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2018開學第一課心得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3.32W

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台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電視台密切合作,於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推出《開學第一課》,開播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10期。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為全國中小學生獻上一堂生動而有重大意義的教育課。下面是2018開學第一課心得,歡迎參考閲讀!

2018開學第一課心得

2018開學第一課心得1

創新使人類進步,創新使人類快樂,創新使人類……還有許許多多的創新在等待着大家去探索和發現。

我們中國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不乏,像書中的李四光爺爺,他在條件簡陋的年代,經過多次的求證和探索,擊敗了外國科學家的言論。例如,從十九世紀來,各國的地質學家定論“中國不存在第四紀冰川”,但經過李四光爺爺的不懈努力,發掘出許多冰川遺址,證明中國是有第四紀冰川的,他的成果收到了德國地質學家的讚歎,讓中國人為此驕傲。

生活中的創新無處不在。像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波義耳不小心把鹽酸滴到了紫羅蘭上,從它變色的事例上證明了許多種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都有遇到酸鹼變色的`性質,為工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服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我們也樂於在生活中探索與創新,説不定在不久後也會有不小的收穫。

書中陳列的“2013年重大科技創新中”的科學成果,為我們人類帶來了多少樂趣和方便,像“谷歌眼鏡”具有拍攝、導航、語音通信等功能,把照相機、導航儀、手機和眼鏡融為了一體,這發明真是讓人佩服。可這十項發明,就是沒有我們中國人的發明成果。我作為一箇中國人,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希望自己長大後能成為一名發明家,我想發明“自由飛機”,不需要人駕駛;我想發明“無敵戰車”,可以保衞祖國,任何武器攻擊不進;我想發明摺疊汽車,隨身攜帶,節約停車位,我還想發明……請大家等着我。

我長大後希望自己擁有一家“科技研發公司”,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歡樂和方便。

2018開學第一課心得2

人生就像一場田競賽,每個人都在不斷努力,不斷向前飛奔。在直道時,每個人都在奮力向前;超越他人的最佳時機,就是在彎道。

彎道就是機會,懂得把握機會,把握彎道的人,終將會超越那些不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十七和十八世紀,隨着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環遊世界,蒸汽機的燃起,引起了人類世界的大變革、大轉折時期,從經濟生產方式到政治制度再到社會文化思想,都出現了重大的拐彎轉向。英、法、美、德這些大國的崛起,正是把握了重大轉折的機遇,在歷史的彎道上,面對沖決封建神學的束縛的思想啟蒙,否定舊世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挑戰全球的工業文明萌芽,敢於超越,改變了歷史的進程,促進了自身的飛躍。而人口占當時世界三分之一的清帝國,在這一輪彎道賽跑中,無視時勢的轉折,不思進取,不僅原有的輝煌帝國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且被眾列強所超越。甚者,唱出了一曲馬克思所慨歎的“奇異的悲歌”。

人生中的彎道並不是隨心所欲地擁有,沒有彎道時,就要給自己創造彎道,給人生創造彎道。

喬丹高中時並沒有被校隊選上,大家也都對一個黑人不屑一顧,如果喬丹這時選擇了放棄,選擇了沉淪,那麼,他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一代巨星。他選擇主動創造機會,於是。他反反覆覆地請求主教練可以讓他加入球隊,並且保證每天打掃衞生,並且不影響其他人,甚至願意去給其他球員當陪練,主教練無奈,只得同意。得到如此良機之後,喬丹無比努力,一日又一日地刻苦訓練,來得比其他球員早,離開得比其他球員晚,就是這樣一個彎道——他自己創造出來的,他就超越了許許多多人,成為名人堂中最閃耀的巨星。

是的,當我們遇到彎道時,就應該抓住機會,快速超越;但當沒有彎道時,我們就應該為人生創造彎道,獲得成功。

2018開學第一課心得3

創新是一種追求,一種信念,一種無畏,一種越過冷漠荒原後,看到生命綠洲的快樂。創新的過程是美麗的,充實的。孕育着希望與憧憬,它因此魅力無限。吸引着我們為之奮鬥,讓夢想的翅膀勁舞蒼穹,領略搏擊長空的豪邁與灑脱。

總有一種驅動力去促使人們更上一層樓。在尼羅河邊散步的阿基米德看到農民提水澆地相當費力,經過反覆研究與嘗試,發明了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一種用螺旋在水管裏旋轉而提水的工具。阿基米德憑藉着對機器的熱愛和來自生活的靈感,敢於創新探索,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總有一種色彩令人為之傾倒,達芬奇為了畫好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雞蛋,細心琢磨棄而不捨。用畫雞蛋開創了全新的繪畫生涯也由此創造了以獨特手法勾勒出因神祕的微笑而著名的蒙娜麗莎。達芬奇經歷了歲月風霜的考驗,採擷到那最迷人的色彩。

總有一個方向促使人們向它發出挑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與助手先後用了六年時間,做了三千多個雜交組合,像神農嘗百草一樣,日復一日地在一簇簇野草堆裏搜尋。終於找到了他心中的野敗。袁隆平憑藉着這份執着與追求,開創了震驚世界的一次綠色革命。因為他堅信,只要有對執着追求的*與行動,就會有創造的果實。

大凡作出卓越貢獻的人,都有一顆善於洞察一切的心,他們不會忽視生活中任何一個異常的元素,而會將這作為難得的創造機會深入研究,從而有所創新,有所收穫。

如果不去創新,雖然避免了辛勞與失敗,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會。跌倒一萬次第一萬零一次仍能微笑站起來的人生活永遠難不倒他。也許奔流掀不起波浪,也許攀援卻達不到頂峯,但我們毫無怨言,因為勇於創新,人生無悔。

Tags:開學 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