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雜文

拯救社會道德,從喚醒職業精神開始--有感於杭州最美司機吳斌

欄目: 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8W

在舉國輿論贊美“最美司機”的輿論大合唱中,沉重的反思似乎有點兒不合時宜,破壞了讚美的氛圍,但現實是無法迴避的。這面偉大的鏡子,照出了這個社會無數的猥瑣、卑鄙、骯髒、惟利是圖、不負責任。

拯救社會道德,從喚醒職業精神開始--有感於杭州最美司機吳斌

這幾天,公眾都沉浸在對一個平凡司機的感動和悼念中,整個杭州城、甚至整個中國,都為他淚流滿面--“最美司機”的俗套讚美,已無法傳遞公眾的感動,感動也已經難以表達公眾心中的那份深情,更多是一種震撼。我們無法不被震撼,客車司機吳斌,他在被鐵塊擊中後的1分多鐘時間裏,換擋、減速、停車、拉手剎、打雙閃、開門,告訴大家安全下車,最後他倒下了;我們無法不被震撼,他忍受的肝臟3/4破裂,肝臟幾乎粉碎性外傷,是屬於人能夠承受的最高等級的巨痛。

吳斌身上震撼人心的那種美德,到底是什麼呢?那不是一種簡單的道德,而是一種職業素養,是當下社會最稀缺的品質:職業精神。一個司機,在面臨危境時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他一以貫之並內化到道德血液中的職業精神。

想起前幾天另一條讓我們感動的新聞:河北保定一個賣油條的大學生,他的油條因堅決不用“復炸油”,而被消費者稱為“良心油條”,他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良心油條哥”。“良心油條哥”觸動公眾心絃的,也正是他身上的那種職業精神:做油條就要像一個做油條的。這種職業上的堅守,雖然沒有吳斌的“偉大一分鐘”那樣壯烈並震撼人心,但閃耀着的道德光輝其實是一樣東西--做油條的堅決不用害人的“復炸油”,正如司機危急時保衞着乘客的安全,這就是職業道德。

這幾天引起微博熱議的還有另一條新聞,不過它激起的不是愛與感動,而是恨與厭惡。杭州某醫院一個實習女護士,因在微博中曬虐待新生兒的照片,言語輕佻,行為惡劣,被網友羣起而攻之--網友所以羣情激憤地聲討她,正在於作為一個準護士的她,違背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強烈反差下,更顯出“最美司機”身上那種職業精神的偉大。

這個社會中的每一份職業,都不僅是一個養家餬口的飯碗,它有着自身一套內在的倫理要求和道德規範。而對一個社會的公共道德最重要的,並不是“路人的道德”(也即要求一個人要向自己無關的事、無關的人行善),而是“職業的道德”--就是每個人首先要履行好自己的職業提出的道德要求,做好本職工作,履行本職責任,完成職業的使命。現代社會首先是在社會分工中形成的,社會並非一個抽象的存在物,而是由一個個具體的職業及一個個具體的從業者構成。所以,道德也不是抽象的,公共道德的核心在於職業道德。

對一個司機來説,職業要求就是將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吳斌在這偉大的1分鐘中所做的,就是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這一平常看來很簡單的“規定動作”:換擋、減速、停車、拉手剎、打雙閒、開門,讓大家安全下車--忍受着肝臟幾乎粉碎性外傷的劇痛下完成這些動作,支撐着他的,正是內化到他道德血液中的那種職業本能。

職業精神,並不只是一套簡單的技術規範,更核心的還在於融於規範中的對職業的責任感、對人的關懷和對生命的敬畏--有了這種精神,將這種精神變 為身體中的一種本能,才能使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超越惰性、自私、懦弱而習慣性地作出這種職業反應。吳斌從業10多年來,安全行駛100多萬公里,從未發生過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訴,從未有過一次違章,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已經能看到那種可貴的職業精神。這一次在生命受到威脅下,使內化於吳斌峯上的職業精神以讓公眾震撼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面對吳斌,還有“良心油條哥”那樣堅守職業道德的好人,我們需要讚美、表彰、致敬,但更需要低頭沉思,反思這個社會職業道德的缺失。一個道德的社會,首先是有着職業精神的社會;一個道德失範的社會,首先是從職業道德的淪陷開始的。社會秩序依賴於社會分工的有序,而社會分工又依賴於每個行業的人按照這個行業的職業規範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各行其職,然後有序。當下中國社會的道德失範,正在於職業精神的失範:當醫生的不像醫生,缺乏那種救死扶傷的情懷;當老師的不像當老師的,沒有了傳道授業的責任感;做記者的不像做記者的,不甘心做一個公正的報道者,而是喜歡搶風頭爭相成為新聞主角。當校長的整天想着當官,蓋房子圖省錢而蓋豆腐渣,的士司機為賺錢而拒載繞路,商人惟利是圖而用臭皮鞋做膠囊,明星昧着良心為假藥做廣告,官員為了升官而不擇手段……道德淪陷最讓人觸目驚心的地方,不在於老人倒在路邊沒人敢扶,而在於每個職業的道德底線都在以突破着公眾想像力的方式在淪陷,以致走向一種職業上的互相傷害、互相投毒:做麪包的從不吃自己做的麪包,但做麪包的生病時難免要吃黑商人做的毒膠囊。

在舉國輿論贊美“最美司機”的輿論大合唱中,沉重的反思似乎有點兒不合時宜,破壞了讚美的氛圍,但現實是無法迴避的。這面偉大的鏡子,照出了這個社會無數的猥瑣、卑鄙、骯髒、惟利是圖、不負責任和喪盡天良。我們無法用淺薄的感動和暫時的震撼,來掩飾“最美”之外那個醜陋的現實。有必要反思,這一次“最美司機”所以震撼我們,不僅在於其行為的偉大,更在於失德現實映襯下的強烈反差,現實越是骨感,“最美司機”越是地震撼着我們的心靈,震撼之下更有我們沒有勇氣去面對的羞愧。

拯救社會道德,從喚醒職業精神開始。批判社會的道德滑坡,是一種時尚,但多數批評往往都是籠統、含糊並抽象的,而沒有指向具體的對象,變成一種能夠觸及、可以把握的具體規範。而離我們每個人最近的規範,就是我們所從事的這個職業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中國社會道德的重建,並不是從“路人的道德”做起,而是是貼近我們每個人的職業精神。“路人的道德”只是隨機的應激,而職業道德則是我們日常的生活。一個健康的社會,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是高尚的人,每個恪守職業道德做好份內事,社會就不會壞到哪裏去。一個職業道德得到堅守的社會,雖然雷鋒不會成羣湧現,但雷人會大為減少;高尚的情操很難見到,但質樸的德行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