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行政公文 > 方案

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

欄目: 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5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

1、大截面樑搭設方案

1)架體平立面設計:樑板體系共立杆,高大模板支撐體系採用扣件式鋼管支撐體系搭設,樑底位置增設扣件式鋼管架與滿堂架用扣件連接,尺寸為900×900mm,架體步距1200mm。樑兩側立杆增設通長縱向水平找平杆;樑側設置雙鋼管背楞,用M14對拉螺桿對拉加固,間距500mm。

2)架體構造措施:所有滿堂支撐架體四周搭設連續豎向剪刀撐,支撐體系內部每隔4.5m搭設豎向和水平向剪刀撐。水平剪刀撐設置在架體底部掃地杆位置一道、樑底下第一步水平杆位置一道,層高較高的樓層中間設置一道,在架體中間水平杆位置滿鋪一道水平安全兜網。

3)架體起步時立杆接頭位置交錯設置,用6m立杆和4m立杆、4m立杆和3m、2m和3m的立杆交錯佈置作為高支模起步立杆,1.2m步距範圍內立杆接頭無法錯開時,在立杆接頭處採用縱橫向鋼管加強處理。

4)樑側對拉螺桿設置:樑側設置M14 的對拉螺桿,對拉螺桿的道數根據樑的高度設置。最下一道對拉螺桿到樑底距離不宜大於150mm。樑最上部一道對拉螺桿到板底的距離不宜大於400mm。樑中部對拉螺桿間距為400mm~500mm。

樑寬 > 500採用該種模板支設方式(樑兩側立杆間距1200mm)

2、小截面樑搭設方案

統一採用樑底增設一根立杆的搭設方式,樑寬方向間距(250+樑寬+250)根據樑寬尺寸進行調整,選用900、1200兩種間距。沿樑跨方向立杆間距匹配滿堂架立杆間距,間距450mm。兩側佈置2~4排對拉螺桿。

樑寬≤500,採用該種模板支設方式(樑兩側立杆間距900mm)

3、板高支模搭設方案

1)初步設計:樓板模板支撐體系採用扣件式鋼管架,按滿堂布置,樓板立杆間距採用900×900mm,橫杆步距1200mm。

2)立杆平面佈置如下:

3)a、板底架體平面尺寸設計為900×900mm,架體步距1200mm。立杆增設通長縱向水平找平杆;

b、板下立杆為輪扣式鋼管架。立杆上設置U型頂託,U型頂託上雙鋼管主楞。立杆底部墊20cm×20cm的方形模板塊,墊板厚度不宜小於50mm,立杆不得直接落在混凝土面。模板支撐體系必須設置縱橫掃地杆,掃地杆離地高度不大於200mm。

c、架體構造措施:所有滿堂支撐架體四周搭設連續豎向剪刀撐,下層架體不得拆除,上下層支撐立杆應對稱設置支撐體系內部每四跨不大於5m搭設豎向和水平向剪刀撐。水平剪刀撐設置在架體底部掃地杆位置一道、樑底下第一步水平杆位置一道,層高大於8m的樓層中間設置一道,在架體中間水平杆位置滿鋪一道水平安全兜網。8m及以上支模高度範圍中間加設一道水平剪刀撐。

d、架體起步時立杆接頭位置交錯設置, 1.2m步距範圍內立杆接頭無法錯開時,在立杆接頭處採用縱橫向鋼管加強處理。三、施工工藝流程

1、安裝工藝流程:彈樑軸線並複核→搭支模架→調整託樑→擺主樑→安放樑底模並固定→樑底起拱 →扎樑筋→安側模→側模拉線支撐(樑高加對拉螺栓)→複核樑模尺寸、標高、位置→ 與相鄰模板連固。

1.1測量放線

在底板或樓層板結構板面上上彈出樑的邊線,便於確定樑兩側立杆位置及樑下立杆佈置。

1.2搭設滿堂架

先搭設樑兩側滿堂架立杆,以樑側立杆為起點,根據滿堂架立杆間距佈置搭設樑側滿堂支撐架。滿堂架採用輪扣鋼管架。

搭設支架之前,在架體下腳要鋪設50mm厚墊板,並且儘量保證樓層間的上下架體在一條直線上,根據立杆組合需要安裝鋼管底座。

滿堂架搭設完成後根據設計好的樑支撐架搭設樑模板支撐架體,樑底支撐架採用扣件式鋼管架,架體中間設水找平杆,上端加U形託撐,調整預留樑板底模厚度。

1.3安裝主次樑底模

在樑側立杆上沿樑跨方向安裝單鋼管主龍骨水平找平杆,在U形託撐上安裝雙鋼管主龍骨,主龍骨兩邊用十字扣件扣緊在樑兩側立杆上,之後按照間距鋪設樑底50mm×100mm木枋次龍骨,次龍骨上鋪設15mm厚木膠合板。主次樑底模安裝如下圖示意:

1.4安裝主次樑側模及板底模

主次樑鋼筋綁紮完畢後安裝樑側模及板底模。

樑側模先安裝面板,側模面板壓底模面板,樑側模上口標高同板底標高,其後安裝木枋次楞,鋼管主楞,按模板體系設計選用對拉螺栓固定。樑側根據立杆間距設置支撐兩側的斜撐,間距同滿堂架立杆間距。

板底模先在U形託撐上安裝雙鋼管主龍骨,沿主龍骨垂直方向安裝50mm×100mm木枋次龍骨,次龍骨上鋪設15mm厚木膠合板。主次樑側模及板底模安裝如下圖示意:

2、操作要點

在樑模與柱模連接處,應考慮模板吸水後膨脹的影響,其下料尺寸一般應略微縮短些,使混凝土澆築後模板不致嵌入混凝土內。

在主樑間與主次樑間交接部位,要求主樑或次樑的底模、側模就擱置在相交主樑的襯口檔上,以保證接縫嚴密及剛度要求。

3、樑起拱

樑板跨度大於4m時模板應起拱,根據設計説明,起拱高度按1/600~1/300控制(懸挑樑1/300)。先主樑起拱,後次樑起拱。

4、高大模板構造設置

4.1墊板或底座

豎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裝在基層上時加設墊板和鋼管底座,墊板要有足夠強度和支承面積,且中心承載,本工程現場採用2m長50mm厚的木跳板同時加設鋼管底座,居中設置。

4.2立杆

立杆上端包括可調螺桿伸出頂層水平杆的長度不宜大於0.5m。

樑側立杆搭接要求:立杆接頭要交錯設置,相鄰立杆的接頭不得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杆的兩個接頭沿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起步立杆根據層高選用不同立杆交錯起步搭設。

樑底鋼管立杆搭接要求:樑底扣件式鋼管儘量選用單根立杆,單根立杆不能滿足樑底高度要求時採用交錯搭接,搭接要求同樑側立杆。扣件式立杆接長全部採用對接扣件連接,嚴禁搭接,嚴禁將上段的鋼管立柱與下端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

當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傾斜(如邊樑斜支撐杆),或其支架立柱的頂表面傾斜時,應採取可靠措施確保支點穩定,支撐底腳必須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樑和板的立杆,其縱橫向間距宜相等或成倍數。

立杆頂部應設可調支託,U形支託與樑底主次楞不得有間隙,必須頂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的長度不得大於20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於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

4.3掃地杆

輪扣架底部第一步水平向橫杆為本工程高大模板樑側立杆的掃地杆,輪扣架掃地杆距地450mm(包括50mm厚木跳板在內)。

扣件架底部第一步水平向橫杆與輪扣架立杆相連接,位置設置在輪扣第一步水平向橫杆下方,距地250mm(包括50mm厚木跳板在內)。

4.4非常規部位構造措施

不同立杆間距、水平杆步距設計值的相鄰樑板同期施工鋼筋模板砼工程時,整個範圍(不限於高大模板部位)內的板下立杆間距、水平杆步距宜按二者中較小的取值來搭設構造,以保證所有支架的水平杆均能雙方向拉通,承載力與穩定性滿足要求;

獨立的滿堂支撐架單元,要求每個單元支撐架均滿足高寬比≤2的條件下,各單元四周均應按方案概述的要求設置豎向剪刀撐,並在砼澆築過程中加強該部位的監控監測。

樑下等部位的立杆加密區與相鄰板下立杆的水平杆拉通、延伸等構造措施,應滿足JGJ166-2008規範規定,當樑下立杆縱距450,板下立杆縱距900時,板下立杆除應隔1根與樑下立杆隔2根拉通之外,樑下立杆的每步橫杆採用輪扣式鋼管與板下支架連接(伸入兩側板下至少兩根立杆),以保證支架的整體穩定性。

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探索論文

摘要

當前,在土木工程中,高支模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於施工工程之中,為整個建築工程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持。但是,由於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操作難度較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對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造成了一定影響。基於此,文章就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借鑑,從而更好地促進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

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

1.高支模施工技術要求

高支模技術是在建築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型建築工藝,對如今的土木施工工程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高支模技術優良的承載能力以及良好的穩定性都使得它在建築行業中的到廣泛的推廣與使用。高支模施工技術是一項需要在高空中作業的技術,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相關單位對高支模施工做出了明確的要求與規定。技術人員要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執行操作,同時技術人員以及有關工作人員要在工作之前做好勘查工作,通過一系列分析討論之後再製定出一個合理的工作方案。另一方面,為了保證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施工工作,安排專業的安全人員對整個工程進行實時監控,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杜絕施工造成的各種危害人身財產安全的隱患發生。

2.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2.1實例概況

某體育館為體育教學、大型集會、體育比賽於一體的綜合型建築。本體育館共1層,局部5層,南面的女兒牆高24.a5m,功能:運動場熱身、首層競賽場地、比賽配套設施等。建築面積15899m2,地面14775m2,地下1124m2。體育館選擇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比賽場地選在平板網架結構,其網架的跨度為68~64m。訓練場屋面屬於鋼樑金屬屋面,鋼樑的跨度為20m。文章就高支模施工技術進行具體分析。

2.2高支模施工技術要點

(1)模板體系。常用的模板為19mm的松木和17mm的厚夾板進行拼裝組成。在樑側板可以使用19mm的松木板和厚夾板,規格統一選擇80mm×45mm。同時,在柱側板進行拼裝施工的時候,應該保證板與板之間45cm的縫隙,這樣方便錯位;各個柱箍之間的間距應大於35cm,同時選擇的規格也是75mm×75mm,間距控制在45cm左右。另外,模板自身的乾濕度也需要密切關注,不得出現受潮或者是暴曬等情況。

(2)安裝樓面支頂。首先,樑與軸線的放線要做好,確定其樓面的水平高度;然後,沿着縱梁進行門式腳手架的安裝;其次,將兩側完全鎖緊,從兩側進行安裝。這樣的操作方式可以確保腳手架的上下層都能夠保持在同一垂直中心線上,並且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都應該是穩定的;最後,確保腳手架能夠整齊的安裝。

(3)高支架搭設。在整個施工操作中,高支模架體搭設是最核心的一個環節,需要確保其整體的穩定性,同時立杆之間的位置應該進行合理的佈置,並且按照具體的規範要求來設置剪刀撐,立杆的頂部可以通過快拆頭的方式來確保立杆的軸心受力,避免出現偏心受力的問題。做好先澆築的柱子同架體之間的相互拉接。高支模支架一般要求高寬比例超出2,採用架體朝着兩側外進行羅戰,確保寬度方向的穩定性。進行外擴的輔助架體,應該按照具體的建築工程模板支撐系統安全技術規程當中的要求來進行。本架體屬於非承重杆,但是部分搭設於看台板上,因為其厚度為80mm,很薄,並且高低錯位。為了確保其結構的安全,在看台板支撐方面,每步看台板下面都需要有兩根立杆,在下部的支撐需要對上軸心。並且可以根據具體的規範來進行垂直支撐以及水平支撐,這樣才可以不改變架體。

(4)混凝土澆築。混凝土澆築儘可能選擇商品砼進行。對於混凝土澆築應該從樑中開始,逐漸朝着兩端平行的推進,確保其本身的均勻性,並且其高度不得低於145mm。另外,要做到及時的趕平和散鋪處理,做好振搗。在振搗過程中,應該保持相對的穩定與均勻,不得出現過振或者是漏振的問題。

(5)高支模拆除①拆除時間需結合工程的施工進度以及混凝土的強度等綜合確定。②關於拆除順序。需首先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包括清除雜物、腳手架等施工工具,同時應該做好警示工作,可以在周圍安防醒目的標語。在完成上述工作後,才可以進行高支模主件的拆除作業,同時對於拆解下來的廢舊材料應該加以回收利用,這樣不僅可以減小對周邊環境的污染,還可以增加經濟效益。此外,還應該及時對構件以及模板的質量進行檢測,及時替換已經腐蝕或者損壞的部件。

3.加強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建築工程中的應用

3.1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力度

首先,施工企業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力度。這是由於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操作難度較大,對施工人員的要求較高。在實際施工中,極易因施工人員的操作不規範而導致出現安全隱患。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確保施工人員能夠全面掌握高支模施工技術的相關要點,能夠嚴格遵照相關規定進行規範性的操作,確保高支模施工的質量。

3.2加強對施工準備工作的控制

施工單位還應加強對施工準備工作的控制。這就要求企業相關工作人員應對高支模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以及機具等進行細緻檢查,確保高支模施工質量。工作人員應將檢查重點放在高支模的搭架材料上,避免因材料質量問題而對模板安裝質量造成威脅。同時,相關技術人員還應向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確保施工人員能夠有效解決在高支模施工中遇到的相關問題。

3.3加強對各種安全措施的控制

最後,施工單位還應加強對各種安全措施的控制,最大限度的保障高支模施工安全,確保高支模施工質量。相關工作人員應在施工現場周邊設置圍欄,確保無關人員不會進入到作業區內,還應重視對腳手架的安裝與拆除,避免使用撬棍等進行硬拆,確保腳手架及其連接附件能夠保存完好。在拆除完成後還應將零部件等進行分類擺放,以便後續使用。此外,施工人員還應對高支模施工採取必要的固定措施,避免因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而導致其基座的位移,進而為高支模施工埋下安全隱患。

3.4提高高支模施工質量

①在設計高支模施工方案時,應該聘請具有專業資質的人才到施工現象進行詳細考察,並做好規劃工作,保證設計方案符合工程項目的實際特點,具備可行性。②把關好旖工原材料的採購和入場關,重點對施工材料的合格證、檢驗報告以及生產許可證等進行復核,確保施工材料質量達標。③在進行振搗混凝土操作時,應該注意混凝土振搗具有充分的密實性與均勻性,防止出現漏漿現象。④待高支模施工完畢後,應做好相應的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同時在驗收的時候,還需要依據規程進行預壓,在預壓的過程中需要安排專人進行觀測,並做好相應的監測和預壓記錄。綜上,伴隨着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手段湧現出來,高支模施工技術手段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高層建築的難題。為全面提升其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要求相關人員高度把握施工技術要點和施工流程,做好各個環節施工質量和安全的把控,最終確保整體工程項目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唐禮鬆.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術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7,13:142-143.

[2]賈聯棟.關於建築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3:165.

[3]肖承勇.土建項目超高支模模板施工技術應用探究[J].建築安全,2017,0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