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節日常識

冬至節的來歷與習俗

欄目: 節日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6.64K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節很重視,冬至節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冬至節的來歷與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冬至節的來歷與習俗

冬至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所以,永定河沿岸民間又把冬至俗稱為“日短”。他們認為,從冬至開始,陽氣四開,又有了“冬至一陽生”的説法。故冬至有3種意義:一是陽極之至;二是陽氣之至;三是日行南至,故謂“冬至”。

從冬至這一天起,到驚蟄節後6天,共有九九八十一天,九天稱為一個“九”,即:公曆從12月21日或22日至次年3月11日或12日。永定河沿岸民間稱這段時間為“數九寒天”,還曾有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永定河兩岸民間的“冬至大如年”的説法,俗稱“亞歲”。舊時,每到冬至前幾天,各家各户要準備好魚肉、蔬菜等食物,先祭祖先,後拜父母尊長。

冬至節還要吃餃子,這源於一個故事:醫聖張仲景,原是一名官員,時值寒冬,他告老還鄉。在途中,他看到很多窮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好多人的耳朵甚至都凍爛了。孫仲景看到這種情況後,心裏非常難過。冬至這天,他在空地上,搭起大棚,架起大鍋,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温熱的藥材,熬煮煉製“祛寒嬌耳湯”。煮好後,分給每人一碗。另外,把羊肉和藥材搗碎,用麪粉皮包成耳朵形狀的“嬌耳”,分給凍傷人每人兩隻。人們食後,頓覺渾身發熱,兩耳起暖。從冬至到大年三十,張仲景用這種方法把人們的耳朵凍傷都治好了。從此,每到冬至這一天,人們便模仿“嬌耳”的樣子,做成了“餃子”。

過了農曆十一就到了冬至(大約陽曆為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開始數九。入九以後,民間流行消寒活動,逢九日飲酒消寒,席間慣擺九碟九碗,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滿族人則不同,為了消災祈福,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殺豬祭天,即祭“祖宗杆子”。在大門的東南角立一高旗杆,頂端為葫蘆形,稍下放一方形木框,內裝用碎豬腸,豬腔骨拌的米飯祭祀烏鴉,烏鴉是滿足古老氏族的圖騰(氏族標誌,北方氏族多以飛禽為族標),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俗稱“神餘”。

冬至過後,我國各地都相繼進入寒冷的季節。此時正值我國的'小寒、大寒節氣。俗話説:“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又有“小寒大寒寒冷冰團”之説。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理解,大寒冷於小寒,但在氣象的記錄中,則往往是小寒卻比大寒寒冷,可以説是全年24節氣中最寒冷的節氣。常有“冷在三九”的説法,而“三九”又恰在小寒節氣內。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為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月初寒當小……月半則大矣。”按當時的情況延續至今而已。據説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正因為如此,人們在寒冬臘月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特別注意防寒保健,平安度過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歡歡喜喜迎新春。

特別是年輕人在寒冷的臘月,有的人穿着則“只要風度不要温度”。這種極端的着裝是不合理的。衣服的保暖程度與衣服內的空氣層的厚度有關。羽絨服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織物氣孔不直通,兩種保暖性能都很不錯。寒冬臘月外出時,應注意以保暖為主。“寒從腳起”,人們腳的保暖尤為重要。

潮汕冬至習俗

冬至,潮汕人稱為“冬節”。冬至是華夏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古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説。潮汕人把冬至當小過年,潮諺説:“吃過冬節丸,就算大一年。”每年的這一天,潮汕人都有吃“冬節丸”、祭祖和掃墓等習俗。

吃團圓飯

在潮汕地區,冬至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一家大小在這一天都會盡量趕回家中吃頓暖暖和和的團圓飯。

長輩們在冬節晚餐上會説:“食丸闔家團圓,食糯米餞就有錢,食芹菜蒜有錢算也有錢勸(藏)。”雖然都是由食物名稱引申而來的諧音,卻也體現出潮汕人重視家庭,期盼團圓的美好願望。

吃冬至丸

潮汕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之説,其中“冬節圓”就是湯圓了,在潮汕地區又叫甜丸,在冬至這一天吃甜丸的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潮汕一帶,冬節前,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粉末兒,做糯米湯丸。

到冬節前一天,吃過晚飯,家中主婦就張羅把一個大笸籮擺在矮凳上,把糯米粉末兒揉成搓成團。然後,一家人無論大小都圍坐四周,各自捏取粉團搓成彈珠大的冬至丸。有些人故意搓一些大小參差不齊的,這叫“父仔公孫”丸,象徵歲暮之際,一家人圓圓滿滿。起牀之後,大人和小孩都要吃上一碗冬至丸,這樣才算添了一歲。如果有家人外出未歸,那麼一定要為他留下一些糯米粉待其歸家時,做一碗湯丸給他吃。

貼甜丸

在很久以前,這些甜丸不僅是用來吃,人們還將甜丸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之上,一來是這甜丸圓圓的,預示明年豐收、全家團圓,二來是為了答謝老鼠給農民送來五穀種子。如今人們不再貼甜丸,不過冬至節吃甜丸的習俗依舊流傳至今。

傳説,有一年冬至,從外地來了三個衣衫襤褸的逃荒者。飢寒交迫,老婦餓死了,只剩下父女兩個人。父親向人家討了一碗冬節丸給女兒吃,但女兒卻堅決不吃,要讓父親吃。推來讓去,父流淚説:“女兒,為父不能養活你,眼看你忍饑受餓,不如在這裏擇一人家嫁了,圖一口之食。”女兒也就含淚答應,兩人分食了一碗冬至丸後便分手了。

後來,女兒嫁了一個好人家,日子好過一點了,但她天天思念父親。到了冬節時候,更是憂傷萬分。她的丈夫問起原因,妻子就將詳情告知。後來夫妻倆想了一個方法,在大門環上貼了兩顆大大的冬至丸,心裏想:“父親若看到,定會觸景生情。”這樣,年復一年,這習俗終於沿襲下來。

祭拜祖先

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謝神的祭品,除三牲粿品之外,必須還要有冬節丸,人人必須食用以示一家圓圓滿滿,大小平安。

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上墳掃墓

上墳掃墓則是冬至的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的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

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潮汕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因為冬天少雨,陽光充足,在山野舉行祭祖較為方便,也藉此郊遊,起娛樂身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