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精選】二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集錦9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56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説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二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集錦9篇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假如》這篇課文。課文可分為兩個課時,我現在要進行的是第二課時的説課。

一、 説教材

1、教材特點

本單元的開篇的導語是“如果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很多東西給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點出了本單元的專題是關於愛的,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主要在於培養學生對他人、對生活、對世界的愛。《假如》這篇閲讀課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

2、課文內容

它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編排的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課確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由於閲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因此我把這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定在着力培養學生的書面語言能力(即閲讀能力)。那就是學生能理解課文,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從而在朗讀中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體品讀,相互賽讀,學生輪讀,整體悟讀,使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我把學生的自我閲讀,並在讀中得到自身真實體驗貫穿本節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啟發學生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願望,並嚮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三、説教學的重難點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要求,結合第一學段小學生的實際閲讀能力,在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品讀中能激發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啟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四、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編排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法學法。

1、説教法

本課以“教——扶——放”為主線的指導思想,以“對話式”閲讀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啟發探討等方法為輔,採用現代教學手段,配合多媒體與板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2、説學法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根據這一基本理念,通過“讀讀—説説—議議—讀讀”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

五、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激趣導入

第一學段閲讀教學目標是“讓閲讀成為一種樂趣”, 為了讓學生在閲讀中感受樂趣,我創設了一個充滿兒童情趣的情境導入課文。首先我播放了電影《神筆馬良》的小片段,然後我拿出那支課前準備好的 “神筆”,欣喜地對學生們説“同學們,我把馬良的那支神筆借來了,還把它帶到了我們的教室,你們瞧!馬良用神筆為窮人畫了很多東西,那文中的小作者説,假如她有這支神筆,她會畫些什麼呢?”相關聯的問題質疑以及生動活潑的情境運用,即刻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以及促動了他們學習課文的慾望。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應使他們形成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的內在動機,使學習擁有一種遊戲的感覺和求知的興奮。

2、換位體驗 激發情感

如在學習《假如》第一節中,為了讓學生深刻體驗到小樹凍得發抖這種情境,我讓學生閉上眼睛,在淡淡憂傷的音樂中,輕輕地敍述:“冬天到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颳着,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晃晃,凍得瑟瑟發抖。正在這時,天空出現一輪紅紅的太陽,温暖的陽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温暖如春,小樹不冷了,在陽光下快活地成長。 ” 在我敍述中,學生有如身臨其境,身子也隨小樹顫抖。在這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表演“縮着身子,輕輕地歎息”這一動作,學生在表演當中,不知不覺地有效複習了“歎息”、“縮”這些新字詞。通過換位思考,激發了學生的情感,產生要幫助小樹的強烈願望,和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此時,已扣動了學生的“情弦”,學生讀起來有滋有味。

3、朗讀課文 感悟內容

閲讀為學生認識世界打開一扇扇窗口。語文課上的讀,是最古老也是最現代的教法。李鎮西老師説永遠不要放鬆語文的讀。在這堂課上,我搭建了誦讀感悟的平台,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同要求的讀,如個體品讀,相互賽讀,學生輪讀,整體悟讀,使學生在把課文讀通順流利的基礎上,能夠品味字詞,感悟文字後的情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在朗讀指導上的教學行為詮釋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

因此整堂課下來,書聲琅琅,語文味十足。

4、聯繫自身 激發情感

一位外國作家説過:“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對這句話我深有同感,兒童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他們的心靈裏,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着成人遙不可及的奇幻。新課標也強調,語文學科應以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力為重點,在本堂課中的教學,我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如在學生理解全文並體會到文中小作者對他人,對自然、對生活的無限關愛之後,我提出了一個具有啟發性、開放性的問題:“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最想用它來畫什麼?”學生各抒己見,他們的創新思維迸發出了火花!一邊展開想象,一邊將想到的內容以詩歌的形式來表達出來。這一設計在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5、昇華感知 擴展延伸

兒童學生心理髮展狀況顯示,第一學段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只有採取有效途徑提供感性材料,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知識中的理解效果。在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中,利用多媒體,我把現今的環境污染,世界的貧困、飢餓、失學兒童的困惑等等狀況通過視頻播放,並配上淡淡憂愁的音樂,以形成強烈的視覺聽覺效果,讓學生在瞭解世界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同情心和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願望。這時我問到:“看了剛才的圖片,你想説什麼?如果你有一支馬良的身筆,你會畫什麼呢?”學生們都安靜地沉浸在自己的美好願望當中。

課上到這裏,差不多接近尾聲,這時我説到:“回去之後,你們把想要説的話寫下來,還有把想畫的東西畫出來,下節課帶過來給老師和同學們看看。讓大家一起來感受你那美好的心願”

六、説板書設計

由於整篇課文采用並列式的結構,因此為了鞏固學生記憶,我採用了結構式的板書設計,整潔明瞭。另外我的板書又富有童趣。我先在黑板上掛一支“神筆”,再在兩旁板書。富有童趣的神筆,形象直觀,加深學生印象.

畫太陽 讓小樹成長

假 如 畫穀粒 讓小鳥吃飽

(有神筆) 畫好腿 讓西西奔跑

總之,整個設計我注意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在輕鬆愉悦中掌握知識,發展語言,感悟生活。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麻雀》是新課程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七冊中的一篇選讀課文,出自19世紀俄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的語言文字,敍述了一隻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文中通過對不同角色的神態、動作的具體描寫,不僅刻畫出小麻雀弱小可憐,獵狗龐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果敢形象,熱情地歌頌了“愛”這一種強大的力量。

根據教學大綱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後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繼續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讀懂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的偉大。

2、學習作者具體描敍和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目標: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閲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維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標:

懂得老麻雀奮不顧身掩護小麻雀那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四)教學重點:

1、抓住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動作的句子,體會三者的特點,進一步感受愛是一種的強大力量。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五)教學難點:

體會第4、5自然段中描寫老麻雀神態、動作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即“一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六)教學準備:

動畫課件。

二、説教法和學法:

新課改精神強調: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教學過程又必須強調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因此,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設計教案時,我結合“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閲讀方法,先讓學生欣賞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提出兩個問題:“課文中哪些自然段使你感覺特別緊張、扣人心絃,甚至讓你喘不過來?”“課文中那些句子你有所體會?體會到了什麼?”讓學生合作探究,採取“讀——找、寫——議——讀”的方法,從文章中找答案,説理由,並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在反饋交流時,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仔細體會,深入理解。通過各種讀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朗讀中積累語感,積累詞彙。

三、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1、聽錄音(鳥的叫聲。)

2、説説平常所看到的鳥有哪一些?説説最常見到的有是什麼鳥?

(二)整體感知

1、讀課文,説説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根據板書再説課文內容。

3、師引導重點段落。(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三)探究中心

1、自主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這是新課標極力強調的。為尊重學生的個性,我特別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時又提出讀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讀課文的時候,注意力要集中,要開動腦筋。在閲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邊讀邊記、邊讀邊學,邊讀邊畫,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提問:讀了課文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學生邊讀邊把感覺寫在句子的旁邊。

3、反饋交流。

在以自學探究為主的課堂裏,“交流”成了提升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這是在接受式課堂裏所沒有的一種全新教學行為。本環節教學,教師着力抓兩點,一是抓重點句子,品重點字詞;二是抓感情朗讀,讀中悟情。

分別從:“獵狗慢慢地走過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它呆立着不動,準備着一場搏鬥。”等語句去體會老麻雀的奮不顧身、勇敢、為了拯救自己的幼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母愛等。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直觀認識課文。

5、深化主題。

教師通過引讀第五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愛的偉大力量。再引導學生想象:“你從老麻雀的表現中想到了什麼?”進行發散思維練習。這一步能開發學生想象力,培養創造性思維,最大限度開發學生潛能,發展智力,激活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愛因斯坦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豐富的想象是創造的翅膀,通過展開想象,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加深學生對課文主題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教師先從閲讀方法和文章寫法兩方面進行簡短的小結,幫學生梳理和概括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助於學生掌握閲讀方法和寫作方法。然後,教師再運用煽情的語言,極富感染力地強調愛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在任何動物身上均有體現,都值得歌頌和讚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的理解。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的最後一篇課文,題目是《問銀河》。這是一首散文詩,描寫了少年兒童在天氣晴朗的夜晚,仰望銀河引發的許多瑰奇想象,提出了一連串富有意趣的問題,反映了孩子們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和志向。

根據教材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通過聽、説、讀、寫學會本課生字。

3、激發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和志向,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説教法

二年級語文下冊説課稿《問銀河》:依據本課課文篇幅較短,課文內容比較通俗易懂,以楊再隋教授在《新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出的“語文本體現”和”學生主體觀”為指導,想辦法引導學生“到課文中走一個來回”,同時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充分而有效地讀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努力使自己的課堂過程做到動靜有節,疏密有致,訓練有序。

“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收到好的學習效果。根據本課特徵,可以通過讓學生學一學、畫一畫、議一議,以自主與合作學習結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説學法

俗話説:“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多麼重要。本課內容語言流暢,童趣性強,琅琅上口,還配有精美的插圖,能幫助學生讀懂課文,進入詩的意境。因而本文采取讀與説結合的學法,讓學生讀出對大自然的好奇、探究心理。另外,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模仿課文的表達方式再發問,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求得説中理解,説中感悟。

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特別強調邊讀邊思考,通過看插圖,聯繫上下文想一想,採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等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朗讀中,要善於抓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如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課文在語言表達上的共同點:每段都問了兩個問題;每段開頭都是“銀河呀,在你……”,每個問題幾乎都是“有……嗎?”這種表達方式上的相似,是語言富有韻律,便於朗讀和背誦。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上教師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已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並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的語言材料。課堂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繫,激發學生課外閲讀興趣,培養積累知識的習慣,使課堂教學得到延伸與拓展。

説過程

我準備採用三課時來完成本課的教學,下面我着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問銀河》這一課。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彷彿看到了一位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坐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看着看着,那原本掛在天上的銀河似乎就變成了家鄉的小河、變成了奔騰的長江,小朋友不禁向它提出了許多問題。這節課,我們也來問一問銀河,好嗎?

2、板書課題,讀題

3、複習生字詞的讀音

二、細讀課文

1、自讀自悟課文,思考:你是怎麼知道課文中的小朋友把銀河想象成了小河、長江的?

2、小組選擇最感興趣的自然段自讀體會。

3、學習第一自然段

A、畫一畫課文內容(畫出清澈的河水、小魚、小草)

理解“清澈”:為什麼我們能那麼清澈地看見河裏的小魚、水草呀?想象小河裏還有什麼,自己會在清澈的小河裏幹些什麼?

B、銀河裏真的有清澈的河水,有小魚、水草和戲水的小朋友嗎?銀河裏究竟有些什麼他知道嗎?指導朗讀,(展現銀河的羣星晶亮透明宛如清澈的河水,讀出小朋友好奇、疑問的語氣)

4、學習第二自然段

A、畫一畫課文內容(畫出客輪、伸着大鼻子的貨船)

B、你見過伸着大鼻子的貨船嗎?那文中的小朋友為什麼這麼

説?

理解“航標燈”:為了引導航舶航行而設置在岸上或水上夜間發光的標誌

C、銀河裏有客輪和伸着大鼻子的貨船嗎?指導朗讀。(讀出銀河的寬廣,小朋友的好奇)

5、學習第三自然段

A、你們見過斜拉橋嗎?在哪兒見過?它是什麼樣子的?(相機畫一畫斜拉橋,瞭解斜拉橋是用斜纜將橋面主樑吊在塔架上的橋樑)

B、瞭解“牛郎織女”的故事。

C、你會讀這一自然段嗎?指導朗讀。(讀出銀河的雄偉壯觀,讀出小朋友的美好想象和好奇、疑問)

6、學習第四自然段

A、介紹葛洲壩並出示圖片

B、銀河上會有攔河大壩嗎?誰願意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指導朗讀。(讀出銀河中星星的繁多宛如奔騰的江河,讀出小朋友的好奇、疑問)

7、小朋友的問題問完了嗎?

指導讀“銀河呀,我還有好多好多的問題要問你?。(強調“好多好多”,讀出小朋友對銀河的好奇及探索銀河奧祕的興趣)

六、展開想象,發散思維。

1、仰望銀河,小朋友還有好多好多的問題要問。你們也有問題要問銀河嗎?跟同桌説一説。

2、你能向課文中的小朋友那樣問問銀河嗎?

七、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你們提的問題真好。有些問題,我們可以解答;有些問題,不用説你們,連老師還得想一想,查一查呢?這些答案在哪呢?老師悄悄地告訴你們,答案就在書中,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去查找答案。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筍芽兒》,我將從教材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筍芽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S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為主題。這篇童話故事則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自然景象,寫出了筍芽兒克服寒冷、石塊擋路等種種困難,趁着大好春光,破土而出的過程。

二、説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特點鮮明,貼近兒童生活,特別適合誦讀。我本着簡簡單單教語文的思想,遵循新課標提出的"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要求,在課堂上,我着重引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為第二單元的學習打好基礎,並通過活動中讀、表演中説、想象中背,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體驗筍芽破土而出的過程,感受筍芽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精神。"從而突破難點。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13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在初讀、精讀、賞讀、分角色朗讀等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瞭解筍芽兒破土而出的過程。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奮發向上,才能茁壯成長。

教學重點:是識字、練習朗讀。

難點: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並從中體會到筍芽兒在出土過程中受到的關心和愛護,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四、説教法與學法

教法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

2、根據低年級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學法

1、倡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2、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受到思想教育。

五、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問大家:同學們喜不喜歡猜謎語?老師給大家説個謎語猜一猜好不好?

"小時層層包,大時節節高,初生當菜吃,長大成材料。"

(謎底:筍)接着,你見過竹筍嗎?(接着出示"筍芽兒"圖片),讓學生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麼樣的。隨機板書課題(筍芽兒)提醒課題的讀法,讓學生帶着自己對筍芽的喜愛讀題,讀出筍芽兒的可愛。然後老師引導學生帶着好奇進入文本角色。

(二)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播放課文動畫朗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想,然後讓他們説説,自己知道了什麼?

2、先讓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互相正音。最後,教師出示文中的生字卡片,小組之間,進行趣味識字比賽(好的,教師及時表揚,)

(三)多元閲讀,以讀代講。

1、學生自讀。

2、帶問題讀。

"在筍芽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誰幫助了它?"學生讀後進行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相機板書"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媽媽"。

3、有感情地朗讀。以描寫春雨姑娘的自然段為例:我用課件出示畫面,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角色進行體驗朗讀,同時老師及時做好必要的指導和示範。"孩子們,輕一點兒,再輕一點,別嚇着夢中的筍芽。來,咱們一起輕輕地呼喚筍芽吧:"沙沙沙,沙沙沙,筍芽兒,快醒醒,春天來了。"通過這樣人性化的引導,我想孩子們就會入情入境,讀出春雨姑娘的"輕柔"來。這樣進行了一個自然段的朗讀指導之後,讓孩子們按照這一種方法自己進行以下各段的朗讀練習。

4、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前四自然段。

5、迴歸整體,感悟主題。

在讀完全文後我出示了以下填空練習

(1)、此時筍芽又給你了怎樣的感覺?再用()的筍芽説一説。

(2)、筍芽兒鑽出地面,是因為有------、------、--------的幫助,更是因為筍芽有--------------精神。

(四)、小練筆

課後讓同學們走出教室 ,走向田野看看筍芽兒看到的明亮美麗世界是什麼樣的 ?寫下來

(主要是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板書設計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蘇教版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課文《歡樂的潑水節》,它是本冊教材中“愛國篇”的最後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一些祖國的民族風情。

説教材:

《歡樂的潑水節》一課緊扣“歡樂”記敍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初步對學生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共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共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一、二兩句寫人們做的準備,三、四兩句寫潑水地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徵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

析學生:

課文生動描寫了傣族潑水節的盛大場面,表現了歡樂、祥和的氣氛。可是,因民族差異,它與二年級學生的生活、認知有一定的距離,學生對潑水節瞭解

較少,難以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但這些孩子卻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思維較活躍。

説目標:

根據新課標及教材的安排,再結合我班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知識與能力方面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驗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選擇地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我想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活動起來,在活動中走入情境,全面熱情參與情感的體驗,從而與傣族的潑水節來一次親密接觸。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主要是師生一起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共同領悟、感受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

四、重難點: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有以下兩個方面

1.感悟課文用詞的精當。

2.融情於文,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

説過程: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這一課時的授課形式,我主要是以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為主。

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激發情感,引起需求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態,才會自發地調動全部感觀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所以一開始我就用帶有濃厚傣族氣息的葫蘆絲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的和鳳凰花的畫面導入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讓學生在視、聽覺的雙重衝擊下,帶着自己的感受來朗讀第一小節,一下子就進入到課文情境當中,進而產生一種非常想去參加潑水節的情感和需要。

2.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斷地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髮揮想象,朗讀感悟。

陶行知説:兒童的思維在手上,所以,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表演中理解抽象的語言,這既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又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該段第一層次1-2兩句時,我緊緊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學生在課堂上做一做,動一動,再讀一讀,從而感悟文章用詞的精當,體驗文本藴涵的情感。

第二個層次3-4兩句是本課教學的重中之重,我打算在此對學生進行讀、説、演、感悟全方位語文素養的培養。通過讀一讀、評一評、説一説、演一演等方式積極創設傣族人民潑水的熱鬧情境,引導學生邊朗讀邊想象,在閲讀過程中加強角色體驗,充分參與言語實踐活動,真切地感知課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加深其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的過程。從而實現小語新課標所提出的“學生的個性化閲讀”。

具體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A.播放歡快的象腳鼓點聲,讓學生 初步感受節日的“快樂、有趣”,來引發學生讀書、探知的慾望。

B.緊接着我再次創設情境:同學們,這是一個潑水的廣場,來!把你們的桶提起來,盆端起來,瓢拿起來,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裏,快去潑吧。接着讓學生下位,互相追趕,互相潑水,盡情體驗潑水節的快樂。

C.讓學生讀出自己的體驗。

D.觀看傣家人過潑水節的實況錄像,再次感受潑水節的歡樂。

E.最後,通過男、女生賽讀來加深對文中人物的情感體驗。

我國楊再隋教授説過:“引導學生進入情感體驗過程,教師要適時地引起學生思維的衝突。——體驗課文的情感因素並與之共鳴,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為了突破傣族人民用潑水這種特殊的方式向別人表達着美好的祝福。這一教學的難點:在教學第三個層次第5句時,我採用自然、貼切的現場採訪,讓學生如臨其境,深深體驗潑水開始時人們急切的等待、潑水時的熱鬧和歡樂之情,深刻領悟潑水的象徵意義,領悟傣家獨有的風情。

具體環節設計如下:

A.角色體驗:你身上濕淋淋,為什麼臉上還笑開了花?讓學生充分表達。

B.出示第5句,生讀。

C.師述:怪不得人們那麼高興,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潑出去的水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呀!

D.生帶着新的感受再讀3-4句。

3.詳略交替,以讀代講

課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我進行了弱處理,第一句,師伴以音樂,渲染氣氛,以讀代講;第二句,以聲、像手段為烘托,讓學生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展開想象的翅膀,還原文本中畫面,感受潑水後歡快的熱烈場面,讀出高興,不忍離去的心情。

4.迴歸全文,拓展延伸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促使學生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所以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傳家寶”,教師應以讀為本,積極營造一種以書聲琅琅為主的課堂氣氛。總結時我打算用激勵性的語言:“小朋友,你們願意用朗讀,帶俞老師去西雙版納過個快樂的潑水節嗎?”來激發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全文。

開放的課堂才能彰顯出無限生機,把語文學習向課外拓展,向課後延伸,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教學中去實踐,學生藴藏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維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和閃光。所以最後,根據課後練習4的要求,在學生交流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我用圖片的形式又適當補充了一些我國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並鼓勵感興趣的同學,組成研究小組,課後到圖書館或上網去查閲更多詳細的資料。既讓學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豐富了精神世界,同時也把探索的種子播撒在了學生的心田。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學設計,肯定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恐龍的滅絕》是人教版第四冊的課文,這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文中列舉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説法,詳略皆有。紛紜的説法,大膽的推測引發了學生對恐龍滅絕這個謎的探索。

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説法的合理性。教學時,結合低年級的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語文“以讀導讀”為課堂的主要模式。讀中,要把課文讀懂、讀通,理解課文的意思;讀中要積累、感悟,內化課文的知識,讀中,要思考質疑,提高認識水平。要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恐龍滅絕這個謎有探索的強烈慾望。使學生主動參與、大膽質疑、合作學習、體味過程。

二説重難點

課時安排為兩課時,本課時是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生字,會寫“迷”字。理解並積累“躲避”“耐不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恐龍滅絕的5種説法。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有對恐龍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二)説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向學生傳授學法。教學生學會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學習,自能閲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朗讀,課堂以學生自我活動為中心,根據自己的經驗積極參與交流、歸納、激活學生內在動因,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教師變繁瑣的“講”和“問”為適時的“啟”和“導”。教學中並輔以“情景教學法”。

課堂上用音樂渲染,為學生創設情景,學生很快便能感知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在本課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採用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會學。總之,我在儘量地嘗試着新課程帶來的新理念。

三説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複習字詞,激趣導入——整體感知,理清層次——讀中促悟,悟中積累——激發興趣,指導寫字——迴歸主體,昇華情感——課外鏈接,拓展視野。

1複習字詞,激趣導入

課堂伊始,我指導學生從字詞入手,温故而知新。複習環節中我將字詞的認讀和為詞語選擇正確讀音一同複習。使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得到鞏固,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恐龍片段的播放更是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激發學生探究恐龍滅絕原因的慾望,從而直接進入主題教學。

2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光知道這5種説法是不夠的,因為由此並不能瞭解恐龍滅絕的奧祕。從而再次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就是通過讀書來解決問題。

3讀中促悟,悟中積累

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自讀,自悟是閲讀的基礎。在閲讀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因此,本文的教學着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讀中積累詞語,並進行了隱形的字詞複習,從而也瞭解了恐龍滅絕之謎。

故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前一環節的朗讀,學生對課文已有一定感受與體會。“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哪些呢?”培養學生對恐龍滅絕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與願望。

4激發興趣,指導寫字

此環節中,讓學生質疑恐龍滅絕的説法,自己談談對恐龍滅絕的説法中有哪些不讓人信服的地方。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相互質疑,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記住生字“謎”。

5課外鏈接,拓展視野

課堂40分鐘的教學,並不能讓學生充分了解恐龍的奧祕。故此,在最後這一環節中,我給學生提供了3條線索。分別是:推薦書籍、參觀恐龍館和介紹網址。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來選擇,從而引導了學生由課內走向課外。

四説板書

板書的設計主要突出了恐龍滅絕的5種説法以上,“謎”字的加入更能激發起學生探索的慾望。也就是直接揭示了教學重點,在難點上也有所含義的體現。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為大家説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畫風》。

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着,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單元之中。

二、説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目標的三個緯度,同時考慮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將《畫風》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三、説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教學難點是"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四、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還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隨着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學,喜歡大家傾聽他們的見解和發現,喜歡和他人交流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為他們提供施展特長,展示才能的機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閲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來讀,按自己的方式來理解。

五、創意理念:

1、"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2、"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六、教法、學法

由於語文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掌握學法,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我設立了"讀--悟--説--畫"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

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動口説、動手畫,在讀中積累了語言,説中培養了口語交際能力,又在畫中培養創新精神。

七、教學行為策略的運用

質疑解難,探究學習

引入新課後,我提出問題:"三個小朋友動腦筋,想辦法,用不同的方式畫出了風。他們到底是怎麼畫風的呢?請大家用筆把他們畫風的句子勾畫出來"以此來引導學生的個性化閲讀。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首先得通讀全文,瞭解每個小朋友的態度、觀點;再動筆勾畫三個小朋友畫風的不同做法,並引起思索:為什麼他們畫風的方法不一樣卻都畫出了風了呢?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感受。

然後我再採用課件展示三個小朋友現場畫畫的方式和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和交流。並以此為契機,讓學生找出"風藏在哪裏?"讓學生以"風來了,風把_____吹____了,風藏在___________裏"(出示課件)這樣的句式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讓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而老師"小詩人"的誇獎,讓學生在表達上越來越棒。當幾個句式連在一起以後,就成了一首富有詩意的小詩。(這一環節重在"體驗性學習",這是新的教學理念所倡導的。《畫風》這篇課文,直接讓學生感悟到"風看不見,摸不找,是很難畫。"這對於平時生活經驗缺乏的少年兒童來説是很難的。於是我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進行直觀的感受,(邊演示課件邊解説),並通過讀一讀、畫一畫的方式,理解課文,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馳騁想象,描繪美景。

"《畫風》一文中,三個小朋友畫了風,為什麼我們不能畫畫風呢?三個好朋友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竟然將原本看不見、摸不着的風畫了出來,你能畫風嗎?你想怎麼畫?"這簡簡單單的一"問",立刻激起了學生畫畫的慾望,於是我用課件播放音樂,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也來畫風。小小畫筆傾注了他們對風的認識,稚嫩的畫面,一顆顆創新的種子在萌芽。也許,孩子們的筆法不那麼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諧,但在這愉悦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出示課件,學生作品)

(四)總結延伸,拓展認識。

展示了學生畫的風以後,我再引導學生動腦筋想辦法畫出聲音、氣味,讓學生的思維又得到了更好的訓練。

八、板書程序設計。

板書設計很簡單,就是由學生自己總結出的"小詩"組成。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一個理解總結,更是學生思維的一個昇華和感悟。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首先説説教材,《稱讚》這課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小刺蝟和小獾豬相處的多麼融洽,多麼有人情味兒!看來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我們都受到別人的稱讚,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經常也有這樣的感覺,加班加點的拼命工作,能得到領導或者同事的一句稱讚,也就滿足了。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1)認識10個生字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通過朗讀,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學會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難點:知道小刺蝟是怎樣發現小獾的優點,從而學習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四、教法與學法在這堂課中,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局面。

五、教學流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導入談話。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我們根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蝟”、“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勵與稱讚會有什麼什麼神奇的作用,這樣導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遊戲激趣、鞏固識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課上通過摘蘋果、開火車等遊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課堂氣氛也十分活躍。

3、讀文理解、感悟道理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範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的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對這個問題,我門抓住幾個句子進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這句肯定別人的點滴進步);再如,稱讚別人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下面的句子進行感悟:“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這句話培植了自信。小刺蝟和小獾的對話彬彬有禮,富有真情,我們抓住角色對話為訓練重點,選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用內心的情感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演能力,達到了品讀感悟的台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

4、拓展文本、延伸課堂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例如小刺蝟一開始不是稱讚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的粗糙,會有什麼結果?這個質疑,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六、板書設計這堂課的板書做到圖文並茂,形象直觀,便於理解,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雲房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採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雨後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時,雲朵千姿百態;有風時,雲朵散去,天空更顯潔淨豔麗。此外,天空中還有小鳥的歡快飛動。字裏行間充滿了對美好自然環境的喜愛,有利於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愛護環境的教育。

課文以小鳥的活動為線索,以小鳥的目光來觀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兒童心態,體現了童話特點。課文想象豐富,語言富有童趣,很受學生喜愛,有利於指導學生在朗讀、觀察、想象、美讀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閲讀的樂趣和美的薰陶。

二、説目標

根據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他們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我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為: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抓住描寫雲房子的各種形狀的句子朗讀課文,感受天空中雲朵千姿百態。

4、瞭解雨後天空的美麗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愛觀察、愛想象的習慣。

三、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以讀感悟,抓住描寫雲房子的各種形狀的句子,感受天中空雲朵的千姿百態,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四、説教法學法

1、創設情境。《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情境是學生主體參與的重要因素。給學生創設一個與課文相符的情境,讓學生在朗讀中發展情境,從而激發學生活躍的思維,喚醒學生真摯的情感。依據教材的特點,我把整堂課設計成學生跟隨小鳥飛上藍天,去欣賞雲房子,動手去造雲房子的過程,在藍天上遨遊,在白雲間穿梭,使文字還原為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遊戲玩耍中觀察、表達、想象,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發展語言。

2、拓寬語文學習的領域。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以畫深悟,以説練寫,做到讀與寫的結合,語文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插上翅膀飛向藍天,動手畫自己所希望的雲房子,賞一賞,用優美的語言讚一讚。音樂、畫面、語言給學生一種愉悦的感受,從而激活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指導學生富有個性化的朗讀。《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學生富有個性化的朗讀,表達了他對課文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尊重學生的感悟,相機點評促使學生通過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提高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能力。

五、説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片。

學生:畫紙、黑色畫筆,生字卡。

六、説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後學習課文,分為五部分進行。

1、渲染氣氛,漸入情境

(1)雨過天晴,天空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雲,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雲呢?答案就在第一段中,請你讀一讀,想一想。(伴隨輕鬆愉快的音樂,課件出示“藍天白雲”畫面)

(2)這時誰也來湊熱鬧了?小鳥們説――(學生自由説,抓住“哇,這麼多白雲!”進行朗讀指導,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有不同的讀法。)

這一環節通過配樂動畫的出示,創造了與課文相通的具體可感的生動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受到真切的感受,得到屬於自己的真實感悟。

2、誦讀課文,激情昇華

(1)生自讀第二自然段後,同桌互讀,互相説説小鳥造了哪些雲房子?互相畫畫。同桌派一名拿着畫説説小鳥造了哪些房子。

(2)出示描寫五種雲房子的詞語,學生談自己喜歡的雲房子,抓住機會用多種方法進行朗讀,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允許有不同讀法)

(3)你能把這五種有趣、可愛、漂亮的雲房子背出來嗎?學生看着畫面背課文。

這一環節的設計給學生留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讀自悟,通過朗讀體會雲房子的美。在學生朗讀感悟的過程中,運用多元化的評價語言,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時引導學生用心聆聽同伴的朗讀,並學會讚美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3、畫畫説説,積累遷移

(1)小鳥還會造出怎樣的雲房子呢?下面就請你們也噹噹可愛的小鳥來造造自己心目中的雲房子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拿起畫筆畫雲房子,向同組小朋友介紹雲房子,把雲房子貼上黑板。)

畫一畫,貼一貼,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2)想象説話。(出示:雲房子真呀!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還有的像____。按此句式練説自己造的雲房子。)

句式遷移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規範的書面語言進入學生的口語,就會自然的同化、改造學生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重構語言模式。

4、展開想象,自由朗讀

(1)這麼多雲房子,勤勞的小鳥們現在的心情怎樣?哪幾段寫小鳥開心的心情?跟夥伴交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讀出快樂的語氣。

(2)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3)老師發現小朋友們不僅讀得好,有的小朋友還能背呢!你行嗎?

背誦是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小小的激將法,充分利用低年級小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促使學生很快記憶、背誦課文。

5、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拿出自己準備的生字卡,組詞讀讀。

(2)與你的生字朋友説説自己的發現(識記字形的方法)。

(3)把你的發現與大家共享。

(4)自己練習寫好生字。

重視交流過程比重視學習結果更重要。分享學習成果,也能體驗成功的快樂。俗話説,一個蘋果兩人分,一人一半;一個人智慧眾人分享,會變成多個智慧。互相欣賞,這對欣賞者和被欣賞者都是一種激勵,一種快樂。

七、説板書

22、雲房子

有的像,有的像,

有,有,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