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文言文

《周鄭交質》原文翻譯

欄目: 文言文 / 發佈於: / 人氣:2.47W

《周鄭交質》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周王室自平王東遷以後,日漸衰微,再也無法控制諸侯國,以致發生了鄭莊公與周平王交換人質的事情。 本文從“信”“禮”的角度來敍事論事;周、鄭靠人質來維持關係,談不上“信”,上下之間的“禮”也破壞了。在文中, 作者把周、鄭稱為“二國”,就暗含譏諷之意。文中描寫了周平王的虛辭掩飾與鄭國的強橫,反映了那個時代諸侯之間互相提防戒備和弱肉強食的政治面貌。

【譯文】

鄭國武公、莊公擔任周平王的卿士。平王對虢公比較信任,打算把權力分一部分給虢公,於是鄭莊公埋怨平王。平王説:“沒有這回事啊!”因此,周和鄭就交換人質。平王的太子狐就住在鄭國作人質,莊公的公子忽在周作人質。

平王死後,王室的人想把權力全部交給虢公。四月,鄭國祭足領兵強收了王室所管的温地的麥子;秋天,又割走了成周的禾。從此周鄭就互相懷疑猜疑了。

君子説:“誠意不是發自內心,交換人質也沒有用。能懂得將心比心地辦事,並用禮來約束,雖然沒有人質,又有誰能離間他們呢?如果確有誠意,那麼,山溪、池沼、沙洲旁的野草,大蘋、白蒿、聚藻之類的野菜,方筐、圓筥、鼎、釜等簡陋器皿,停滯的死水,路旁的積水,都可進獻鬼神,也可奉獻王公。何況君子訂立兩國的信約,遵禮行事,又哪裏用得着人質呢?《國風》中有《采蘩》、《採蘋》,《大雅》中有《行葦》、《泂酌》,這四篇詩都是表彰忠信的呢。”

【簡析】

本文前兩段,只用寥寥七十多字,就把春秋初期周王室和它的同姓諸侯國鄭國之間的微妙關係揭示出來。日漸衰微的周王室為了防止鄭莊公獨攬朝政,就想分政給另一個姬姓國國君虢公,以保持政權的平衡。然而,鄭莊公不買周平王的賬,對周平王準備採取的這一舉措怨恨不已。尤其值得玩味的是,為了達成妥協,作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為諸侯國國君的鄭莊公,居然採用了進入春秋時代以後各諸侯國間普遍採用的一種外交手段,即交換質子。那麼,這一外交手段是否奏效了呢?第二段的記述則對這一舉措做出了歷史否定。歷史的辯證法雄辯地證明,周、鄭由“交質”到“交惡”,其根本原因,是利益和權力再分配問題上矛盾衝突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説,決定周、鄭雙方關係的最終原則是利益和權利的再分配。儘管由於歷史的侷限,《左傳》作者不可能揭示周、鄭由“交質”到“交惡”的歷史本質,但由於作者是“用事實説話”,所以,還是使我們看到了這一時代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和總動向。而“用事實説話”,也正是此文的最大特點。至於此文用較多的文字闡發誠信的重要性,那只是作者的一種美好願望而已,因為在歷史進入“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以後,就很難看到各諸侯國“要之以禮”並“行之以禮”的事情了。儘管如此,在我們今天建立新的社會規範、道德規範和行為規範的過程中,誠信原則還是應該繼承發揚的。

講解

周朝自平王東遷以後,王室漸衰,控制不了諸侯國,以致發生了與鄭國交換人質的事件。本篇從“信”“禮”二字着眼,批評周、鄭靠人質來維持關係,談不到“信”,也談不到上下之間的“禮”。稱周鄭為“二國”,就含有諷刺的意思。寫周平王的虛詞掩飾,鄭國的強橫,都能反映出那個時代的面貌。

看來事情還起源於周平王的所為。鄭莊公是他任命的輔政大臣,不知何故,周平王又要分權,貳:表明不再專門依靠鄭莊公,分出職責也即權力給虢君。莊公就對平王口出怨言,而周平王卻矢口否認:“無之。”鄭莊公是理直氣壯,周平王卻裝模作樣,但都完全違背了常理。任用大臣本屬王室的內政,我帝王的事情,你一路諸侯、一個臣子竟要干涉,這不是想翻天嗎!周平王完全可以用君臣之道痛斥其大不敬,甚至可以查辦其是否存在謀篡的動機。但實際上是另一結局——周鄭交質,二者交換質信:周平王之子狐到鄭國,莊公的太子忽赴周,互為人質以示誠信。王室衰微、鄭莊公的霸道昭然天下,所以,把這位鄭莊公列為霸主,應該是名副其實。剛剛開國,這天子的權威已蕩然無存,在這樣的基礎上所建立的盟誓又能維繫多久呢?果然,第二年周平王病逝以後,其孫周桓王(因太子早死諸臣立之)繼位,諸臣認定擬將大權畀(bi)——交給虢公,鄭莊公立即翻了臉。四月祭足率領鄭軍來奪收温城的麥子,温城是周版圖內的城邑。到秋天鄭軍變本加厲,直接到成周——就是周的國都洛陽來搶收莊稼。周鄭互相懷恨,關係急遽惡化。

君子曾説:誠信不是發自內心,即便交換人質也沒有用。以光明磊落和相互體諒來規範雙方的作為,以禮數來約束,即使是沒有人質,又有誰能夠離間他們呢!苟——只要——有明彰的信用,即使是溪澗池塘中沚洲上的小草,田字草(蘋ping)白蒿(蘩fan)水草(藴wen、藻)這些非正規的菜,方的筐圓的筥(ju)這些竹器、錡(qi)釜這些有足無足的容器,積水池的髒水(潢汙huangwu)、溝裏的流水(行hang、潦lao),都可以用作祭祀鬼神,也可以代替珍饈進獻給王公——心誠的實質要高於堂皇的形式。何況是君子結成的兩國間的信約,應該是以禮數規範行為,又何必要用人質呢!《國風》的文章《采蘩》、《採蘋》,《大雅》的文章《行葦》、《泂酌》,都是明昭忠誠信的。

《周鄭交質》説明,自春秋起始的東周,從平王東遷立國,就天下大亂禮崩樂壞,連姬姓的宗室諸侯也不再忠心輔佐。天子和諸侯的信用,要用交換人質來作保證,成了天大的笑話。鄭莊公不循禮法開了先例,王綱已墮!鄭莊公五霸之首的面目,已經是昭然天下。周平王的任用不一,也是引發矛盾的導火線,交質為的是重建信任再續交好。但是周平王死後,其孫年幼繼位,手下的大臣又準備將權力交給虢公,就再次引起鄭莊公不滿。後來雙方戰事不斷。除了本文所説的兩次奪糧,後又有鄭莊公來朝,但周桓王未與禮待,為此鄭莊公惱怒了,竟將周天子名下的許田出賣給了魯國。周王室怒而伐鄭,但因為軍事力量的不濟而遭敗績,且桓王因此負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