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説課稿(通用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65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説課稿(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説課稿(通用6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説課稿 篇1

一、教材編排意圖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爭論,故事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要像小鳥站得高,看問題,認識事物才全面。十三課之前,我們已經學過兩篇寓言,因此學習《坐井觀天》這一課,重要的是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事物的一個過程。這一課的銜接作用顯而易見。

教學目標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在閲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語言材料,積澱語感經驗的基本認識和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新一輪課改精神,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着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充分發揮想象,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寓意。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角度,引導學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樣自以為是,學習小鳥的誠懇勸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圖文結合,利用簡筆畫找“井沿”,找黑板或是體會位置不同。課桌的“邊際”,學生模仿動作(“井口大”和“無邊無際大”),理解詞意;

(2)做實驗,體驗“觀天”。站在窗口看“天”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引出目光短淺,所見自然有限來揭示寓意;

(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體會小鳥見識廣;

(4)初步體會出寓意後,將知識轉化,學習遷移,設計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麼,會説什麼,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

(一)動畫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一半,小學生認知很直觀,一開始,我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幅圖(文中插圖,會動,但沒有聲音)讓學生觀察畫面,説説畫上都畫了些什麼?並啟發學生猜一猜兩個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讓學生在交流中對課文產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輕鬆自然進入學習。

(二)初讀課文,略知文意,引導自主識字

一堂成功的語言課必然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剛剛打開課本,我鼓勵學生自己嘗試着讀課文,爭取讀正確,讀順暢。具體要求是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來幫忙多讀幾遍,這樣體現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學習願望和個人情況;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鍛鍊勇於面對主動解決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

給學生兩分鐘時間完成任務,邊作記號,老師邊巡視,指導認讀。

3、藉助拼音,把生字和生字所在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語境中識字)

4、指導識字,出示卡片,先帶音節出示,再去掉音節出示。讀準“信”、“青”。

(三)研讀

在能夠流利讀懂全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有感情朗讀。

1、錄音範讀課文。

2、找生嘗試有感情朗讀課文。

學生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讀後思考時間兩分鐘。先小組內交流讀書收穫,老師適時點撥,傾聽學生的討論。這裏給學生充足時間(5分鐘)。

3、再讓學生自由閲讀,讀後自由表達。

打好自主學習語言的基礎,《語言課程標準》強調“在語言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於學生的發言只要言之有理,就應予以表揚,對不當之處及時點撥,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四)精讀(多樣讀法,達到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的效果。)

1、個別讀,想象故事情境。(讀重點段落——三次對話)

2、齊讀本課詞語(圖文結合理解生字、詞)。

3、範讀,語氣感悟,瞭解青蛙和小鳥的不同心態。

4、對話讀,聽中感悟。(師讀小鳥,生讀青蛙)。

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引讀法、美讀法(把自己當小鳥、青蛙,體會他們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讀感悟他們的語言)、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讀中學生自己評價,通過不同形式的讀,進一步理解;青蛙説“天只有井口大”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鳥的理解才是正確的。

(五)理解寓意,開拓延伸

1、在上面通過多形式、多方法的朗讀課文的基礎上,交流讀書收穫,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引出課文寓意。

2、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內涵,培養形式創造性思維。

三、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解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自然呈現,而不是老師單方面效應的體現。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

1、字詞上圖文結合,插圖上找“井沿”、找“邊際”。指導書寫,讓學生自己觀察“沿”應該注意什麼筆畫,“信”字、“際”字。寫一寫,認一認。

2、指導學生讀中發現問題,問一問,探究問題,辯一辯,解決問題,論一論,以讀悟法、想象情境、自由選用“讀、説、背、演”等學習方法,直

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閲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閲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3、設計科學啟發性的習題:

(1)用“因為……所以……”説一説,青蛙説天只有井口大的理由,小鳥説……

(2)青蛙和小鳥各自笑的含義;

(3)用簡筆畫設計板書,讓學生一目瞭然理解寓意。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理解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新課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中的一篇大家耳熟能詳的寓言。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説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年級組共同制定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鞏固已學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過程與方法: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促進學生領悟課文含義和感情。

2.通過想象青蛙和小鳥的第四次對話,培養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引導學生懂目光狹小,見識少,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

三、説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各種形式讀課文,引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在讀中複習鞏固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試着比較合乎情理地想象青蛙和小鳥的第四次對話。

四、説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觸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有了新課程的明確指導,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決定採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閲讀,合作探究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朗讀感悟”即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過程提高朗讀能力,培養朗讀興趣。在“讀——交流——感悟”的過程中,賞讀描寫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在朗讀中感受寓言的有趣,理解寓意鞏固新詞。教師適時點撥小結。

“情境表演”旨在創設情境,低年級的孩子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且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夠。因此,始終使學生置身於寓言故事的情境中,我就是青蛙,我就是大象,我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讀課文之後的獨特感受以及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想象之餘引發學生較深層次的思考,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寓意。

五、説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教材理解,教學目標設置,重點難點的揣摩,以及對於學生年齡特點的分析,我們決定按照如下流程開展本節課的教學。

1.鞏固字詞,情境導入。

對於低年級孩子來説,如果能從課堂一開始便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就能延長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因此,我們選擇了低年級孩子最喜歡的開火車遊戲複習生字詞,以及情境式導入。讓孩子們從一開始就置身於故事情境,遊戲的世界。

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特點。因此在本課的導入環節中,我們着重設計瞭解題的過程。引導學生在遊戲中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師範讀,整體感知。

許多知名的教育專家都曾經一再提出,語文的教學應從整體入手。帶領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縱然是低年級,也要培養學生對整體,通篇的認識。因此,我們在教學之初,設計了教師範讀,填空的方式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朗讀感悟,體會寓意。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着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為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輔。在這個環節中,我們的設計針對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以段落教學為主,段落教學也體現了從整體入手。集中注意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一步,以學生貼圖遊戲的方式教學第一部分,幫助學生理解小鳥和青蛙所在的不同位置。結合圖文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這一點非常關鍵。正因為所處位置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結果。理解“井沿”,並舉實際例子,讓學生結合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幫助學生理解“沿”的意思。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第二步,直奔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也就是課文的2-7自然段。首先讓學生自由讀2-7自然段,説説小鳥和青蛙一共有幾次對話。以此體現段落教學從整體入手。接着,讓學生與同桌合作,練讀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然後,在彙報中,跟隨學生的閲讀期待,按順序引導學生理解三次對話中的關鍵詞句:

A.第一次對話中引導學生想一想,小鳥為什麼會又累又渴,從而深挖一百多裏這個距離名詞。讓學生體會小鳥飛了很遠,並讀出又累又渴的語氣。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設計了一個按點。檢查學生區分“渴”和“喝”這兩個形近字的讀音。利用齊齊樂幫助學生區分易混淆的形近字,體現語文的工具性。

B.第二次對話的朗讀指導是這個段落的重點。我們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説大話”“無邊無際”和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標點符號“!”和“?”指導學生的朗讀。並通過齊齊樂互動教學軟件幫助學生理解反問句“還用飛那麼遠嗎?”在課文中的意思是表示不用飛那麼遠。最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用小紙筒模仿青蛙井底看天,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青蛙的觀點來由。這樣的教學設計,意在引導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因為所處位置的不同所以對天的大小產生了不同的看法,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寓意。並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抓住關鍵詞,留意標點符號的方法理解課文的閲讀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滲透。

C.第三次對話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年級組引發了激烈的思維碰撞,我們就到底應不應該抓青蛙和小鳥的“笑”討論了很久,我們一方面認為應該抓青蛙的笑中流露的自以為是,小鳥的笑中流露的誠懇勸説進行朗讀指導。另一方面又擔心如此深挖沖淡了重點。所以這個環節還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給予指導。

第三步,小結三次對話,體會寓意。這個部分的教學,是整節課的難點。前面的朗讀指導和理解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這個環節作鋪墊。我們設計了“讀了課文,你是想當小鳥還是想當青蛙呢?為什麼?”這個開放式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理解了青蛙所處的位置和青蛙的自以為是造成了青蛙目光短淺,而小鳥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無邊無際的天空中飛翔,因此才會見多識廣。學生理解到這個程度也就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在學生理解了寓意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再讀課題,理解坐井觀天的深層含義。比喻眼界很渺小,見識少。

4.展開想象,讀寫遷移。

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設計以小作家這個詞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續編故事的慾望,並在書本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創造。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在激發學生學完課文以後寫的興趣,發展創造性思維。

5.總結全文,昇華寓意。

這個環節的設計我們是希望在教學結束的時候總結歸納寓意,並昇華到指導孩子們的生活態度,起到為全課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説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着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們利用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理解課文,提示寓意,板書如下:略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坐井觀天》位於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撈月亮》、《狐狸和烏鴉》下跟《小馬過河》。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着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

(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

(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體會小鳥見多識廣;

(4)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説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閲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説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説、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閲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閲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説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説讀寫的能力。

(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2)動畫演示小鳥漫遊各地後,讓學生練説,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説,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後練説;

(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佈置學習課後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説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説、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説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説自己認為天有多大,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圖片動畫弄懂落、井沿,在簡筆畫中貼圖找青蛙與小鳥的位置。

(三)指導朗讀,啟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問號和感歎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從小鳥漫遊的畫面想象走過的地方,領悟出小鳥眼界寬,看得多,見識多。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

(2)通過捲紙筒觀天,懂得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説: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六、説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着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板書如下:

12、坐井觀天

天無邊無際

看得多 見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 見得少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坐井觀天》是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青蛙説:“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小鳥説:“天是無邊無際的”。告訴我們像青蛙那樣目光狹小,見識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3、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引導學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樣自以為是,學習小鳥的誠懇勸告實事求是的精神。

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通過談話引出課題,並藉此理解“觀”及“坐井觀天”就是坐在井裏看天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請同學拿起筆,邊讀課文,邊圈生字,並藉助拼音把生字讀正確。

2、出示帶生字的詞語,並藉助圖認識“井沿”。

3、通過自由讀、小老師領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會讀會認這些生字。

三、研讀課文

不管是理解詞語,還是理解寓意,都是在讀的基礎上進行,讀貫穿教學環節的整個過程。具體過程如下:

1、再讀課文,説説青蛙與小鳥在爭論什麼?

2、找出它們持不同觀點的這兩句話。朗讀,在讀中理解“無邊無際”“大話”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理解指導朗讀。

3、你同意誰?為什麼青蛙會有不同的看法?請你讀一讀青蛙説的話,並把這個句子找出來。

4、做試驗,理解青蛙會有錯誤看法的原因。用書卷成筒當井沿,把天花板當天,説説看到的天是怎樣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是因為井沿把它的視線擋住了)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地讀這句話,體會青蛙的自以為是。

5、面對固執的青蛙,小鳥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當一當小鳥,勸勸青蛙吧。出示最後一段,學生朗讀。

6、分角色朗讀課文。

7、小結,悟寓意。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課後生字,先讓學生讀讀説説。

2、師範寫難寫的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

五、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青蛙小鳥

天有多大

井口那麼大無邊無際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學情分析

《坐井觀天》是一篇生動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象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樣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説,既有很強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認識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學中應該通過多種方法來解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獨立閲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明白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站得高,看的全面。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總結學習方法,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

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對話,理解寓意。

四、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本課的學習,我準備當好學生學習的夥伴,充分發揮啟發、引導、輔導,促進的作用,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穫,獲得成功的體驗。

2、説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前言部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本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如“自己認讀生字,總結識字方法,自己體會揣摩如何人有感情的朗讀,自己觀察字形,記憶字形。同桌合作互相幫助結局識字困難,互相評價寫字效果,小組合作互相幫助等等。

一、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看了“坐井觀天”這個課題,會想到什麼吧?學生自由猜測。這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會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在黑板上面,如“誰坐井觀天?”“為什麼要坐在井裏?”“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等,然後在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找到問題的答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在建議中倡導: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我在設計這一環節時,就抓住了學生急於想知道故事內容的心理,來調動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順勢引入本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感知故事情節並主動識字

我是這樣引導的:“小朋友們很聰明,這麼快就知道了故事的內容,剛才讀書時有沒有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用小手來指着拼音讀一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都圈出來,認一認。”

學生自讀後,我引導學生總結識字的方法,學生會總結出拼拼音、問同學、聯繫上下問猜一猜等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這也是語文課標所要求達到的目標。

學生明確了識字方法,我引導學生歷經“在語文中識字——認讀單個生字——認讀詞語這一過程,採用自讀、同桌合作讀、找朋友等形式把識字教學落到實處。

(三)品讀課文,理解寓言

由於學生生活經歷淺,閲讀積累少,很難從字裏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淺,不信小鳥説的話。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然後用三副動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扮演小鳥和青蛙進行角色朗讀。

朗讀後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麼有不同的看法?學生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在回答,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這一句來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理解。

為進一步體會青蛙目光短淺的原因,我又設計了一個讓學生親身體驗的環節,讓學生走出教室,説説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後用紙捲成紙筒在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進一步體會青蛙的心情,從而達到理解課文的寓意。

在學生有了充分的體驗後,我在讓學生給動化中的小鳥和青蛙配音,這時學生會讀出青蛙傲慢自信的語氣,小鳥的耐心的語氣。

這一環節的設計自始至終遵循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為生服務“的教育理念,遵循了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運用了只管形象恰當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入境而生情,通過親身體驗達到理解寓意,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目的。

(四)延伸

這是本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畫龍點睛之筆,我準備這樣安排: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麼?會説些什麼?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坐井觀天》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去實踐,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目光短淺,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二、説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對本冊的要求及單元訓練要求,結合二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為:

1、運用多種方法使學生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明白讀書方法,瞭解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

3、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説出自己的學習收穫,初步感知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讀生字、説出記字方法,歸納寫字技巧,並讓他們在田字格里把字寫規範。

教學難點:

學生把所學生字、詞語帶進課文再有感情朗讀,找出小鳥與青蛙三次對話,並分角色朗讀。

四、説教法、學法:

説教法: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於教給學生學。”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着重運用談話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與朗讀體會結合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實踐能力。並採用課件等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説學法:

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這樣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學生的主體精神被激發,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因此,自主學生字、分角色朗讀、合作研討是比較好的學習方法。

五、説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認知比較直觀的特點,我先利用小鳥和青蛙圖片,讓學生知道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和這兩個小動物有關,並啟發學生猜一猜兩個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讓學生在交流中對《坐井觀天》這個小故事產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二)朗讀課文,認識生字:

在學生剛剛打開課本的時候,我鼓勵學生自己嘗試着讀課文,爭取讀正確,讀順暢。具體要求是不認識的字註上音節,再多讀幾遍,在文中批劃,有利於學生集中精力,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1、初次讀課文後教師檢查學生批劃的內容,着重看生字音節在文中批註情況。

2、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

3、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新詞。

4、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識字。

(四)動靜結合,指導寫字: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應讀寫結合。所以在學生充分朗讀之後,靜下來,動動手寫幾個字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8個,我引導學生説出寫字方法,練習課後的田字格里的字,然後同座互評,教師把寫得好的字進行展示。

(五)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劃出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交流讀書收穫,教師適時點撥評價。對於學生的發言只要言之有理,就應予以表揚,對不當之處及時點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説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着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我設計了下面的板書

12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

青蛙:只有井口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