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魯迅

魯迅名字的由來

欄目: 魯迅 / 發佈於: / 人氣:1.75W

魯迅以"魯迅"筆名而聞名,人們甚至於忘了他的原名叫周樹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魯迅名字的由來,希望大家喜歡!

魯迅名字的由來

魯迅名字的由來:

魯迅”這個筆名,歷來有兩種解釋:一種説法是指“魯”字乃魯迅先生母親的姓,他的小説中常提到的“魯鎮”,就是他母親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説裏也出現過“迅哥兒”一詞。另一種解釋是先生摯友許壽裳所説,他親自問過魯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魯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謙之辭。這兩種説法,都是從字面上解釋,也切合魯迅的生平,都説得通。

可最近又有人發現了第三種解釋。認為“迅”字,古義為狼。出處見《爾雅·釋獸》:“狼子絕有力者曰迅。”照這樣註解引申出來,“魯迅”是指狼的一個勇敢有力的兒子。持此一説的是歷史學家侯外廬。他説,魯迅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的小説代表作《狂人日記》就是抨擊封建社會“吃人”制度的,他取用這兩個字為名,正是鮮明表示他甘以“狼子”自居,與封建社會制度徹底決裂之心聲。

據説侯外廬的這種解釋,曾向魯迅的夫人許廣平提起過,許廣平連連稱謝,表示首肯。

魯迅先生1881年9月25日(農曆八月初三),誕生於浙江紹興,小名阿張。為什麼叫“阿張”呢?據説,魯迅出生那天,正好張之洞來訪,於是祖父周介孚便用張之洞的姓為其孫取名“阿張”。如果此説成立的話,那隻能説明魯迅的祖父追求功名,圖慕吉利。事實上,魯迅的小名“阿張”同他的生日有關,同當時浙江一帶的民風民俗有關。原來,民間傳説,灶王爺“姓張名單字子郭”,也誕生於八月初三,“乃一家司命之主”。為表示對灶王爺的敬重以及祈求灶王爺能保佑魯迅平安成長,故取小名“阿張”。“阿”字,在江浙一帶,是稱呼人的流行語。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為前綴詞,表示親暱或敬重。由此可見,“阿張”這個小名,具有濃厚的地區色彩、民俗色彩,當然也傾盡了強烈的感情色彩。

不久,魯迅的祖父又以同音異義的字為魯迅取大名“樟壽”,號“豫山”。“樟”與“張”諧音,屬化引,仍有敬重灶王、祈求降福佑護之意。“樟”為常綠喬木,香氣濃郁,質地上乘。周家世代詩書,取此顯然是為了暗喻魯迅天資不凡,將來必成大器。“壽”,則是按家譜中排列的順序而定。魯迅屬“壽”字輩,故曰“樟壽”。樟木樹齡長,終年常綠,與“壽”搭配,有長命百歲之兆。“豫”與“樟”有內在聯繫。據古書記載,豫指樟樹。“豫”即“樟”,“樟”即“豫”。從意義上分析,這兩者都含有祝願周家子孫興旺、人才輩出、光宗耀祖之意。魯迅7歲進私塾,跟隨叔祖玉田讀書。老師嫌其字“豫山”同“雨傘”諧音,有傷大雅,加之同學也常以“雨傘”取笑他,魯迅很不喜歡,便請祖父為他改名。祖父乃將“山”字去掉,改為“豫才”,取“具有優異才能”之意。

魯迅17歲時,因家道中落,經濟拮据,遂去了南京投考不收學費的江南水師學堂。當時,魯迅寄居在叔祖周椒生家。周椒生時任江南水師學堂管輪堂(即輪機科)監督,他深受封建觀念影響,認為“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侄孫魯迅報考水兵有辱門庭,不宜將家譜裏表示輩分順序的名字記入兵冊,於是將“樟壽”改為“樹人”,取“百年樹人”之意。這樣便有了“周樹人”這個名字。為表示不忘祖輩之期望,魯迅此後一直用“周樹人”作正名,直到逝世。

“魯迅”作為筆名首見於《狂人日記》。1918年5月,在錢玄同的激勵和介紹下,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説——《狂人日記》,首次使用筆名“魯迅”。從此,默默無聞的周樹人成了赫赫有名的“魯迅”。魯迅在《自傳》中曾説:“一九一八年‘文學革命’運動起,我始用‘魯迅’的筆名作小説,登在《新青年》上,以後就時時作些短篇小説和短評;一面也做北京大學,師範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的講師。因為做評論,敵人就多起來,北京大學教授陳西瀅開始發表這‘魯迅’就是我,由此弄到段祺瑞將我撤職,並且還要逮捕我。”在《阿Q正傳的成因》一文中又説:“魯迅就是承迅行而來的,因為那時的《新青年》編輯者不願意有別號一般的署名。”

對於“魯迅”這個筆名的含義,許壽棠先生曾向魯迅做過詢問,魯迅的.回答是:“我從前用過迅行的別號是你所知道的,所以臨時命名如此。一是母親姓魯,二是周魯是同姓之國,三是取愚魯而迅速之意。”

擴展資料:

魯迅平生用過一百多個筆名,是現代作家中筆名用得最多的人之一。

他自己曾經有所説明,例如他二十年代中葉在《〈阿Q正傳〉的成因》一文中説過:近幾年《吶喊》有這許多人看,當初是萬料不到的,而且連料也沒有料……我所用的筆名也不止一個:LS,神飛,唐俟,某生者,雪之,風聲;更以前還有:自樹,索士,令飛,迅行。

魯迅就是承迅行而來的,因為那時的《新青年》編輯者不願意有別號一般的署名。

這大批的筆名中有些僅為諧音,如“虞明”、“餘銘”,用浙江、上海一帶的口音念起來,同於“愚民”,“康伯度”則是英文的買辦(Comprador)之音譯;但更多的筆名另有深義。

例如後來最為通用以至取代了原名的“魯迅”開始用於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等小説之時,而同時發表新詩與雜文則署名“唐俟”。

至於唐俟,魯迅曾説:因為陳師曾(衡恪)那時送我一方石章,並問刻作何字,我想了一想,對他説,你叫作槐堂,我就叫俟堂罷。

這“俟”字的涵義,那時部裏的長官想擠掉魯迅,他就安靜地等着,所謂“君子居易以俟命”也。把“俟堂”兩個字顛到過來,堂和唐這兩個字同聲可以互易,於是成名曰“唐俟”。周、魯、唐又都是同姓之國也。

可見雖然即使是臨時使用的筆名,其中也很有些典故,頗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