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課文

語文課文荷花澱教學反思

欄目: 課文 / 發佈於: / 人氣:6.21K

語文課文荷花澱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荷花澱教學反思

《荷花澱》教案

教學目的

1、學習通過人物對話、景物烘托、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寫法。

2、瞭解白洋澱人民抗日鬥爭中的生活,學習他們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

3、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閲讀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水生女人等婦女形象的分析。

2、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教學設想:

本文是課內自讀課,要求學生掌握學習小説的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説的特點,從故事情節、環境描寫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説所揭示的主題。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戰爭是一個讓人思考、讓人感悟的名詞,它演繹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見證了人性中的正義與邪惡。

列舉有關描寫戰爭場面的詞語(提問):血肉橫飛、血污淚痕、槍林彈雨、硝煙烈火、斷壁殘垣

《荷花澱》寫於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説,記敍的是抗日戰爭中發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澱(荷花澱)的一場伏擊戰。但它沒有硝煙瀰漫、血肉橫飛的場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戰爭場面。(閲讀過程中要注意。)

二、作家作品:

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風雲初記》,中篇小説《鐵木前傳》,短篇小説集《白洋澱》、《荷花澱》、《採蒲台》、《囑咐》,小説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等。

孫犁小説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説。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於水鄉泥土,帶着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澱派,與山藥蛋派(趙樹理風格)齊名。

三、 整體閲讀,理清情節:

學生快速閲讀,理解課文內容,理清小説情節,體會詩體小説的特點,然後快速概括文章所寫的三個片段內容:

注意: 隔行是小説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夫妻話別。(開端)

第二部分: 探夫遇敵。(發展)

第三部分: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尾聲)

本文是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安排情節的:月亮升起來──很晚──雞叫的時候──第二天──過了兩天──快到晌午──正午──這一年秋季──冬天

從小説三要素看,本文是虛化的人物,淡化的情節,特定的環境。

四、分析鑑賞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

這篇文章沒有驚險的戰鬥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藝術感染力呢?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麼呢?

明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麗坦蕩的荷花澱,那裏的荷花荷葉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象徵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願望。這是一副純美的畫面,荷花荷葉是畫面的主體,人物只是融入畫面並融入荷花荷葉的精魂,這正是《荷花澱》的真正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結晶。

1、第一部分第一層,描繪的是白洋澱夜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涼爽,蘆葦潔白,荷花飄香。

生活美: 勤勞的雙手,熟練的技藝,富饒的出產。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熱愛勞動,熱愛親人。

特別是兩個充滿想象的貼切的比喻,把勞動的場面詩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景物牽動着情思──天這麼晚了,丈夫還沒回家。

通過分析,我們認為這段景物描寫有如下作用:

第一,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氣氛,水生嫂就在這樣的背景裏生活、勞動,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温順善良。

第二,情景相生,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們的眼裏,家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這樣美好的家鄉豈能容忍外國強盜來侵犯?水生嫂正出於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對幸福生活的熱愛,才激起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比仇恨,毅然送夫參軍,毅然組織隊伍,參加戰鬥。這種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廣闊而深邃。

第三,為情節的展開作了鋪墊。開頭部分對小院子及白洋澱夜景描寫,不僅為話別提供了時間、地點和和諧的氛圍,而且也為下文荷花澱伏擊戰的環境作了鋪墊。

2、第二部分第二層正午澱上風光的描寫:

幾個女人探望丈夫的歸途上,有點失望,有點傷心,這種遼闊而靜寂的環境烘托了這種情緒,但澱上萬裏無雲的開闊、明朗的風光,使她們受到感染,增強排遣憂鬱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歡笑起來──以景寫人,情景相生。

3、婦女們急中生智,把船搖進荷花澱,又對澱上風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寫(第二部分第三層): 描寫日光下的水鄉風光。第61段。

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了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牆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澱的哨兵,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澱裏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着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對照下文荷葉下認出她們丈夫的情景,更會驚歎小説構思的巧妙和佈局的精當。

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後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縱深而高遠。概括起來説,荷花澱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麼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麼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麼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温情,戰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五、分析鑑賞簡潔而傳神的對話

分角色朗讀夫妻話別一節,朗讀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達人物感情。並討論:這一節對話可分幾層?

明確:可分為追問真情、贊同丈夫參軍、應承丈夫的囑咐等三層。

請運用聯想和想象,結合上下文和語境,認真分析水生嫂的對話,説説這些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有什麼作用?

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晚?表現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她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怎麼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温柔、機敏和穩重的性格。

你總是很積極的。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於説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讚揚。

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裏的難處就好了。經過水生的一番勸説,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裏,而且能體諒家裏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係,統一對丈夫和對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麼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鬥的精神。

小結:夫妻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後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鬥爭,發展成為抗日遊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同時,話別也刻畫了水生熱愛祖國,處處以民族利益為重,事事爭先,也愛家庭、妻子、孩子,體貼理解妻子,鼓勵妻子進步這樣一個革命戰士的形象。

五、佈置作業:

1、認真朗讀課文。

2、改編仿寫夫妻話別一節(品味人物對話,分析水生嫂的性格)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請朗讀改寫後的對話:

(很晚丈夫才回來)女人抬頭瞪着他説:死到哪裏去了,這麼晚才回來!沒你的飯了。説着,拍拍手站起來要往灶間走。

水生坐在台階上説:吃過飯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漲,説話也有些氣喘。她説:有事快説。我知道,回來晚了一準沒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盡瞎猜。四下裏看看又説爹呢?

你還有爹呀?早睡了。

小華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麼事?給我痛快點。

水生小聲説: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裏的活兒,怔了一下,站起來,並不看水生的臉。不就是這麼點事嘛,還又問爹問小華的,婆婆媽媽不直説。我給你弄點飯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過了。今天在縣裏開會,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閃光: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兒子。你要是不積極,爹和我都不依你。

比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寫後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異同。

異原文中的女人:温順、體貼,對丈夫極為依戀,甚至有些纏綿,雖然她同時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氣、有準備承擔丈夫交給她的任何責任的。(水)

改寫後的女人變得潑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飾內心的不捨

語文課文荷花澱教學反思

教學目的

一、認識白洋澱地區人民的抗日鬥爭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二、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三、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閲讀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設想

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難點:以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為突破口,提高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本文是課內自讀課,要求學生掌握學習小説的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説的特點,從環境描寫、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説所揭示的主題。

三、本文確定為“文學鑑賞課”,採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

四、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時的對話描寫進行鑑賞討論。其他景物描寫和對話描寫,只能靠以練代講,“舉一反三”。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佈置課前預習。

1.全文已空行標明是三部分,用簡潔、含蓄、連貫的語言給各部分加個恰當的小標題。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百字左右)。

3.小説的故事情節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篇小説的三個部分各屬於哪個階段?

二、上課開始時提示本課主要教學目標 :

1.認識白洋澱地區人民的抗日鬥爭生活和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2.掌握學習小説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4.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檢查預習。

1.全文三部分的標題:

(1)夫妻話別(2)探夫遇敵(3)助夫殺敵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澱,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遊擊戰士。

3.夫妻話別(開端)

探夫遇敵(發展)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