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清史稿的文言文閲讀練習題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2W

左宗棠

清史稿的文言文閲讀練習題

。道光十二年舉人,三試禮部不第,遂絕意仕進,究心輿地、兵法。喜為壯語驚眾,名在公卿間。嘗以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稱之,謂橫覽九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咸豐初,廣西盜起,張亮基巡撫湖南,禮闢不就。林翼敦勸之,乃出。敍守長沙功,由知縣擢同知直隸州。亮基移撫山東,宗棠歸隱梓木洞。駱秉章至湖南,復以計劫之出佐軍務,倚之如左右手。

宗棠用兵善審機,不常其方略。籌西事,尤以節兵裕餉為本謀。始西征,慮各行省協助餉不時至,請一借貸外國。沈葆楨尼其議,詔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國家何惜千萬金。為撥款五百萬,敕自借外國債五百萬。”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盡復者,饋運饒給之力也。初議西事,主興屯田,聞者迂之。及觀宗棠奏論關內外舊屯之弊,以謂掛名兵籍,不得更事農,宜畫兵農為二,簡精壯為兵,散願弱使屯墾,然後人服其老謀。既入覲,賜紫禁城騎馬,使內侍二人扶掖上殿,授軍機大臣,兼值譯署。國家承平久,武備弛不振,而海外諸國爭言富強,雖中國屢平大難,彼猶私議以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國乃稍稍傳説之。

宗棠為人多智略,內行甚篤,剛峻自天性。穆宗嘗戒其褊衷。始未出,與國籓、林翼交,氣陵二人出其上。中興諸將帥,大率國籓所薦起,雖貴,皆尊事國籓。宗棠獨與抗行,不少屈,趣舍時合時不合。國籓以學問自斂抑,議外交常持和節;宗棠鋒穎凜凜向敵矣,士論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門者,成德達材不及國籓之盛。 http://

論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過人。廉不言貧,勤不言勞。待將士以誠信相感。善於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撫綏,眾至如歸。論者謂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則以王道行之,信哉。宗棠初出治軍,胡林翼為書告湖南曰:“左公不顧家,請歲籌三百六十金以贍其私。”曾國籓見其所居幕小,為別制二幕貽之,其廉儉若此。初與國籓論事不洽,及聞其薨,乃曰:“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志益遠矣。

(《清史稿》)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C )(3分)

A.三試禮部不第 第:科舉考中

B.由知縣擢同知直隸州 擢:提拔

C.宗棠鋒穎凜凜向敵矣 穎:聰明

D.及聞其薨 薨:去世 http://

6.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 )(3分)

A.嘗以諸葛亮自比 彼猶私議以為脆弱也

B.人目其狂也 然後人服其老謀

C.大率國籓所薦起 曾國籓見其所居幕小

D.宗棠獨與抗行 初與國籓論事不洽

7.下列各句都能表現左宗棠善於謀劃的一項是( C )(3分)

①亮基移撫山東,宗棠歸隱梓木洞。

②慮各行省協助餉不時至,請一借貸外國。

③新疆南北城盡復者,饋運饒給之力也。

④宜畫兵農為二,簡精壯為兵,散願弱使屯墾。

⑤廉不言貧,勤不言勞。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8.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B )(3分)

A.左宗棠很有才能,但中舉後多次考進士都未成功;後因胡林翼遊説巡撫湖南的張亮基,才得以走上仕途。

B.左宗棠剛開始西征時,擔心各行省協助軍餉不能按時到達,請求向外國做些借貸,沈葆楨反對這樣做,不過皇上下詔同意他向外國借錢五百萬。

C.當時朝廷各將帥,大多數是曾國藩舉薦的,他們也都對他很尊敬。左宗棠是唯一與曾國藩抗衡的,一點也不退讓,兩人的志趣也完全不同。

D.左宗棠功勛卓著,品行也有過人之處,清廉勤政,愛護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將俘虜放回家去。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張亮基巡撫湖南,禮闢不就。(3分)

譯文:張亮基任湖南巡撫,以禮徵召左宗棠為官,(左宗棠)不赴任。

(2) 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門者,成德達材不及國籓之盛。(4分)

譯文: 但(左宗棠)喜好自我誇耀,所以出自他門下有德行成大器的沒有曾國藩門下的多。

(3) 論者謂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則以王道行之,信哉。(3分)

譯文:評論者認為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卻以仁義安撫方法來實行,確實是這樣。

譯文:

左宗棠傳(節選)

。宗棠是道光十二年的舉人,以後三次參加禮部的考試都沒有考取,於是他斷絕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專心研究輿地、兵法。他平時喜歡説豪言壯語而驚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間頗有名聲。曾經自比為諸葛亮,大家都覺得他狂妄。胡林翼卻非常欣賞他,認為看遍全國,沒有一個人才能超過左宗棠的。咸豐初年,廣西盜賊蜂起,張亮基任湖南巡撫,徵召左宗棠為官,左不赴任。胡林翼多次相勸,左才出任。後評議守長沙的功勞等第,從知縣提拔為直隸州的長官。張亮基轉赴山東任,左宗棠就歸隱於梓木洞。駱秉章到湖南,又想辦法請左宗棠出來輔佐軍務,依賴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

左宗棠用兵善於審時度勢,把握時機,不只用一種計謀策略。籌措西線戰事,尤其注重以節制兵丁人數,保證糧餉充足為根本。剛開始西征,左宗棠擔心各行省協助軍餉不能按時到達,請求向外國作些借貸。沈葆禎反對他的建議,皇帝下詔説:“左宗棠以西線戰事為己任,國家又何惜千萬金?給撥款銀兩五百萬,再準允他向外國借貸五百萬。”左宗棠部隊出塞共二十個月,新疆南北各城能全部收復,(實在是)軍餉供給充足的功勞。當初議論西部邊防事務時,左宗棠主張發展屯田,聽到的人都認為左宗棠迂腐。等看到左宗棠上奏論述關內外過去屯兵的弊病,以及説既然掛名兵籍,就不能改為從事農業生產,因此應該將兵農劃開為二,挑選精壯的人為兵丁,讓老弱的人去屯田墾地,大家這才佩服左宗棠老謀深算。入朝覲見後,皇上賞賜左宗棠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可由內侍二人攙扶上金鑾殿,授予軍機大臣職,兼負責譯署。國家太平久了,軍事廢弛不振作了,而海外各國爭相聲言富強,雖然中國屢次平息大難,他們還是私下議論認為中國非常脆弱。等到左宗棠平息帕夏,外國人才漸漸傳説他的戰功。

左宗棠為人極富智慧策略,自身修養也很誠篤,天性剛毅嚴厲。光緒帝曾經勸誡左宗棠不要心胸狹隘。當初,左宗棠還未出來做官的時候,就與曾國藩、胡林翼相結交,但氣勢卻凌駕於曾胡二人之上。中興各將帥,大多都是曾國藩舉薦,儘管顯貴,但都尊敬地對待曾國藩。左宗棠是唯一與曾國藩相抗衡的,一點也不退讓,主意、志趣時而合,時而不相合。曾國藩以學識深厚而約束自己,討論外交時常主張和局,而左宗棠對敵人常鋒芒畢露,非常厲害,士人因此而更加附合他。但左宗棠好驕傲自誇,所以出自他門下,有德性成大器的沒有曾國藩門下的多。

評論説:“左宗棠功勛卓著,品行忠貞方面,也有超出常人的地方。廉潔不説自己貧窮,勤勞不説自己勞累。以誠信對待將士。善於治理百姓事務,每攻克一處地方,都招安當地人民,讓大家感覺到好像到了自己的家。”評論者説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卻以仁義安撫方法來實行,確實這樣。左宗棠剛出來治軍,胡林翼就寫信告訴湖南人説:“左宗棠不顧念家庭,要求湖南省每年籌集三百六十兩銀子贍養他的家屬。”曾國藩發現左宗棠居住的帳幕窄小,為他另外修造二間屋送給他,左宗棠廉潔節儉就是這樣。起初左宗棠跟曾國藩商議事情並不融洽,但等到得知曾國藩死的消息,就説:“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志趣也是很遠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