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關於小學科學説課稿模板集合十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8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科學説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小學科學説課稿模板集合十篇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油菜花開了》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新的生命”單元第一課。本課安排了三個活動:觀察一棵油菜;觀察一朵油菜花;觀察一棵油菜的花。從這三個活動內容的安排我們可以看出,這節課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順序來設計的,內容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先觀察一棵油菜,然後以最能吸引學生注意的“花”為研究載體,自然過渡到對油菜花的構造和生長過程的探究。本課內容既是本單元學習的引子,又要為後面幾課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開花植物花的構造組成;“十字花科”植物的特點。

能力目標:能用解剖的方法輔助觀察花的各部分組成及特點;在觀察的基礎上,能預測植物未來的生長。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培養學生愛護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觀察油菜花各部分的構造;難點:學會使用鑷子解剖植物,瞭解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稱。

四、教學策略

教法:在教學活動中,我力求把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從內心想探究的活動,融入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分組合作、大膽交流,並根據實際情境和學生的特徵即興發揮。

學法: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能運用的解剖的方法輔助觀察;能用分類、總結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掌握觀察規律。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課,揭示課題

為了讓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我會用親切的語言和學生交流春天的見聞;用美麗的圖片吸引學生,讓學生入情入境。我想:當學生眼前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片時,他們會被深深吸引,很想走進那一片片搖曳着的金黃,去欣賞、去觀察那一朵朵盛開的油菜花。

(二)新課探究,凸現個性

這個過程由三個活動組成。

活動一:觀察一棵油菜

這項活動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油彩花的各個器官,內容相對簡單,我採用了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

1、看一看:我給學生出示一張油菜花的完整植株圖片讓他們觀察,培養學生全面、有序的觀察習慣。

2、説一説:經過仔細觀察,讓學生到屏幕前面,指着屏幕上的圖片依次説明油菜花的各個器官,鍛鍊學生的膽量,增強學生的自信。

3、想一想:讓學生再想想自己為什麼能夠區分油菜的各個器官。經過思考,學生會發現他們的根據主要來源於對舊知的回憶。從而,讓學生明白“温故知新”的道理。

活動二:觀察一朵油菜花

這項活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準備採用“分組討論”的學習方式。

1、選擇討論題目:圍繞教材內容,我給學生設計了四個討論題。分別是:想想用什麼辦法觀察油菜花,為什麼用這種辦法;通過觀察,分類總結油菜花有幾部分組成;辨認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稱;試着填寫“油菜花觀察記錄表”。

2、實施討論過程

(1)自學準備

在討論開始之前,讓學生針對題目獨立思考,進行分析判斷,初步得出自己的結論。

(2)分組觀察

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把全班同學分組,選出一名小組長。組長負責組織本組成員對討論題目進行逐個討論,儘量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看法的機會。在討論結束後,組長還要負責記錄本組的觀察結果。

老師在教科桌上給學生擺放好油菜花、放大鏡、鑷子等若干。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需要什麼,老師儘量提供什麼,做好服務工作。同時,還要相機引導,給學生指引一個正確的觀察思路。當學生取走油菜花,告訴學生要珍惜這弱小的生命;當學生取走放大鏡,問問他為什麼要用這種工具;當學生取走鑷子時,要教給學生正確使用的方法。然後在各組之間來回走動,可以點頭、微笑示意,也可以加入他們的活動。當觀察活動即將結束時,再給每組提供一張“油彩花觀察記錄表”,通過看錶中列舉的五項內容,來提示學生用多種方法和感官進行觀察,學生可以試着填寫。

(3)集中討論

在分組討論的前提下,全班集中討論,各小組長彙報觀察討論的情況。由於觀察過程中,方法和態度不同,出現了不同的結果。這是在所難免的,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我們可以及時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充分發揮組長的作用,讓他們用辯論的方式,組際之間互評,達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我覺得當學生一各個各抒己見、據理力爭時,正是知識深化、細化、內化的關鍵時期。這時候,老師需要做的不是體現自己的權威身份,而是應把課堂交給學生,以保護學生爭論的積極性和持久性。

(4)教師小結

我首先對討論題目進行小結,用圖片展示油菜花的構造組成,通過看圖片學生能夠更直觀、立體地認識油菜花的構造,使知識點掌握更教牢固,為後面幾課的學習奠定基礎。然後,從油菜花的構造特點,抽象概括出“十字花科”概念的認識,這個內容也通過圖片來展示,學生可以邊看油菜花圖案,邊閲讀“十字花科”植物的特點,通過對照學生的認識從個別到一般。最後還須充分肯定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增強學生學習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感態度。

活動三: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為了讓學生能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下,進入第三個環節的學習。我先給學生播放一段關於油菜花的錄像資料,讓學生的精神得到適當的調節。這段錄象在教學中還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達到提高學生注意力的目的,我準備採取“問題搶答”的競賽方式。

1、收集問題:讓學生自由閲讀“活動三”的內容,看看教材中提出了什麼問題,自己又發現了什麼問題,學生將這些問題用紙條的形式送給我,目的是保密。我將這些問題進行分類、彙總,為比賽做好準備。

2、進行比賽:將男女同學自然分成競賽雙方,我來出題,學生搶答,調動學生熱情,活躍學生思維。此時,學生的答案可能還很有創意,比如在推測花蕾未來變化時,用了畫畫的方式,省去了許多繁瑣的語言,讓人看了一目瞭然,新穎而且有創意。對於這樣的學生,一定要給予高度讚揚,使學生的心情更加振奮。比賽結束時,會有勝負之分,這時還需要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要“勝不驕,敗不餒”,學會正視成功和失敗。

(三)教師點評,深化認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開花植物的認識更加深入,學會了用多種方法、多種感官研究植物,但是科學探究的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還需要進一步培養細緻嚴謹的探索精神;在小組活動過程中,還要加強欣賞他人、快樂自己的團隊協作意識。

(四)拓展知識,延伸思維

為了讓學生在鞏固已學知識基礎上,將知識範圍延伸到了課外生活中。我準備設立了一個“十字花科報名處”,讓學生在課下尋找十字花科的其他植物,利用課餘時間,扮演其中的一種到我這裏報名,介紹這種植物的特點。對於表現突出的同學,贈送一張“十字花科”植物的精美圖片,作為鼓勵。

六、教學評價

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教材編寫的意圖和教學實際,注意“三維目標”的整合,注意教材內容的完整性和聯繫性。站在育人的角度,儘量做到尊重和超越教材的和諧統一,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造符合兒童心理髮展的教學特色。在這種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又採取學生自評、互評和老師評價的多種評價方式,達到增強學生探究興趣的目的。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2

一、學情調查與分析

首先在三年級一個班進行調查,這些內容是學生沒有學過的,通過5道結構

性很強的題目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思維水平。其次同樣的5道題目在四年級進行調查,這些內容學生以前學過,瞭解知識運用和發展的難點。最後從一個班抽取思維水平和知識儲備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訪談,通過訪談,瞭解學生在固體沉浮規律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思維軌跡,有利於在教學中照顧差異。

通過調查確定了探究固體沉浮規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我認為有必要在初步感知固體沉浮現象的基礎上搭一個彈性跳板---指導學生體驗改變固體的沉浮,有了這個體驗之後,就能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二、教材分析及處理

《固體和液體》單元是根據課程內容標準中“物質世界”裏的“物體與物質”的相應條文編寫而成。

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我把本單元教材做了處理,共分兩大體系。體系1中包括《認識固體》、《把固體放到水裏》、《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體系2中包括《認識液體》、《把液體倒進水裏》。在體系1中,我將《把固體放到水裏》和《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進行融合,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事物的規律,分離出3個具有結構層析的內容:

1.把固體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體在水中的現象,體驗沉浮是可以改變的。

2.引入重量和體積因素,探究改變固體沉浮的祕密。

3.嘗試同液體分離。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屬於第一部分,把固體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體在水中的現象,體驗沉浮是可以改變的。

三、活動目標及指向描述

知識技能:把固體放入水中,感知沉浮現象。

過程與方法:探究改變固體的沉浮。

情感態度價值觀:嚴謹實驗,體會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感知固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教學難點:通過探究,嘗試用多種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

四、材料結構性分析

1.結構層次性

第一層次:探究材料是生活中常見的,經常拿來研究物體沉浮的材料,有小木塊、雞蛋、石頭、鐵釘、螺帽、玻璃球。

第二層次:探究材料也是生活中的材料,但是我們一般不拿它們來研究物體的沉浮實驗,有玻璃注射器、土豆、粉筆、蘋果、保險絲、蠟燭、玻璃瓶、辣椒、橘子。學生對這類材料缺乏經驗,因此第二類材料的使用會給學生留下深度的思維空間。

2.結構功能性

注射器的功能不光是用來研究固體在水中的沉浮,也是打開學生思維的金鑰匙。有的小組發現注射器是沉在水底,有的小組發現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知道同一個物體在水中沉浮是可以改變的。

五、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1.將第一組材料放入水中,通過學生的回答知道固體在水中有沉浮現象。

2.引進第二組材料,進一步幫助學生感知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小組預測

●實驗驗證

●交流彙報

生成問題:注射器會怎樣呢?為什麼有的小組的注射器是沉在水底,而有的小組的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抓住矛盾,生成問題,將學生思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同時自然地完成教學的過渡。

(二)、探究改變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注射器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變的,看來同一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變的。在我們剛做實驗的時候還有一些材料,它們的沉浮可以改變嗎?請小組討論看看有沒有辦法改變它們的沉浮。

1.小組討論怎樣改變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2.提出假設,交流方案。

3.小組探究,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改變固體的沉浮。

4.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實驗,知道沉浮是可改變的,為下一節《探究固體沉浮的祕密》做好了思維和知識上的準備。

(三)、探究引伸,引發新思考。

1.我們實現了將物體由沉到浮,由浮到沉。

2.設疑,我這有一個辣椒,它很神奇,它可以不斷的實現沉浮變化。教師演示。

3.引發新思考:你能連續不斷的改變同一個物體的沉浮嗎?

4.課外探究

教育應該有大課堂意識,科學課更應該有大課堂意識,沉浮自如的辣椒將學生的思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為孩子們課後探究留下獨白的空間。

六、關於活動評價

注重通過課堂評價組織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本節課我的評價方式有:

關於評價主體:三元互動。同伴、自己、老師。從他們中間我得到幾顆星?

關於評價內容:廣角三維。我知道祕密了嗎?解決困難時我的意見起作用嗎?你有成就感嗎?

課堂評價方式:倡導人文。

這節課,我最滿意的地方是。我們組值得嘉獎的是。

七、反思一得

科學探究課要有活躍的氣氛,更要有深層次的思考,動思維和靜思維交相輝映,學生思維的活躍才是課堂活躍的第一特徵。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材選自教科版的小學五年級下冊《沉和浮》單元中的第七課。它是繼“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之後從另一個角度探究影響物體沉浮因素的一課。本課使學生經歷了一個十分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有助於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的編排思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馬鈴薯的沉浮。通過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對沉浮條件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觀察比較兩個水槽的液體。通過實驗驗證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第三部分:推測與驗證。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讓學生理解物體沉浮與液體密切相關。最後是對本課的擴展。

2、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①通過實驗探究發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②讓學生體驗“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目標:

在活動中,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髮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難點:推測及驗證清水、鹽水的過程;引導學生自行設計驗證實驗。

二、説教學對象

五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對實驗很感興趣,而且對物體沉浮的因素已經有了一些知識基礎,他們還有一些生活經驗,對於物體的沉浮有一定的聯想。在以往的實驗中,他們還積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維方法。

三、説教學法

有人將科學比喻為引導學生過河,但學生不能自己盲目地過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運用好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過河”的下腳石。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法確定如下:

從教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水槽裏的馬鈴薯進行觀察、研討、推測、驗證,以及進一步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發現法、實驗法、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從學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觀察法、探究實驗法、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對物體的沉浮現象進行有意識的初步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探究實驗,能充分發揮手、腦、眼的功能,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技能技巧。

四、説教學程序

我的教學設計是以“探究、開放、自主、合作”為基本指導思想的。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的説明。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1、準備兩個的水槽, 教師拿起一大、一小的兩個馬鈴薯,問:“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

2、學生討論、猜測,教師動手演示實驗。

3、學生交流發現:水槽中的液體也是也是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

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引入,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碰撞,這一錘就敲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組織探究活動,得出探究結論。

(1)觀察比較兩個水槽的液體。

1、 鼓勵學生討論研究: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它們是不同的液體。

2、 引導學生用火烤的方法來檢驗水。

3、 驗證實驗:在清水中慢慢加鹽。

4、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馬鈴薯可以上浮是因為在水中溶入了鹽。

(2)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

1、 學生產生疑問:為什麼在水中溶入了鹽就可以使馬鈴薯上浮呢?

2、 用量筒分別從兩個水槽中取出同量的液體,放在天平上比較,結果發現同體積的鹽水比清水重,因而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

3、 通過不斷的探究實驗,推理出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此過程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學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來檢驗水,因此,我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猜一猜,動一動手。在這一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都能獲得一個發現的“經歷”,他們的科學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科學》是一門強調“做”的學科,在這一探究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做”去獲得要掌握的知識,從中體會到,科學並不神祕,動手“做”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同時,我還對教材進行了挖深研究,引導學生推理出另一個重要的結論。從而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涵,深化了他們的探究活動,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三)擴展探究活動,培養學科學、用科學熱情。

1、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分層漂浮實驗、銅砝碼在水銀中漂浮的實驗。

2、師生共同介紹死海的有關奇特現象。

3、利用“加鹽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進一步擴展了學生的探究活動。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死海的奇特現象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看到這一奇觀之後,萌發用科學的熱情。接着讓學生課後思考,令科學知識從書本走向實踐,由課堂走向社會。

板書設計:

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相同體積時:鹽水重 浮力大

清水輕 浮力小

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浮力越大,越輕浮力越小。

為了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我用以下的板書,簡潔明瞭地概況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一目瞭然,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説教學評價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所以評價時,我不是過於看重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是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本節課的評價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例如:在“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這個環節中我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 “組織探究活動,得出探究結論”這個環節中我採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所作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回放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中時,給科學教學活動帶來無限生機,更可以感受到小組合作在解決問題中的巨大作用。也許,這就是新科學課程的魅力!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個活動,是學生在探究儲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來的一個觀察活動。在此課之前是關於食物的營養和變質以及儲存食物的方法的探究,這節課研究食物包裝袋上的信息,也是對食物單元前面6課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教材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期;調查瞭解食品的配料。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到食品包裝,但色彩亮麗、美觀精緻的食品包裝上的信息,卻經常被學生所忽視。通過這節課讓學生對食物包裝的觀察研究,啟發學生從更寬廣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動獲取食品信息,學會比較辨別食品優劣,延伸拓展探討食品安全問題,尤其是處於生長髮育時期的青少年學生,更要掌握有關信息。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有效抵制偽劣食品,並培養他們良好的飲食習慣。進而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益於身體健康。

二、説學情

學生缺少有關食物變質的原因和儲存方法有關方法的學習,但學生卻有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生活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但是對於食物包裝上的信息,學生們往往不會去刻意關注,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被忽視。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種類的食品出現在學生面前,食品包裝是學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徑,通過對食物包裝袋的研究活動,使學生不僅能對自己吃的食物有感性的認識,並能有意識地關注周圍的世界,學會在過程中去發現問題,並能想辦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學會挑選安全食品。

三、説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食品具有保質期,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物對人體有害。

2、過程與方法:學習蒐集、整理信息的方法,並在分析處理信息的過程中,產生問題,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食品安全,提高選擇食品的能力,珍愛生命。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意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培養珍愛生命的情感態度。研究影響保質期的因素。教學難點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步養成重視食品安全的健康生活理念。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研究影響食品保質期的因素。

五、説教學過程

在導入環節設計採用了讓食物包裝上的信息從學生的視線中消失的策略,即用黑色的袋子將學生熟悉的食品——袋裝牛奶包起來,讓學生猜是什麼食品?學生失去了包裝上的信息,從食物的形狀、軟硬、輕重等方面很難準確猜測是什麼食物,從而產生疑惑,對觀察食物包裝上的信息產生興趣,這樣就自然進入了第一個活動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

順着導入環節,我讓學生先分組,再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觀察觀察自己帶來的食品袋,同時把自己的發現用關鍵字記錄下來。比一比看看哪組觀察最仔細,最認真.然後再小組交流、彙報。彙報時要求其他學生找到彙報信息的位置,看看自己蒐集的信息與別人的哪裏不一樣,可以進行補充.這樣既培養用事實説話的科學素養,又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

從眾多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食品的保質期並進行研究,我提出:“從健康的角度考慮,你在購買食品時最關心其中的什麼信息?”問題的縮小了範圍,將包裝上無關飲食健康的信息排除,將學生思維引向購買時要選擇新鮮不變質的食物,保證身體的健康。這樣學生認識到保質期的價值,就能很快集中到對保質期的研究。接着我給每組提供五種材料,讓學生分小組在表上記錄它們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保存條件。由於這些信息在包裝上的位置並不固定,較難查找,在填表前要求有明確的分工,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研究影響保質期長短的因素上。接着觀察比較:從記錄的五種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中發現什麼問題?通過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找出最近和最早生產的食品、最新鮮的食品、保質期最長和最短的食品。再小組討論:選擇保質期最短和最長的兩種食品,是哪些因素影響了食品的保質期?引導學生從兩種食品的特點、包裝和保存方法、配料等方面去尋找原因。最後討論:如果是同一種食品,我們選擇保質期長的食品,還是選擇保質期短的食品?這個部分,讓孩子們展開充分的辯論,引導孩子們明白廠家為了延長保質期,通常會放入一些防腐劑之類的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對人體有害;保質期較短的食物,通常不含食品添加劑,如果是短期內能食用完的,一般考慮選擇保質期短的食品。讓孩子們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有益健康的食品。調查食品配料,如何將學生的思維引入第三個活動對配料的研究呢?我設計了吃餅乾的環節,作為一種對學生研究發現的獎勵,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的品嚐過程中體驗到餅乾的香、甜、酥、滑與裏面的配料有關。通過吃餅乾猜測配料,再瞭解它們的作用。這個環節需要用多媒體幫助,在學生猜到相應的配料時,點擊出現配料的介紹,認識這些配料同時進一步瞭解一些添加劑對人體有害。

總結延伸:總結階段通過思考“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會怎樣去購買食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進行再次的整理,意識到消費也需要科學的觀念,會用科學改善生活,提高飲食質量。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評委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光的傳播》。

教材分析:

《光的傳播》是粵教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下冊《光》單元第一課時內容,是學習光學的基礎課。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傳播特點,是新課程標準對本節課提出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和教材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學情,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實驗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光是直線傳播的。

2.過程與方法目標: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麼會有影子及日食月食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愛思考的習慣;知道推測要有依據;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

教學重點:認識光是直線傳播的。

教學難點: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

為完成以上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對本課的教學作出了以下教學設想

教學設想:

因為科學課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所以在教學光的傳播的特點時,由學生自己去探究,親自動手實驗進行驗證,從而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學習,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為實現這一設想我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猜想 2、探究 3、運用4、小結

教學過程

(一) 第一環節:猜想

我首先以鐳射筆的紅色光線照射屏幕,然後問學生你認為光是沿着怎樣的路線跑到屏幕上的?這種實物作為導入,讓學生對光學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的同時也作出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測想。然後進入重點環節:驗證 我將分兩步進行

1、提取生活經驗進行初步驗證 2、通過實驗再次驗證

(1)提取生活經驗進行初步驗證

學生作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猜測後我再追問,生活當中觀察到的哪些現象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時可利用課件配以圖片如:舞台上的燈光、陽光照射森林┉幫助學生回憶生活中看到的直線形式的光。使學生髮現,原來生活中就的確存在着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現象,讓學生從猜測發展到初步信服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2)通過實驗再次驗證

生活經驗只是一個事實,如何引導學生通過科學的方法證明出來?接下來我為學生安排了兩個實驗活動,實驗由簡到難,層層推進。實驗活動1管子看光實驗,實驗中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充許有有不同方法,但只要學生有一個共識,只有管子是直的光才能傳播出來,當管子是彎的光就不能傳播出來了。這樣就能得出我們的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實驗活動二光線打靶,實驗發現只有B孔和中間擋板的小孔及靶心三點在一直線上光線才能打到靶心,這就又一次地驗證了光是直線傳播的。兩個實驗由簡到難,層層推進對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進行了充分證明學生從初步信服發展到充分肯定光是直線傳播的。當充分肯定光是直線傳播的結論後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進入第三個環節:運用

(三)運用

科學知識的學習在於運用,科學知識的運用又有利於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為達到這一目的先讓學生根椐課文瞭解小孔成像,再讓學生根據光是直線傳播的特點猜想在白屏上所看到的內容並把它畫出來。之後我通過實物演示讓他們驚奇的發現,蠟燭倒過來了,而且還有顏色,還能動呢。這時學生肯定會有疑問但可通過課件,直觀演示光通過小孔後的傳播過程。結果不用講解,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學生此時的探究慾望非常強烈我緊接着啟發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可以用光是沿直線傳播來解釋?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並利用課件演示幫助解釋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現象。

當學生明白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並能簡單運用後,為提高他們的技能我佈置拓展練習自制簡易

(四)最後一個環節小結

我先讓學生總結這節課有哪些收穫,教師予以補充和肯定,並給以鼓勵。

整堂課,其實內容都很簡單,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驗證,對於學生來説可能興趣更大,因為這堂課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過程。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説課的題目是《地球的內部》首先,我説説對教材的理解。

一、説教材

1、教材的體系、內容

《地球的內部》選自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地球的內部》屬於“地球與宇宙”中 “地球的概貌”部分。為六年級研究《我們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單元順應學生思考、探究問題的規律,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分為《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它們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地球的內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內部構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主要研究地球運動與地表變化。

《地球的內部》有三個教學活動(PPT),其中認識地球內部構造是本課的重點。

下面我就分下來説一説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先看第三課:

2、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擬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知道地球內部構造是科學家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推測出來的。

●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

過程與方法

●能夠製作地球結構的模型。

情感與態度

●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並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

3、教學重點:瞭解地球內部的構造。

4、教學難點:猜想暗盒裏有什麼。

5、教學安排:1課時

6、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幻燈片、暗盒、沙子、玻璃球、泡沫、熟雞蛋、橡皮泥等。

學生準備:橡皮泥。

二、説教法、學法

學情分析: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對地球的形狀、大小以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對地球的內部有什麼幾乎一無所知。學生要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的方法,自主設計實驗,探究暗盒裏有什麼,由此推斷科學家是如何探測地球內部的,從而認識地球的內部構造。並且,用橡皮泥製作地球內部構造的模型,加深對地球內部的認識,這對六年級的學生,並不困難。

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現有的實驗材料,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法: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探究暗盒裏有什麼”導入新課,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

講解法:學生對地球的內部構造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師的講解並補充材料;

課件展示法:用視頻形象的展示地球的內部構造。

課堂教學中,不是教師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在教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己學。所以要把教法融於學法中,在學法中體現教法。

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觀察分析:通過觀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一些現象對地球的內部構造進行合理的假設;

動手實驗:通過動手製作“地球構造模型”讓學生加深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

本課繼續運用“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三、説教學程序

我設計了四個步驟:

(一)情境導入,探究暗盒

1、(出示書上的問題)老師要請你們幫我解決一個問題:講台上有三個盒子,裏面分別裝了沙子、玻璃球、泡沫,不打開盒子,你們知道每個盒子裏裝了什麼嗎?請幾名學生嘗試分辨。(這是本課的難點,學生在不打開盒子的情況下,要探究出盒子裏面是什麼,並不容易,前幾個同學只能猜測,於是我多請了幾個同學,並提示允許他們將盒子拿起來,而且把鑽孔的釘子放在旁邊,學生很快便通過搖晃、鑽孔等方法探究出暗盒裏有什麼。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2、學生交流:我們剛才用了哪些方法?

3、提示:其實我們剛才用的方法和科學家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相似。

[設計意圖]:這裏設計了老師請學生幫助解決問題的環節,創設情境,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明白了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使教學更有針對性,併為研究地球內部構造做準備。

(二)討論,認識地球內部構造

這是本課的重點,着重探究地球內部的構造,我打算分四步來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

1、提問: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那麼地球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呢?

2、我們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樣,人類無法深入到地球深處,科學家是怎樣去了解地球的內部構造呢?

學生討論,教師出示火山、温泉、地震的圖片,提示鑽井、地震波等也是進行地球內部探測的方法。並把剛才的方法記錄在表格上。

3、預測。

學生根據以上的現象討論、交流,大膽猜測,並畫在記錄表格上。

[設計意圖]:這部分我教學以後調整了一下順序,把第2、3兩步對調了一下,原來的第2步讓學生毫無根據漫無目的的進行預測沒有必要,預測要有一定的依據,先讓學生看火山等圖片,因為這些學生很少見到,再用上面研究暗盒的方法像科學家那樣來推測,更能訓練學生的思維,由現象到本質,也符合探究的一般過程。並且下面讓學生閲讀課本資料,將科學家的預測與自己的預測進行對比,不足的可對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進行反思,一致的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4、提問:地球內部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先讓學生閲讀書上第21頁的內容,形成簡單的認識。接着出示圖片,讓學生形象地瞭解地球內部的構造和各部分的厚度。

補充材料: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發現地震波在傳到地下50千米處有折射現象發生。他認為這個發生折射的地帶,就是地殼和下面物質的分界面。1914年,美國地震學家古騰堡發現地下2900多千米深處存在着另一個不同物質的分界面。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分別將其命名為“莫霍面”和“古騰堡面”。用這兩個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3個圈層。

名稱 範圍 物質的組成 厚度與特徵

地殼 地表到莫霍面 硅和鋁的硅酸鹽巖石 平均厚17千米

大洋底地殼較薄平均6千米,最薄處不到5千米;大陸較厚平均40千米,最厚可達70千米(青藏高原)

地幔 莫霍面與古騰堡面之間 鐵、鎂、硅酸 厚為2900千米

距地表100-150千米範圍內温度近於巖石的熔點,地幔物質處於塑性流動狀態,稱為軟流層,它是巖漿活動的發源地。

地核 古騰堡面以下到地心部分 鐵 厚3478千米

內核:1278

外核:2200

5、師:其實地球內部就像一個雞蛋,你能用雞蛋作一個類比嗎?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學生先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地球的內部構造作大膽的預測, 接着通過閲讀書上的資料和觀看老師提供的圖片和錄像材料認識地球內部構造的廬山真面目,整個過程雖然有許多的知識講解,但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發揮,他們討論、交流,大膽猜測地球內部的構造,並通過主動學習,瞭解了地球的內部,完善認知結構,突出了教學的重點。老師適時補充了書本上沒有的內容,豐富了課堂資源,學生興趣盎然。

(三)拓展,製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

1、(出示教材插圖)提問: 今天我們學習了地球內部的知識,知道了地球的構造,你能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製作一個地球內部構造模型嗎?

2、(出示老師做好的模型。)這就是老師做的,你們想做嗎?你打算怎麼做?小組可以討論。

3、討論交流方法,確定方案。(重點説清作時先後順序、各部分顏色的確定、各部分的厚度關係等)

4、分組合作。(提示如果小組同一色的橡皮泥不夠,可以和周圍小組調換顏色)

5、指導切開模型,展示評價。(主要從外形、內部顏色、各部分的厚度比例幾方面來評價)

[設計意圖]:我認為本課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要學生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而且還要通過製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加深對地球內部的認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先出示了自己製作的模型,激發學生的製作興趣,學生討論後製定實驗方案(確定先後順序、各部分顏色,計算各部分的厚度),然後學生分小組製作,最後切開評價。從理論到實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又鞏固了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在製作過程中培養了團結合作的意識。

(四)總結,課後延伸

1、總結:人類是如何瞭解地球的內部構造的?地球內部是什麼樣的呢?

學生結合板書,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加深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

2、作業

課後請大家查找資料,繼續研究地球內部的祕密。

[設計意圖]:我認為課堂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學生在學習了科學知識以後,要能培養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通過各種方法繼續研究地球內部的祕密。科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勇於探究,我們都是科學家。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7

果實累累的季節

教學目標:

1、根據物體特徵進行簡單分類

2、對植物的果實進行分類

3、瞭解蟋蟀的生活習性,瞭解果實的種類

教學要點:

這一節課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實。通過學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麼是果實。

學生準備果實,毛巾或餐巾紙。

教師準備小刀,盤子。

教學過程:

1、激發活動興趣

先評比上節課製作的樹葉書籤:小組內評比,每個小組推薦2件好作品。

教師對優秀作品進行點評,並在“小科學家成果展示欄”裏展示一個星期。

提出問題:植物都長有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的葉子。除了葉子之外,樹上最常見的還有什麼?

2、果實展示會

大家拿出自己帶來的果實,開一個展示會。

(1)果實都有不同的形狀和顏色。看到的和觸摸到的果實形狀一樣嗎?

(2)果實都有不同的味道,聞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樣嗎?

學生小組內進行觀察。邊觀察、邊討論、邊記錄。把觀察到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

3、趣味活動——找“星星”

選擇梨、蘋果等果實,指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誰能找到“星星”,即種子的排列形式。

歸納果實的特徵:

注意事項:

(1)使用小刀時要注意安全,既不能傷害自己,更不能傷害到他人;

(2)找到“星星”後,切開的果實、餐巾紙等要及時清理;

(3)小刀、盤子、毛巾要及時清洗乾淨。

4、分類:找果實

把水果分一類,蔬菜分一類;

把桔子分一類,蘋果分一類;

根據能否生吃進行分類;

按照果實的'顏色分類;

科學自助餐:馬鈴薯為什麼不能參加果實大會。

拓展活動:採集植物的種子。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8

《認識角》説課稿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67頁——68頁的教學內容。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所見到的角抽象成數學中的角學生往往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材只對角做了一個初步的介紹,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含義,體會角的基本特徵。所以在內容設計上,特別注意強化學生的實踐活動,通過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等實際操作,讓學生對角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實際,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能力目標:經歷“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增強合作探究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圖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並能直觀區分角的大小。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有關。

二、説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的。教師的教需要通過學生的學來體現,而學生的學則是需要教師引導的。“角”對於二年級小朋友來説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教學中我將觀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機貫穿於課堂中的各環節,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採用看一看、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折一折、説一説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並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裏。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在學法上,選用指導學生觀察、操作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三、説教學過程

(一)瞭解學生的學習起點,複習引入。

回想一下,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引導學生回顧複習,依次回答出各個圖形的名稱。然後教師引入新知: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新朋友,板書課題:認識角。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點出發,既能喚起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又能激起他們參與學習新知的熱情與積極性,為繼續學習做好鋪墊。

(二)從尋找生活中的角,到實物中抽象角,初步感知角。

本課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中的角”逐步提升為“數學上的角”。因此,我先通過實物演示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剪刀張開的兩個刀刃夾成一個角,鐘面上兩根指針夾成一個角,紅領巾的兩邊組成一個角。然後問學生:你還能從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找到角?在此基礎上,通過動態的過程把這些角抽象出幾何圖形,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初步感知數學上的“角”的形象。

(三)操作觀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在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象之後,再提出問題:你能不能想辦法折一個角呢?把摺好的角介紹給同學。這樣在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使他們更充分的感知到角。這時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角有什麼特點呢?閉上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有什麼感受。”充分調動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稱,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角的完整表象: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然後及時設計“判斷”,在平面圖中“指角、數角”練習,通過辯認與説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徵的認識。

(四)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學生建立了角的正確表象基礎上,我設計了操作活動角和大小三角板對應角的比較兩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的大小。在這一環節裏,我先讓學生在小組裏充分動手操作,討論討論,看看你發現了什麼?然後在班上師生互動交流,引導學生髮現並總結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張口有關,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再巧妙運用多媒體演示驗證,變抽象為直觀,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 拓展應用,提升學生能力。

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一張長方形紙,去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可以畫一畫,也可以折一折,還可以剪一剪,比比看誰想的方法多。在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請學生把幾種不同的剪法和同學交流,教師演示。這一設計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使教學達到了高潮。

(六)回顧總結。

讓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然後通過出示:籃球場地、籃球板、球門架、樓梯以及樓房建築物等,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善於觀察,就會發現更多生活中的數學。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9

一 教材分析

我説課的題目是《拱形的力量》(出示課件),《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學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學生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已初步瞭解改變材料的厚度和形狀會增強抗彎曲能力。在本課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形狀——拱形。拱形結構是一類很重要的結構,應用廣泛。拱形結構又叫推力結構,它的特點是把受到的壓力分解成向下的壓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結構中唯一產生外推力的結構。而研究拱形的承重特點更具趣味性和挑戰性。

教材精心設計安排了兩項活動。第一項是測試紙拱的承受能力,這個活動讓學生初步瞭解拱形承重的祕密。第二項活動是搭一個瓜皮拱,這個活動是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教學目標:

據此,我設置了一下幾點教學目標:(出示課件)

1 科 學 概 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所以能夠承受很大的壓力。

2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拱形產生的形變,來推想它受力的狀況。

3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重點 (出示課件):我認為在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設法保持拱形的形狀,使它承受更大的壓力。

難點(出示課件):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發揮拱的受力特點。

教學準備 (出示課件):要完成本節課的教學,需要準備的材料有: 做拱形的紙 ,鐵墊圈若干 ,課件 , 小木塊若干,西瓜皮塊若干 、 抹布。

二 學情分析:(出示課件):

通過本單元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增加材料厚度和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增加物體抗彎曲能力的探究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氛圍下相信進一步探究拱形,學生們的熱情會更加高漲。

三 教法學法分析:

教學目標能夠順利的完成,需要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方法,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本課我將採用“探究-研討”法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出示課件)

(一):自主——探究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的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本課主要引導學生利用舊掛曆紙和墊圈探究紙拱的承受壓力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夠更好的得到自主發展。

(二):合作——研討法。

科學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動過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間進行互相交流,最終達成共識。

四 教學過程:

我一直認為科學課堂必須是充滿情趣和智慧的課堂,它着力於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的興趣更濃厚,讓學生的智慧更靈動。以這個為基點,我着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出示課件)

首先我將出示一張紙,引導學生觀察:看老師手中的這張紙。它連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這樣柔軟無力的紙你能用什麼辦法讓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嗎?通過學生回答,不但可以檢查學生對前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説到拱形,這時我(做一個拱)繼續啟發學生,做成拱形後它沒有塌下去,看來拱形也有科學道理。你們發現了嗎,我們的周圍中也有許多的拱形建築,請看(播放課件圖片:趙洲橋、拱門、九洲體育館) 為什麼這麼多的建築都採用了拱形呢?同學們願意和老師一起來研究拱形中的學問嗎?(這時我板書:拱形的力量 )

我這樣

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拱形”是“改變形狀”的另一個視角。通過欣賞拱形建築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拱形的神奇作用,最後的提問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並且通過教師演示平紙和拱紙的承重能力,使學生明白同樣大小和材料的拱紙比平紙承重能力強,同時親眼目睹了拱紙承重過程中的形變,初步感知拱形受力的特點。

(二):探究研討——測試紙拱 (出示課件)

這裏我設計了三個實驗活動:

為了突破重點,我設計了第一個實驗:做一個紙拱,試試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課件)

學生把紙拱放在墊板上,並在拱足的地方做好記號。觀察之後,説一説拱自身的重量落在哪裏?引導學生説出在拱的下部。

教師解釋概念:在拱與墊板接觸的地方,我們把它叫拱足。下面請同學們輕輕地放一個墊圈在紙拱上,來測試拱的承受力,仔細觀察紙拱的變化。並回答:哪個部分承受着墊圈的重力?學生會發現拱足向兩邊伸展,而墊圈的重力是被拱頂承受的。

再加一個墊圈,觀察一下新的變化。學生髮現紙拱隨着壓力的增大,拱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後就平了。根據這一現象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解釋。“紙拱”為什麼會向兩邊伸展開去?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觀察描述活動,學生能清晰地認識拱形的受力軌跡,從而建構第一層次的“拱形”概念――拱形可以通過材料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看到拱足分開自然想到要用什麼東西去抵住它。

教學進行到這裏,基本抓住了本課的第一條基本概念。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我又設計了第二個實驗:把拱足固定,測試紙拱能承載多大的重量。

實驗二:把拱足固定,測試紙拱能承載多大的重量(課件)

教師設問:既然我們知道了紙拱受力變形的原因,你有什麼辦法使紙拱不容易變形,能承受更大壓力?承受幾個墊圈你能預測一下嗎?怎樣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用實驗檢測一下看行不行。學生開始分組實驗:用東西(書本)抵住拱足,在拱頂上不斷加墊圈。實驗時教師巡視指導。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就會發現,抵住拱足的物品越大越重,紙拱的承受能力就越強。引導學生進一步改進實驗方案,讓拱形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

通過師生談話,進一步肯定學生的想法,用東西抵住拱足,拱承受的壓力要大一些。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討論觀察到的現象。當拱頂上的壓力不斷增加時,它的形狀會有什麼變化?紙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變化?通過這樣的設問,再一次讓學生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讓學生在認真觀察現象後,對出現的問題作出解釋,當拱頂上的墊圈不斷增加時,紙拱還是要塌,向左右偏,通過操作適當開動腦筋去思考解決方案,怎樣讓拱形承受的壓力再大些,進而引出實驗三: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

實驗三: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出示課件)

科學必須用事實講話。科學數據就是探究活動中獲得的事實性資料,對科學數據的分析是激活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我提問:我們怎麼做能讓紙拱承受更大的壓力?你打算怎麼做?讓學生把自己的方案寫下來,再彙報。

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我用課件出示:(【温馨提示:1、進行實驗時,做好數據記錄。2、每個實驗,“拱橋”的拱足之間的距離要保持一致。3、如果紙條被壓壞或有明顯摺痕,應該換上新的紙條。】)

學生分組實驗大多數學生都在拱形的兩邊放木塊,把拱足抵住,實驗結束後,教師提出問題,現在你能解釋一下為什麼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力,

請學生試着解釋。

(演示課件説明: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拱形受壓時會產生一個向外的推力,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我將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從同學們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看到抵住拱足的物體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強了!那現在老師有個問題了,要是我們繼續在旁邊加,拱是不是會一直都這樣,承受的物體越來越多呢?學生可能回答:不能或能,老師點撥:拱有一定的承載能力,不能超過它的限度,就如我們天天經過的大橋——招蘇台河大橋,他的限載重量是20噸 。 通過生活中的拱形建築可以引出極限限載的含義。&nbs

p; 最後讓學生總結拱形承載的祕密。(同時我把拱形承重的祕密展示在黑板上) 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瞭解了拱形承重的祕密,同時培養了大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課堂教學主線清晰,學生探究情趣盎然,深入有效。

(三):理性認識—搭瓜皮拱

學生分組活動,課前每小組準備了西瓜皮塊來搭一座拱橋,兩組學生分別在講桌兩邊搭拱,

本環節的活動用到了瓜皮,會弄髒學生的手和課桌,我會讓學生用準備的抹布,待實驗結束後擦乾淨,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 。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紙拱畢竟是一個不會轟然垮掉的拱,做一個瓜皮拱不但饒有趣味,而且更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拱形的承重特點,兩個活動相比,前者是感性的探究,後者是理性的認識,相輔相成。

(四):拓展延伸 ,情感昇華

在教學的最後,通過身邊一些熟悉的建築中拱形的運用讓學生將知識還原生活。再讓學生欣賞培江三橋等(課件圖)拱形建築的圖片,讓學生吸收信息,提高創新意識,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

五 板書設計

結合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把拱形承重的祕密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能清楚、明瞭地理解拱的受力原理

拱形的力量

拱形承重的祕密: 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 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

俗話説:“科學探究無止境”。我更覺得:“科學教學藝術的探究更無止境”。以上是我的説課內容,謝謝大家!

小學科學説課稿 篇10

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食物》中的第二課《食物中的營養》。

我説課分為以下六大步驟:

一、教學分析

二、學情分析

三、教學目標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流程

六、板書設計

一、教學分析:

《食物中的營養》是在前一課調查、統計了一天中吃過的食物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進行探究,是讓學生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礎。因此,是承上啟下的一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課。通過聘請營養師導師培訓營養師這一活動,要讓學生認識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及其作用。完善一天的食物記錄,辨別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屬於“實驗能力”的系列。

這節課分為四部分教學:1、創設情境,引趣揭題2、初步感知,激發探究3、自主探究,實踐新知 4、綜合反饋,鞏固新知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對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對一天的食物已經有了豐富的認識,大多數學生都知道我們是通過食物獲取營養的,這是我們能順利進入並完成本課的知識基礎。

2、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半科學課的學習,已能較為熟練的運用調查、觀察、實驗、記錄等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這是學習本課的能力基礎。

3、在生活中,學生們對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的認識還相當有限,部分學生甚至一無所知,這是學習本課的障礙,同時也説明了學習本課的必要性。

三、教學目標

科學目標:瞭解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對人體的重要性,學會用簡單的實驗方法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能力目標:

1、能夠根據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的不同對一天中的食物進行分類。

2、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初步學會用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澱粉。

情感目標:

通過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瞭解,讓學生意識到養成不挑食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細緻的研究態度,養成樂於傾聽他人的發言,善於與同伴交流的習慣。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具有愛心,學會幫助別人,樂於幫助人,為困難的人羣奉獻愛心。

【教學重點】知道食物中含有那些營養成分。

【教學難點】用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脂肪和澱粉。

四、教學方法:

(一)説教法

1、實驗探究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多層次的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與對話,着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交互”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2、開放式教學法:在教學中運用收集資料,創設情境,提供材料等教學手段,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做到主動地、自主地和創造性的學習。

3、多媒體演示法: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表象,為學生提供形象思維的材料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以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

(二)説學法:

本節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及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合作學習交流探究的方法:本節課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便於發揮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參與合作的精神。

2、發現法:通過查找資料、分組討論,加深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處理信息和分析探究結果的能力。

3、質疑討論法:如食物中含有這麼多的營養,那麼我們沒天只吃一種食物行嗎?讓學生在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營造平等、和諧、互相組中的氛圍,使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又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趣揭題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恰當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教學創設最佳的學習氛圍,開課時我就選擇震懾人心的青海省玉樹縣發生的地震為起引,帶領一起為他們祈禱:願逝者平安,祈困者脱險,盼生者堅強。觀看玉樹地震“讓世界充滿愛”視頻,吸引學生的眼球提出那些被困幾天在廢墟中倖存的人們最需要的是什麼?食物。從而揭示課題。

(二)、初步感知,激發探究

1、逛超市 識營養成分(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

結合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紅十字會委派老師充當中國急救營養師導師為引線,創設培養營養師去災區奉獻愛心活動,使學生身負使命感和責任感。組織學生逛超市選取食物,結合課本中的內容,充分熟悉六大營養成分。並運用多媒體手段完善食物中哪些食物中含有這些營養成分。

2、查資料 解營養作用(食物中營養對身體的作用)

貫穿考核營養師活動,讓學生自己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資料、圖書等途徑獲得的資料自主學習,利用演示文稿介紹食物中營養成分的主要作用。直觀、形象地展示人體營養,為學生的形象思維提供依據,將豐富的食物與豐富的營養之間的關係,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的視覺之中。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很感興趣,成為更加主動,自主的學習者。

3、填表格,豐一天食譜(在一天的食物中,我們能獲得哪些營養?)

使學生通過對“一天中的食物”的重新分類後發現: 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成分,因此不能只吃一種食物。學生經歷記錄、分析、整理、歸納、總結的過程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力,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自主探究,實踐新知

做實驗,辨營養成分(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尋找脂肪 2、尋找澱粉 3、尋找蛋白質

新課程強調從學生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為了提高和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因此創設動感探究式教學模式:討論猜想—實驗研究—互動交流—總結歸納四步驟,努力營造一個以學生為活動的主體,和諧平等互助交流的學習方式,充分感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四)、綜合反饋,鞏固新知

本環節提出做為營養師應該怎樣給災區人民搭配營養,使他們的身體很快恢復。他們吃食物時應注意什麼?從而明白合理搭配營養,不偏食不挑食的飲食習慣。

學生通過以上學習順利通過營養師的考核,為災區人民提出營養飲食注意,併為他們設計營養食品單,使學生增添榮耀感,增強學生奉獻愛心的情懷,昇華情感目標的同時鞏固並拓展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六、板書設計

食物中的營養

蛋白質 人體的主要成分

脂 肪

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糖 類

維生素

調節身體機能

礦物質

水 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