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課文

《陳涉世家》課文翻譯

欄目: 課文 / 發佈於: / 人氣:2.95W

導語:《陳涉世家》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傳記,文章主要敍述他發動起義的經過和發展形勢。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陳涉世家》課文翻譯,供各位閲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陳涉世家》課文翻譯

原文: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上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鋭,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勝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譯文:

陳勝是陽城縣人,表字叫涉。吳廣是陽夏縣人,表字叫叔。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邊高地(休息),悵然歎息了好長時間以後,對同伴們説:“有朝一日有誰富貴了,可別忘記咱窮哥兒們。”同伴們笑着回答他:“你給人家耕地當牛馬,哪裏談得上富貴啊!”陳勝長歎一聲,説:“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凌雲壯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徵召窮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漁陽,臨時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進這支隊伍,並擔任小隊長。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了期限。誤了期限,按秦王朝的軍法,就要殺頭。陳勝、吳廣在一起商量,説:“如今逃跑(抓了回來)也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為國家而死,這樣好吧?”陳勝説:“全國人民長期受秦王朝壓迫,痛苦不堪。我聽説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該立為國君,該立的是長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諫勸始皇的緣故,始皇派他到邊疆去帶兵。最近傳聞説,並不為什麼罪名,二世就將他殺害。老百姓大多聽説他很賢明,卻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項燕擔任楚國將領的時候,(曾)多次立功,又愛護士卒,楚國人很愛憐他,有人認為他戰死了,有人認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們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當有很多人來響應的。”吳廣認為(這個見解)很正確。(二人)於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倆的意圖,説:“你們的事都能辦成,能建功立業。不過你們還是去問問鬼神吧!”陳勝、吳廣很高興,(又)捉摸這“問問鬼神”的意思,終於悟出:“這是教我們先在眾人中樹立威信啊。”於是用硃砂在綢條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再把綢條塞進人家網起來的一條魚肚子裏,士兵買魚回來烹食,發現了魚肚子裏的綢條,本來已經覺得奇怪了。(陳勝)又暗地裏派吳廣潛藏在駐地附近叢林裏的神廟當中,天黑以後點上燈籠(裝鬼火),裝做狐狸的聲音,向(士兵們)喊道:“大楚復興,陳勝為王。”士兵們一整夜既驚且怕。第二天,大家到處談論這件事,都指指點點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陳勝。

吳廣平時很關心周圍的人,士兵們大多願意為他出力。(那天)(兩個)軍官喝醉了,吳廣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們發火,讓他們責罰他,藉此來激怒士兵。那軍官果然鞭打了吳廣。(眾士兵憤憤不平,)軍官(剛)拔出劍來威嚇(士兵),吳廣一躍而起,奪過劍來殺死了他。陳勝協助吳廣,一同殺了兩個軍官。陳勝把眾戍卒召集起來,宣佈號令,説:“各位(在這裏)遇到大雨,都超過了規定到達漁陽的期限。過期就要殺頭。就算僥倖不殺頭,而戍守邊塞的人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再説,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幹出一番大事業啊。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眾戍卒齊聲應道:“一定聽從您的號令。”於是冒充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為的是順從百姓的願望。大家露出右臂(作為義軍的標誌),打出大楚旗號。又築了一座高台,舉行誓師儀式,用那兩個軍官的頭祭祀天地。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任都尉。起義軍(首先)進攻大澤鄉,佔領該鄉後接着進攻蘄縣。攻克蘄縣後,就派符離人葛嬰帶兵攻取蘄縣以東的地方。(陳勝自率主力)攻打、、苦、柘、譙等縣,都拿下來了。一路上收編人馬,等打到陳縣的時候,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馬一千多匹,士卒幾萬人。進攻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帶兵在譙門中應戰。起義軍(一時)不能戰勝,(不久)守丞被人殺死,大軍才進入陳縣。幾天後,陳勝召集當地的鄉官和有聲望的人共同商討大事。這些人異口同聲地説:“將軍您親自披甲上陣,手拿武器,討伐殘暴無道的秦國,恢復楚國的'社稷,論功應當稱王。”於是陳勝被擁戴稱王,宣稱要重建楚國。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紛紛起事,懲辦當地的長官,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勝的號召。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的

一、熟悉課文,疏通文意。

二、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三、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

教學設想

一、在熟悉課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

二、充分利用課後練習,將其自然融入課堂教學中,減輕學生負擔,落實“訓練重點”。

三、在熟悉課文、疏通文意基礎上,通過填空題,達到理解基本內容的目的。

四、用複述主要內容的方法,強化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一、熟讀課文,疏通文意。

二、瞭解作者和《史記》。

教學過程

一、 板書課題和作者:陳涉世家 司馬遷

1、簡介司馬遷和《史記》。

2、方法:引導學生看教材註解①。教師適當補充。

二、初讀課文

1.正音

2.試譯課文  二人小組,結合註解流通大意,並記下看不明白的語句,待全班討論解決。

[説明] 學生分小組疏通大意,教師多給一些時間。其間教師巡視,隨時解答一些學生的疑難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只是疏通大意,不需要逐字“對號入座”。指導學生練習在書上做點筆記。

三、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一、三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二、瞭解一些詞古今的不同意義。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温習課文

教師出示卡片,或利用投影(小黑板)出示練習一第1題所列的語句,請學生讀出句中停頓,並説説句意。

(l)發間左?戍漁陽900人

(2)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3)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詞中

(4)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絢蘄以東

〔説明〕句中的停頓,參看《教師指導用書》。

第2題。讀下邊三組句中a、b兩句,注意讀出語氣(略去句後的標點)。

a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b.等死,死國可乎

a 嗟乎,燕雀安知鴻韻之志哉

b.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a.此教我先威眾耳

b.且壯土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

〔説明〕從檢查作業入手,目的是通過朗讀,温習課文內容,也為下邊將要進行疏通文意(集體)做準備。

聽教師範讀一遍課文。

要求:聽讀時,想每句話的大意,想上節課有問題的語句現在明白了沒有;準備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

二、集體解疑,疏通文意;理解基本內容。

學生提出有疑難的語句,全班集體解疑。具體方法:

一個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或句子,教師鼓勵其他同學給這位同學解説明白;同學們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師講解。

〔説明〕讓同學之間互解疑難,既使之產生興趣,又利於培養獨立學習的習慣。

二人小組,討論課後練習二,填空。

(l)起義的導火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戍卒在開赴漁陽途中遇雨失期)

(2)陳勝認為起義將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①秦二世殺太子扶蘇,引起人民羣眾對秦王朝的更大不滿;③楚人懷念楚將項燕,有強烈的復國願望)

(3)為起義作輿論準備的辦法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

(①將寫有“陳勝王”的布條置魚腹中,戍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②吳廣在駐地旁的叢詞中,狐嗚呼口:“大楚興,陳勝王。”)

(4)是起義的第一步;接着用。作為動員羣眾起義的口號。

(並殺兩尉;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

集體討論填室內容。

〔説明〕能將上面每個空填準,對課文內容就有了基本理解,教師不需要在這方面作過多講解。集體討論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再讀“閲讀指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瞭解古今詞義的不同。

以完成課後練習五第1題為主要內容。

教師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寫上如下樣子:

涉水時(年輕)  亦死(逃亡)  令吳廣(暗地)  中停停語(處處)(將軍身披堅執鋭(自己、親自)

要求:為每組配上一句現代漢語,每句中要用上加點詞,然後在句後括號內,註明現代漢語的意思。

〔説明〕指導學生利用現代漢語詞典,瞭解古今的詞義有何不同。教師不必細講,學生能按要求做了,就達到了目的。

四、複述課文的內容。

要求:(1)用現代白話複述;(2)複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環節和關鍵之處。可參考前邊所做的填空練習。

〔説明〕串譯課文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只解決疑難,以此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讀習慣和善於利用註解的習慣。應該説,做到這些,課文大意學生已能明白了。用複述的形式,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基本內容。能夠複述佔主要情節,即説明達到了教學目的。

五、佈置作業。

在本上翻譯第三段。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學過中國古代歷史,能説出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爆發於哪個朝代,起義的領袖是誰嗎?

學生髮言,教師板書課題及作者。

學生髮言,教師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檢查預習。

1  《史記》是一部什麼書?

《史記》是漢代司馬遷編寫的一部史書,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自黃帝至漢武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史記》不僅史料翔實,而且文筆流暢,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因而魯迅先生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  陳勝、吳廣起義發生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

3  給下列黑體的字注音,並説出其含義。

陽夏(jiǎ)  嗟乎(jiē)  適(zhé)戍  當行(háng)  陳勝王(wàng)  罾(zēng)  篝火(gōu)   忿恚(huì)  笞(chī)  徇(xùn)  (zhì)  酇(zàn)  柘(zhè)  譙(qiáo)  碭(dàng)  社稷(jì)

三、教師朗讀課文後指導學生理清敍事線索。

提問:圍繞着農民起義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敍的?

明確:按照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敍述。第1段介紹農民起義的領袖;第2段記敍起義的原因和謀劃情況,第3段寫起義的經過和取得的勝利。

四、研讀第1段。

1  閲讀理解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1)“之”的三種不同用法;

(2)“也”“哉”所表達的語氣;(3)“嘗”“毋”“苟”等詞的含義。

2  學生口譯並講評翻譯情況。

3  質疑和討論。

提問:本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陳勝的?

討論明確;這一段從籍貫、身世、志向等方面來介紹陳勝。(1)“與人傭耕”,表明陳勝是個被剝削受壓迫的窮苦農民;(2)“悵恨久之”,説明他對所處的貧困地位的不滿;(3)“苟富貴,毋相忘”,表達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識;(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説明了他的遠大志向。

五、佈置作業。

預習課文2、3段。要點:完成課後“辨析·比較”題三、1  2題,掌握多義詞;找出文中通假字和活用的詞。

第四課時

一、檢查預習情況。

學生口頭回答上節課佈置的預習要點,教師作補充,從而掌握文中的多義詞、通假字及詞類活用用法。

二、研讀第2段。

1  閲讀理解課文,講清重點字詞句(結合文中註釋與語境進行):

皆次當行  會天大雨  等死  以數諫故  誠以吾眾  宜多應者  威眾  間令(與“又何間焉?”比較)  往往語

2  學生口譯並講評翻譯情況。

3  質疑和討論。

提問:農民起義的原因是什麼?在段中畫出有關句子。

討論明確: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勞役和殘酷的刑法。“發閭左適戍漁陽900人,一次徵發就達900人,可見當時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斬”,説明秦朝法律的苛酷,從而表明起義是統治者逼迫出來的。

提問:陳勝、吳廣是怎樣謀劃起義的?怎樣看待他們所採用的迷信手法?

討論明確:首先,陳勝、吳廣正確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秦王朝的殘酷統治及廣大平民百姓的怨恨之情;同時,陳勝還分析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提出借扶蘇、項燕之名“為天

下唱”的主張;最後,他們為起義製造輿論。採用“丹書魚腹”、“篝火狐鳴”等迷信的方式,這是根據當時的的具體情況而採取的鬥爭策略,説明陳勝、吳廣的足智多謀。提問:這一段主要採用了什麼描寫?(語言、動作、外貌)

明確:以記敍人物的對話為主,通過對話描寫,刻畫了陳勝、吳廣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能。

三、研讀第3段。

1  閲讀理解課文,講清重點字詞句(結合文中註釋和語境進行)

多為用者  忿恚尉  借第令毋斬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比至陳  豪傑  被堅執鋭  刑其長吏

2  學生口譯並講評翻譯情況。

3  質疑和討論。

提問:這一段寫了哪些內容?

討論明確:寫了三方面內容。(1)並殺兩尉;(2)為壇而盟;(3)勝利進軍。總之,寫了起義的經過和勝利情況。

提問:“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的思想含義是什麼?

討論明確:這句話表達了陳勝等人敢做敢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氣概,對封建等級制度進行否定。這種思想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提問:哪些詞語表現了起義軍的勝利進軍情況?結尾一句有什麼作用?

討論明確:“攻”“下”“收”“皆下”等動詞,表明陳勝、吳廣起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結尾一句進一步反映起義的影響、號召力之大;農民起義風暴席捲各地,猛烈地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同時也告訴人們,這場農民運動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

四、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理解·積累”題四、五;背誦“陳勝、吳廣乃謀曰……吳廣以為然”和“召令徒屬曰……吳廣為都尉”兩段文字。

第五課時

一、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二、討論本文的主題思想。

提問:陳勝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作者對這一歷史人物持什麼態度?試説明理由。討論明確:作者對陳勝是肯定和讚揚的。“世家”是《史記》中為那些對全國政局有影響的王侯將相所作的傳記,司馬遷將陳勝與一般的王侯齊觀,可見對他首先發難的功績是予以充分肯定的。

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活動,歸納出主題思想:本文生動地記敍了陳勝起義的過程,刻畫了陳勝、吳廣的英雄形象,讚揚了他們反抗暴秦專制的歷史功績。

三、討論本文的寫作特色。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啟發誘導,明確:

1  圍繞中心來選材組材。文章圍繞着秦末農民起義這一中心事件,詳略得當地記敍了起義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作者首先簡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陳勝的身世和抱負,繼而詳寫起義的原因、謀劃情況、起義的經過及得取得的勝利。條理清楚,主次分明。

2  通過對話描寫來刻畫人物。全文共寫了三次對話。第1段陳勝與同伴們的對話,表現了他遠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識;第2段陳勝同吳廣的對話,反映了他們善於鬥爭的智慧和才能;第3段陳勝同戍卒的對話,表現出陳勝反抗階級壓迫的英雄氣概。不僅如此,作者還善於根據人物不同的身分和處境,寫出對話的語氣。如“若為傭耕,何富貴也?”與“等死,死國可乎?”兩句,皆為疑問句,但語氣表達方式同中有異,前句“也”相當於“啊”,表達的語氣肯定意味強些,表現了“傭耕者”對陳勝的話根本不相信;後句“乎”表達的語氣委婉些,含有徵徇的意味。從而生動地刻畫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四、佈置作業。

教學反思

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的文言文均選自歷史著作。文中涉及到不少中國古地名。在教《陳涉世家》時,由於沒有認真查閲有關資料,我差點犯了一個大錯誤。

時,由於沒有認真查閲有關資料,我差點犯了一個大錯誤。

陳勝率領義軍攻下大澤鄉,以後的戰爭勢如破竹。文中有這樣幾句:“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及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郅、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及入據陳。”我帶領同學們逐句疏通文意,“……於是命令符離人葛嬰帶兵攻佔蘄以東的地區。攻打郅、苦、譙……都攻下了……於是進兵駐紮在陳。”説到這裏,突然一名學生舉手提問了:

“老師,怎麼這次起義彷彿是葛嬰的主角,起義軍到了陳,怎麼還沒説到陳涉作戰的事?這篇課文明明是寫陳涉的呀?”

教了多遍《陳涉世家》,冷不丁頭一回遇到這個疑問,並且我也一下子就發現了其中定有問題。

我不敢怠慢,立即停下來,掩飾內心的驚慌,説:“問得好!那麼我們再來看看這一段文字,找找答案好嗎?”趁大家看書討論時,我趕緊看“蘄、郅、苦、陳”等地名是今天的何處,發現“蘄”是現在安徽宿州南部,而“苦”、“柘”和“陳”都在河南,它們根本不是“蘄”以東,而是“蘄”的西南部。於是我又立即查閲教學參考書,四分鐘後,終於明白了,原來,“攻郅……”一句省略了主語“陳涉”,按當時實情是葛嬰與陳涉兵分兩路,陳涉率主力一直攻打到“陳”。

於是,我立即表揚了提問者的細心,再略加分析,讓學生明白了。並以“剛才老師是特意看看有沒有人會發現這個問題”為由,給自已一個台階下了。

有了這次“有驚無險”的經歷,我再也不敢隨便處理與古地名有關的文句了。從此,我也常備了一套《中國歷史地圖冊》和《中國地理地圖冊》,當作語文教學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