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關於《只揀兒童多處行》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24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只揀兒童多處行》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只揀兒童多處行》説課稿

《只揀兒童多處行》説課稿1

一、教材簡析

《只揀兒童多處行》是蘇教版第十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文章,這是冰心寫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給世界愛和美”,這是冰心老人為“冰心獎”所作的題詞,其實這正是冰心老人一生的真實寫照。《只揀兒童多處行》全文字裏行間飽含了她對真愛和美的追求。這篇文章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生機勃勃的“趕春”的兒童和春天裏充滿旺盛生命力的花兒,流露出作者對兒童的喜愛,對未來的美好希望,這篇散文宛如一首詩,一首吟誦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詩歌;宛如一幅畫,潑灑生機和快樂的油彩畫;宛如一首歌,歌唱着鮮花與少年,歌唱着愛的主旋律,全文讀來令人十分歡暢!

這一單元的三篇文章,都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即:感受童心、感受兒童的世界、感受兒童的智慧。聯繫具體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一定的情感薰陶,這應該是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蘇教版這一類文章的特點,結合我班學生的具體認知水平,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基礎性的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6個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創新性的目標:

1、通過朗讀、揣摩、討論,聯繫具體內容體會文中一些重點語句的含義及寫法的精妙。

2、在朗讀、品味的基礎上,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感受兒童的朝氣與活力,產生愉快的閲讀體驗,發現生活中的美,熱愛生活中的美。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朗讀,聯繫具體內容去感悟文章字裏行間洋溢的愛與美

難點:引導學生自主的閲讀,能及時、到位的點撥、引導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的生成,讓學生形成個性化的閲讀感受。

四、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需要將文中部分精彩段落製作成課件,以便在教學時及時地呈現。

五、教法與學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根據本課特點及本班學生的特點,遵循“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在具體實施時,我想主要抓這樣幾個詞語:

1、疑問。古人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讓學生逐步懂得在閲讀中怎麼思考,怎麼發問,尋找作者的思路。

2、研讀。閲讀過程是學生在閲讀時對課文相關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處理,是對與課文相關的生活經歷、認知經驗的聯想與溝通。本節課的設計着重讓學生經歷這種閲讀的過程,讓學生在紮紮實實的自主研讀實踐活動中,培養他們的閲讀興趣,提高閲讀能力,在研讀過程中,感悟真情,回味真情,體驗真情。

3、對話。《課程標準》強調,“閲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節課力求讓課堂成為真誠對話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學生與文本之間交流的平台。使他們經歷閲讀的親近、內化、超越的過程,感受與文本對話的充實。只有引領學生親歷閲讀過程,走進文本深處,傾聽文本的聲音,感受語言的色彩,觸摸作者的心靈,體驗文本的情感,盡情地讀,大膽地説,自由地想,不斷感悟實踐,才能充分體現“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六、教學過程

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打算分四步來實施: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感知

(三)精讀感悟

(四)拓展延伸

《只揀兒童多處行》説課稿2

一、説教材

《只揀兒童多處行》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寫了冰心奶奶在頤和園所碰到的春遊的兒童,表現了兒童的生機勃勃、活潑歡快的情態,表達了冰心奶奶對少年兒童的喜愛以及所寄託的希望。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結合教材結構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都是那麼生機勃勃,令人快樂。

二、説教學方法

《課標》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根據《課標》精神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髮展特點,在課中讓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引導他們以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倡導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加深理解,培養語感,受到薰陶使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三、説教學步驟

我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如下幾步來設計:

(一)複習導入

上課一開始就直接出示題目,理解詩句:“遊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的意思。

然後直奔主題,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一句概括描寫春光的句子。“春光,竟會這樣地飽滿,這樣地爛漫!它把一冬天藴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釋放出來了!”初步感受春光的飽滿爛漫。

(二)感受春天的景美

跟隨着作者的腳步去尋找作者眼中的春光出示第五自然段,學生自讀第五自然段,通過理解“密密層層”、“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等詞句感受海棠花開得飽滿、爛漫,通過反覆誦讀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

最後發出感歎: “春光,竟會這樣地飽滿,這樣地爛漫!它把一冬天藴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釋放出來了!”通過讀感受春光在這裏是指海棠花。

(三)感悟兒童的可愛

過渡:玉瀾堂的海棠花開得多麼爛漫,多麼旺盛啊!

這麼美的花兒,作者是怎麼發現的呢?引出兒童

他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兒童?哪些地方的孩子特別多呢?仔細閲讀這部分內容,看看哪處的孩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後交流感受,交流時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地方來講

通過理解、朗讀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孩子的多和可愛。

交流結束後,老師總結:剛才我們看了三處的孩子,他們有各有各的特點,但是三處的孩子有着共同的特點,你們能説説看是什麼嗎?引導説出兒童和花兒一樣充滿着活力,生機勃勃。

老師及時總結:是啊,也有人這麼説過:花兒和兒童一樣,都是春天的一道風景線,也是這樣地飽滿,這樣地爛漫。板書——

你説這孩子現在還僅僅是孩子嗎?

出示第6自然段,讓我們把這句話再來讀一遍

齊讀第八自然段,只要在春天的感召下

四、迴歸主題,情感昇華

讀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冰心奶奶改編的詩句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了嗎?

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總結:

兒童多處就有春,因為兒童多的地方春光最飽滿,最爛漫。

兒童就是春天,兒童和春光一樣充滿着生機和活力。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歌,播放《滴哩滴哩》 學生可以跟唱。

歌詞中説,——,你們説——,我説——春天還在我們的校園裏,還在我們的教室裏,你們就是春天,你們就是祖國的春天。

在這一個大環節設計中,我們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了學生,讓各個學習小組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學習內容,進行再朗讀,再領悟,然後相互交流,充分發表意見,這樣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個性得到了尊重,提高了個體學習的能力,既培養了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取長補短的好習慣和全面考慮問題的能力,以發揮了羣體的集體功能,達到了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的目的。

五、説板書設計(略)

只揀兒童多處行

兒童 充滿活力

花兒 生機勃勃

Tags:説課稿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