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雜文

踏青作文

欄目: 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W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春光明媚,桃紅柳綠,鶯飛草長,正是春遊踏青的最好時機。春遊,是我國民間的優良傳統,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時又將之稱為踏青、尋春、探春、郊遊等,即在春暖花開之時,約二三友朋到郊野遊覽,觀賞大自然賦予人們的春天風光景象。古人踏青,內容豐富多彩,觀賞山川風光,遊覽名勝古蹟,進行野炊,採摘百草,狩獵,放風箏等。歷代文人墨客更是與踏青結下了不解之緣,吟詩作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踏青作文

唐朝時期,春遊踏青在全國頗為流行。曾任翰林學士的詩人王涯在《春遊曲二首》中寫道:“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這首詩為讀者勾勒出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卷,

杜甫每當春天來臨時,都寫有膾炙人口的詩章,“三月三日天氣新,長江水邊多麗人。”描繪的正是當時唐代長安城郊著名的曲江風景遊人踏青的盛景;“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生。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詩人在此選擇了江山、花草、泥沙、燕子、鴛鴦等自然景物,凝練地寫出了生機盎然的迷人景象,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春陽高照,鳥語花香,情侶結伴,出門踏青的春遊圖。白居易的《錢唐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語言樸素。情景交融,錢唐湖早春的美景讀之如見,呼之欲出,彷彿人身臨其境了。孟郊的“日日出兩園,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可謂是妙筆生花,各具特色。李白也曾在《春遊》中曰“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説的是在春光明媚日子裏,應該瀟瀟灑灑的踏青春遊去,去感受大自然給您帶來的'無限美景和怡人的氣息。

宋代後,踏青春遊愈加盛行。詩人王令就以《春遊》為題,賦詩一首:“春城兒女縱春遊,醉倚樓台笑上樓。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通篇詩文在盛與衰、熱鬧與孤獨、歡樂與悲愁的對比中,把由春遊而產生的獨特感受意味深長地寫了出來。詩人陸游春天到郊外踏青,也寫下了令人心曠神怡的《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漲江流近驛亭。客鬢不如堤上柳,數枝春動又青青。”短短四句,詩人踏青時的所見所聞便躍然紙上。而宋代詩人吳惟信的《蘇真堤清明即事》卻是一幅因戀春而留連忘返,以至日暮而歸的春遊畫卷:“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真可謂文情並茂,膾炙人口。宋代詩人張先的“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生動地描寫了男女青年踏青時的歡樂情景。

Tags: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