門檻

懷疑有無靈魂,提問

從這一系列的對話和簡單的動作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喪夫失子讓祥林嫂陷入深深地自責與痛苦,而封建禮教的束縛讓她的精神受到重壓以致於陷入恐懼。

年輕的祥林嫂曾經憤怒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抗爭過,但她微弱的力量又怎能抵抗一個偌大的社會呢?是的,祥林嫂的悲劇不是她個人的悲劇,不是她性格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即使她沒有尋死的意願,即使她還有生存下去的勇氣,她還是會被當時的那個社會中所淹沒。

(其他人物形象也可用這種方法分析,讓學生熟練掌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四)、探究閲讀

1、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都發生在春天或臨近春天,比如:立春之時丈夫死去,孟春之時被迫改嫁,暮春之際喪失愛子,迎春之時一命歸天,一般,春天是美好的季節,給人無限生機和希望,但給祥林嫂的卻是打擊和絕望,簡析作者時間安排的巧妙。

2、小説為何以祝福為題,而不以祥林嫂為題?

這兩道題目屬於小説藝術技巧的考查,教師需要規範學生思路,提示:主要從情節線索、內容結構、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幾個方面入手。

3、小説開頭,祥林嫂在陰暗的風雪天問我靈魂的有無,你認為祥林嫂的願望是什麼?

這道題是開放性的問題,學生要立足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4、祥林嫂死了,那麼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這道題針對小説主題設計的,屬於學生對小説的個性化解讀,答案會很多。有人可能會説是魯四老爺,有人可能會説直接的兇手是四嬸,有人也許會説是柳媽,説道柳媽就有意思了,柳媽是個善女人,不殺生的,她的身份是個幫傭,她怎麼會是兇手?實際上,這個問題延伸一下,在殺死祥林嫂的兇手中包不包括祥林嫂她自己?這樣可能學生討論的更激烈了,到底祥林嫂有沒有參與這場殺戮,老師可引導學生從小説情節的角度進行分析,即祥林嫂為什麼去做工,為什麼改嫁,為什麼捐門檻,為什麼行乞?最後剔除表層的兇手,包括魯四老爺、四嬸、柳媽、魯鎮上冷漠的人們,甚至是祥林嫂自己,我們往深處挖掘,讓學生理解,殺死祥林嫂的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祥林嫂既是封建制度的自覺維護者,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完成本課的教學難點。

5、祥林嫂死於那一天?

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雖然課文中有明確的説明,祥林嫂是死於祝福之夜,但我們往深裏挖掘:阿毛的死對祥林嫂意味着什麼?四嬸那一聲大呵“放着吧,祥林嫂”意味着什麼?甚至祥林嫂被四嬸趕出魯家又意味着什麼?

五、小結:

也許我們不知道祥林嫂最終是死於何種原因,是死在哪一天的,也許在祥林嫂閉上眼的最後一刻應該是沒有忘記微笑的,祥林嫂在生活中受盡苦難,歷盡嘲諷,在封建禮教冷血的獰笑中艱難的走着,這時死亡對她來説,也許不再是恐懼,在現實的痛楚裏,死亡對她來説更像是一種解脱,祥林嫂死了,我想這也許是上天對她最好的安排。

六、作業

祥林嫂被封建制度活活的殘殺了,請關注現實,我們現在的生活中還有封建殘餘嗎?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請列舉現象,並做簡要評析,寫一篇300字的短文。

高中語文《祝福》説課稿3

我説課的題目是《祝福》,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講述:

一、説教材

《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小説寫的是一個質樸的農村婦女祥林嫂的悲劇一生,從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餘毒。本單元是高中階段的第一個小説單元,在高中語文六冊書中,中國現當代小説及外國小説共佔兩個單元,可見,本單元在整個高中小説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説學習的焊接點,又是整個高中小説學習知識技能的伸展點。

根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所起的作用”,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小説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2、瞭解小説中人物描寫的幾種方式。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鑑賞小説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認識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依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於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困難的地方。

根據以上這些,我確立本文的教學重點: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學難點:環境描寫對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説教法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於此,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一)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二)點撥法——分析引導,拓展思路。

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徵就是要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較多的採用了分組討論,師生對話、探究等方式。

三、説學法

(一)預習:此文長達萬餘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強調預習,培養閲讀的自覺性。

(二)討論法:學生分組討論,拓展思路。

(三)比較閲讀:由於小説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於今天的學生來説,較為陌生,所以採用課堂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將本篇課文與魯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説《孔乙己》進行比較。

四、説教學過程

本課文的教學用兩課時

(一)第一課時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的是:整體感知,梳理情節。引導學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1、導入新課。上課伊始,我先播放電影《祥林嫂》結局片斷,以濃厚的悲劇色彩和強烈的視覺衝擊激發情感,創設氛圍,以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2、檢查預習。挑選幾位同學複述祥林嫂的不幸經歷。要求:(1)只作純粹的敍述,不帶議論分析。(2)敍述時要突出與悲慘命運有關的細節。(3)要有感情地複述,儘可能進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體驗祥林嫂的痛苦與不幸。

3、理清情節。在複述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線索提綱:

序幕:魯鎮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被賣改嫁

高潮:再到魯鎮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4、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細節描寫)

(1)引導學生分析肖像描寫。

教師提問:本文有幾處描寫到祥林嫂的眼睛?從這些描寫中你覺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點?

初到魯鎮:順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順着眼,眼角帶着淚痕——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的故事:直着眼,瞪着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光——一絲希望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描寫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3)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行動描寫

反對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門檻)懷疑靈魂——問

5、總結。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祥林嫂這個善良的勞動婦女被毀滅了,她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6、佈置作業:

學生課後思考,為下一節的課堂討論作準備:

(1)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時間多在春天或臨近春天,作者這樣安排有什麼含義?

(2)小説為什麼以《祝福》為題?

(3)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