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魯迅

解讀魯迅小説《祝福》中的重複對白

欄目: 魯迅 / 發佈於: / 人氣:3.02W

在小説中,總少不了人物語言的對白描敍。它既是作文的語言表達方式之一,又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思想情感的必要手段之一。魯迅先生的小説《祝福》,在人物語言描敍方面獨具個性.用了重複對白來刻畫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解讀魯迅小説《祝福》中的重複對白

一、祥林嫂自語

命運多舛的祥林嫂自從死了前夫,便到魯鎮“打工”,誰知又被婆家抓了回去再嫁到賀家。然而,不幸再次降臨到她的頭上,賀老六得傷寒死了,兩歲的兒子又被狼“銜了去”。於是她再次來到魯鎮,在沒有任何人的要求下,她就打開了話匣子,“我真傻,真的……可憐他手裏還緊緊地捏着那隻小籃……”這是她開始向人傾述時,聲音也嗚咽,説不出成句的話來了。第二次,她全不理會別人變了音調的稱呼和冷冷的笑容,只是直着眼,給別人講述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根本不管別人愛聽不愛聽,“我真傻,真的……可憐他手裏還緊緊地捏着那隻小籃……”仍然是淌下眼淚,聲音也嗚咽了。可當她第三次開口向人要説“我真傻,真的”時,別人馬上打斷她的話頭,替她説下面的故事,接着都煩厭地走開了。祥林嫂為什幺幾乎是用一樣的語句來講述自己失子的悲慘故事呢?從這三次重複的獨白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愛子之深、失子之痛的母親的情懷,同時也不難看到當一個婦女,在受到接二連三的精神打擊之後,心裏防線的崩潰,思想情感的脆弱,沒有了希望,沒有了寄託,只是沉湎於過去那難以忘懷的楚痛之中,滿腦子裏就這一件事,一見到人就像錄音機一樣把早已錄製好了的片斷放給別人聽。由此可見,祥林嫂從第二次來魯鎮起一直都是處於麻木的精神狀態之中,沒有走出悲痛的陰影。她的.人生悲劇緣由也就在於此了。固然,我們可以説祥林嫂的悲慘結局是封建禮教所致,但就她本人的個性而言,是不是也有那幺一點缺陷?

二、四叔的含糊

魯四老爺,對這一人物在小説中作者着墨不多,只輕描淡寫地交代了他的書房、他的幾次皺眉,還有私下裏告誡四嬸不準祥林嫂參與祭祀,但作為一個寫作高手並沒有忘記小説的要素之一——刻畫人物,用語言最妙。於是就出現了經典性的個性語言:當有人報告説,祥林嫂是被兩個山裏人和一個不認識、一個就是衞老婆子綁架走了時,他説了四個字,“可惡!然而……”“可惡”是指這夥人的綁架行為,簡直是強盜,不知禮儀,敗壞魯家的門風,至少説也該給有點威望的四爺打聲招呼或者説光明正大地來要人,何必這樣的粗暴無禮?但一想到祥林嫂是揹着婆家逃跑出來的,也有違背“婦道”之嫌,婆家人捉她回去,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一個“然而”就原諒了他們的粗暴無禮。從“無禮”到“有禮”的這個過程,僅這四個字就把它的邏輯講通順了。接着,衞老婆子親自出馬來魯家釋疑,四叔第一句話就是“可惡!”,見對她的不滿情緒:你是個中人,隱瞞實情不説,連個照面都不打,還幫着別人暗暗地劫走我家的傭人,鬧得沸反盈天的,這成什幺體統?但當衞老婆子把情況一説,把罪一認,把證一保,嚯,四叔立即釋然,又一個“然而”就心平氣和了,也認為衞老婆子合“禮”,幾乎把一個兩面討乖而又得利的滑頭,當成了一個大好人了。這合哪樣的“理學”?魯迅先生就用這四個字,時合時散地運用到四叔身上,一下子就把一個封建遺老冷酷、自私、偽善的面孔揭開了,語言是多幺的精煉而有力啊!

三、四嬸的呵斥

四嬸的反覆言語是在祥林嫂第二次來到魯鎮之後。當聽到祥林嫂的遭遇之後,四嬸眼圈有些紅了,儘管先前有些躊躇,但還是讓祥林嫂做了家裏的女傭。可當四叔告誡她,祥林嫂這種人固然可憐,但“傷風敗俗”,用她幫忙可以,要是祭祀,一切飯菜要自己做,如果讓她做,不乾不淨的,祖宗是不吃的。這樣一來,作為魯家特別隆重的祭祀大事,四嬸再忙也不讓祥林嫂插手了。當祥林嫂照舊去分配酒杯和筷子時,四嬸慌忙地説:“祥林嫂,你放着罷!我來擺。”祥林嫂又去取燭台,四嬸又慌忙地説“祥林嫂,你放着罷!我來拿。”這種語氣算客氣,先稱呼,後説事,理由是不言的。祥林嫂雖有些為難,顯得疑惑,但也不是傻子,就因為自己嫁了再嫁,死了兩個男人而被眾人鄙薄嘛。可當她聽了柳媽的話,捐了門檻,贖了罪,以為自己就清白無罪,完全可以幹一個女工力所能及的家事了。然而,四嬸在祭祀時,見她老不聽安排,便慌忙大聲地説:“你放着罷,祥林嫂!”這次聲音提高了,語順變動了,句子縮短了,且是先説事,後稱呼,足見其既不客氣又顯慌亂的情態。對於同是女性的四嬸,雖同情祥林嫂的遭遇,兩次自作主張收留她為傭人,但她在四叔的指使下,無意中充當了封建禮教的執行者,斷送了祥林嫂的生存希望,把她一步步地由家庭傭人變成無家可歸的浪人,直至推向了死亡的深淵。祥林嫂人生悲劇的造成,四嬸雖説主觀上沒有什幺過錯,但客觀上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儘管只呵斥了這幺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