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開學第一課心得【推薦】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3.1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開學第一課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開學第一課心得【推薦】

開學第一課心得1

快樂的暑假假期結束了,又來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是每年九月一號央視頻道為中小學生創辦的大型公益節目,每年的教育主題不同,都是根據當下的熱點時訊結合的,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聯合制作,主題為“理想照亮未來”,將於9月1日(星期三)20:00準時播出,2021年《開學第一課》會通過“雲課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學生共上一堂課,生動講好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故事

今天是九月一號,開學第一課八點準時開播啦,一到八點,每個學生都會準時在電視前觀看,今年是2021年,也是黨的一百歲生日,《開學第一課》第一篇章以“理想是火,點燃革命熱血”為主題,觀看開學第一課讓我知道了理想是我們人生前進的動力,是我們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目標,沒有理想,我們就會在前進的路上迷失方向,看不見眼前的道路,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從小學會樹立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未來和方向。有人會問,理想到底是什麼呢?而我的回答是理想能給予我們前進的方向、給予我們無窮的鬥志、給予我們奮鬥的力量。在這個充滿理想的年代,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要知道在未來的道路上要勇於拼搏,敢於奮鬥,就像今年的奧運會上的運動員一樣,從小樹立自己的理想,找準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實現人生理想的同時為國爭光。

看完這次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深受感觸,也讓我更加的清楚作為學生的我們,從小樹立理想,才會有不斷前進的動力,不管你的理想是科學家也好,是警察也罷,只要你有理想,不怕理想多遠大,就怕你沒有理想,理想就像是太陽,天亮了才能看清面前的方向,而處於學生階段的我們,不沾染惡習,努力學習,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為自己的理想打好牢固的知識基礎,才能距離理想更進一步,讓我們為理想點亮未來吧。

開學第一課心得2

星期五,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開學第一課》後,我很受啟發。這次的主題是幸福。片中教我們怎樣找到幸福的方法,瞭解幸福的真諦,邁向幸福的人生。

究竟什麼是幸福呢?主持人告訴我們,首先要有一顆快樂的內心,無論在什麼環境下,無論身處什麼樣的逆境,也無論是貧窮或是富有,只要他(她)的內心充滿快樂,充滿了陽光,這個世界就不會黑暗。

幸福的答案很多,是和平,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自強不息,是自信,是珍惜,是永不放棄……

幸福是温暖的關愛,幸福是真誠的讚美,在幸福的世界裏,要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懂得對生活説感恩,敞開心扉去溝通,世界也會變開闊,用寬容的心待人。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約翰庫提斯。他生下來只有礦泉水瓶子那麼大,而且沒有腿。但他仍然很自信,通過努力,最終成為了世界級的演講大師。

他行,我也行!我一定要努力,付出更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開學第一課心得3

中華文明歷史:只有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才能民族的復興,才能實現中國夢!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民族的復興,靠人民,靠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民族的復興,是幾代人的責任,因此我們學生也要有“時刻準備着”的責任!因此,我們要學習長征精神,它是學習的靈魂!長征精神有一種力量,一股氣勢,這種英雄豪邁的氣概!

學習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成功的希望在不畏勞苦攀登。有長征精神學習有決心、恆心、耐心,就會永往直前!學生都是想上勁的,而學習道路是漫長的,各人的條件也不同,差異也就必然了。但學習的精神不同,學習之路更顯各異!學習的精神從那裏來?從學習歷史上偉人不畏勞苦精神的學習中來。學習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成功的希望在不畏勞苦攀登。

馬克思説過這樣一句名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學習毛主席《長征》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主席《長征》詩,有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股氣勢,這種英雄豪邁的氣概!

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的偉大壯舉。靠的就是中國紅軍為中國百姓謀幸福的崇高精神,表現出來的精神是珍貴的精神財富,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長征》的精神,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氣魄,很受鼓舞!

多學習這些偉人奮鬥精神,激發我們在學習道路上勇往直前,攀登!我們的心得:學習要有決心、恆心、耐心,不然一事無成!

開學第一課心得4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了中國的文化,以“中華驕傲”做主題。共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多角度反映中國的傳統文化。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漢字。中國漢字發展到現在,有了四千多年的歷史。在慢慢漢字的演變過程中,至今發現最早的是陶器文字,然後是甲骨文,再到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等九種字體。我們現在常用的是楷書,楷書寫出來的字方方正正,橫平豎直,讓人一目瞭然。這也是中國漢字與世界文字不同的優點,也預示我們中國人,做人做事,堂堂正正!

節目中,主持人撒老師指着一個奇特的字問同學們甲骨文中是什麼字?有同學説是“出”字,有同學説是“流”字,但都不對,我在想會不會是“川”字?最後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王寧先生告訴我們這是“天”字。王教授還現場給同學們講解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漢字造字的意圖告訴我們:看清道路,奔向目標。一筆一劃中涵蓋豐厚的歷史底藴,漢字帶領我們感受過去,思考未來。它不僅是智慧的結晶,更是傳統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漢字記錄着中國人獨特的思考方式,中華精神價值的源頭。

到了後面,大家看到了吳京。暑假有看電影《戰狼2》的相信都非常非常崇拜他吧!包括我自己也是。吳京説:真正的英雄不是想如何戰勝別人,而是用這強大的力量來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吳京的千錘百煉、自強不息無不彰顯着我國中華武術之精髓。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的風采,品味字裏行間的國家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藴含的智慧。追根朔源,鑑古知今,這一課讓我受益匪淺!讓我自豪感倍增!

開學第一課心得5

望着暑假的離去,我們新的開學季節已經到來,同學們除了可以高高興興地回校上課之外,還要完成一項任務,那就是要觀看《開學第一課》。對於這一公益節目,相信很多同學都知道,這是我們每年九月新學期開學前必看的一個專題節目了,也是我們從假期的沉睡中醒來的途徑,這對於中小學生來説,都是非常受益匪淺的。

今年是我們偉大的黨一百週年的生日,所以2021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節目中聚焦慶祝建黨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請“七一勛章”獲得者、脱貧攻堅模範、抗疫先進人物、時代楷模、英雄航天員、空中梯隊代表、“00後”奧運健兒、中青年藝術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走上講台,通過“雲課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學生共上一堂課,生動講好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故事伴隨着主持人深入的講解,我們對於祖國曆史上的認知也更深一層了。當今我們的幸福生活其背後離不開我們偉大的黨一步一個腳印所奮鬥出來的,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更應該要去傳承和弘揚黨這份為祖國奮鬥事業的精神,現階段作為一名中小學生,自身不夠強大,但的方式就是保持良好的作息,多鍛鍊身體,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眼前的困難。同時,心中一定要時刻勉勵自己積極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後為我們的國家多做貢獻!

雖然每一期的開學第一課我都有在看,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內容特別的不一樣,因為2021年我們偉大的黨一百週年成立,通過節目瞭解到了祖國不斷繁榮的發展,也深刻的認知到我們的祖國在未來道路將會不斷成長,越變越強大起來,而祖國之所以有今天,其背後是離不開我們偉大的黨,離不開中國的每一名子民的共同努力與汗水。

最後觀看完開學第一課也讓我明白,當下的美好生活是離不開我們先輩們和黨背後的努力換回來的,故我們要好好努力,希望在今後能為祖國做出一份微薄之力。

開學第一課心得6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成龍為大家講述了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實現個人和家國夢想的經歷,用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理想。對於一個國家來説,夢想是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有追求的國家是偉大的。記得中央電視台有一個著名的廣告詞:“中國夢”、“夢之藍”,那藍色的中國夢,藍得深沉而不蒼茫。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而青春,卻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最容易消逝的一段時光。我相信:夜空中的流星雖然短暫,但是它劃破夜空的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年輕的新中國、中國的青春是這麼美好,青春年華的夢想更是泛着燦爛的光芒!

放眼未來。我希望,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到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悦,到處飄着瓜果的芳香。美妙年輕的歌曲,已經恬靜了人們的心房,已經告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現在及未來的社會安詳和諧,人們安康樂業!

青春飛揚,承載着夢想的航舫。青春是活力的象徵,是奮鬥的代名詞。青少年懷着祖國強大的夢想,活力四射、朝氣蓬勃!所以説,青少年作為祖國下一代的主力軍,對於“中國夢”的實現有着不可懈怠的責任。青少年若能把握時間,擁有振興中國的夢想,一定能為今後中華民族騰飛做出巨大的貢獻!

實現民族振興、祖國強大,是世代中華兒女的夢想,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我希望,這個夢想能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身上繼續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的夢中國青少年的夢!中國夢!

開學第一課心得7

二萬五千里長徵,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意在人們的評説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

二萬五千裏,一個怎樣的概念,相當於400的跑道,走上300多圈!全是高山,峽谷,冰天雪地,炎炎烈日,但他們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為了新中國,無怨無悔的走着,何等的偉大!

在觀看《開學第一課》途中,我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小男孩,12歲參加長征,在啟程之前,他摘下了家鄉柳樹上的一根柳枝,長征途中,一直拿在手裏。中途,他和他的爸爸媽媽走散了,是紅軍叔叔一直照顧他。到了四川后,他染上了重病,不能走,紅軍只好將他交給附近的藏民,後來,小男孩將枝條插在了沙漠上,數年後,柳條長成了三棵鬱綠的柳樹,而小男孩也成耄耋老人。

柳樹被稱為“紅軍柳”,顧名思義,和紅軍一樣,在艱苦的壞境下,頑強地生存下來……

回首風雨來時路,漫漫長征途,説不完的曲折困苦,道不盡的艱難險阻。可長征人,卻用自己的兩條腿,長驅涉足兩萬餘里,縱橫十一個省,他們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佔臘子口……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二萬五千裏血與淚的洗禮。

現在,我們的國家日趨強盛,國泰民安,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奮鬥才有我們的今天。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祖國的花朵,我們應該好好學習謹記先人的教導,讓我們的國家熠熠生輝!

就讓我們接過先輩的旗幟,走好我們的“長征路”!

開學第一課心得8

昨晚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重點是”英雄不朽“,節目令我印象很深刻,主要講了四堂課:愛國、自強、勇敢、團結。還請了許多親臨現場的老爺爺及老奶奶們給我們講述了當時的真實的情節,我聽得是津津有味,可感興趣了呢。

這個節目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第三課”勇敢“ ,講的是革命小英雄王二小以及和他一樣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我很感慨小英雄為救黨及村民而犧牲自己的精神,我非常敬佩他。這一課還講了南京大屠殺的事件,正好開學前,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南京大屠殺的紀念館,看着節目我回味着在那兒所看到的場景,明白了為何一個母親已經死了,那個小孩還要扒在他媽媽的身上喝奶,原來是這個偉大的母親在被人殘忍的殺害那一刻將最後一口奶水餵給了她的孩子,我看得流了淚,讓我明白了當時日本人的殘酷,那些被殺害的30多萬人民呀,不管老的多老,小的多小,都被殺害了,儘管還有一些人幸運地活了下來,可那並不是日本人放過了他們,而是有一個叫貝拉的救了他們,所以我很感激這個美國人, 謝謝你,謝謝你救了他們!

《開學第一課》讓我深刻體會到我們一定要愛我們的國家,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開學第一課心得9

學校要求今晚八點準時收看〈開學第一課〉,七點半我就守在電視機前等待節目開始,等呀等,節目終於到了,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最讓我感動的是大珍珠和他的父王,大珍珠從小就被查出有一種病,叫重度感統失調症,就連説一個英語單詞We花很長時間都學不會。夜裏,父王也常常問自己,我怎麼就不能教好他呢?一天父王打聽到,騎自行車可以保持平衡性,我們也試試,有一天,大珍珠轉過頭對父王説:這是不是傳説中的魔鬼訓練呀!父王笑了笑。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過去了,突然有一天,大珍珠可以獨自騎那麼一小段了,父王高興的哭了,大聲地叫着自己的兒子。

還有福利院的小女孩們,她們跟我們差不多大,卻要遭遇着沒有爸爸愛沒有媽媽疼的痛苦。

我收穫了很多。同時,我知道爸爸媽媽很辛苦,要多孝敬爸爸媽媽。既然我們有緣相遇,你們會牽着我的手一起長大,我也會攙扶着你們一起慢慢變老。

開學第一課心得10

九月四日的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的節目分為“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為尾聲。其中有兩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個故事是一位叔叔改造了自己的摩托車,因為父親暈車,不能坐車去旅行,所以趁着年邁的父親腿腳還利索,用自己親手改造的摩托車帶着父親去周遊全國,讓父親的晚年過得開心愉快。從中我感受到了這位叔叔對父親的一片孝心。第二個故事是一位著名的搖滾歌手——秦勇,因為他的兒子在四歲時查出有病,於是秦勇毅然放棄了自己的音樂理想,在家照顧生病的兒子,陪着兒子快樂地一起長大。從這兩個故事中我體會到: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長大了,我們一定要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第二個篇章是“禮”。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我們應該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第三個篇章是“愛”。我們要做一個有愛心,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尾聲是“強”。從武藝班孩子的精彩表演中,我感受到了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們是來自西藏的孤兒,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裏,就練出了這樣一身好本事,不知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與淚水。難道我們還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嗎?

通過《開學第一課》的觀看,我深深地領悟到: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父母的希望,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有孝心、有禮貌、有愛心、自強不息的人。長大了才能回報祖國,回報父母!

開學第一課心得11

金色九月,秋風送爽。讓我期盼已久的開學日也即將到來。9月1日晚上,我早早就守在了電視機旁,為的就是不落下《開學第一課》的一分一秒。

“理想照亮未來”這是這堂課的主題。從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到偉大領袖毛澤東再到時代楷模彭士祿……一百年來,無數先輩為黨和人民犧牲奉獻,他們用生命詮釋了自己崇高的理想追求。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代人為祖國守邊的拉齊尼一家。拉齊尼·巴依卡是紅其拉甫執勤點的護邊員,他為了救落入冰窟的兒童而英勇犧牲。當人們把拉齊尼拉上來的時候,他的雙手依舊保持託舉的姿勢。聽到這一幕,我不禁潸然淚下。“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拉齊尼一家時刻銘記着這句話,為國守邊這個理想也將在拉齊尼一家不斷傳承下去。

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偉大的黨一路走來是多麼不容易。在偉大祖國的發展歷史中,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也一定會以英雄們為榜樣,努力學習本領,長大後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心得12

愉快的`暑假在彈指一揮間過去了,迎來了一個新的九月,學校的“集結號”拉響了,同學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並投入到緊張的“戰鬥”中去,而九月一日就是學生們的開學日,也是全國中小學生最喜愛的《開學第一課》開播的重要日子。

《開學第一課》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與教育部合作並從2008年開播至今的大型公益節目。通過開學第一課,不僅可以送給孩子一份特別的禮物,也可以將全社會對孩子深沉的愛、對他們成長的深切關懷,通過生動鮮活豐富的形式來呈現,而每一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有不一樣的主題,今年也不例外。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的我們需要立定志向,為自己的理想負責,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要知道我們的祖國正在日益強大,需要我們青年一代的人去發展祖國,壯大祖國,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未來要有所希望和計劃,這樣有了壯志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向成功邁進。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沒有遠大的志向,整天只知道玩,而不知道學習知識,那將來長大後有什麼用呢?所以我們青年一代的人需要為祖國,為自己立定志向,好好學習。

總之,我們要知道做人要有志向,要有信念,要務實,要勇於擔當責任,因為我們青年一代人是祖國的希望,而未來在向我們招手。在此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立定志向,懷有遠大理想,為祖國做出貢獻,做一個有志向,有夢想,有擔當的方正少年吧!

開學第一課心得13

昨日下午第五節,我們班到五樓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的錄像,看後,我明白了知識守護生命的道理。

錄像開始了,我津津有味地觀看着,第一節課是《潛能》。這一節課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潛能是在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能量,需要發現,需要挖掘,但更需要進行科學的訓練。5月12日,桑棗中學的學生們正在專心地上着課,突然,傳來了一陣山崩地裂的響聲,地震來了,桑棗中學的同學們立即按照老師説的話做,持續安靜,有次序地迅速地往操場跑,因為桑棗中學每一學期都舉行了逃生演練,最終全校2200名學生只用了一分三十六秒的時間全部逃出了搖晃得十分厲害的教學樓,創造了一個奇蹟。由此我明白了,只要我們多懂得一些自救知識,在危險中就會多一份逃生的期望。所以我們要多長一些知識。

第二節課是《堅持》。這節課讓我明白了,我們不僅僅要發現、挖掘自我的潛能,還要有堅持的精神。錄像中一個叫李中俊的小女孩,在上學的道路上,不慎掉進了40多米深的天坑裏,她昏迷了三天三夜,醒來時餓又冷,想起家人讓自我帶的食物。他努力向上爬,每次只是爬了一米多,就重重的跌了下來。但最後她憑着自我的堅持,最後七天六夜後,她爬上了天坑,暈倒在同學的家門。看了這個故事後,我懂得了,只要堅持,就必須能創造生命的奇蹟。我也要像這個小女孩學習,學習她那種堅持,在遇到困難時堅持不放下,不向困難低頭。

經過了這節課,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這些道理將在我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終生受用。

開學第一課心得14

XX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第一講是“孝”,我的感觸很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我也應該去孝順他們。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做人準則和行為規範。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一位老奶奶,背上揹着一個大大的帆布袋,正吃力地在垃圾箱中尋檢着東西。烈日卻毫不留情地暴曬着她的後背,豆大的汗珠從她的額頭上滾落下來,微風不肯為她送去一絲涼意。只見老奶奶不停地擦着汗水,那袋子彷彿像一座大山死死地壓在她的背上,讓本來就駝的背更駝了。一位拄着枴杖的中年人快步走了上來,為老人撐起了一把遮陽傘,遞給老人一杯温熱的開水。一邊用一條涼涼的毛巾為老人細細地擦拭着汗水,一邊輕聲地對老人説道:“媽,家裏不缺錢,您別累着自己,我能夠養活您!”老人笑眯眯地説:“沒事,我還行,還能為家裏減輕點負擔。”中年人歎了一口氣,拄着枴杖,背起袋子,相互攙扶着越走越遠。望着這悽美的漸行漸遠母子攙扶圖,眼睛不知不覺地濕潤了,我真想大聲地喊:她要比世上流行的“月光”圖、“啃老”圖,美麗得多!漂亮得多!榮光得多!

孝順不難,對於我們學生而言,能夠努力學習好文化知識,物質生活方面少一些攀比,在父母勞累的時候,能為他們沏上一杯茶、能為他們捶捶背、能陪他們聊聊天,始終記住“為家裏多減輕點負擔”,這就是孝順。

孝順,其實並不難!

開學第一課心得15

每年央視的節日,我和媽媽都喜歡開學第一課,這是我們中小學生的特別節目。所以每次看完之後,心裏總會有一種很大的感觸和收穫,這讓我越來越熱愛祖國的繁榮昌盛。

古往今來,無數愛國人士都想歌頌自己的祖國。聶耳創作的《開學第一課》,充滿了爭吵和豪情,唱出了作者的心聲,呼喚着人心。他不是號召大家歌唱我們的祖國,齊心協力保衞祖國嗎?一句“自古以來,誰在生活中從未死去?”以丹之心作紀念”已經取出了文天祥埋藏已久的心。畢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國。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藏着一座愛國愛黨的豐碑,因為國家給了我們很多,我們從來不奢求任何回報。當我們周圍的人需要幫助時,每個人都會伸出手來互相幫助;面對災難,祖國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後盾;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祖國仍然是我們的前線。

不知不覺,讀完了學校的第一節課,心情久久不能釋懷。一直覺得自己的命是應得的,覺得除了努力學習,什麼都不用做。現在我明白了,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作為中國人的後代,我需要努力學習,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身體素質,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此時此刻,心中只有一股熱血湧了上來,它時刻提醒着我,要學會為祖國的利益做出堅定的態度,保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貫徹好祖國和黨的路線,不斷跟隨,始終保持一顆純潔的心,勇往直前。

Tags:第一課 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