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阿長與《山海經》的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66W

一、説教材

阿長與《山海經》的説課稿

阿長與《山海經》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二單元的的一篇課文,本單元都是以“愛”為主題的敍事性作品。阿長與《山海經》選自《朝花夕拾》,這是一片回憶性的散文。所回憶的啊長不是一個文化人,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較多的篇幅批判了阿長的愚味迷信,但在這些材料的背後卻隱藏了作者對阿長純樸、善良的品格的讚美,特別是阿長為“我”買《山海經》這一情節,是文章的動情點,也是讀懂阿長的關鍵。而這種讚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極點,化成了對阿長的懷念與祝福。文中作者雖是從孩子的角度來寫,其中卻滲透了對人生的思考、學習本文,應當讓學生能夠理解隱藏在文本中批判性與眼下的對阿長的讚美與尊重,能夠學會從生活瑣事中發現愛,發現普通者人性的光輝。

綜上所述,確定本文的教學目標有:

1、找出文章圍繞阿長所寫的事情,哪些詳,哪些略。

2、分析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重點]

3、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4、作文片段練習:針對本文所學,進行作文訓練。

二、説學情

三、本文是一片敍事性散文,從心理上,學生對這種教材有易於理解的心理,老師應抓住學生這種心理,因勢利導在講課文內容的同時,以本文所學進行作文片斷練習為手段,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從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分散,愛發表意見,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些特點,是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並創造機會讓學生髮表意見,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標中重點提出,要讓學生“關注人類,關注身邊的人”, “提高學生閲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根據以上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確立這堂課的三維目標

1、 根據教材的知識構建特點和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我確立本文的知識目標是

2、新課標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學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因此我確立本文的“過程和方法目標”為

⑴運用探究式學法,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對生活的感悟走進文本;

⑵通過閲讀,形成自己獨特而又創造性的見解

⑶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語言逐步走進阿長的心靈,發現普通者人性的光輝,感受生活中質樸的愛。

3、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因此,我確立本課的“情感和態度目標”為

⑴瞭解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感情;

⑵學習感受生活,學會讀懂他人的愛,發現普通人身上的閃光點。

四、説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在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魯迅除了寫自己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之外,還寫到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對,是長媽媽。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長媽媽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在長媽媽去世三十年後,作者仍寫此文來紀念她,可見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厚感情。那麼,長媽媽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請看課文:阿長與《山海經》 (這樣設計,與以前所學知識很好的聯繫在一起,讓知識成為一個整體。)(約需1分鐘)

(二)板題,解題:根據預習作業,學生七嘴八舌起來介紹魯迅,同時教師給以補充,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自主能力。(約需3分鐘)

(三)電腦出示目標:為了加深印象,學生默讀識記,約需2分鐘。

(四)整體感知:為了讓學生,瞭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結構,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1、文章寫了長媽媽的哪些事情?各用一句話説出來。這些事表現了長媽媽是個怎樣的人?

2、文章寫長媽媽的事情哪些事是詳寫?哪些事是略寫?為什麼要這樣安排?題1,讓學生速讀課文,然後分小組討論解決問題,並將討論的要點批註在書上相應的位置,第一問比較簡單,學生自己就可解決,第二問教師給以適當的點撥提示,比較容易。題2,回答前兩問,較容易;第三問,學生理解較難,為解決這一難點,我引導提示學生從選擇材料突出中心方面來考慮,學生就比較好理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小結:作者圍繞中心選擇了5個事例,有詳有略,詳寫了長媽媽買《山海經》,很好的突出了中心,我們在寫作文時,也應注意詳略得當。通過小結,學生明白了怎樣圍繞中心來選材,為下面的作文練習打好基礎。這一環節中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批註能力,同時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重點研讀: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精讀能力,刻畫人物的方法,仔細品味本文的語言。我讓學生抓住重點,精讀課文,因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閲讀的:1、全文中找出描寫長媽媽品格風貌的句子,並體會所用的刻畫人物的方法。2、點研讀長媽媽買《山海經》部分,進一步體會文章刻畫人物的方法,把握重點語句體會藴含的作者的感情。第一方面,讓學生速讀全文,用筆勾畫出你認為在刻畫人物方面最精彩的語句,並做簡單批註,學生獨立完成,然後讓學生七嘴八舌起來發言,暢所欲言,教師在一旁進行點撥提示。我着重從描寫法和對比映襯法方面指導,描寫法有對長媽媽進行的細節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心理描寫,這一點以前訓練過較為容易;對比映襯法,學生接觸不多,能説到這一點較難,因此我提出幾個問題:

①文中“叔祖”的疏懶與長媽媽的熱情形成了什麼?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怎樣的感情?②《山海經》的`模樣和“寶書”形成了什麼?突出了“寶”的特殊意義――-視“長媽媽”給“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的內容為“寶”,通過這一提示點撥,學生容易理解兩者的“對比”關係,對這種刻畫人物的方法有了瞭解,有完整的印象。這時教師小結:長媽媽這一形象主要通過描寫法和對比映襯法來刻畫的。

這樣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圈點批註能力,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益。

解決1後,請學生找出給你印象最深的部分,有些學生可能會説長媽媽買《山海經》部分,我順勢導入第二方面,主要讓學生根據上面的方法,進行小組討論自學,質疑,教師巡迴指導,點撥。指導學生通過重點語句,把握作者所藴含的感情時,我在一旁加以提示,如①“當長媽媽給我買回了《山海經》之後,這又使我產生了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我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以及作者的感情變化角度來考慮,學生能較好理解。特別是文章最後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讓學生聯繫上文內容,加以體會。在理解這些語句藴含的感情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感情的大聲朗讀,細細品味,通過讀更好的體會作者對長媽媽的深深地懷念之情。這樣教師教給方法後,由學生自學,質疑,很好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口頭作文練習: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物,講述她的一二件事,看誰講的真實生動傳神。然後推舉出幾名學生口頭作文,學生和教師圍繞本節課的訓練重點加以評價。這樣對本課所學知識加深了理解,學會了應用,又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七)教師總結:1、教師對照板書總結:這篇文章按生活的本來面目,選了5個事例,有詳有略,真實而親切地再現了魯迅童年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通過苗寫法和對比映襯法,刻畫出了一個真實、生動、鮮活的普通勞動婦女--長媽媽的形象。她饒舌多事、不拘小節,有許多繁文縟節,但為人誠懇、熱情、樂於助人,有着淳樸、寬厚、善良、仁慈的美德文中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其詞懇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2、對學生本節課的學習表現進行總結,表揚鼓勵,發揚優點,克服缺點。3、對學習方法進行總結。讓學生自己站起來歸納總結,用已有的學習方法去指導今後的學習。

(八)佈置作業:把課堂上的口頭作文,寫在週記本上。

五、板書:

事例 品格風貌 描寫方法 感情

1、喜歡切切察察 不拘小節 細節、語言、 對長媽媽的

2、夏天的睡態 誠懇、熱情 動作、心理 深切懷念之情

3、懂得許多規矩 寬厚、善良

4、講“長毛”故事 仁慈

5、買《山海經》 誠懇、熱情、樂於助人 對比映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