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禮儀常識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欄目: 禮儀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84W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1

引言: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

在精神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對外交流也愈來愈密切。不管是在商業洽談,或是朋友的聚會中,我們都意識到,瞭解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異,對我們日常交流有着至關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禮儀則是一個門檻,它是我們交流與合作的前提和試金石。

從餐具擺放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異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禮儀最基本差異。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還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如中餐進餐時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當然,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國筷子的擺放應該放在飯碗的右側,並且一定要兩端對齊的整齊地擺放。如果是就餐期間使用筷子夾完菜之後,但是並沒有連續進食,筷子則應整齊地豎向飯碗的正中間。在餐具擺放中,各個西方國家擺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規則是:“墊盤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內”。[1]具體的規則有:“盤前橫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餘用具酌情擺放;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發言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上才合乎禮儀,餐具掉落不要彎腰拾撿。

從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異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座次安排。中國人請客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因為在中國,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中座為尊,面門為上,觀景為佳。”[3]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中國,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而在西方,右為尊,左為次。

從中西方上菜順序方面差異看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就餐程序不同。中餐的出菜順序:首先是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盤組成的大拼盤。主菜緊接在開胃菜之後,又稱為大件、大菜,“主菜的道數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數,因為,中國人認為偶數是吉數。”[4]點心指主菜結束後所供應的甜點,如餡餅、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後則是水果。“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其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肉類、點心等。”[5]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頭盤,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為主,而且數量少,質量較高。湯,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副菜,魚類菜餚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主菜,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如布丁、煎餅、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咖啡、茶,西餐的最後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

從就餐氛圍上看中西文化差異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是中西餐桌禮儀最根本差異。中國人以食為人生之至樂,排場之大,氣氛之熱鬧常常令人歎為觀止[6]。中國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盡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餚。這樣的宴客方式才能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懇,餐桌上的熱鬧反映了食客發自內心的歡快。這種“鬧”能從某種程度上折射中國人家庭温馨、鄰里和睦、國人團結的“一團和氣”。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的去靜靜的切割自家的盤中餐。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脣或咂嘴發出聲音,咀嚼食物不要説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要等嚥下食物後再回答。進餐時可以與左右客人交談,但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先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

結語:

探究中西餐桌禮儀文化差異,有助於我們加深對中西方餐桌文化禮儀差異的瞭解,避免不必要的信息誤解,同時這必將在我們日常交流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將更好地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民以食為天”,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國度,飲食是人生活第一要素,也是一個國家文化的映射,能在不同餐桌禮儀文化中游刃有餘,是做好跨文化交流的前提,也必將是現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催化劑。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2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席位安排禮儀

(1)中餐餐桌禮儀。在中餐宴請活動中,往往採用圓桌。不單是在不同位置擺放的圓桌有尊卑的區別,每張圓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由兩桌組成的小型宴請通常是兩桌橫排或兩桌豎排的形式。當兩桌橫排時,面對正門右邊的桌子是主桌;當兩桌豎排時,離正門最遠的那張桌子是主桌。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數桌所組成的宴請除了注意#門面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等規則外,還應兼顧其他各桌離主桌的遠近。通常,距離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離主桌越遠,桌次越低。

每張餐桌上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五點:%主人大都應面對正門而坐,並在主桌就坐。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主人的右側和左側。

舉行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各桌次的尊卑,應以與這桌主人的距離遠近來定,離主人近的位置比較尊貴。(與本桌主人的距離相同的位次,則以本桌主人面向為準,主人座位右邊的位置比較尊貴。)如果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尊重,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主人則坐在主賓的位置上。對於少於5人的便餐,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個原則:右高左低;中坐為尊;面門為上;靈活安排。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西餐餐桌禮儀西餐中,一般均使用長桌。在正式宴會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離主桌的位置遠近而定,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貴,在同一桌上,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貴。在正式宴會上,英國式座位的順序是: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兩頭,客人男女錯開坐在桌子兩側,男主賓和女主賓分別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邊。如果客人中沒有主賓,女主人可把客人中年齡最大的女士安排在男主人右邊。在非正式宴會上,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如果是男女二人進餐,男士應請女士坐在自己的右邊,還要注意不可讓她坐在人來人往的過道邊;若只有一個靠牆的位置,應請女士就坐,男士坐在她的對面;如果是兩對夫妻就餐,夫人們應坐在靠牆的位置上,先生們則坐在各自夫人的對面;如果兩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進餐,女士應坐在兩位男士的中間;如果兩位同性進餐,靠牆的位置應讓給其中的年長者。此外,男士應當主動為女士移動椅子讓女生先坐。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餐具的使用禮儀

1、中餐餐具的擺放和使用方法

(1)筷子。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的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一定要整齊的豎向放在飯碗的正中。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和人交談時,要暫時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豎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撓癢或用來夾取食物以外的東西。

(2)勺子。勺子主要是用來喝湯的,有時也可以用來取形狀比較小的菜。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過滿,免得溢出來弄髒餐桌或自己的衣服。用勺子取食物後,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裏,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燙,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裏等涼了再吃,千萬不要用嘴去吹,也不要把勺子塞進嘴裏,或反覆吮吸。

(3)盤子。盤子主要用來盛食物的,根據所盛食物的多少和形狀不同而大小形狀各異。稍微小一點的盤子為食碟,一般放在碗的左邊,是用來暫放從公用菜盤裏取來享用的菜餚。用食碟時,一次不要取過多的菜餚,不要把多種菜餚放在一起,以防它們相互串味。不吃的殘渣、骨、刺應放在食盤的前端,放的時候不能直接從嘴裏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加放到碟子旁邊。

(4)水杯。水杯主要用來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一般放在碟子的左上方。不要用它來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喝進嘴裏的東西不能再吐回水杯。

(5)餐巾。在用餐前,比較講究的餐廳或主人,會為每位用餐者上一塊濕毛巾,它只是用來擦手的,擦手後,由服務員或主人拿走。有時候,在正式宴會結束前,會上一塊濕毛巾,它是用來擦嘴的,不能擦臉、抹汗。

(6)牙籤。剔牙時,應用另一隻手掩住口部,剔出來的東西,不要當眾欣賞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隨手亂彈,隨口亂吐。剔牙後,不要長時間的叼着牙籤。

中西餐桌禮儀差別3

飲食文化、餐具、進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禮儀等則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會生活樣式和文化取向。現代社會禮儀無處不在,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經驗而中西方在餐桌禮儀方面的要求也有許多差別,瞭解了兩者的不同防止失禮於人。

1。餐桌氣氛上的差異

總的來説是西方餐桌上靜,中國餐桌上動。西方人平日好動,但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地去靜靜切割自家的盤中餐。中國人平日好靜,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

2。餐桌舉止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人們在出席各種正式的會餐時也是比較講究的,但是在現代風俗變遷和發展中,有進步的一面,也有落後的一面,有對傳統的觀看來,這種超負荷的飲食不僅造成浪費,而且危害人體。儘管中國人講究食療、食養,重視以飲食來養生滋補,但我們的烹調卻以追求美味為第一要求,致使許多營養成分損失破壞,因此營養問題也許是中國飲食的最大弱點。

3。西方烹調遵循的是規範與科學

西方人強調科學與營養,因此烹調的全過程都嚴格按照科學規範行事。菜譜的使用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西方人總是拿着菜譜去買菜,製作菜餚,但相比起來,還是一個非常機械的東西,而這導致了西餐的一個弊端)))缺乏特色。當人們身處異地想品嚐當地美食時,肯定是不會有人選擇肯德基或麥當勞之類食品的。另外,規範化的烹調甚至要求配料的準確,調料的添加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由於西方菜餚製作的規範化,使其毫無創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國烹調不僅不追求精確的規範化,反而推崇隨意性。翻開中國的'菜譜,常常發現原料的準備量、調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國烹調中,不僅講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風味與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個菜,所用的配菜與各種調料的匹配,也會依廚師的個人愛好特點有變化。同樣是一道/麻婆豆腐,為四川客人烹製和為蘇州客人烹製,所用的調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面對不同的食者,都毫無變化。

4。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別與個性

在中西飲食文化之中也明顯體現出這種文化特徵。西菜中除少數湯菜,正菜中各種原料互不相干,魚就是魚,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這體現了繼承,也有對傳統文化習俗的違背。比如就餐時的衣着,要遠比過去隨意多了,可着中山裝、夾克或西服等,這也正體現了傳統文化的變遷和發展,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匯,相互發生正遷移作用最好的。

例證。

當今許多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不喜歡吸煙或喝酒,許多人也不喜歡別人在他們的住處吸煙喝酒。而在當今的中國,許多人既吸煙又喝酒,有一種社會怪現象似乎是/不吸煙不喝酒0社交。所以在中國的餐桌上依舊存在吞雲吐霧、爛醉如泥的,儘管他們知道這有傷風範,但依舊不能禁絕之。想必這就是文化遷移和發展的不完全性、不徹底性的表現,我們有必要在正確理解和認識文化現象的基礎上,不斷推動人文文化的發展,提高民族人文素質。

5。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坐次安排。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對於餐桌的規矩,西方人進餐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當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規矩。通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以及中西方餐桌禮儀的比較,不僅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傳統,還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社會關係、社會禮儀和社會風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張個人榮譽、自我中心、創新精神和個性自由,而中國文化主張謙虛謹慎、無私奉獻、中庸之道和團結協作;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家庭結構簡單;而中國人等級觀念較強,家庭結構較複雜,傳統的幸福家庭多為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際中,由於文化障礙而導致的信息誤解,甚至傷害對方的現象屢見不鮮。有時善意的言談會使對方尷尬無比,禮貌的舉止會被誤解為荒誕粗俗。因此,研究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研究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行為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對比研究過程中,各自的優、缺點顯而易見。這種研究有利於文化的正遷移作用,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促進本民族語言、人文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