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道德作文

呼喚社會道德作文(通用7篇)

欄目: 道德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24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呼喚社會道德作文(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喚社會道德作文1

我深深感受到道德缺失給我們社會帶來的危害和負面影響,它破壞了社會的和諧,損害了別人的利益,甚至危害着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範約束着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有一次,我和媽媽到銀行存錢,銀行里人頭攢動,我和媽媽排了很長時間的隊伍才輪到我們。就在我們走向櫃枱時,一位70多歲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我開始還認為他是有什麼東西丟在那裏要拿回去,可他還沒站穩,就發話了:“請問一下養老保險怎麼取?”我可不高興了,明明是我們先來了,怎麼讓他先辦起業務呢?而且這麼大人了,先來後到這點道理不懂嗎?可媽媽卻好像讓着他一樣,什麼話也沒説,而且還把身子往一邊讓了讓。媽媽的舉動,更讓我驚訝和氣憤,難道媽媽也不懂這點道理嗎?媽媽好象看見了我表情的變化,就悄悄把我拉到一邊,微笑着對我説:“你是不是有點不高興啊?”我用勁地點了點頭,氣憤地説出了我的想法。媽媽的臉色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對我説:“你這就不對了。雖然先來後到是規矩,但是他畢竟是位老人啊!而且他跌跌撞撞,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種道德的表現,所以我們必須要讓着他,尊敬他。”我這才點了點頭。媽媽的表情終於由嚴肅化為輕鬆,“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你願意為這麼一件小事而和別人爭吵嗎?”我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這時,那位老人的事已經辦好了,正招呼我們過去。他這時向我們解釋:“剛才真對不起,我有點急事,讓你們久等了!”我笑着説:“沒關係!這不算什麼!”同時,我也看見了媽媽讚許的目光。可見,講道德會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但是社會上還存在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今年五月份,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許多人為此慷慨解囊,都積極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奉獻自己的愛心。但是,我從網絡上卻看到了許多借機打劫的不道德行為:趁災區道路中斷物資緊缺之機亂抬物價者有之;趁災區秩序混亂亂拿別人財物順手牽羊者有之;借救災物資監管不到位倒賣帳篷者有之。看到這些讓人憤慨的不道德行為,許多網民都在網上發表了帖子,怒罵那些無仁義之心的人,他們的行為甚至引起了一些人對政府和社會的質疑。看着網民們的激斥,我深深感受到道德缺失給我們社會帶來的危害和負面影響,它破壞了社會的和諧,損害了別人的利益,甚至危害着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件件道德缺失的例子,一次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全社會動員其來,積極捍衞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人人爭做有道德的人。

呼喚社會道德作文2

當春回大地的時候,重抬道德的話題,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畢竟,道德在我們生活中與我們緊緊相隨,每時每刻都不曾分離,道德與人類同生,與社會同生。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道德?道德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我認為,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道德也是勤奮節儉努力上進;道德更是遵紀守法,潔身自好;道德還是文明禮貌自尊自強。人們時常感歎生命短暫,時光來去匆匆,誰都渴望和平安寧的生活,誰都期待陽光燦爛的景色。然而現實卻難隨人願。走出校園,充滿耳目的常常是暴力、行竊、吸毒、貪污、受賭;弱者無肋,壯力血流;大街污水滿地,人嘴髒話漫天。

凡此種種,讓人感覺道德巳被扭曲,人進已經喪失。三月的一天,我親眼目睹了這樣一件事,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中午,在我家門口的三岔路口上,兩位滿頭日發的老人攙着一位同樣衰老的病人走來,病中的老人低着頭,垂下的一絲絲白髮在風中飄動,兩腳拖在地面,劃出一道道印痕,隨後趕來的一位老婆婆雙手不停揮動,招呼着來往的車輛,喪地呼喊回蕩繁體的大街上:“救救他吧!救救他吧!”可是一輛接一輛車從老人身邊絕塵而去。我分明看見,那滿是皺紋的臉上寫滿了悲衰。還有一次在報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南京一時很久未出門的老夫婦興致勃勃來到市區,準備好好看看家鄉這幾年來的變化,怎料因行動緩慢被走在身後的一位年輕市民拳腳踢和辱罵,氣得老大悲憤欲絕,以頭撞牆,走老伴的勸阻下,才顫抖着離開了這傷心之地。令人揪心的一幕幕讓人恐不信吶喊:良知何在?道德何在?假如長此下去,可以設想:世態炎涼,人間冷淇,社會大亂,人心變態,身臨其境,人人自危。無數先烈壯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成果將毀於一旦,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善良的眾呼喚着正義現身,呼喚着良知發現,更呼喚着道德迴歸。一位哲人説過:“道德普遍被認為是人類最崇高的目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道德是國家民族興旺的基礎,一個國家應該有一個國家的精神脊樑,一個民族應該有一個民族的孔繁森,李素麗更是道德的表率。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眾展示了忘我為民的風貌,如一縷春風,暖人心。

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美好的明天,生活在鮮花盛開的大地渴望不是等待,幸福美滿的生活必須創造和擁有以人與人的道德標準為標誌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加強法制建設,遵守市民公約,請相信,藍天、白雲、陽光、雨露、幸福。和平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呼喚社會道德作文3

道德是什麼?道德是衡量一個人的社會準則,更是一個人在社會立足的基本品德。

何曾幾時。我不知厭倦的跟着母親,總是問:“媽媽,為什麼那個叔叔要去幫老奶奶過馬路呢?”而媽媽總是會欣慰的一笑,似乎被我的傻逗笑了,接着回答道:“因為那老奶奶老了,需要人們關愛,那叔叔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哦。”我又接着問個不停:“是什麼是道德啊?”但迎來的總是母親的笑而不語,我隨即便是又一陣的糾纏。

現在,道德已被宣傳為一種時尚,電視裏總會跳出宣傳道德的廣告,這些大家早就習以為常,在物質化社會裏,道德從未被忽視,反倒成為一種時尚,一種引領時尚先驅的精神,註定成為日後社會中的基本要求。

現在,道德已被髮揚為一種生活,道德早已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道德在這個社會不斷散發着它獨特的光芒,成為人們的助力,如陽光相互温暖着人們心間。當道德傳遞到他人那時,即是傳遞一份温暖,意大利詩人但丁:“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或許道德有時是一份微笑,一次舉手之勞,一次不經意間的提示。

未來,道德必定成為社會競爭的要求準則之一,成為社會的一部分,加速社會的發展。

現在,我已不再纏着母親,因為已懂了道德的含義。

人在做,天在看。

呼喚社會道德作文4

今天,天空陰沉沉的,但我心裏卻不知怎麼地十分高興。又蹦又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路上,我看見一位老奶奶拄着枴棍顫顫巍巍,突然腳下一滑,老奶老奶奶一下子摔在了地上。我連忙跑了過去,正準備把老奶奶扶起來,一對中年夫婦走在了我的前面,“小朋友,你力氣太小,扶不起老奶奶,讓我來扶。”那個叔叔和藹可親地對我説。

當叔叔正準備扶起老奶奶時,站在他身旁的阿姨對叔叔説:“別扶,一會兒你把她扶起來,萬一她又説是你把她弄到的怎麼辦?現在的人,包括很多老年人都惹不起,算了,我們走,別去管那麼多的閒事。”那位叔叔點了點頭説是,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老奶奶此時無助地眼神深深地撞擊着我的心靈,讓我終身難忘。

我望着他們離我遠去的背影,心想: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可恥、讓人可恨的人呢?我轉過身子,吃力地把老奶奶扶起,輕輕地用手抹去老奶奶身上的灰塵,並對老奶奶説:“老奶奶,下次一定要小心,走路要看好,千萬別再摔着了。”我看見老奶奶的眼眶裏含着淚水,對我説:“好孩子,真乖,快回家吧,謝謝你了。”

社會道德,是約束人們行為的一種準則,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這是我們更應遵守的準則,處理得好,會讓人感動,使人尊敬,給我們小孩子留下良好的印象,讓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以他們為榜樣,學會做人。處理得不好,會給我們留下終身難忘的壞印象,實踐良好地社會道德,只有從我們平日的一點一滴做起。

呼喚社會道德作文5

或許你在此時享受安逸,但你必須相信在地球的很多地方,會有一個受盡痛苦的靈魂在呻吟。被病魔與不幸纏繞的人,數不勝數,可許多人在臨行善舉時,總有諸多質疑,質疑那些想要得到幫助的人是否在行騙。

羅一笑,一個擁有燦爛笑容的孩子。在社會諸界向羅爾聲討錢款時,這個女孩悄然地離開了。她離開人世之前,人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讓輿論愈演愈烈,讓許多人不得安生。那些質疑者,為了對於自己沒有那麼重要的金錢,忘了想要幫助他人的初衷,質疑有難者的請求,用狹義的道德重重打擊了真正的道德,用一種極其殘忍的手段打擾着一個孩子的臨終。

不可否認,社會的道德詐騙、信用綁架層出不窮,即使如此,這也不是你不伸出援手的理由。在你為了質疑金錢的付出是否被騙的時候,那些真正患有疾病的人,已經在死亡的邊緣掙扎,你難道要為了少數人的行騙行為,而永遠放棄幫助他人?你難道要因為質疑,看着一個你有能力幫助的人永辭人世?

質疑帶來的,是人的醜陋,是這個社會無法洗淨的污穢,它不停的深剜着人類的心靈,使其逐漸的麻木不仁。正如穆旦所説:“幻化的形象,是更深的絕望。”質疑是你們所幻化的邪惡,這份邪惡吮食着社會的道德。途有餓莩,熟視無睹;網遇病患,視而不見,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漠然是必然?這不是我中華泱泱文明所傳承的德行,我們不能眼睜睜看着質疑淪喪道德而無所作為。

借海明威先生一言:“所有人其實就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為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我們的社會是同一個社會,我們的國家是同一個國家,在大體上看,我們皆為一體。如此我們便不能允許質疑充斥整個社會,讓喪鐘為我們而鳴。那些不幸的人,已經不幸,而幸福着的我們,理應去關懷弱者、關懷不幸。即使你的善舉可能落入行騙的圈套,那也好過於對一切的發生視若無睹,道德不需要別人的證明,自己作為了就好。

積小善引匯大愛,不要讓質疑淪喪了社會的道德、人性的真誠。

呼喚社會道德作文6

人的一生中,要想把一撇一捺書寫好不容易,一筆一箋,都會在各自的紙頁上落墨着塵埃的心跡,當在“得”與“失”之間徘徊的時候,就要用心的書寫“人”字了,用一筆寫成長,用一筆寫衰老。

“人”字看着書寫簡單,要想書寫好“人”字,不太容易,“人”字只有兩筆,其內容豐富,哲理深邃。每個人都需要寫一筆付出,這樣才能從付出中得一份收穫。

隨着高科技的發展,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的發育成熟,教育部門也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的道德,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弘揚優秀傳統道德,以及學校的德育。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們,大力弘揚的在宣傳民族優秀道德,為培養民族文化。道德,這一字眼,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態,也是一種無形而又巨大的力量。

每個人都應該有勤勞樸質的品格,來激發道德責任感,道德的自覺精神和見利思義,都是崇德尚義的價值取向。

中華兒女有着五千年的優良歷史文化,一旦有了良好的道德責任感,就能確立正確的價值人生觀。靜飲一杯茶,靜墨一盞墨,碧翠淡研,滋長對文字的馨香。

人情和人性的美德在於求真,向善,在真善美的理想上,優化這人性美的健康人格,讓真善美存在對事物的嚮往,讓一些邪惡醜惡的事物排斥,讓每個人都正視人生,完善人格。

人,往往對過遠的事物通常興趣不夠多,除了考古進化學家,誰會研究原始社會的戀愛婚配?太現實的東西缺乏一種美感,因此距離就產生一種美。

在塵世中,應該讓每個人的心都不霄於淺表的浮華,懂於社會與道德的深邃。閒抒一冊墨卷,盈香在手,一闕筆墨,墨繞於心,讓真善美追索生命的質樸本真。

在這個高科技裏,在中國的土地上,為人處事,處事交往,話語間和字裏行間,多半需要的是“留白”,因為“留白”是培除不必要的旁枝雜蔓。

中華文明是禮儀邦,五千年道德薰陶長,講仁愛,守誠信,自我約束憑心良;道德要弘揚,小康生活與文化建設來伴航,切莫一腳短來一腳長,經濟發展文化道德要同步,道德是中華精神的支柱,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切莫背叛於家庭。

人的一生中,要找尋永遠的`依附,只有自信,自立,自愛,自珍;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天空和天地,那麼在各自的靈魂深處,就會種上馨香的蓓蕾。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謹記,有些話不要超過五句,説多了別人聽着就會膩,其實很多時候,説到兩句話對方就明白了,那麼剩下的三句話,跟主題不要有過多的關係,只要滿足於傾訴欲就行了。

道德的價值取向,是立國安邦和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在這個環節中,若,敢於少講話的人,必定是對話中的傳達威力而又有信心的人,因為真正有分量的人,只會講有分量的話。

在這個社會中,若,一個人的信任少了的話,那麼流言蜚語就會接踵而來;因此,威重,故而言貴。在社交關係中一定要牢記,你若與別人對話時,對方的眼神中若少了幾分的敬意,那麼提醒你,這時候你可以減少自己的話量了。

人的一生中,需要“留白”,道德與責任,能讓各自的言談保留幾分的服重和穩重,也會讓各自得幾分的應急把握。

在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裏,越來越趨同單一的娛樂追求者,抹煞着文化的品位,還時時忽略了家庭的責任。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不會傷害自己的親人,一個懂得佈局的人,永遠不會把人生塞得太滿。

呼喚社會道德作文7

“人之初,性本善”,中華文明悠悠五千載,善良作為中華傳統美德,在漫長的傳承之途上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堅守善良的本性,便是堅守為人的道德準線。

本着“佛救蒼生於水火乃天性”的原則,老僧兩次被蠍子刺傷,仍毫不猶豫地把它從急流中救起,這既是對佛家施救本能的最好展示,也是對博愛胸襟的極力褒揚。

堅守善良的本性,不因危急艱險的形勢而退縮。

馬路上,一婦女因遭遇車禍而昏迷,路過的刁娜和丈夫立刻停車相助。路過的人怕增加不必要的麻煩,不願施手把傷者抬到路邊。刁娜和丈夫便義無反顧地護在傷者身前指揮車輛繞行。天色漸暗,一輛飛馳的轎車不慎撞倒了刁娜,致使她雙腿嚴重骨折。刁娜卻為自己拯救了另一個生命而欣慰。

車輛無情人有情!即使冒着生命危險,勇敢的刁娜依然堅守着善的本性,在車水馬龍中上演生死相助的大愛傳奇。

堅守善良的本性,不因金錢與安逸的侵蝕而褪色。

位於懸崖上的二坪村極度貧窮。教育資源的匱乏使村子的落後面貌依舊。而李桂林、陸建芬夫婦的到來,為這裏的孩子點燃了希望的燈火。放棄縣城優厚的待遇,他們領着微薄的工資,啃着硬饃喝着生水堅強支撐着。親友一再勸阻,他們卻狠不下心離開這羣渴求知識的孩子。

峭壁無意人有意!即使飢寒交迫,頑強的夫婦倆依然堅守善良的本性,在大山深處延續捨己為人的大愛故事

縱使滄海桑田,世事變幻,善良的本性始終是愛不變的代言。然而慾望的膨脹,私心的滋生卻成了揮之不去的陰霾,導致一幕幕悲劇的上演。小悦悦被碾,路過的18人無一相助,而救人的陳阿婆卻被誣為想出名。人們善良的本性究竟去了哪裏?也許“彭宇案”使得無數本想救人者袖手旁觀,好心反被“咬”的社會怪圈讓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善良的代價如此高昂!人們甚至懷疑要不要行善,這是多麼可悲的現象!

儘管如此,我們卻不能忽視身邊依然存在的感動。那些“最美的中國人”依然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踐行着善良的準則。不論外界的紛繁複雜,都要堅守善良的本性。這既是美德的傳承,更是整個社會的期待!

堅守善良的本性,不為外界所動,保持心靈的淨土,彰顯高尚的人格,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