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童話

格林童話:萵苣姑娘童話故事

欄目: 童話 / 發佈於: / 人氣:2.12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童話吧,童話故事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手法來編寫適合於兒童欣賞的故事,還苦於找不到優秀的童話故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格林童話:萵苣姑娘童話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格林童話:萵苣姑娘童話故事

萵苣姑娘童話故事

從前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倆一直想要個孩子,可總也得不到。最後,女人只好希望上帝能賜給她一個孩子。他們家的屋子後面有個小窗户,從那裏可以看到一個 美麗的花園,裏面長滿了奇花異草。可是,花園的周圍有一道高牆,誰也不敢進去,因為那個花園屬於一個女巫。這個女巫的法力非常大,世界上人人都怕她。

一天,妻子站在窗口向花園望去,看到一塊菜地上長着非常漂亮的萵苣。這些萵苣綠油油、水靈靈的,立刻就勾起了她的食慾,非常想吃它們。這種慾望與日俱增, 而當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吃不到的時候,她變得非常憔悴,臉色蒼白,痛苦不堪。她丈夫嚇壞了,問她:“親愛的,你哪裏不舒服呀?”

“啊,”她回答,“我要是吃不到我們家後面那個園子裏的萵苣,我就會死掉的。”

丈夫因為非常愛她,便想:“與其説讓妻子去死,不如給她弄些萵苣來,管它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黃昏時分,他翻過圍牆,溜進了女巫的花園,飛快地拔了一把萵苣,帶回來給她妻子吃。妻子立刻把萵苣做成色拉,狼吞虎嚥地吃了下去。這萵苣的味道真是太好 了,第二天她想吃的萵苣居然比前一天多了兩倍。為了滿足妻子,丈夫只好決定再次翻進女巫的園子。於是,黃昏時分,他偷偷地溜進了園子,可他剛從牆上爬下 來,就嚇了一跳,因為他看到女巫就站在他的面前。

“你好大的膽子,”她怒氣衝衝地説,“竟敢溜進我的園子來,像個賊一樣偷我的萵苣!”

“唉,”他回答,“可憐可憐我,饒了我吧。我是沒辦法才這樣做的。我妻子從窗口看到了你園子中的萵苣,想吃得要命,吃不到就會死掉的。”

女巫聽了之後氣慢慢消了一些,對他説:“如果事情真像你説的這樣,我可以讓你隨便採多少萵苣,但我有一個條件:你必須把你妻子將要生的孩子交給我。我會讓她過得很好的,而且會像媽媽一樣對待她。”

丈夫由於害怕,只好答應女巫的一切條件。妻子剛剛生下孩子,女巫就來了,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萵苣”,然後就把孩子帶走了。

“萵苣”慢慢長成了天底下最漂亮的女孩。孩子十二歲那年,女巫把她關進了一座高塔。這座高塔在森林裏,既沒有樓梯也沒有門,只是在塔頂上有一個小小的窗户。每當女巫想進去,她就站在塔下叫道: “萵苣,萵苣,把你的頭髮垂下來。”

萵苣姑娘長着一頭金絲般濃密的長髮。一聽到女巫的叫聲,她便鬆開她的髮辮,把頂端繞在一個窗鈎上,然後放下來二十公尺。女巫便順着這長髮爬上去。

一兩年過去了。有一天,王子騎馬路過森林,剛好經過這座塔。這時,他突然聽到美妙的歌聲,不由得停下來靜靜地聽着。唱歌的正是萵苣姑娘,她在寂寞中只好靠 唱歌來打發時光。王子想爬到塔頂上去見她,便四處找門,可怎麼也沒有找到。他回到了宮中,那歌聲已經深深地打動了他,他每天都要騎馬去森林裏聽。

一天,他站在一棵樹後,看到女巫來了,而且聽到她衝着塔頂叫道:“萵苣,萵苣,把你的頭髮垂下來。”

萵苣姑娘立刻垂下她的髮辮,女巫順着它爬了上去。王子想:“如果那就是讓人爬上去的梯子,我也可以試試我的運氣。”

第二天傍晚,他來到塔下叫道:“萵苣,萵苣,把你的頭髮垂下來。”

頭髮立刻垂了下來,王子便順着爬了上去。

萵苣姑娘看到爬上來的是一個男人時,真的大吃一驚,因為她還從來沒有看到過男人。但是王子和藹地跟她説話,説他的心如何如何被她的歌聲打動,一刻也得不到安寧,非要來見她。

萵苣姑娘慢慢地不再感到害怕,而當他問她願不願意嫁給他時,她見王子又年輕又英俊,便想:“這個人肯定會比那教母更喜歡我。”她於是就答應了,並把手伸給 王子。她説:“我非常願意跟你一起走,可我不知道怎麼下去。你每次來的時候都給我帶一根絲線吧,我要用絲線編一個梯子。等到梯子編好了,我就爬下來,你就 把我抱到你的馬背上。”

因為老女巫總是在白天來,所以他倆商定讓王子每天傍晚時來。女巫什麼也沒有發現,直到有一天萵苣姑娘問她:“我問你,教母,我拉你的時候怎麼總覺得你比那個年輕的王子重得多?他可是一下子就上來了。”

“啊!你這壞孩子!”女巫嚷道,“你在説什麼?我還以為你與世隔絕了呢,卻不想你竟然騙了我!”

她怒氣衝衝地一把抓住萵苣姑娘漂亮的辮子,在左手上纏了兩道,又用右手操起一把剪刀,喳喳喳幾下,美麗的辮子便落在了地上。然後,她又狠心地把萵苣姑娘送到一片荒野中,讓她悽慘痛苦地生活在那裏。

萵苣姑娘被送走的當天,女巫把剪下來的辮子綁在塔頂的窗鈎上。王子走來喊道:“萵苣,萵苣,把你的頭髮垂下來。”

女巫放下頭髮,王子便順着爬了上去。然而,他沒有見到心愛的萵苣姑娘,卻看到女巫正惡狠狠地瞪着他。

“啊哈!”她嘲弄王子説,“你是來接你的心上人的吧?可美麗的鳥兒不會再在窩裏唱歌了。她被貓抓走了,而且貓還要把你的眼睛挖出來。你的萵苣姑娘完蛋了,你別想再見到她。”

王子痛苦極了,絕望地從塔上跳了下去。他掉進了刺叢裏,雖然沒有喪生,雙眼卻被刺扎瞎了。他漫無目的地在森林裏走着,吃的只是草根和漿果,每天都為失去愛人而傷心地痛哭。他就這樣痛苦地在森林裏轉了好幾年,最後終於來到了萵苣姑娘受苦的荒野。

萵苣姑娘已經生下了一對雙胞胎,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王子聽到有説話的聲音,而且覺得那聲音很耳熟,便朝那裏走去。當他走近時,萵苣姑娘立刻認出了他,摟着他的脖子哭了起來。她的兩滴淚水潤濕了他的眼睛,使 它們重新恢復了光明。他又能像從前一樣看東西了。他帶着妻子兒女回到自己的王國,受到了人們熱烈的歡迎。他們幸福美滿地生活着,直到永遠。

內容簡介

1812年格林童話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話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個故事,內容不斷擴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則,加上聖徒傳説多達210則,再加上補遺就有215則。其中以《灰姑娘》、《玫瑰小姐》、《受騙的青蛙》、《雪白和玫瑰紅》、《貓和老鼠交朋友》、《聰明的農家女》、《三兄弟》、《月亮》、《熊皮人》、《石竹》、《白雪公主》、《小紅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漁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隻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縫》、《不萊梅的城市樂手》、《穿靴子的貓》較為聞名。

《格林童話》內容廣泛,體裁多樣,除了童話外,還有民間故事、笑話、寓言等。其中故事大致分三類:一是神魔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青蛙王子》、《小矮人與老鞋匠》、《玻璃瓶中的妖怪》等,這些故事情節曲折、驚險奇異、變幻莫測。二是以動物為主人公的擬人童話,如《貓和老鼠》、《狼與七隻小山羊》、《金鳥》等,這些故事中的動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動物特點,生動可愛。三是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故事,如《快樂的漢斯》、《三兄弟》等,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勞質樸、幽默可愛。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格林兄弟生活和創作的命運同德國文學的浪漫主義時期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由法國大革命(1789—1794)催生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在18—19世紀之交席捲全歐,最先在德國這片混亂、落後的土地上開花結果。

當時的德國,可謂歐洲最災難深重的民族國家。自“三十年戰爭”(1618—1648)後,淪為主要戰場的德國,其政治經濟都分崩離析,雖然名義上還頂着“神聖羅馬帝國”的名號,實質卻分裂成由360多個大大小小的公國和自由城市組成的“布頭封建帝國”’一個結構鬆散的混合體,社會發展嚴重遲緩。1806年,橫掃歐洲的拿破崙戰爭徹底瓦解了神聖羅馬帝國,在法國的征服和統治下,德國民眾的民族意識被喚醒,要求德意志民族統一強大的渴望空前高漲。在這種狀況下,大批知識分子投入到民族解放運動之中。但此時支離破碎的德國社會,諸多林立的公國之間存在的包括語言、文化等在內的差異成為民族統一的障礙,為了消除這一文化上的阻礙,德國知識界開始宣揚文化民族主義,希望藉助古老的日耳曼民族文化來促成民族統一,這一時期的德國浪漫派在秉承浪漫主義文化精神的同時,亦將眼光轉向民間文化傳統領域,整理研究德國民間文學並使之發揚光大。

就這樣,德國浪漫主義在整理研究德國民間文學中取得的卓越成就,有力推動了德意志民族文學的發展,提升了德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格林童話》就誕生在這樣的時代氛圍和社會環境之中。

創作過程

俗稱為格林童話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在1812年第1卷出版之前,經歷了長達6年的收集工作。而從1812年初版至1857年終版,其間更經歷了將近半個世紀的修訂再版,以及數個不同版本。

格林童話不都是對口傳故事的採錄,其中有相當數量的篇幅是來自書面材料。格林童話也不是原汁原味的純粹的德國民間童話,而是受到法國等歐洲其他國家民間童話的影響,甚至有些童話源於他國。那些口傳故事的敍述者,也並非以沒有受過教育的鄉野村民為主,而是大部分來自出身良好的中產階級家庭。

格林兄弟收集、發表這些民間童話,並不企圖逐字逐句、機械照搬原材料。對他們來説,最重要的是保存所記下來的民間童話故事的本真性特徵並把它們的意義和精神表達出來。他們一方面遵循忠實記錄的原則,謹慎對待民間口頭創作,保留故事的內容、主旨,情節發展的方式和方向,盡力保持童話的原始風貌,保留這些民間故事員天然質樸的一面,“我們力圖保持童話的本來的全部純潔性,其中的任何一個情節既沒有捏造,沒有渲染,也沒有改變,因為我們力圖避免對於本來就很豐富的情節根據任何類推法和想當然進行充實的企圖。”另一方面格林兄弟又對於從不同的敍述人和記錄者那裏所得來的全部故事進行校訂和語言修辭方面的修飾,以便保持統一的童話體裁、語言風格以及和諧的韻味,但決不做過多的文學加工。最終,格林童話給人以這樣的印象:好像所有的故事都是由一個敍述者講述的——以一種簡單樸累而又生動活潑的民間口頭語言的敍述風格。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善惡觀

《格林童話》藴涵着深刻的道德主題,濃縮了19世紀樸素的善惡觀。《格林童話》中的形象粗略地分為三種:非人全獸形象、半人半獸形象和人的倫理形象。兒童就是另一種形式的三位一體,是獸類、半人半獸、人類的三位一體,而且這三類形象按時間順序發展變化。當然凡事旨有例外,它們有時也不按時間顧序而是直接以三位一體示人。兒童身上有原始初民的影子,有動物本真的影子。格林兄弟在處理這些形象時,大都寫得善惡分明,好壞黑白,一目瞭然,沒有灰色地帶,善惡好壞向兩極誇張。這顯然在照顧兒童的認知能力。《格林童話》的故事讓兒童可以在閲讀過程中體驗到故事中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經歷與冒險,而這些奇妙的經歷正是兒童在可以獨碰的日常環境中難以實現的。這些內容豐富又飽含趣味性的童話故事擴展了兒童的思維世界,在輕鬆愉説的閲讀中總結經驗教訓,喚起兒童對生活的熱愛與期待,激發兒童善惡觀的形成。

《格林童話》用富有象徵意義的形象來影射善與惡,將生動有趣的故事來表達善惡觀,讓兒童引發對自我的追問,形成正確的善惡觀。童話中對童話形象的設置和對話的建構,體現了格林兄弟對兒童的成長和人類自身的關注,《格林童話》遵循了兒童本位,重視JL童的內在需求,關注入的成長,幫助構建兒童正面的倫理觀善惡觀。其着眼點在於讓兒童成長為真正的“人”,教人“揚善避惡”,進行正確的倫理選擇。對“人”的強調、關注和尊重無疑在任何時代的文學作品中都會吸引讀者的注意,引發讀者的思考。在物質文化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對“人”的再發現變得日益迫切,走出伊甸園太久而迷失了自我和天性的人們尋求着精神上的迴歸。《格林童話》對人和社會都進行了某種程度上的還原,使人遠離塵囂,迴歸人最本真的狀態。《格林童話》童話的純真、原型的靈性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倫理的伊甸園,具有精神啟蒙和文化迴歸的意義。

結婚母題

結婚母題具有象徵性與隱喻性特點。有關結婚的童話故事主要注重整個事件的敍述過程,尤其是英雄的冒險過程,開端、發展、結局等,而不注重其中個別人物性格的刻畫。母題部分地割裂了和現實的聯繫,不關注現實生活的邏輯,很多故事講得並不圓滿,呈現出來的甚至只是一個片斷,難以理解。因而故事中的結婚母題並非為人們提供現實的婚姻狀況,它僅僅被當做故事的結局,是獲得幸福達到圓滿的標誌。結婚母題往往表現出棄惡從善的道德意識。

《格林童話》中的童話往往是十分簡單、明晰的故事,品德高尚的主人公最終以結婚作為其幸福生活的開端,歌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輪迴觀念,童話故事重在於教育孩子們要棄惡從善,提高道德倫理觀念。在《格林童話》中,許多故事經常用主人公和反面角色的鮮明對比宋體現善惡意識,善在主人公身上體現的是他得到結婚的美好結局是由於他具有善良、樂於助人、品德高尚的良好的道德品質。這傳承了基督教的傳統思想一一愛人。如《林中的聖約瑟》中三女兒幫助化成平民的聖約瑟,獲得了一大袋金錢而大女兒由於自私不願幫助別人而被爍蠍和毒蛇咬死。第三是要誠實守信。誠實也是故事中人物的重要美德,這種美好的品德和善良的氣質緊密結合在一起,善良的人必然誠實,不欺瞞、不好詐,即使他完全不知道面臨的結果,做任何事情都要對上帝負責,否則就失去一切。《灰姑娘》中的灰姑娘得到了仙女的幫助,但要信守承諾,要在午夜12點前離開王子。如果做不到,就什麼都得不到了。

藝術特色

森林意象

在《格林童話》中,主人公多受到迫害或驅趕被迫進入森林,獲得棲居之所和安全的依靠,這樣的意象體現在《格林童話》半數以上的篇章中,例如《灰姑娘》 《雜毛丫頭》等。

守護型的森林形象在《聖母瑪利亞的孩子》的故事中如是體現小姑娘由於貧困被聖母瑪利亞收養,打開了禁忌之門被聖母驅趕。女孩在森林裏度過了無數個夜晚她鑽進枯葉堆尋求保暖,採摘野萄子和果子充飢。與其相似的還有《雜毛丫頭》: “……她終於走進了一片大森林,因為很疲倦,便奪進一根空樹幹裏,睡着了。”這個樹林成為了她的另一個家,帶給她的不只是物質上的充盈,更是精神絕佳的依靠。森林的神祕感源於人類對森林“未知”的探索,這種神祕印象通過童話傳承了下來。《格林童話全集》對於神祕意象的表現有《苗芭姑娘》 《森林中的三個小人兒》《勇敢的小裁縫》等。

在《勇敢的小裁縫》故事中,小裁縫在森林打敗了危害不法的巨人,獨角獸,野豬,贏得了榮譽與半個江山。相同的奇遇在《六好漢走遍天下》和《斯默裏山》等故事的森林中,神奇的人和事物層出不窮。人們無法解釋森林的迷霧中閃爍的浮光掠影,也無法解讀人類走進森林緣何下落不明,出此當森林意象世界在人的審美觀照中湧現出來時,也必然帶有了人的情感一一對森林的神祕探索。《格林童話》經過威廉·格林的多次潤色,“賦予一般的東西以高尚的含義,給普通以神祕的外表,給已知以位置的價值,給有限以無限的表象”。主人公與魔幻世界得到了融合,次元性趨於統一,平行世界變戊了交叉世界。

人物形象

《格林童話》中的形象的特徵鮮明,價值取向明顯,表現出對真善美的追求,同情弱小,歌頌善良勇敢,諷刺虛偽愚塞,鞭撻貪婪自私,符合人類社會一致的道德價值觀,這種善惡觀通過直觀生動的形象顯現出來,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理解能力。格林童話中所宣揚的倫理道德觀,有利於培養兒童的是非觀、善惡觀、真偽觀、道德觀甚至人生現。《格林童話》寄託了人世間最美好的善,也揭示了人本身潛藏的惡。它指引兒童進行正確的倫理選擇,形成正確的善惡觀,故事的完美結局為兒童構建了充滿希望和理想的烏托邦。有學者認為“在童話中,假、惡、醜雖然常常與其、善、美並存於世,並互相發生衝突,但最終的結局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從整體上來看,童話展示的正是一個從衝突走向和諧的過程,從中看到了其對現實社會和諧倫理觀的追求”,《格林童話》中非人全獸形象、半人半獸形象、人的倫理形象三個類型代表了兒童理性的成熟的三個階段。

作品影響

1812年,這些故事結集成《兒童和家庭童話集》的第一卷,於聖誕節前夕在柏林問世,大受歡迎。此後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斷補充故事,並一再修訂,共推出七個版次。第七版後來成為在各國流傳的原著版本,至今已譯成數十種語言,許多故事都廣為流傳。

《格林童話》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讚為“歐洲和東方童話傳統劃時代的彙編作品”。

《格林童話》還被加入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中。

在中國,至少有100種以上的譯本和譯改本。在西方基督教國家中,他的銷量僅次於《聖經》。

作者簡介

雅可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國語言學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義者交往,思想卻傾向於資產階級自由派。

從1806年開始,格林兄弟就致力於民間童話和傳説的蒐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兩卷集)和《德國傳説集》(兩卷)。雅各布還出版了《德國神話》,威廉出版了《論德國古代民歌》和《德國英雄傳説 》。1806~1826年間雅科布同時還研究語言學 ,編寫 了4卷鉅著《德語語法》,是一部歷史語法,後人稱為日耳曼格語言的基本教程。1838年底格林兄弟開始編寫《 德語詞典 》,1854~1862 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這項浩大的工程兄弟倆生前未能完成 ,後來德國語言學家繼續這項工作,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格林兄弟對民間文學發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受浪漫派作家布侖坦諾和阿爾尼姆的影響。他們收集民間童話有一套科學的方法,善於鑑別真偽,他們的童話一方面保持了民間文學原有的特色和風格,同時又進行了提煉和潤色,賦予它們以簡樸、明快、風趣的形式。這些童話表達了德國人民的心願、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國古老的文化傳統和審美觀念 。《格林童話集》於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後一版,共收童話216篇,為世界文學寶 庫增添了瑰寶 。格林兄弟在語言學研究方面成果豐碩,他們是日耳曼語言學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