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學習方法

學習語文的方法與技巧

欄目: 學習方法 / 發佈於: / 人氣:3.25W

語文的學習對每個學生來説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掌握好一些學習的方法與技巧。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學習語文的方法與技巧,希望有所幫助!

學習語文的方法與技巧

學好語文的六種技巧

一、學語文最根本的問題

最根本的問題是培養我們自己的文化底藴。文化底藴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只有文化底藴豐富了,以後才能夠做到對學習各種閲讀訓練材料、寫作指導之類的東西遊刃有餘。

一要多讀一些史、傳、文摘之類的書,多看一些現代科學、技術、文學、藝術之類的著作。但是僅僅多讀多看效果並不十分理想,還必須要把學習到的知識有機地組織起來。當讀了一定數量的書後,我們的眼界便開闊了,思考問題也全面了,於是文化底藴便開始豐富了。

二要重視讀史、(包括社會發展史、文學史、科學史等)讀傳、讀文摘,這樣收穫會很大。讀史,可以增長我們的才、學、識、讀、傳,可以讓我們時時感到一位歷史偉人的精神力量,明確自己的人生之路該怎麼走;讀文摘,可以讓我們學會如何取捨。我們注意到有許多學生買了許多介紹培養閲讀能力,提高寫作水平的書,讀書時抄抄寫寫、錄文斷句。不可否認這對學習語文有一定的幫助,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提高我們的文化底藴。

二、學習語文的六步法

(1)瞭解。看課文、看註釋、看課後的“思考與練習”,看單元知識和訓練,瞭解了這些信息後,對單篇課文和整個單元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瞭解。

(2)查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掃除文字障礙。

(3)獨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據提示、文章、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後習題能否回答。那些基礎知識紮實、自學習慣好、自學能力強、有鑽研精神的同學,在“思考”方面要適當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註。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標上符號。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課前自學批的字,用鉛筆,聽課後批的字可用鋼筆寫,以免時間一久,將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觀點搞混了。

(5)質疑。就是對文章的見解、修辭手法、表達方法等提出疑問,這是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的第一步,學生只有成為一個批判型學習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説中有許多將對將的單獨拼殺,同學們就應該想一想這可能嗎?如果不可能,作者又為什麼這麼寫?

(6)記錄。就是做好讀書筆記。

三、總結學習要點,濃縮知識精華。例如:

1、記敍文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

2、説明文的要素:對象及特徵、説明順序、方法、語言和觀點的連接。

3、議論文的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4、文章的表達方式:記敍、説明、議論、描寫、抒情。

5、修辭的方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對比等。

6、人物描寫的方法: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

7、詞的.分類: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代詞。虛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歎詞、擬聲詞。

8、短語分類:並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主謂短語等。

9、句子六種成分的位置順序:主、謂、賓、定、狀、補。

四、固定讀書時間的重要性。

學習語文應該是一件輕鬆的學習活動。學習語文其實不用刻意去學習,它靠的是日積月累和逐漸的積澱。每天固定地拿出一些時間進行閲讀和寫作十分重要。當閲讀和寫作成為習慣後,任何一位同學都會對“語文”產生興趣,並發展成“愛好”的。久之您的文化底藴就會越來越深。

五、打牢語文基礎。

從古至今,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是從學習語文入門,開始“學習”的。語文是其它所有學科的基礎,數、理、化、史、地、哲等各門學科都離不開對文字的理解。因此同學們必須要打牢語文基礎,語文方面的基礎知識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學好語文不能靠臨時突擊,要靠平時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多積累,多歸納,才能做到“厚積薄發”。文學基礎知識非常廣泛,有語音、文字、詞語、句子、篇章、標點符號、修辭手法、文學常識、古代文學常識、作家作品、詩詞鑑賞、語法應用等,這些知識都要做到分別掌握,方法是多讀、多寫、多摘錄、多歸納。

六、要講究學習效果。

主要是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和採取正確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的目的,制定學習計劃。端正學習態度,在學習語文這門學科中是極為重要的,平時多請教老師,多與同學討論,多進行探究,都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同學們還要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多研究別人的學習經驗,探索出適合自己風格的學習方法。特別要重視語感培養、知識的歸納和累積知識之間的聯繫等等。

十二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記憶習慣

一分鐘記憶,把記憶和時間聯繫起來,這裏還含有注意的習慣。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學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關鍵的。一定把學習任務和時間聯繫起來,通過一分鐘注意、記憶來培養學習習慣。

2、演講習慣

讓學生會整理、表達自己的思想,演講是現代人應該具有的能力。

3、讀的習慣

讀中外名著或偉人傳記,與高層次的思想對話,每天讀一、兩分鐘,有好處,學生那個年齡可塑性大,偉人的感染力、教育力,遠遠超過咱們這些當老師的,學生與大師為伍、與偉人為伍的時候,很多教育盡在不言中,一旦形成習慣,學生會終生受益。

4、寫的習慣

寫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通過日記可以看出一個老師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思想,有沒有一以貫之的品質,看日記能看出老師的水平,更能看出學生的水平,一分鐘、三五十個字,堅持住、寫下去,這就是決心。我二十年不批改學生作業,但我説一句話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記。

5、定計劃的習慣

凡事預則利、不預則廢。後進生毛病都出在計劃性不強,讓人家推着走,而優秀的學生長處就在於明白自己想要幹什麼。所以,我們就要培養同學們定計劃的習慣。

6、預習習慣

請老師們把講的時間讓出一部分,還給學生,學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預習預習。在實驗中學時我就要求老師講課別超過20分鐘。昨天發給大家的材料—江蘇洋思中學,“只講四分鐘”,後進生明顯進步,祕訣就是預習、自己學的習慣。反之,不讓學生自己學,最簡單的事都要等着老師告訴他,這樣難以培養出好學生。我從1979年開始,開學第一天就期末考試,把新教材的期末試題發給大家。這樣做就是要學生會預習。讓學生自己學進去,感受學習的快樂、探索的快樂、增長能力的快樂。所以請各位老師一定要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

7、適應老師的習慣

一個學生同時面對各學科教師,長短不齊、在所難免。一方面我們努力採取措施提高老師的能力水平,適應學生;一方面不能馬上把所有的老師都提高到一個適應學生要求的地步。所以學生也要適應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不同層次的老師,學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內、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適應,與老師共同進步。

8、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的習慣

這也是非常要緊的一個習慣。我抓學生習慣基本就這麼抓。尖子學生做尖子的事,後進學生別盲目攀比。大的目標夠不到,趕快定小的目標。難題做不了,挑適合你的容易做的題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來,富得起、窮不起。所以要讓我們的學生永不言敗。

9、自己留作業的習慣

老師留的作業不一定同時適應所有的學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老師要和學生商量,讓學生做到腳踏實地、學有所得,市教委規定對學生實行量化作業,它的落實,一靠檢查,二靠老師良心,老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只有常規量的學生可以接受,學生才能適應教育。浙江書生中學就特別強調這點。

10、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每次考試之後,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學生,如何整理錯題?扔掉的分數就不要了,這次30分,下次40分,這就是偉大的成績。找到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知識點研究一下提高的辦法。整理錯題集是很多學生公認的好習慣。

11、出考試題的習慣

學生應該覺得考試不神祕。高中學生應該會出高考試題,初中學生會出中考試題。

12、篩選資料、總結的習慣

學生要會根據自己實際,選擇學習資料。

十二個習慣,不要求齊頭並進,各學校要有自己的特點,讓老師以教書為樂,讓學生以學習為快樂。這快樂要建立在養成這些良好習慣的基礎上。只有師生都成了學習、教育的主人的時候,教書這份工作才能真正成為樂園,才能使“學習、工作、盡責、助人是享受”成為現實,使我們短暫的人生充滿快樂。祝大家在盡到生存責任的同時,更多地享受到育人的快樂。

學習好語文的方法

經常查閲工具書

讀書學習要養成勤查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是的老師,可以隨時查閲碰到的疑難問題,而且也可以作一般閲讀材料來讀。高中生要有《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兩本工具書。

認真學好課本

所謂“課本”,即一課之本。許多同學,尤其是高三學生,認為現在高考的閲讀分析材料都是課外的,課本不聞不問,置之腦後,整天沉溺於題海之中,結果是耗時費力,廣種薄收,效果甚微。比如文言文的學習,課內篇目還沒有讀懂過關,詞法、句法沒有學懂弄透,就急於到題海里去“暢遊”,顯然是枉費心機,本末倒置。課內文言文這隻“麻雀”,仔細解剖透徹了,才能在課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該背誦的一定要背得滾瓜爛熟;該熟讀的一定要爛熟於心。一般來説,考試的材料取自課外,但考點和答案卻在課內。

學會獨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首先要善於提出問題,思考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辦法就是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許多高一、高二的同學問:現代文閲讀材料好像看得懂,但每次做題時總與老師的答案相差甚遠,這是為什麼?我認為原因很簡單,就是你根本沒有把文章讀懂,看起來那些字你確實認識,而字詞裏面的“內核”你卻沒有能力發現。建議大家現代文要“多讀、多思、少做題”,每讀完一篇文章後,留出2~3分鐘的時間給自己提出幾個問題,看自己是否能回答。能回答,説明你讀懂了;否則就沒有效果。比如問,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麼?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些什麼?是怎樣寫的?為什麼要這麼寫?

勤讀課外書籍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幾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量地閲讀課外書籍,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許多同學説每天的作業都來不及做,哪來時間讀書?我看關鍵不是沒有時間,關鍵是你想不想讀書,想讀書就有時間,不妨你試試!我建議大家每天要保證有一個小時的讀書時間,時間可以是整塊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一問自己,今天讀書有一個小時嗎?歐陽修利用“馬上、枕上、廁上”讀書,鄭板橋利用“舟中、馬上、被底”背誦,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讀書除了報刊雜誌的“淺閲讀”材料外,一定要有計劃地多讀一些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一週讀一本,一學期就是十幾本,一年就是30本,高中三年就是百來本了。這些書,不僅可以讓你自信走入高考考場立於不敗之地,而且將受用一輩子。

善於整理讀書筆記

語文知識零零碎碎,要經常把學過的知識整理一下;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培養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摘抄、摘錄法,做卡片法,提要鈎玄法,寫讀後感法等。

堅持寫日記練隨筆

日記和隨筆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選擇、有重點地記錄下來。不但形式靈活,可長可短,可敍可議;而且內容也非常廣泛,可以海闊天空,無所不談。堅持練筆,一練語言文字的熟練程度,二練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常言道“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語文的作文能力就需要“筆不離手”。

主動向人求教探討

要學好語文,就必須養成求教於人的習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準的,都應當勇於向別人請教,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問一切可能瞭解情況的人。學習還需要有追根刨底的精神,真理往往在研討中誕生,智慧的火花只有在碰撞中閃現。

專心致志聽課

聽課除了認真聽老師講解外,一要動筆,在書上劃劃圈圈,在筆記本上記下重點、難點和疑點,二要邊聽邊思考,聽課要注意老師的講課思路、要點,同時要積極思考,隨時準備發言。很多同學往往不注意課堂聽講這一環節,一節課的內容在課外卻要花幾個小時才能彌補上,真是得不償失。

以上8種方法,既是學習語文的技巧,也是學好語文的習慣,更是打開語文這把鎖的鑰匙。真可謂“有了金鑰匙,不愁鎖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