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説課稿(通用3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1W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説課稿(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説課稿(通用3篇)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説課稿1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專家呼籲:語文教學要着眼於言語形式,有效選擇正確的教學內容,才能讓孩子在語文課堂上得意又得言,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前,我便問自己:我要教些什麼,要留給學生什麼,怎樣才能得意不忘言呢?帶着這樣的思考,我反覆讀了這篇課文,在理解中漸漸明白了自己要教給學生什麼,下面我來説説自己對教材的理解。

一、説教材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紀念葉聖陶先生而寫得回憶文章。文章緊緊圍繞記敍了葉老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兩件事情。課文篇幅較長,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卻帶給讀者心靈的震撼。

二、説學情

經過了三年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識字經驗,初步具有獨立的識字能力。學習重點也由識字逐漸向閲讀過渡。一些閲讀方法已經基本掌握,如朗讀、默讀;藉助圖畫、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但體會關鍵詞句的表情達意的作用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則是四年級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三、説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

基於以上的理解和認識,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4、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本課擬定二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將重點實現目標:

1、讀準生字,理解“春風拂面”“密密麻麻”等詞,會寫刪;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知道寫好作文字要準確、句要規範、文要具體;從葉老對《一幅畫像》的原文修改中,學習修改的方法,初步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3、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讀,感受葉老先生真誠、質樸,對待文學事業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態度。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達成我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以下五大板塊來展開教學:

板塊一:揭示課題,讀題導入;

板塊二:自主讀書,整體感知;

板塊三:感受人物形象,學習修改方法;

板塊四、談感受,迴歸整體;

板塊五:拓展練習,修改文章。

下面我具體講講我的預設,具體的教法和學法也體現在教學流程中。

板塊一:揭示課題,讀題導入。

第一種:開門見山,讓孩子直接讀課題,這樣可以節省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語文實踐。

板塊二:自主讀書,整體感知。

這一板塊,我首先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的時間,通過作業單的形式解決難讀字、難寫字,掃除閲讀障礙。

接着讓學生説説課文的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促進學生的整體感知,如果孩子們一下子説不上來就先讓他們説説主要寫了誰,然後説説寫了他們之間的什麼事情。

【設計意圖: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第二學段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中下學生更是有困難,因此,為他們提供説話的“階梯”很有必要,先讀文思考,再思考主要寫了誰,寫了他們之間的什麼事情,逐層導入,使全體學生都能説課文大意。面向全體,尊重了每個學生的發展。】

板塊三:感受人物形象,學習修改方法。

在這一板塊中,我力求體現“實”和“活”,讓學生在充分自主中學習,更好的落實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具體採用個環節來展開教學。

第一環節:出示葉老的修改稿,讓孩子先説説看了修改稿自己的感受,然後再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感受的。

第二環節: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各成員間交流讀書心得。

那麼作者又是怎樣將這種感受寫具體的呢?學生再次默讀課文1——5段,劃出葉老認真批改我作文的句子,同桌交流,説説你從哪裏感受到什麼?

第三環節:抓重點,點撥引導,學習修改方法。

為了避免面面俱到,反饋時,靈活運用方法重點引導體會人物形象,掌握修改方法。

教學“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這句話時,重點抓密密麻麻一詞感受葉老的認真,再通過再次看葉老的修改稿,給孩子以視覺的衝擊,讓孩子談體會,孩子可能會説,沒想到葉老會這麼認真地修改我的文章,沒想到葉老作為一個大忙人還那麼細緻地修改我的文章等,以此感悟到葉老的平和以及帶給我的温暖。

教學“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這句話時,通過理解張和幅的不同體會到葉老為我修改文章連一個字也不放過,體會到修改文章要注意用字準確。

教學“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改成怎麼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這句話時要讓還寫學會話刪除和刪改兩個修改符號,知道這兩個修改符號的作用。知道修改文章要注意句子要修改規範。

教學“類似這樣的長句很多,長句斷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這句話時,通過例子讓孩子知道長句斷成短句,句子讀起來能更輕鬆。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喜好,隨機教學句子。根據教材特點,這四個句子的教學不平均用力,而都有所側重,教學也有詳略。第一句重在通過密密麻麻一次感悟葉老的認真、温暖、平和;後三句重在讓孩子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

教學完以上幾句,讓孩子再去讀課後的資料袋,讓孩子們説説葉老還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在這個過程中結合孩子的發言相機教學增補和調動兩個修改符號,進一步掌握修改的方法。

第四環節:學習評語,知道寫文章要寫具體事實。

小結以上修改方法,葉老就是通過這些密密麻麻的修改符號告訴肖復興,告訴我們,修改文章要注意字要修改準確,句要修改規範,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祕訣藏在葉老的評語裏呢?自己去讀讀,你找到了嗎?引導學生髮現文章要寫具體事實。

而後再次引導孩子,這則評語寫的都是肖復興的優點,前面葉老改出了那麼多不恰當的地方,為什麼還都寫的是優點呢?引導孩子體會葉老是為了樹立我寫作的信心,是為了鼓勵我,體會葉老的温暖,從而帶着自己的敬佩、感動讀好“我雖然未見葉老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這句話。

板塊四:談感受,迴歸整體。

教學完課文,讓孩子再來説説學了這篇課文,在寫作文和修改作文方面又有了什麼新的體會,既是對課文的迴歸,又是對孩子修改作文能力習得的考查,可謂一舉多得。

板塊五:拓展練習,修改文章。

我準備這樣做:

我出示自己班級孩子寫的一段話,讓孩子運用以上的修改符號進行修改,在語言實踐中提高孩子的習作修改能力。

我為什麼這樣教呢?

1、遵循語文能力形成的規律,讓學生充分地語文實踐:我們知道語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形成的,本文教學我注重讓學生充分地語文實踐。比如,讓孩子默讀,找出葉老認真修改我作文的句子;比如讀後面的資料袋,看看葉老還在哪些地方進行了修改,這樣修改有什麼好處;再比如修改老師提供的片段,讓孩子在語文實踐中學會修改。

2、體現了得意不忘言的教學理念。

3、體現了“讓學”的教學理念。比如在交流葉聖陶修改我文章的句子時,先讓孩子劃句子,同桌交流,然後讓孩子反饋交流的時候根據孩子的回答隨機進行教學。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説課稿2

中午好,我今天説課的課題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下面我從説教材、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重難點、説教法與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六大板塊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這一單元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體驗成長的快樂。四年級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但他們中卻很少有人去思考這些問題,更不會意識到這些問題在自我成長道路中所起的作用,而這篇課文是當今文壇著名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了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讚頌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的文品和對人平易真誠的人品。文章的篇幅較長,其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適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達到以讀促情、以讀促悟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文章中葉聖陶先生批改了“我”的作文,所以還可以學習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説學生

由於四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鑑賞力,還有一定量的詞彙積累,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字詞,進行有感情地朗讀,並能在交流和討論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但是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於文字表面,對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還不容易理解,對文中所表現的'葉老關愛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

三、説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特色和學生實際情況,我把教學目標預設為。

1、能正確讀出“推薦、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思路,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葉老的認真、平和。

確定教學重點:

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認識兩個修改符號,並能運用其修改句子中的問題。

四、説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我採用一下教學方法:朗讀感悟法、對話式教學法和自學輔導等教學法,這三種方法穿插運用,可以充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能動性,鼓勵學生即興創造,在對重點詞句的反覆誦讀中,形成解析完教材,確定完目標及重難點,下面我將説説教法與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及六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幫助理解,並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播放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在學法上我將根據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來指導學生採用“讀——思——議——練”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中朗讀、思考、交流、練習,從而解讀課文,感悟課文學生個性化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情感脈絡。在學生的自學與教師的導學中打造一個動態生成的課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

鑑於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下面我重點説説教學流程:

五、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步,本課時教學過程我將按五個環節展開:

開課伊始,我和學生從《爬山虎的腳》談到葉聖陶,從葉聖陶談到肖復興,又從肖復興引出中心句: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的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這些都與上課的內容緊密相關,既可以勾起學生的回憶,又能通過談論葉聖陶,對即將學習的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更豐富的認識。接着我揭示課題,讓學生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隨機強調“那”和“綠”兩個字的書寫要求。這樣設計一方面進行寫字訓練,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瞭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體現“摯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思想。

首先,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教師檢查:注意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寫準字形。如,廳是後鼻音,薦是前鼻音,書寫薦的時候注意草字頭下面是存不是在,昏上面是氏不要在下面多加一點。在疏通完文字之後,我讓學生思考,課文寫了葉聖陶先生和“我”之間的哪兩件事?圍繞這兩件事怎樣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分別用四個字概括這兩件事,在交流時隨機形成板書(修改作文、邀請做客)然後我再讓學生看着板書完整的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對於四年級的學生而言,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在這沒有直接讓學生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而是通過提示,給學生一種方法的指引,從而學會概況課文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使學生通過動口、動腦、動手,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章脈絡,為下文細讀課文奠定基礎。

(三)細讀課文,重點品味。

學生要對課文有所感悟,首先得“批文以入情”。在引導學生由初讀進入細讀的過程中,我給每個學生充分的讀書與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徜徉在文本里,深入與文本對話。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1—5自然段,思考: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請畫出相關的內容,然後讀一讀這些句子。

(學生自學後交流)

課件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鈎或直線、曲線。指名讀這句話,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密密麻麻”“到處”來體會葉老的認真一絲不苟,隨後引入課外資源,引導學生看資料袋中一張畫像的修改原稿,從而讓學生對“密密麻麻”“到處”這兩個詞語有更鮮明的印象,葉老為肖復興修改處大到一個句子,小到一個詞一個字,甚至連標點符號也沒落下,可見葉老修改作文時是多麼認真仔細。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為了近一步體會葉老的認真,學習葉老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我還將利用課件,讓學生把肖復興的習作和葉聖陶先生為他修改後的習作做一個對比朗讀,體會這樣改的好處。從中學習到作文修改的一些方法,同時感受到自己的作文寫好後也要作這樣的修改。

接着課件出示描寫作者肖復興感受的句子: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拂”,輕輕擦過,“春風拂面”指像春風一樣從臉上輕輕擦過,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運用這個比喻,更形象地表達出自己對葉老濃厚的情感,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的理解和體會這些情感,我設計了層層遞進的情感暗示,進行朗讀指導。一讀:興奮。刪改後的句子更準確,更規範了,作者的高興之情由然而生,請同學們試一試讀出他的興奮心情。二讀:温暖看到葉老這麼認真、平和地為我修改作文,我感到春風不僅吹到面上,更是把温暖注入了心田,請大家再讀!三讀:感動葉老當時可是教育部副部長,工作繁忙,還擠出時間來為我一個素昧平生的小孩子改作文,我感動、我自豪,再讀!四讀:敬佩葉老當時已經70多歲了,還這樣關心一個孩子,我無法言表的感動都融於春風拂面的那一瞬間,再讀!

(四)整合課文,昇華情感。

通過上面環節的學習,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是零散的,這時我設計説話練習,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體會“我”的情感變化。

當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時,我(一下子愣住了)。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的修改後,我(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後,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這一環節試圖通過三個句式的練習,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昇華學生對葉聖陶先生的情感。

(五)回顧中心句,前後呼應。

在課接近尾聲時,我深情描述情境:雖然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葉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還深深地留在了肖復興的腦海中,所以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學生齊讀:“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接着,我總結全文:這節課,我們收穫頗多,在葉老家做客時,我又收穫了怎樣的感動呢?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又會留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下一節課讓我們再走進葉老先生的家,去盡情地享受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這樣結課是為了和課開始時呼應,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和主動性。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説課稿3

【教材分析】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了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這樣的文章對剛剛升入四年級的學生來説很有難度。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不容易理解,對文中所表現的葉老關愛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於此,我想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和感受葉老認真的態度,以及對下一代的關愛就是教學難點。感受葉老的人品和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學重點。教學中力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同內容的對比,補充課外資料等方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年段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課文大意。

【單元學習目標】

1、學生能認真閲讀,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與別人相處。

3、能通過閲讀、訪問、寫信等多種渠道瞭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齡人成長的的故事,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成長的快樂,思考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本課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範、燥熱、彷彿、融洽、黃昏、餘暉、客廳、模模糊糊”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聯繫上下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重點難點】

1、能聯繫上下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都學過《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還記得爬山虎的樣子嗎?

2、記得是誰寫的嗎?

3、是的,就是這位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大作家,大編輯葉聖陶老先生的作品,大家都尊稱他葉老。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葉老,走近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板書)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讓學生速讀課文,要求如下: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3)在文中劃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2、課文講了幾件事?

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教師明確:文章主要講了2件事。一是1963年,葉聖陶先生幫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這一年暑假請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修改作邀請做客)

三、學習第一部分,體會作文修改之道,初步感受葉聖陶的人品

1、課文哪幾小節是葉聖陶先生幫作者修改作文的事?(學生默讀課文,按事件將課文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5段,第二部分分6—10段。)

2、學生默讀前兩段,概括前兩段的兩層意思:我的作文獲獎了;老師告訴“我”是葉聖陶先生幫我改的。

3、請同學們速讀3、4、5小段,葉聖陶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呢?

4、大家翻看看課文後面的資料袋,看看葉聖陶先生當年給作者改的作文,你們有什麼感想。?學生各抒己見,體會葉聖陶修改作文的認真。

5、大家從這篇修改的作文中發現了葉聖陶先生的認真,當作者剛看到這份修改稿時,他有什麼反應呢?(愣住了)。

6、討論:作者為什麼會一下子愣住了呢?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因驚訝和激動,自以為是寫的很好的作文,沒想到葉聖陶竟改了那麼多地方:更沒想到葉聖陶先生會如此認真細緻的修改一箇中學生的作文。

7、大家再看資料袋,舉例來説説葉聖陶改了哪些地方?

(學生照着“一張畫像”的修改稿發言)。

8、這篇修改過的作文看上去是什麼樣子的呢?誰為我們讀讀呢?學生自願讀:映入眼簾的是……鈎或直線、曲線。

9、討論:作者從葉聖陶的修改中感受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生答)

10、是啊,我們雖然未見葉聖陶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風拂面。葉聖陶不僅為“我”改了作文,還在“我”的作文後寫了一則簡短的評語,誰來為我們讀?指名學生讀葉聖陶先生的評語。

11、如果説葉聖陶先生認真細緻的修改令“我”歎服,讓“我”受益匪淺。那麼,這則短短的評語,————學生接着讀:樹立了我寫作的信心。師:那時,作者才十五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聲國內外文壇的大文學家的指點和鼓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此時他對自己的寫作當然是信心大增。

四、精讀第二部分進一步感受葉聖陶的人品

1、當我去葉聖陶先生的家做客時,他對“我”又又是什麼樣的態度呢。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

2、課文中哪些詞表現了葉聖陶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請大家找出來並談談理由,相關語句有:意外、像大人一樣和“我”握手、交談融洽、親切、認真、質樸、期待等,引導學生從“我”和“葉聖陶”的身份差別去思考。

3、葉聖陶先生和我的談話讓我模模糊糊懂得了———學生跟讀:作家就是這樣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麼寫的。

4、作家是怎樣做的呢?(指板書詞語)學生:平易近人。

5、作品是怎樣寫的呢?(指板書詞語)學生:一絲不苟。

6、“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誰能説説“堪稱楷模”的基本意思。再結合課文來討論,最後嘗試用這個詞語造句。(板書:人品作品)説明:抓住描寫葉聖陶動作和語調的詞語來感受他的平易近人。

五、分析爬山虎,討論題意

1、文中幾處寫了爬山虎?指名學生回答。文中有三處寫到爬山虎,前兩次是具體的,最後一次是抽象的。讓學生朗讀相關語句,體會這一點。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一處描寫爬山虎的語句:剛進裏院……閃爍着迷離的光點。

3、這段描寫你們覺得美嗎,美在哪裏?引導學生將陽光和爬山虎與葉聖陶和“我”進行對比思考:把“陽光”照在綠葉上“閃爍着迷離的光點”比作“小精靈”,表面上寫有了陽光,爬山虎才生機勃勃,熠熠生輝,實際上表現出“我”受到葉聖陶先生的鼓勵,充滿了從事文學事業的信心。

4、誰來為我們讀讀課文中第二處描寫爬山虎的語句?指名學生讀,其他學生思考此時的爬山虎與第一處有什麼不同。

5、這時作者眼中的爬山虎與他第一次見到的在感覺上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會這樣?引導學生做遞進思考,“那片爬山虎”初見時“綠葱葱”再望則變得“沉鬱、“虎虎有氣”,説明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懂得了葉聖陶先生“親切之中藴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含的期待。”

6、課文中哪句話點明瞭題目?學生找出:“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7、這句話説明什麼?這句話點明瞭題目。説明了葉聖陶先生幫我修改作文並邀請我去他家做客的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我”的文學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説明:對文中描寫爬山虎的詞句進行具體分析,引導學生體會課題的含義。

六、修改作文,拓展延伸

1、大家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在寫作方面的知識有沒有增長呢?請大家試着修改一下《一張畫像》的前三小節。學生認真修改,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將自己修改的與葉聖陶修改的作比較,體會差別。説明:嘗試修改作文,將課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培養寫作能力。

七、課後作業

1、每個學生拿一篇自己以前寫過的作文,與同桌交換換着修改,然後互相評議。

2、老師固定一篇作文,一起修改,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