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2021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0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1.48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1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0篇)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

央視《開學第一課》開播了,我如同往年一樣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等待節目地播出。

2020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對我而言意義重大,因為它教給了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2019“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不僅讓我瞭解了國旗背後的意義,更讓我看到了祖國的繁榮強盛;2018“創造向未來”讓我知道了創造的魅力,也讓我明確了自己的夢想;2017“中華驕傲”是文化的驕傲,是民族的自信。

這份驕傲和自信,需要我們傳承與發揚……2020年它讓我知道了如何對抗新冠肺炎病毒。

今年是《開學第一課》陪伴全國中小學生的第十三個年頭,這十三節大課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給人以深切的關懷與深沉的關愛;它與全社會的青少年一同成長,一同見證了每一代人的發展歷程;它不僅僅是開學的第一課,更是人生的一大課。

希望這樣的第一課越來越好!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

不知不覺,又一個暑假過去了,新的學期又要開始了,可以説心情非常激動。

在2020年9月1日晚8點,最令人期盼的就是《開學第一課》的播出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當觀看完《開學第一課》後,被裏面的一個又一個勵志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當初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時,醫務人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

他們的行動告訴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充滿了愛和温暖,它們無不在激勵着大家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創造更輝煌的明天,將來可以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畢竟作為少年的我們,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更是新世紀的開拓者。

正所謂:我們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奮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讓我們一起揚起風帆,向成功彼岸奮力駛去;讓我們一起努力拼搏,勇做新時代的接班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加油!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3

涼風微拂,秋意盎然的九月又到了,今天是九月一號,正好是全國公益性節目《開學第一課》播出的日子。如同往年一般,晚上八點的時候我跟家人準時坐在了電視機下收看節目,2020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雖然我只是個小學生,但是在父母的帶領之下,我很早就知道《開學第一課》這檔節目了,也成為了它的忠實粉絲,今年我再一次跟它相聚了。《開學第一課》對於我一個學生來説,影響是無比巨大的,讓我從一個調皮搗蛋的小男孩成為現在一個有責任心的“小男人”。

每年《開學第一課》總是會講述一些名人事蹟,讓我們學習他們身上的精神。就好比今年的前往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如果沒有他們捨己為人般的奮鬥,恐怕我現在無法安心的坐在這裏寫作文額,而是時刻在擔心着自己會不會感染病毒。

而這些人的精神也感染到了我們這些學生,讓我們從現在堅定意志,勵志將國家崛起作為自己的夢想,並且為之付出努力。只有我們每個年輕人明白少年強則中國強,國家才有強大的可能性,只有我們年輕人知道自強不息,國家才能強盛變強,我們才能不受戰亂的侵擾。我們年輕人要學習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反哺到國家身上。

也不用擔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沒有報效祖國的機會。當我們遵守交通法則,不闖紅綠燈的時候,其實已經是在為祖國做貢獻了;看到有不法分子在搞破壞的時候,我們馬上打電話報警,其實也是在為祖國做貢獻了,生活中這樣的小事情其實還有很多的。

我們不一定要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才能算得上是為祖國作出貢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只需要安份守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作為學生每天努力學習,其實對於國家來説,你的貢獻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

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強大,靠的不是某個人的豐功偉績。而是我們無數普通人的貢獻。正是因為有了無數中國人的奉獻,我們國家才能成長到今天的地步。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4

九月一號開學的第一天,班主任給全班同學佈置了一個新任務:寫一篇《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作文。於是,帶着這個寫作目的,我觀看了央視CCTV —1準時播出的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對很多事情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2020年的節目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理念,還邀請了鍾南山、張伯禮、張文宏等榮譽嘉賓,為我們一一講述了整個疫情期間的抗疫故事。

節目中第一篇章的內容讓我尤為深刻。第一篇章的主題是“擔當”,邀請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鍾南山作為主講人。鍾南山,可以説是為這次疫情作出突出貢獻的領軍人物。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一線,努力尋找戰勝病毒的措施和方法。在節目中,鍾南山爺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愛國主義從小植根在他心裏,毅然決然選擇從醫,一直到現在。其中,他還講了這次疫情的經過,以及自己所經歷的故事。他還提到“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聽完了鍾南山院士的講話,我的心裏十分感觸。在這次疫情中,有多少像他一樣的醫護人員,不顧自身安危,馳援湖北,只為所有人的平安。雖然年輕一代經歷的事情較少,但在這場劫難面前,90後和00後毅然選擇奔赴“戰場”,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今天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感受,鍾南山院士等人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擔當”一詞是我們需要謹記並且付出行動的,“少年強,中國強”的節目主題更是引人深省: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有青少年一代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與擔當,並且勇於為國為民,那麼,所有的苦難都會迎刃而解,國家才會變得強大。正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年一代趕緊行動起來吧。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5

今天一早,我們就知道了有《開學第一課》。2012年主題是“美在你身邊”。第二節課時,開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成了四個部分: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結合主題,讓我十分感興趣。

探索美

第一章節是探索美。美其實並不是富麗堂皇,雕龍畫鳳的代名詞。美也是無處不在的。有句話説的好:“不是世間沒有美,而是我們沒有發現美的眼睛。”第一章節,我看到了很多我平常忽視的美。看,那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快速奔騰起來真是飛沙走石;那極樂鳥似乎戴了一副面具;那可愛的小猴子的眼睛裏寫滿了好奇與驚訝,一 個個鮮活生命在向我們展示美。可能這離我們有點遠,但是,當清晨的陽光普照在一片片幸福的葉子上時,這很美;當晚霞用創造的顏料讓雲朵五光十色時,這很美;當風吹過草坪讓草坪成為一個綠色的“海”時,這也很美。這些美都是我們身邊的,也許,不足一分鐘的駐足觀望,坐在車上的餘光一瞥,都能發現。有的人讓它從時間的縫隙裏溜走了,可有些人卻欣賞它的美。這,就是探索美。

創造美

美不是單一的,它也可以創造。那自制樂器的劉大成用平常的東西,做出了不平常的曲子。水管,樹葉,藥瓶都能成為樂器。這平常的東西,用智慧改造了一番,就變了一番模樣,這一件件閃着智慧的神奇樂器,難道不美嗎?還有劉大成自身的技巧,讓沒有改造過的梳子也成了樂器。還有那好聽的《農家的早晨》,完全都是自導自演,不僅有精妙的技巧,還有無聲的演出,一切都讓我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生趣活潑的農家的早晨

傳遞美

“最美” 似乎是現在很熱門的話題。而“最美”司機吳斌卻格外令人感動。身受重傷的他控制了車子,讓所有的乘客都安全了,可他卻走了。他的壯舉讓許多人知道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奉獻,在那“最美”的幾分鐘裏,所有的人都瞭解了美。連我,也感受到了他的美,那顆時刻為着他人的心,是善良的美。吳斌用他自己的事蹟和生命傳遞了美!

和諧美

在奧運會上,美也無處不在。那“零失誤”的中國體操男團憑着高超的技巧成功衞冕,讓我和許多人興奮不已。在《開學第一課》上,他們告訴了我和諧與美。他們無論其他人表現如何,都互相擊掌鼓勵,讓整個隊伍少了爭吵,多了和諧。和諧,團結,使美綻放在了每個隊員的身上,這讓我為之欽佩。

《開學第一課》只有1個多小時,也許並不能概括完世間所有的美。但是,它教給我的方法卻能讓我的生活無時不刻存在美!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6

星期五的晚上,我觀看了中央一套隆重播映的《開學第一課》。

2017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剛剛開始,是吳磊演唱的《夢想開始的地方》,接着有條不紊的講述了字以溯源、武以鎮魂、棋以明智……但其中我最記憶猶新的還是漢字叔叔查理德,他為漢字而狂。他廢寢忘食,漢字成了他全部。在他學習漢字,正要建立漢字起源網站時,他得了心臟病,命懸一線。當他醫治好後,他繼續研究漢字,雖然漢字叔叔生命轉瞬即逝,但他還要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熱愛的漢字研究中去,他還把自己僅有的錢投到漢字研究中。漢字叔叔的事令我很感動,因為他是外國人,不需要學漢字,可他奉獻出一切,也要學習漢字,可見我們中國文化多麼吸引人!

身為外國人都喜愛中國文化,何況我們呢?我們的中國文化遠及海外,我們為何不為我們的文化而驕傲呢?那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多麼偉大。無論是變化多端的漢字,還是振奮人心的、令人熱血沸騰的中國功夫,還有琴棋書畫和古今中外的詩詞,都是那麼的淋漓盡致……可見中國文化是多麼的燦爛輝煌呀!我們應該驕傲,為我們國家——中國而驕傲,我為我是中國的小學生而驕傲!

《開學第一課》在9月1號晚上的播出,更讓我們看到古往今來富強的中國。把一個國家創造美,轉化為全世界的美,這是全世界的樂趣。這是我們的驕傲!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7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2016年以“先輩的旗幟”為主題,為我們講了80年前的長征故事,看後我的心靈被深深震撼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有這麼幾個鏡頭:

第一個鏡頭:賀龍爺爺騎着戰馬衝向敵人,卻把揣在自己懷裏的小女兒弄丟了,當戰鬥結束後,才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他那種焦急痛苦的感受,讓我想起了我的爸爸,當我生病住院時,爸爸在繁忙的工作之後,跑到醫院照顧我,給我講故事,為我買好吃的,守護着我,疼愛着我。為了不耽誤工作,他把電腦帶到病房,在我睡覺時,他還要抓緊時間寫稿子、改方案。我想,當時的賀龍爺爺一定像我的爸爸愛我那樣愛着他的“小千金”。當傷員把撿到的`“小千金”交到賀龍爺爺手中時,他緊緊地將這個長征中最小的“戰士”摟在了懷裏。

第二個鏡頭:賀炳炎將軍在戰鬥中右臂中彈,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戰士們用老百姓鋸木頭的鋸子硬生生地將他受傷的手臂鋸了下來真是不敢想,那該有多疼啊!我的手不小心被水果刀割個小口子都會疼的流淚,趕快貼上創可貼,還要爸爸媽媽哄上半天才會罷休,而當年的賀將軍卻忍受着常人無法忍受的劇痛鋸掉了右臂,他才是真正的“超人”。

第三個鏡頭:一天只吃一粒黃豆。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時,沒有東西吃,為了尋找能吃的花草,好幾個戰士被毒花草奪去了生命。紅軍戰士每天僅僅依靠一粒黃豆來維持生命。今天的我們,牛奶麪包、饅頭面條、水果蔬菜應有盡有,吃喝不愁,可是我們還挑肥揀瘦,有時還浪費糧食,忘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誨。

這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告訴我們兩萬五千里長徵是先輩們用腳走出來的,是用堅定的信念走出來的,是堅持不懈走出來的,他們為了解放全中國百折不撓,他們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這日子勇往直前,拋頭顱,灑鮮血,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們應該接過先輩們手中血染的旗幟,讓自己堅強起來,勇敢起來,成為一個新長征路上的小旗手,好好學習,練好本領,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美好,讓這面先輩們交給我們的旗幟迎風飄揚,讓五顆紅星更加耀眼、更加明亮!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8

2010年《開學第一課》,這次我也是感歎多多!

今天的內容是“我的夢,中國夢”。“強國夢”“為國夢”“人生夢”……每一個夢,都是用自己的雙手來實現的,就像李連杰叔叔一樣。

李連杰叔叔從小就有夢想,他的夢想也有許多比如:那個武術冠軍,這是他最希望實現的夢想。後來李連杰叔叔在一次海嘯中差點喪生,於是他就想為國家效力,看到這,我被打動了!

哇!用上交彈琴,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簡直讓我難以相信,真是太震撼了!你怎麼能呢麼厲害?你是怎麼彈得?你學了幾年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的?一大串問題我想問劉偉。他雙手殘疾,還有這般精神我太佩服了!我也試了是讓每一個腳趾獨自動起來,這麼一試,我知道了有多難,可也被劉偉實現了。

劉偉——我會記住你的名字的!

夢想,此時此刻我也真正瞭解了夢想,我明白了:在夢想的路上,有許多跌跌撞撞,但是我們跌到了一定非要爬起來,繼續走上夢想路!成功就是因為失敗了不放棄!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9

2013年《開學第一課》有三個主題,都以“夢想”為圓心,每課都有兩到三個“老師”講述他們從萌發“夢想”到實現“夢想”的經過。

其中有兩位“老師”最值得讓我學習。

他們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身上的不足,同時也激勵着我。

我想説,人生就像一粒種子,受到的壓力越多,鑽出泥土的小芽就越粗壯。

可是有的種子卻在艱苦的時候,就爛在了泥土裏。

而廖智挺過了艱難,用另一種方式讓生命綻放了美麗的花朵。

鋼琴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何種音樂都能演奏。

郎朗三歲起,為他的夢付出了十九年的時間,終於走出國門,成為了家喻户曉的鋼琴家,他讓鋼琴的美在自己身上綻放。

從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我欠缺的頑強和堅持。

看到這裏我想起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我們的小夢,一個一個集成中國的大夢。

我們應該有夢想就要堅持,堅持,夢想就能出彩!

央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0

9月1日晚上,我準時收看了中央電視台和教育部合辦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裏,我的心被一個個追逐夢想的故事震撼着、感動着。

在新學期的鐘聲裏,我認真聆聽了“英雄航天員”王亞平、著名鋼琴家朗朗、國際影響章子怡……引人入勝的故事。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人物是廖智。她是一個堅強不屈的人。我對廖智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在觀看《開學第一課》前我就認識了她。只要看過《舞出我人生》這個節目的觀眾都會知道那個戴着假肢、坐在輪椅上跳舞的美麗姑娘。她,就是廖智。2013年4月,在蘆山地震災區,有一名特殊的志願者,她有着温暖的眼神、燦爛的笑容,被大家稱為“最美志願者”。令人驚訝的是她是戴着假肢奔走在災區第一線的。她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倖存者,她曾是一名舞蹈老師,地震讓她失去了用來跳舞的雙腿。但是她沒有消沉,而是戴上假肢重新站了起來,並且重新登上了舞台,用樂觀的笑容、絢爛的舞姿,舞出了新的人生。她,就是廖智。

在《開學第一課》中,最使我感動的一句話,是13歲的付麗娟説的:“真累,難熬,但是我必須熬。”是的,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總不能一帆風順,但是為了實現夢想,我們必須堅持。這使我想到了暑假裏的一件事。爸爸媽媽帶我去爬華山,第一天是做纜車上到北峯的,再往上爬就不怎麼累。而第二天徒步爬上北峯,烈日當空,直射腦門,我渴得一會兒就喝了三瓶水。有一段山路,傳説是太上老君開的,名叫老君犁溝。那段山路大概有70度,寬只有五六十釐米,有的行人往上爬,還有的行人往山下走。我抓着鐵鏈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回頭一看,腳下就是深不見底的山谷,自己就像懸在半空中一樣。也不能把自己留着山上吧,儘管我已經筋疲力盡,但我仍然堅持着,勝利就在前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老師,你的夢想是什麼?讓我們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並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