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學習方法

語文的學習方法15篇

欄目: 學習方法 / 發佈於: / 人氣:6.3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在不斷地學習,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大家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學習內容。想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的學習方法,歡迎閲讀與收藏。

語文的學習方法15篇

語文的學習方法1

【—總結之魯迅簡介】,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現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著名短篇小説《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記《而已集》、《二心集》、《三閒集》等。 《朝花夕拾》是魯訊寫於1926年2月間的散文集,共10篇。《故鄉》選自小説集《吶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選自《朝花夕拾》;課文《雪》選自《野草》(《魯訊全集》第2卷);《阿Q正傳》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

總結: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初中語文閲讀之冬季到台北來看雨

關於冬季到台北來看雨的閲讀理解題目知識,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講解的內容。

冬季到台北來看雨

①來時,便聽説台北是個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響,為世界上許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專門到台北來看雨的,我從家鄉來,我説家鄉話,我唱家鄉戲,我帶着家鄉情來看家鄉人。為兩岸的文化交流,我們一行20人,應台灣名伶劉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請,到台灣演出河南豫劇。

②演出可謂盛況空前。我們的觀眾有的是驅車200多公里趕來的,有的是被人用輪椅推進劇場的。有的一來使當起了“義工”,貼戲報、打水掃地、搬運道具,看到什麼活兒都搶着幹。“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一時間,鄉音鄉韻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場面十分感人。

③對台北的河南老鄉來説,他們來看家鄉戲,主要是來找家鄉情的。一位叫賈文斌的老人,在頭一天看戲時,緊緊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開,他顫巍巍地説:“我一聽到這梆子敲、板胡響就想回家……”80歲的老人説着説着就像小孩一樣哭了起來。一位麻老先生對我們説:“我吃過台灣的幾十種水果,世界上近百種水果,哪一種也沒有家鄉的榆錢和柿子有味,幾十年不嚐了,想啊!”台北河南同鄉會的喬律師説:“我是喝黃河水長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們跟我們談這些的時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鏗鏘的聲音,不正是深沉的思鄉情愫的袒露嗎?他們的生命源頭在故鄉,那裏有生養他們的老祖宗,那裏有他們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賣苗郎》、幾句《尋兒記》就使台下看戲的老鄉們大哭失聲幾回田。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鄉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輕時手拉手陌上採桑的結髮妻子?還是想起了當年揮灑“十八相送”的情景?數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劇情勾起了他們人生際遇中最深刻的記憶,他們怎能不悲傷、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還在無休無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氣給人帶來惆悵。雨如信使,傳達着一種情思,創造着一種愴然悲涼的氣氛。我們歸來時,老鄉們冒雨趕來送行。車開了,透過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勁揮動的手,卻無法看清他們臉上流的是雨還是淚……我在心裏向老鄉呼喚: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錢,晚輩們會採下讓您嚐鮮;秋後,房前屋後,坡上路邊,柿子黃澄澄紅丟丟的一片,晚輩們會摘下送您手邊。再聽幾回地道的家鄉戲吧,原湯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題目是“冬季到台北來看雨”,文中也多次寫到雨,對此,看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台北冬季確實多雨。

B.密密的雨絲和綿綿的鄉情有相通之處。

C.融情於景,把濃濃的鄉情融人對雨的描寫之中,形象地表現了文章的中心。

D.這是託物言志的寫法,與《荔枝蜜》一課寫法相同。

【答】:()

2.本文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達方式。

3.“盛”的意思分別與(1)(2)相同的一項是

(1)盛情邀請()

(2)盛況空前()

A.參加盛會B.盛意難卻C.身着盛裝D.盛氣凌人

4.第③段中“緊緊”、“抓”、“久久”和“顫巍巍”四個詞語,表現了賈文斌老人怎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畫橫線的句子與前文哪句話相呼應?找出來寫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6]

6.文中“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肥嘟嘟”等語句,十分通俗、口語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從文中再找出一例,寫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聽了賈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喬律師的話,“我”會説些什麼?聯繫文章中心,發揮想象,把“我”説的話寫在下面。(有創見的可加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敍述9記敍),描寫(寫景),抒情,議論。

3、B、A

4、盼到親人來臨,內心十分激動、喜悦。

5、哪一種也沒有家鄉的榆錢和柿子有味。

6、黃澄澄紅丟丟。(或:原湯原水原汁原味)

7、此題是開放性試題,只要圍繞文章中心,言之成理,語言通順即可給分。內容或表達特別突出的加1—2分。

語文的學習方法2

成語是在語言中經過長期實踐,錘鍊而成的固定短語,它具有簡潔明快、要言不繁、因近取譬、畫龍點睛的特點,是漢語詞彙中的精華。因而正確地辨析和運用成語也一直是歷年高考試卷上的必考內容。

重視成語學習,加強成語積累,本應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許多中學生在這方面卻不懂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在成語學習上盲目隨意,而且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顯得模糊混亂。本文就此談談成語學習的一些方法,旨在交給中學生一把鑰匙,以打開高考成語試題的這道小門。

一為解字。

即對成語逐字解釋。尤要突破難點。這是理解整個成語意義的基礎。有不少成語往往一詞當關,萬夫莫開,如暴殄天物的殄(糟蹋)、不刊之論的刊(刪改)、文不加點的點(點除)、弔民伐罪的吊(慰問)等,這些往往成為理解全詞的攔路虎,必須學武松打虎,整體意義才能迎刃而解。當然,辦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認真對待,勤。否則,就要望文生義,貽笑大方了。不信猜猜 不名一錢、不足為訓的意思,再查查詞典,是不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呢?

二是本記。

即識記原意或本意。成語的語意是比較豐富的,但它的所有意義都由原意或本意經由引申、轉移、比喻等途徑演變而來。理解並記取成語的本意,對理解其今意或它意很有幫助。如對牛彈琴,原意是用來諷刺牛(喻指談話對象)愚蠢的,今意也用來譏笑説話做事不看對象,這是對原意換位思考的結果,這樣一想,不僅幾個意義都理解記住了,説不定還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再如花花世界原指繁華的都市,後來指 表面繁榮的社會,今又指花天酒地的生活環境,細一想,這兩個後起意不是對原意的否定和擴大而產生的嗎?

三為温故。

温故而知新,多瞭解一些成語的典故,尋根探底,大有裨益。成語都是有來歷的。它們的來源和出處主要有歷史故事、寓言傳説、民諺俗語、詩文典籍。在學習過程中,瞭解並藉助這些背景知識,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三人言虎、獨佔鰲頭、東施效顰、汗牛充棟等,這些成語字面上的解釋並無困難,可是整合起來還是不得其解,這時就必須要了解其來源和出處了。三人言虎語出《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意思是説,三個人謊傳城市裏有虎,聽者就會信以為真,比喻説的人多了,就能使人把謠言當事實;而元代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裏有:殿前曾獻昇平策,獨佔鰲頭第一名之句。成語獨佔鰲頭就語出於此,可見,其意為中狀元,居首位。一般較大的成語辭典都會盡可能的列出成語的可靠出處。餘例不再贅述。

萬人空巷首當其衝炙手可熱莘莘學子差強人意等成語,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錯的成語。對成語的使用,由於很多時候人們已習非成是,這就給正確判斷帶來相當大的難度。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極容易用錯的成語40例,供大家複習。同時,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這類成語的用法,以不斷強化積累。

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倖,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常誤用為貶指。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後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 卓爾不羣: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 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鑑,為我所用。

28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願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餘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30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31 無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於壞事)。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無所不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與此類似的還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談:形容説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説話動聽)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誤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兩端:形容遲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後不一致。

36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盤算,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用心精力,費盡心力)。

37 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

38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後。易和鞭長莫及(指力量達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針、政策。易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説的是什麼,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説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四為分析。

即要注意分析成語詞語間的語意關係、語法結構。成語是當時的情態語言直接保留或提純下來的言簡意賅的凝固結構短語,一定要細心推求其詞語間的語意關係,分析其語法結構,才能避免誤解。20xx年的全國高考試題對道聽途説提供的解釋是在道路上沿途聽説的沒有根據的消息,迷惑了許多考生,究其原因,其實就是把路上聽來,又在路上載説這樣的順承關係誤解成了動賓關係!

成語的語法主要有並列關係(如:披荊斬棘,防微杜漸)、承接關係(如:見異思遷,出奇制勝)、目的關係(如:削足適履,殺一儆百,越俎代皰)、因果關係(如:捉襟見肘,水落石出)、主謂關係(如:毛遂自薦,杞人憂天,夜郎自大)、動賓關係(如:得天獨厚,不見經傳,棋逢對手,如釋重負)、補充關係(如:退避三舍,無動於衷,荒謬絕倫,壽比南山)、動賓補關係(如:問道於盲,貽笑大方,拒人千里,守口如瓶)、連動關係(如:畫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補牢)、兼語關係(如:請君入甕,引狼入室,轉危為安)、偏正關係(如:衣冠禽獸,扶搖直上,彬彬有禮)、變式關係(如:時不我待,唯利是圖,唯我獨尊)。

而相當多的成語,都能夠用先分析其結構成分的意義,再綜合詞語整體意義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釋。如巧奪天工,主謂結構,奪,勝過,天工,天然的精巧,那麼,巧必然是指人工的精巧而不是天然的了,所以翹首西望,海面託着的就是披着銀髮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20xx年高考題)這句中的成語巧奪天工就是使用不對了。

五為辨異。

對成語,在理解其含義的基礎之上,還要重視成語在句子中的實踐運用,並從以下幾個方面辨析成語之間的差異。

1. 感情色彩方面。

不常用的成語,不要望文生義,主觀臆斷。弔民伐罪、不刊之論、文不加點、不孚眾望不足為訓等含有否定意義詞的成語不一定是貶義詞。而目光如豆、一團和氣、與世無爭等有肯定意義詞的也不一定是褒義詞。1997年高考的趨之若鶩、1998年考到的處心積慮就屬於貶詞誤用。

2. 詞義輕重方面。

如他的設計雖然有些缺點,但方向正確,無可非議。既有些缺點,怎能無可非議?其實該用無可厚非。這就是不分輕重,錯用了成語。20xx年高考成語洗心革面的誤用也屬於這類錯誤。

3. 適用對象或範圍方面。

如:1999年的博物館裏保存着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侖美奐。美侖美奐形容房屋多而高大華麗,用以形容商品就不合適。20xx年的高考題A選項用汗牛充棟形容古人中刻苦學習的楷模, 20xx年高考D項把謙詞蓬蓽生輝用於他人居室,也都是用錯了對象。

4. 與句中詞語的搭配方面。

這類錯誤很多,也很複雜,尤其要注意。如20xx年的高考題:老王家的櫥櫃裏擺滿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種老舊手錶,每當他嚮慕名前來的參觀者介紹這些寶貝時,總是如數家珍。如數家珍與句中介紹這些寶貝重複。1997年高考的莘莘學子也不能與句中修飾它的兩人、一位搭配。

5. 是否符合慣用句式。

如1998年高考的望其項背,多用於否定句或反問句中,而選項中卻用於陳述句,顯然是不合適的。

我國的成語浩如煙海,要一箇中學生全部掌握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而近年來高考成語的考查又由知識型轉化為能力型,重點考查學生對書刊報紙等常用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所以,我們只有把文中所談的基本方法靈活掌握,綜合運用,不斷積累,才能真正擁有並運用好中華語言中的這塊藝術瑰寶,並在高考中穩操勝券。

語文的學習方法3

 一、梳理知識框架

對於語文的學習,我們需要優先了解我們對於語文這一門學科的瞭解程度,才能為接下類的學習中,針對性的將我們所未了解內容,優先學習,將我們課本拿出一一對照其中的重要知識點,確定我們對課本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避免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出現一些知識點遺漏或遺忘的現象出現,而知識梳理過程中,我們可以將知識重點為中心,環繞確定相關知識點,以方便我們可以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這才是知識梳理中最重要的一步,後續就是不斷的理解分析,並加以鞏固,以避免出現知識遺忘的現象出現。

二、知識積累

知識梳理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將我們我們所缺乏的知識點補足,避免在之後的學習中需要運用相關知識,而導致學習過程受阻,基礎的積累程度,代表着我們知識的上限程度,知識積累差,那麼就很容易出現卡題現象,最終不管是請教老師,還是回過頭來重新學習知識點,都無疑浪費我們的寶貴時間,所以,才即將實際演練前,我們優先需要將我們的基礎打牢。

三、作文素材

作文是語文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作文積累不足,還很容易影響我們對於閲讀題的解答,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空餘時間,去閲讀相關類型的作文或文章等,積累我們自身的作文素材的累計,而之前所做過的作文,也可以將之拿出來分析其中的寫作思路,與當初的寫作想法。不斷的分析閲題各種有用的作文,才能真正的將我們的作文積累夯實。

語文的學習方法4

這篇聞一多先生的即興稿的教學怎樣出新?如何選擇切入點?怎樣利用這一例強化“大”的觀念?我在設計這一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了這諸多因素,遂將課題定為《從〈〉習的語言》,也就是將全文的教學緊緊圍繞“的語言”來進行。

[教學目標 ]

1.目標:

明確句式變化、修辭使用等技巧在演講語言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初步掌握演講語言中表情達意的技巧,並且學以致用。

2.目標:

①以演講為突破口,以演講語言為重點,通過師生的演講及對演講語言的品評活動,培養的聽、説能力和審美能力。

②在演講語言的學習中訓練學生迅速、準確地組織語言的能力和運用句式的變化和修辭等技巧表情達意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探討、研究、實踐句式變化、修辭的使用等語言技巧在演講語言中的重要作用。

[形式]

創設熱烈的探討和研究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學習主體敢想、多想,敢説、多説;積極示範,做學生的樣板。

[佈置]閲讀文章下注釋,瞭解背景,爭取通過自己的揣摩,能夠演講。

[教學步驟 ]

1.導入 :(時間約為5分鐘)

①明確預習達到的目標。

提問:《》是怎樣一篇文章?是在怎樣的環境下演講的?為什麼叫做“最後”一次講演?(目的是引導學生講出聞一多先生演講的目的、對象和背景,強化演講語言的運用效果)。

②教師藉此創設意境,引導學生感受當時的環境(目的提引導學生注意聞一多先生演講語言取得如此的表達效果,所使用的語言技巧);教師演講《》片斷(目的是使學生對演講語言的運用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2.進入主題[學生帶着要求閲讀文本,學生感受階段]:(時間約為10分鐘)

①提問:《》的語言為什麼具有如此強烈的表達效果?(目的是引導學生以《》為例題,對演講的語言技巧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②隨着學生對文中若干語句的摘錄,引導學生對句式變化、修辭使用,以及包括人稱的變換、感情在字裏行間的流露等等特點、技巧的作用進行分析,並且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比較(包括使用閲讀手段),初步理解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即探討、研究、實踐句式變化、修辭的使用等語言技巧在演講語言中的重要作用。

3.課堂主體部分[學生認知提升階段]:(時間約為6分鐘)

①引導學生由例題《》放眼演講語言的藝術(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所學是為了應用)。

②教師拿出兩個體現本課教學重難點的典型演講片斷,供師生閲讀、晶評(目的是印證、夯實學生在感受階段建構的關於演講語言的知識意義)。

4.漸入課堂的高潮[學生獨立晶評階段]:(時間約為14分鐘)

分發給學生3篇現當代優秀演講片斷的演講稿,放手由學生以討論的形式,研究、探討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在演講稿中的體現,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嘗試演講。

5.全課的高潮[學生獨立實踐階段]:(時間約為10分鐘)

以當時當地發生的與學生生活非常接近的引起一定震動的事件為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所感受、認知的關於演講語言的知識意義去實踐演講(可以用分組討論、推舉代表、比賽等形式)。

教師演講示範。

(此處即興演講難度較大,可能出現兩種情況:A.學生默不作聲;B.學生異常活躍。教師可以隨機應變,調整示範演講與學生演講的次序。)

6.總結並作業 :(時間約為2分鐘)

①明確指出本節課學習的僅僅是演講的基礎,更多的研究與時間還有賴於日後的勤學苦練。

②列出參考書目,作為學生繼續研究演講、演講語言的工具(為學生日後進行研究性學習創造條件)。

語文的學習方法5

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我在高中時,曾經組織了一個語文小組來練。首先基礎知識是必要的。從基礎題練起走。什麼是基礎題呢?就是選擇題的前六道。我畢竟考高中的時候已經是三年前了。你應該清楚前六道是什麼題。這個沒有捷徑的。慢慢練吧。踏踏實實的積累。等你認認真真的把那些題做了,會感到有不同的。

接着是閲讀部分了。閲讀不外乎就是古文和現代文閲讀。古文無外乎就是考兩個方面。一是基礎知識,一是對課文的理解。前幾道題都是考些古代多義詞比如之乎者也啊那些。那就要求把那幾個字和詞弄熟了。沒多少,還算好弄。然後,多讀些肯定是必要的。要知道那些多義詞在不同語境裏的用法是什麼。當然也要多讀點人物傳記,特別要對那幾個文人墨客熟一點,至少看到一首詩,曉得這個到底是哪個寫的。是那個憂國憂民的杜甫?還是那個豪放不羈的李白。

對於現代文閲讀,一般都是科技文閲讀。我對那個幾乎都記不得了,因為我沒有特別練。不過現在在練託福,也是科技文,我想那是相通的。最重要的當然是主體,這是答題的軸心,其次是結構,作者是怎麼構思的。然後看修辭,修辭手法啊,有什麼作用啊,那些。

到作文了。這個我最有心得了。我剛開始的時候,也就剛剛40分,然後慢慢練,就成了老師每考必唸的了。其實我這人的文學細胞基本沒有,現在都是。高中作文需要真正的有很多的文學造詣?你認為改卷的老師會花多少時間來研究你那個作文有好深的寓意?我告訴你,最多不超過5分鐘,一般就是3-4分鐘吧。你覺得老師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怎麼判斷一篇作文的優劣?就是在可能出現閃光點的地方看你到底有沒有閃光點。我們要做的也就是知道那些得分點是什麼,然後把它寫在最顯眼的地方。我練得時候,我記得很清楚,我的第一篇文章被老師唸的不是全部,而只是一個結尾,第二篇被唸的是一個開頭。所以我是一個部分一個部分練的。什麼最重要,首先是一個構思,不需要多的,只需要比別人想得深那麼一點點。想好了,20分得到了。標題,這個需要花點功夫,一個讓人很激動的名字,一個讓你自己感動的名字。不需要長的,我的一般就是兩個字,但是這總能給老師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然後,開頭,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了。一個精彩的開頭,有很多,自己去琢磨哈。至於中間,那個好説,無外乎就是例子嘛,我的觀點是,例子不在多,關鍵是自己要精靈一點,隨便什麼題都能找到例子套。還有中間老師能看得第二個得分點,就是你的結構,這就意味着你的每段開頭句,也就是分論點也很重要。老師一般看中間時,也就是看一下分論點,然後看一下你的例子豐富不豐富。最後一個得分點,就是結尾了,這也是點睛的一筆,找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結尾,跟開頭一起練吧!!

以上是高中語文的學習方法的總結,希望您掌握好學習方法和技巧,祝您在學習上取得進步!

語文的學習方法6

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説:俱收並蓄,待用無遺。(《進學解》)。宋代的蘇軾則主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雜説》)可見積累對語文學習多麼重要。從高考語文優勝者的實踐來看,積累也確實重要。一位高考狀元在談到自己的語文學習經驗時説:語文學習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語文知識,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聚沙成塔。他的高分來自高中三年苦心經營的積累。積累也是高考應試的需要。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

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

積累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單元積累法,二是考點積累法,三是易混點積累法。

積累的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一)積累字音、字形、詞語、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一是要養成勤、詞典的習慣。一個高中生,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看,至少要有兩本詞典: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現代漢語詞典》;二上商務書館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最好能是同時擁有《同義詞辨析詞典》和《漢語成語詞典》。經常翻檢,培養對漢字的認讀,正確書寫和使用的能力。

二是善於對易混字音、字形和同義的詞語、成語進行蒐集整理:包括教材註釋中提到的字、詞;分考點訓練的資料中的列舉的字詞;綜合訓練試卷中出現的字詞等。

三是掌握詞語搭配、感情色彩、語體色彩等辨析同義詞的方法。

(二)積累文言實詞

1.詞的古今異義。着重掌握詞語古今意義的變化,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如人災,絕食者千餘家句中,絕食作斷絕糧食講,與今天的絕食意義完全不同。

2.一詞多義。文言中詞的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往往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在學習時要隨時總結,不斷深化。

3.詞類的活用。古漢語有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某種語法 功能,並且臨時改變了詞性,有的還改變了讀音。

4、偏義複詞。偏義複詞就是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5、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應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三)積累古詩文名篇。

(四)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本文就是語文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學習方法:積累的習慣,希望能為大家的學習帶來幫助,不斷進步,取得優異的成績。

語文的學習方法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年級XX班的XX。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疫情期間,我的語文學習方法吧!

因疫情影響,我們只可止步宅在家中,停課不停學,在互聯網上學習知識。首先,我會根據老師的要求,每天給自己定製一個計劃,也是當天必須完成的內容。有了這些計劃,學習起來,目標就會更清晰,明確!

其次,每次上網課前,我都會翻開書本,複習上一節課學過的知識,做的筆記,朗讀重點語句。預習即將學習的內容,做好上課的一切準備。在上課時,我會記住老師説的每一個重點知識,每一處註釋。古人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讀書”,黑板上的每一處,我都會做好筆記。正所謂“温故而知新”,在語文學習中,課後作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認真完成老師佈置語文作業,也是我的語文學習計劃的一部分,對於每一個問題,我都認真思考,全面做答。背誦,朗讀課文,默寫古詩文,整理筆記,複習要點,這都是我的忙碌之一。“博覽羣書,涉獵百科”,這當然也是我的愛好。

每天下午,我就會捧上一本書,在陽光下,靜靜汲取名著的精髓,默讀,積累詞彙,佳句,收集寫作素材,提升寫作水平。在閒暇時,我還會提起書法之筆,精心練上一頁字,摘抄名言佳句,成語、古詩詞等,既提升寫字能力,又陶冶性情愛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日常生活中,我還要背誦一些古詩文,品讀前人經典。在古詩中,漫步大漠燕山,醉心山水田園,縱觀金戈鐵馬,領悟蘇軾豪邁奔放,柳詠的蟬綿柔情。

總結起來,我每天的語文學習,是圍繞六個“一”來完成,即課前一次預習,課後一次複習,做好一次練習,每天背誦一首古詩文,練好一頁字,閲讀經典名著,做好一次摘抄。

這便是我的語文學習計劃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夠受益其中,雖然疫情暫時阻擋我們的腳步,但已經開始敗退,再回學校時,相信我們不僅僅個子高了,語文水平也高了,真正成長了,謝謝大家!

語文的學習方法8

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講究方法,認識思考、工作勞動、體育運動、生活起居也講究方法。學習是手腦並用,身心共濟的複雜的活動當然更要講究方法。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曾經説過:“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古人也説過這樣的話:“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還有一個著名的公式,叫做: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確)+Z(不説空話)。這裏也強調了使用正確方法的重要意義。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發展委員會編著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因此,我們從小就應該培養自己成為能運用學習方法,去主動地獲取需要的知識、會學、善學的人。而不要成為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死讀書”、“讀死書”的人。

常有同學發出這樣的疑問:記得以前自己的語文成績也不錯,為什麼到高考後突然感覺語文基礎很差?為什麼其他學科學起來得心應手,可語文學習卻變得無所適從?語文到底該怎樣學?怎樣才能儘快提高語文成績?許多同學帶着這樣的疑問艱苦摸索,收效甚微,從致苦惱重重,浩歎連連:學好語文真難呀!

客觀地説,語文作為基礎性工具學科,想要學好是不容易。它體系博大內容浩繁,融思想、知識與藝術為一體,需逐步培訓良好的感知與接受能力、但作為中學階段的一般性學習,需要的是紮實的文字、語言功底,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順暢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而達此目的、應該説是不太困難的,是有規律可循的。這裏,首先需要端正一個認識,即語文成績的提高有賴於語文素養的增強,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時間的長久性決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為應試求成績,而應砸實語文基礎,將其作為一項立身處世的本領努力學習下去。

現代語文教育認為,閲讀和寫作是體現一個人語文能力的主要標誌。大家在學習中要把握好這兩點精髓。閲讀是語文材料的主要來源,從小學高年級始,就應對一些名家名作進行有計劃的閲讀,不斷擴展知識面。高考生已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要根據有關的閲讀書目制定自己的讀書計劃,時代上分古典和現代,體裁上分詩詞和散文。國別上分中國和外國,可就自己的喜好側重讀來。還要涉獵當今報刊雜誌和精妙時文,關心時事新聞。需知學語文僅有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要讀社會,悟人生。其時有更多的東西是無須講解的,多讀多看自能領悟,自能通神、自能提高。閲讀要和背誦結合起來,要廣泛積累語言素材。閲讀還要和寫作聯繫起來,古人説“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有道理的,寫作能加強記憶、整理思維、提高認識。閲讀中可廣泛摘抄詞語、警句、俗語、名人名言、精采語段,還可提煉情節梗概:做作品評析、鑑賞、讀後有感等。真正的寫作不是被動地完成任務,而是主動地創作。貴在多練筆,常堅持,抒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懷。

語文學習中要用好三個本子。除了學校和老師要求的語文用本外、我們倡導同學手中還要備三個本:知識本、雜記本和隨筆本。知識本是用來記錄語言和文學方面基本知識的,可用於隨堂筆記和個人整理。經過初中學習,絕大部分的語法知識和語言現象都有觸及,但限於理解能力,許多同學是一知半解,支離破碎的。到了高考,有必要對其進行系統梳理,同學們可參照有關講解,從字形、詞語、標點到句法、修辭,用一年時間歸納整理,同時對文學常識,寫作知識等注意蒐集,可構建起自己語文知識的框架體系。雜記本是一個極廣義的稱謂,針對的是語文學習的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從妙辭佳句到到精美文章、從歷史掌敵到民間俚語、從術語名詞到文學流派、從文學描摹到專題研究,可作隨時的大量的摘錄抄寫。此本要常備手邊,努力堅持、庶乎成為語文資料的重要積累。如果説以上意在汲取,那麼隨筆本則是用於創造的寫作園地。這裏沒有老師的任務,有的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熔鑄古今、筆下生花。好文章常常是切實有感後帶着強列的創作衝動而形成的酣暢文字。同學要多積累、多感觸、多思索,勤於動筆,養成良好的筆力文風。

語文學習的要義在於勤和恆。大家要五法並用,充分調動起眼、耳、口、手、心各感官,實現聽、説、讀、寫、思諸種功能。如果説聽和讀這兩種視聽手段是吸收營養,是“進”的過程;那麼説和寫則是加工和生成的過程,是進行人際交流的必需。人在社會中能表情達意、交流思想、自如往來、充分協作,不正是語文學科最根本的目標嗎?還有什麼“成績”的問題不能解決呢?想以此奉送給努力求知的學子們。

語文的學習方法9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學習方法

小學時期是打基礎的時期,這段時期並不是要每門都考100分,而是讓你們學會怎樣為以後的學習做好準備。這時的語文學習就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前行,過好學習語文的五道關,即拼音關、識字關、寫字關、朗誦關和寫作關就大功告成了。所以一年級的語文學習應注重以下好習慣!

學好語文要注意五個習慣的養成:

第一是養成課前預習習慣:

預習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個環節。預習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閲讀新課內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知識上的準備工作。同學們也並非每天都需要預習,一般在上主要科目的新課之前需要進行預習。首先是通讀教材,初步理解其基本內容和思路,如果發現新課所需的某些舊知識欠缺或遺忘,就查閲、補習。可試做習題,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之處,做些簡單的預習筆記,以便聽課時用。

第二是養成上課專注的習慣: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同學們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是這一環。上課正確的做法是:帶着問題上課;緊抓老師思路;要當課堂主人;養成筆記習慣。

第三是養成多種方式複習習慣:

複習是學習過程5個環節中的中間環節,承上啟下,十分重要。複習時一味死記硬背,沒有章法,這是一種不好的做法。、同學們可以掌握以下複習要點:多種形式複習;當天進行復習;單元系統複習;假期不忘複習。

第四是養成做作業習慣:

同學們通過做作業,不僅可以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而且可以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有利於你們能力的培養。我們的正確做法是先複習後作業;認真高效檢查;仔細研究批語。做作業是同學們學習的重要工作,要循序漸進,注意階段性,不必刻意去尋找偏題怪題;要變換形式,注意多樣性,題不在多,在於不同變式;新穎有趣,注意趣味性,不抱着單純任務觀點做題,而是把做作業看成對自己能力的檢驗;要求同學們獨立答題,注意自主性,不依賴他人,寧做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第五是養成自己做小結習慣:

測驗與考試前後,是學習小結的時機。小結是學習某過程的終結環節,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通過小結,同學們可以瞭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以便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學習方法,對今後的學習起促進作用。

以上5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同學們抓好學習過程中這5環的良好運行,必達到提高學習效率之目的。

語文的學習方法10

眾所周知,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才能有目的、有計劃、靈活有效地學習好新知識,良好的學習方法,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特別注重教給學生一些語文學習的好方法。對學生來説,應該掌握以下4個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1、預習課文的方法。預習課文是學生語文學習中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它是指學生在學習新課前的初步自學,即在教師講授之前,按照一定要求獨立自學新課內容,做好上新課的準備。在預習過程中,我們採取由整體到局部的學習方法。每學期之初,我們都要求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閲讀教材的編寫説明,讓他們明白編書的的指導思想、編排思路和學習任務,指導學生根據教材目錄自己編寫本冊教材的“知識結構圖”,以達到了解語文學科總體結構的目的。在每上一個單元前,要求學生根據單元提示瞭解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和學習要求,從而明確單元內每篇課文的學習重點,克服學習的盲目性。在學習每篇課文之前,我們都根據不同文體、不同寫法,指導學生有重點、有步驟地預習課文,教給學生預習課文的正確方法。預習一篇課文的步驟主要包括:精讀題目、通讀課文、閲讀註釋、完成預習題、嘗試作好學習筆記等。預習結束後,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疑問記下來,以備課堂上重點解決。

2、正確的閲讀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正確的閲讀方法對學生理解課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首先教學生根據文體、課型的不同明確閲讀的目的和閲讀任務(主要環節包括掌握基礎知識、瞭解課文內容、歸納文章主題、分析寫作特點等)。然後教給學生閲讀一篇文章的大致步驟和具體方法(如速讀並瞭解大意、跳讀並理清結構層次、細讀並理解重點句段含義和歸納中心意思、精讀並分析寫

作特點等)。為了避免閲讀的盲目性,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帶着疑問進行閲讀,佈置好閲讀作業。要教學生在閲讀中運用多種感官邊讀邊想邊寫,以提高閲讀效果。

3、記好課堂筆記的方法。記好課堂學習筆記,一方面有助於把握每堂課的學習重點,另一方面有助於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十分強調學生記好筆記。從升入初中的第一節課開始,教師就要注意告訴學生:記好筆記的重要意義、記筆記的方法等,並選一至幾課為例,讓學生明白記什麼、怎樣記。在此基礎上教給學生記好筆記的正確方法。只要教師督促學生堅持不懈地記下去,就一定能培養學生手腦並用、讀寫結合的良好學習習慣,並能促進學生良好自學習慣的養成。

4、進行總結與複習的方法。學會總結和進行復習也是學生十分重要的學習方法。在指導學生進行總結與複習時,我們主要以單元為基本單位,根據該單元的文體特點,引導學生總結課文共性,探索每篇課文的個性,使學生從各個方面、從對事物的對比辨析中認識事物的特徵,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通過對比求異,學生掌握了一些規律性知識後,再輔以練習進行“反三”地實踐,這樣應用知識的能力就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相應隨之提高。在總結和複習過程中,教師也要在教給正確方法的基礎上,教會學生進行自我檢測的方法,以牢固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

通過預習、閲讀、記筆記、總結和複習等方法的指導,學生基本上掌握了語文各環節的學習方法。教師要注意在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各自的學習特點靈活運用。同時,教師還要經常地向學生介紹一些其他的語文學習方法,並要求學生不斷總結經驗,創造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

語文的學習方法11

一、學習宗旨:

牢固樹立大語文觀,紮實掌握課內知識的同時,應注重課外的積累、薰陶和感悟,以期能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二、階段要求:

高一、高二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拓寬知識面,全面提升語文素養,要放得開;高三的主要任務是適應高考(高考新聞,高考説吧)的要求,培養向高考靠攏的意識,要收得攏。

三、具體要求:

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總的要求有九多,即多聽、多講、多看、多讀、多背、多記、多寫、多觀察、多思考。下面分項做具體要求。

1.多聽。①養成耐心聽、善於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聽的時候帶上你的頭腦,做一個聰明的聽眾。②多聽電視、廣播的朗誦材料,學會以欣賞的心態聽誦讀。③學會聽課,帶着頭腦聽課,積極應對老師的提問。

2.多講。①在班級裏要求一律用盡量標準的普通話交流;②能在公開場合大膽開口,能用簡潔、高效而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③課堂上積極發言,遇到不明白或有不同見解的時候應大膽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④每天一位同學上台演講,演講的內容自擬,可以發表自己的觀念,可以朗誦你認為優美的文章,時間要在5分鐘以上,演講內容不夠者應在台上站足5分鐘才可以回到座位。

3.多看。即多看書,廣泛閲讀,①養成每天看書、看報的習慣。除了讀文科書籍外,理科書籍也是很好的閲讀材料。②要求每位同學在高中階段應讀五本以上的中外名著,具體書目見附錄。③假節日、週末多看好的電視、電影節目,如《焦點訪談》、《中國新聞》、《子午書簡》、《考古中國》等等,看完後應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力求每看完節目都能有所感想。

4.多讀。即多朗讀、誦讀,凡課內外的優美散文、詩歌都應該大聲誦讀。要求每天能提前30分鐘起牀,每週一、三、五起牀後讀語文,每週二、四、六起牀後讀英語;每週二、四、六早讀時間讀語文,一、三、五早讀時間讀英語。

5.多背。①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及詩歌都應該會背,課內要求背誦的現代文也應該會背誦;②除課內文章外,課外如有優美的散文、詩歌都應在熟讀的基礎上儘量做到會背誦;

6.多記。①養成記筆記的習慣,應該準備專門的筆記本來做課堂筆記;②準備一本筆記本專門記課外閲讀的筆記,凡課外閲讀中碰到自己認為是好的語段都應該記在筆記本上。要求每天要記2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要定時檢查。③勤練字,每週要臨摹兩張鋼筆字,每位同學都應該準備專門的鋼筆字的臨摹本。

7.多寫。即勤練筆,勤思考,養成寫作的習慣。應按老師每學期所列的寫作綱目每週寫作文。應養成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要勇於把自己的作文給同學看。

8.多觀察。觀察是學習語文的有效途徑,平時要注意能做到五官開放,在學校、在家裏、在社會上都應該注意觀察,用心觀察,要學會用語言轉述自己觀察的結果。

9.多思考。思維是語言的核心,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兩者互為表裏,缺一不可。每位同學都應該儘量從多種角度煅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要學會深入、全面地、動態地思考問題。

語文的學習方法12

一、高中語文的基本學習方法

1、主動預習

對於語文課來講,預習相當重要,特別是古文學習,如果你能在預習階段就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將文章中出現的重要語法知識歸納出來,學會主動學習,便可以達到以下四個目標:

(1)對課文或下一課所學的內容及層次有大致的瞭解;

(2)鞏圍複習舊知識,理解新知識,能把新舊知識進行粗層次的有機聯繫;

(3)找出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尤其對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識的知識要特別引起注意;

(4)瞭解課文後面的練習,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要做記號,等老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預習實際上是聽課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識上的準備。

2、專心上課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上好課、聽好課是學習各門功課的重要途徑。課堂學習是一頊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講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課堂學習策略主要有:

(1)抓住老師的思路,跟緊老師的步伐,學會抓思路而不是死記硬背;

(2)抓住關鍵內容,抓關鍵詞,而不是將所有課件上的內容照搬到筆記上;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

(3)積極思維,學思結合;

(4)珍惜課上學習時間,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

(5〉注意課堂小結。總之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課堂上達到對老師所講內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為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打好基礎。

3、及時複習

複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語文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語文複習必須要主動,可以運用以下幾種具體方法:(1)系統整理(2)獨立作業(3)分析錯誤(4)系統小結。

二、提高學習方法

古人説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有道理的,不斷動筆能強化記憶、整理思維、提高認識。所以語文學習中,動筆很重要。

1、語文學習中要用好兩個本子。

(1)隨筆本

我們現在年級的同學都有一個很漂亮的隨筆本,隨筆本是同學們用於創作的園地,在隨筆本里,沒有文題的限制,有的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熔鑄古今、筆下生花。好文章常常是切實有感後帶着強列的創作衝動而形成的酣暢文字。同學們通過積累、感觸和思索,基本能養成良好的筆力文風。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同學把隨筆本當成一個情緒的垃圾桶,當然情緒若能通過筆端得到良好的宣泄,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其實隨筆本可以有更好的用處。同學們可以自己喜歡的專題,從妙辭佳句到到精美文章、從歷史掌敵到民間俚語、從術語名詞到文學流派、從文學描摹到專題研究,可作隨時的大量的摘錄抄寫。隨筆本常備手邊,努力堅持,積累多樣的表達,使之成為一本美文彙集。

(2)知識積累本

知識本是用來記錄語言和文學方面基本知識的,可用於隨堂筆記和個人整理。經過初中學習,絕大部分的'語法知識和語言現象都有觸及,但限於理解能力,許多同學是一知半解,支離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對其進行系統梳理,同學們可參照有關講解,從字形、詞語、標點到句法、修辭,用一年時間歸納整理,同時對文學常識,寫作知識等注意蒐集,可構建起自己語文知識的框架體系。

2、課外書籍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幾冊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量地閲讀課外書籍,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勤奮讀書,必須做到珍惜時間,抓緊分分秒秒。歐陽修善於利用三上的時間讀書,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讀書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古人勤奮讀書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3、詞典資料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閲,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同樣是大有收益的。

語文學習的要義在於勤和恆。大家要五法並用,充分調動起眼、耳、口、手、心各感官,實現聽、説、讀、寫、思諸種功能。如果説聽和讀這兩種視聽手段是吸收營養,是進的過程;那麼説和寫則是加工和生成的過程,是進行人際交流的必需。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要有堅強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識地培養。只要有決心,良好的習慣就一定能養成。這對人的一生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終身享用不盡。

語文的學習方法13

小學語文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並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而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有一個過程,也就是要達到三種境界,由苦學到好學,由好學到會學。

苦學,就是古人所説的"頭懸樑、錐刺股",但必須自覺吃"苦",如果認為學習是一種被迫行為,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覺得學習枯燥無味,長期下去,對學習必然產生一種恐懼感,從而滋生厭學的情緒。

好學,就是古人説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學習興趣對學習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對學習的如飢似渴,常常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進入這種境界,學習不需要別人逼迫,自覺的態度常使他們能取得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更濃的興趣,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

會學,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規律。按照正確的方法學習,學習效率就高,學得輕鬆,思維也變得靈活流暢,能夠很好地駕馭知識,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學習的方法很多,但重要的有三點:一是多讀書,注意基礎;二是多思考,注重理解;三是多複習,温故而知新。

要想學習好,基礎知識的掌握尤為重要,而基礎知識就是指課本知識。課本知識是本,做題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識。課本與習題這兩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應該先讀書再做題。

思考是學習的靈魂,正如孔子説的"學而不思則罔"。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駕馭知識的頭腦。如果一個人不會思考,他只能做知識的奴隸,知識再多也無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學到好知識。知識的學習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過思考才能實現,思考的源泉是問題,在學習中應注意不要輕易放過任何問題,有了問題不要急於問人,應力求獨力思考,自己動手動腦去尋找問題的正確答案,這樣做才有利於思考能力的提高。

複習必不可少,温故而知新。孔子還説:"學而時習之。"因為不斷的重複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當然,這種重複不能是機械的重複,也不只是簡單的重複記憶。每次重複都應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點,不同的目的,這樣每次重複才會有不同的感覺和體會,一次比一次獲得更深的認識。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提高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重複中得到昇華。

不是隻有一種學習方法才能夠取得好的成績,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學習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對於中小學生來説,掌握適合自己的好的學習方法是最重要的,它是一生的財富。

語文的學習方法14

一、以規律解文

這裏的規律既包括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材料和規則,也包括言語運用的具體規律。文言詩文特殊的語法規範、修辭手法,遣詞用語、煉句煉意方面的獨特規律,都是我們理解文言作品的切實有效的工具,準確地認識和把握這些規律,從規律出發來解讀作品,很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比如辭賦一類的作品,上下句多采用相似的語言結構,處在相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這一特點來推斷詞意,可以避免望文生義的錯誤。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有一個對句:“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對“游泳”二字,教材沒有註解,而譯文多是“游來游去”“穿來穿去”之類。其實這是不確切的。上句“翔集”既為兩個不同的動作,下句的“游泳”與之相對,也應是兩個不同的動作。原來“遊”和“泳”是有區別的,“泳”不是一般的遊,而是指潛行水底。這樣,上句譯為“沙灘上的鷗鳥一會兒展翅飛翔,一會兒棲止聚集”;下句譯為“五色的魚兒一會兒浮上水面,一會兒潛入水底”,正好對應。這不僅涉及到一個詞的理解,也涉及到是否真的領悟到作者所描繪的境界。

文言文行文簡潔,省略很多。從成分上説有省主語、省謂語、省定語、省賓語、省兼語、省介詞等;從省略方式上説有承前省和蒙後省。閲讀時要根據上下文弄清楚到底省略了什麼。如1994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中有這樣一題,“月俸得白米,輒貨市粟麥”中的“貨”“市”詞意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都是“賣出”B、都是“買入”C、賣出、買入D、買入、賣出。

要答好此題,關鍵是弄清“輒貨市粟麥”是一個省略句,應是“月俸得白米,輒貨(之)市粟麥”,這樣一來句子意思就清楚了,是賣出白米,買入粟麥,應選C。

文言文中經常使用通假字,如果對這一特點有所認識並形成閲讀意識,解讀時就會時時提醒自己,少犯錯誤。如《漢書李廣蘇建傳》中關於蘇武的一節,其中有一句“單于招會武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教材把“前以”註解為“以前因為”,翻譯過來就成了“以前因為投降(匈奴)以及死亡,跟隨蘇武回到漢朝的共九人”,這在文理上根本不通,如果通假的意識強一點,判斷或查明“前”同“翦”,即“除去”的意思,那麼譯文就是“除去投降(匈奴)以及死亡的,跟隨蘇武回到漢朝的共九人”,如此便可文通字順。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根據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對詞句作出分析判斷。一個詞,一個句子只有聯繫它所處的語境才能產生實際的意義,如果將它們從中孤立起來,就有可能不知所云或發生誤解。因此,結合語境理解詞句的意義就成了古詩文解讀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白居易《琵琶行》中“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這裏的“弟”和“阿姨”,指的是誰,他們與琵琶女是什麼關係?對此教材並沒有作出註解,我們可以根據這一句與上下文的連貫情況來推斷其在文中的所指對象。琵琶女在自述身世遭遇時,只説了自己的籍貫和住處,沒有涉及家世,所述內容全是教坊裏的歡樂奢華和嫁作商人婦後的孤苦淒涼,看不出同家人有何來往。從“十三學得琵琶成,名數教坊第一部”一句可知,琵琶女自幼就來到教坊,早已失去了和家人的聯繫,可見“弟”和“阿姨”是她的親屬的可能性極小,因此也就不可能翻譯成“弟弟”和“姨媽”。查唐代《教坊記》中的記載:“坊中諸女,以氣類相似,約為香火兄弟。”由此可知“弟”應當是指琵琶女在教坊中氣類相似的諸姐妹。從琵琶女自幼生活在教坊的事實可知,“阿姨”所指應當是教坊中歌伎娼女的養母(即鴇母)。據此,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的同教坊的姐妹們,前去從軍服役(充當營妓),教坊的鴇母也離開了人世,隨着歲月的流逝,自己的容貌也已衰老。”這等於教坊散夥,琵琶女無以為生了。迫於生計,不得不嫁給商人。這樣的解釋,與琵琶女年輕時歡樂奢華的生活敍述以及她嫁作商人婦後的孤苦淒涼的寂寞生活敍述恰好一脈相承。如果按照現代漢語的用於習慣不假思索將“弟”和“阿姨”解釋為“弟弟”和“姨媽”,就會造成前後內容難以貫通。

三、以事解文

以事解文就是根據相關的種種事實去解析文意,其中包括與詩文有關的事實、作者的經歷、創作的動機和目的、社會時代背景和文化、風俗、習慣等,也包括可以作為參照的相關文章。作者寫詩著文,並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相關的事都説得明明白白,有很多意思是藴含在相關的事實之中的。讀者從作品中能解讀出多少信息,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作品,永遠和這相伴隨的事實有關。

《木蘭辭》中“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對於詩中的“思”“憶”一般都作“想”“考慮”來理解。我們知道木蘭在織布時是懷着滿腹的心事的,下文木蘭也向母親説明了自己的心事就是想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可她為什麼還要向母親表白自己“無所思,無所憶”呢?這不是前後矛盾了嗎?其實這裏的“思”“憶”並不能當泛指的“想”“考慮”來講,而是有着特定的意義和內涵的。與《木蘭辭》同時代的樂府民歌《折楊柳枝歌》中有這樣幾句詩“

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歎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這裏的“何所思”、“何所憶”分明的道出一個多情的女子,希望與有情人終成眷屬,卻因母親的阻撓而不得如願的幽怨和愁悶。同樣《西洲曲》中的“憶梅下西洲”,“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漢樂府民歌中的《有所思》等,“思”和“憶”都是表達女子的愛情之思,相思之憶的。根據民歌的這一傳統再來看《木蘭辭》中的詩句,原來是母親聽到女兒的歎息聲,便敏感到已長大成人的木蘭是不是有心上人了,想出嫁了?木蘭的回答是對母親猜想的否定。母親問中含有關切,木蘭答中帶着斬截。這樣一個不為兒女情長所困,勇敢地站出來為父分憂,報效國家的女英雄形象便清晰的展現在讀者的眼前。而不瞭解這些背景,則解讀不出這些詩句中的豐富內涵,對木蘭形象的認識也會受到侷限。

四、以理解文

所謂以理解文,是指要根據事實常理去理解文意。作者是根據生活的邏輯、事理常情來創作詩文的,這就給我們解讀詩文提供一種參照的思路。如果解出的意義有悖於常理,不合邏輯,就需要回過頭來再作仔細的推敲。

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是語文教材的傳統名篇,但教材對其中“借書滿架”的“借”字向來不注,而譯文則是“借來的……”。有人著文説:“所謂借書滿架,也是散人閒趣;未必都是借來的。”看到“未必都是借來的”,説明已注意到了事之常理,對“借”的解釋產生了懷疑,但所謂的“散人閒趣”之論,卻未免牽強附會。歸有光當時所讀何書?那又是怎樣的家庭?為什麼要“借書”?何況,即使真需要“借”,哪有“滿架”之理?這樣以理推究,問題就來了,。因此就需要查閲,《康熙字典》上就有:借,音積義同。原來“借”就是“積”,即使堆疊,碼放。於是文意便豁然貫通。在“借書滿架”之後,接的一句就是“偃仰嘯歌”。教材注為:“偃仰:安居,休息。指生活悠然自得。嘯歌:長嘯或吟唱。這是顯示豪放自若。嘯,口裏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借”來滿架的書,這個歸有光還不好好念,“生活悠然自得”還不算,還要顯示什麼“豪放自若”。如果真如此,他的滿腹經綸從哪裏來的?他真的那麼懶散或者豪放嗎?特別是為什麼要在“借書滿架”之後緊接“偃仰嘯歌”一句?這些事“理”、文“理”,使我們對上述註釋大惑不解。其實,偃仰者,頭之低昂也;嘯歌者,吟誦詩文也。原來這是在描寫他自己非常投入地讀書的情景。真是讀書不講理,相差十萬八千里。

五、以情解文

以情解文的情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詩文中作者流露出的情緒和情感,另一方面則是作品中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和藝術情景。只有從這些思想情感、生活情景、藝術境界出發,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才能追尋詩文的準確含義。

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作者思想感情的指向決定了詩文語句的意義歸屬。魯迅先生的《為了忘卻的記念》中有一首七律詩“慣於長夜過春時”,該詩的頷聯“夢裏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中的“慈母淚”,一般都認為是和文中“不幾天,即聽到外面紛紛傳我被捕,或是被殺了”“連母親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相照應。如果單從這兩句來印證理解的話,“慈母淚”顯然是指作者的母親因擔憂作者當時的險惡處境而落淚,這樣的理解固然有道理,但如果僅限於此,就失之浮淺了。這首詩在課文的第四部分,是魯迅得知柔石等人遇害,在極度壓抑悲憤中所作的。魯迅在與朋友的信中也明確指明瞭這是一首“悼念柔石的詩”。詩的其它幾聯儘管都曲折的表達了對柔石的悼念,但顯然都不及“夢裏依稀慈母淚”更恰切更深刻的濃縮了對柔石的深深懷念。文章在引了這首詩後,緊接着有一段對柔石母親的敍述,這段文字實際上就是對“慈母淚”的照應和具體解釋。文中説,“我知道這失明母親的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作者想寫一點關於柔石的紀念文章而不能,只得選了一幅一個母親悲哀的獻出自己的兒子取得名曰《犧牲》的木刻,算是隻有作者一個人心裏知道的關於柔石的紀念。木刻中這位悲哀的母親不正是現實中柔石母親的形象化身嗎?作者知道柔石失明的母親眷眷的心,是因為自己也有一位摯愛着自己的母親;作者知道柔石那拳拳的心,是因為自己也和柔石一樣一往情深的關愛着老母親。這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情感體驗,心靈才會產生強烈的震顫:自己的老母親在異地聽到自己被捕的傳言時已經是“飲泣”而至於生病了,那麼由己推人,柔石雙目失明的老母親呢?如果他得知自己摯愛的兒子被殺害的消息後將會怎麼樣呢?“夢裏依稀慈母淚”正是這種假想情景的藝術概括,“慈母淚”也就成了巧妙融會作者悲與憤兩種情感的鮮明意象。它既是對柔石的最深沉的紀念,又是對反動派暴行的無聲勝有聲的血淚控訴。照此説來,“慈母淚”除了寫自己的母親外,更重要的是寫柔石的母親,因為作者寫自己是為了更好的寫柔石,寫自己的母親,恰恰是為了襯托寫柔石的母親。把握住了詩中作者情感的脈絡,才會對詩中所透露出的作者的寫作用意有更深刻的領會。

語文的學習方法15

1.預習法

預習課文六步法:讀一讀,瞭解課文的大意;拼一拼,掌握生字讀音;查一查,弄懂新詞的意思;再讀讀,理解每段大意;試一試,解答課後的作業;想一想,知道文章的中心。

因文而異的預習法。(1)抒情文章,要多讀,要動情地朗讀,抒發感情,體會感情。(2)故事性強的文章,要初步掌握故事情節,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3)寓言故事,要通過初讀,着重思考,作者是怎樣通過一個淺顯易懂的故事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4)借物喻人的文章,要着重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作者是怎樣圍繞這個寫作目的展開思路,託物言志,借物喻人。(5)詩歌,預習時,要求熟讀和背誦,在此基礎上,通過想象重新創造新的意境。

2.聽課法

上課要細聽。“細”就是要求仔細地聽,邊聽邊想。要學會別人發言的要點,考慮老師和同學哪些跟自己的想法差不多,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或還沒有想到的。尤其要聽好老師釋疑解惑和帶有結論性、啟發性的話。聽的另一方面是進行比較鑑別,從中得到啟發。如聽老師範讀課文時,要為突破自己朗讀中難點作準備。

上課要積極發言,要做到:(1)要注意聽老師的提問。(2)學會從聽到想,想好再説。(3)懂得先舉手後發言。(4)發言要大膽。(5)在自己發言之後,應仔細傾聽老師和同學們的評價。

3.筆記法

記好課堂筆記。應注意要有選擇地記筆記,不必在聽課的過程中詳細地記筆記。在聽課時應記下:

(1)本堂課的目的、要求。(2)講課的重點部分。(3)有爭議的問題。(4)黑板上的板書。(5)對一些問題的總結髮言。

記好課堂筆記的方法:(1)先聽後記。記筆記的最好時機是老師講完課或老師講課間隙去記。在學會先聽後記的基礎上逐步做到邊聽邊記。(2)學會課下隨時補記。(3)培養速記能力。在平時,一是書寫的速度要加快,二是在老師的指點下學會自編一些速記的符號,如:把“中心思想”記作“中——”。

 4.記憶法

(1)分類記憶法。把紛繁複雜的知識,根據它們的性質、特點、作用、時間等內在聯繫給以歸納分類,使其簡單化、條理化、系統化。

(2)聯想記憶法。通過想象把新學的知識與原來熟悉的知識聯繫起來記憶。

(3)休息記憶法。學習中要適當地休息,特別是學習後馬上睡覺,這樣能很快地記憶所學的知識。

(4)趣味記憶法。如記“戍、戊、戌、戎”四字,編成具有一定韻味和節奏的順口溜。橫戍(shu)戊(wu)中空,十字交叉讀作戎(rong)。

(5)朗讀記憶法。對一些字詞、定義、課文等,高聲朗讀,使聲音印入腦海,這樣不僅能排除外界的干擾,減少內心的雜念,而且還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記憶。

(6)嘗試記憶法。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合上書本試背,背完後與原文核對。通過核對把正確的鞏固下來,錯誤的糾正,遺漏的補上,並注意重點校正,不平均使用力量。

(7)清理線索記憶法。對那些節段關係緊密、線索明晰的課文,在背誦之前給課文理出一個思路來,以加強記憶課文的條理性,記憶起來就省力了。

(8)部分和整體結合記憶法。對於長文章首先要把課文通篇閲讀幾遍,然後確立各部分間的關係個別的熟記每一部分,最後再連貫起來背誦全篇課文。

(9)尋找支撐點記憶法。背誦前找出起理清層次作用主導詞、重點詞,每段的中心句,承上啟下的關鍵句以及每段的第一句話等起着記憶支撐點作用的詞句,使之成為幫助自己記憶的工具。

(10)利用“多通道”幫助記憶法。對於難度較大的段落,在記憶時不僅眼看、口讀、還要手寫,就是利用視覺、聽覺、運動覺等多種感覺通道,使要記憶的文字信號在大腦裏留下較多的“同一意義”的痕跡,從而加深記憶的效果。

5.複習法

(1)綜合歸納複習法。按寫人、記事、抒情、遊記、活動等幾大類體裁的文章,分明類別,再歸納比較同是一類的幾篇文章,各篇內容有何區別,寫法有何不同,主題有何差異,重點部分有何兩樣。

(2)單元特點複習法。學了一個單元,就要掌握這個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想以想:每篇課文是如何體現這個訓練項目的,平時老師是怎麼講授的,自己又是怎麼領會這個訓練項目的。自查一個是否掌握重點,前後貫通。

(3)字詞句篇複習法。這種方法大致體現了一張考卷的形式。從全書生字的音、形、義出發,到詞語的意思和運用,以及書後作業的答法,各基礎訓練的綜合練習,一部分一部分地自我過關,質疑問難,達到觸類旁通,全面提高的目的。

(4)重點難點複習法。對於全書中重點和難點的部分沒掌握的或沒掌握好的,要多花時間去複習。

(5)交流爭辯複習法。交流是指與程度較好的同學互相交流理解知識的方法。在交流中辯論、闡述觀點,看誰的方法實際、科學。通過爭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種複習法不僅記得牢,而且有時會有豁然開竅之感。

Tags:語文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