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唐詩

唐詩選讀後感

欄目: 唐詩 / 發佈於: / 人氣:8.07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唐詩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詩選讀後感

唐詩選讀後感1

常言道:“熟讀詩書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唐代,作為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湧現了許許多多有名的詩人,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篇章,為人傳誦至今。《唐詩選》,正是唐詩傳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唐詩選》,它齊集了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負有世界聲譽的偉大詩人的詩篇。其中囊括了唐代開宗立派、影響久遠的大家,不下二十人。其餘特色顯著、在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詩人,也有百人之多。唐代詩壇多種藝術風格的爭奇鬥豔,詩歌體制的完備成熟,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偉觀,可以和思想史上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前後媲美。是一本展現我國文學遺產中最燦爛、最珍貴的文化瑰寶的珍貴讀物。

輕輕打開《唐詩選》,翻動那一頁頁洋溢着書香的頁面,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不同的詩人大家之間轉換,跟隨着他們的腳步,領略唐朝的江山社稷,觀賞唐朝的壯麗河山。留戀唐朝的山清水秀,感受唐朝人民的風俗世情,品味唐朝的美酒佳餚,傾聽唐朝的鐘磬裊裊,欣賞唐朝舞女舞衣翩躚……慢慢品讀完這本書,會發現,我不僅僅是在看一部詩集,更是在遊走一段歷史,是在閲讀唐朝由盛轉衰的整個過程,在閲覽一部集大家之成的思想錄。

看張若虛,在那個月明風清的春夜,在花團錦簇的江水邊,看到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月光閃耀千萬裏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由此一時感發,大筆一揮,寫下來《春江花月夜》這首名篇,被稱為是“詩中的詩,頂峯上的頂峯”,描繪了一幅無與倫比的春江花月夜圖,成就了張若虛,展現了一幅早起唐朝逐漸走向興盛的美好畫卷。

説起唐朝,不能不説到的一名詩人,就是詩仙李白了。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的詩,可以説伴隨着我們走過了十幾年的求學之路,他的氣勢磅礴、絢麗,照亮世俗人間,他的樂觀開朗,不畏權勢,深深折服這我的心,他的瀟灑隨性,更是個性十足。這些,都在他的詩歌裏面展露無疑。而李白的詩,也正好展現了盛唐時期的人民,學子們的生活,展現盛唐時期的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學術之風盛行,詩歌不僅僅是為了考取功名,也更是為了休閒娛樂,詩歌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峯時期。

唐朝,還有另外一個詩人,在《唐詩選》中,和李白一樣,也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們必須瞭解,也從小就有所瞭解的詩人,他就是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所以,他的詩歌裏面,流露的感情,不像李白那麼豪放,歡快,樂觀,向上,而更多的,是一種憂國憂民的辛酸,“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及對國家發展的擔憂之情。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史詩”,正是因為杜甫,用他那惜字如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文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記錄了在唐朝後期,整個社會的動亂歷史,展現了人民的疾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感慨當時朝廷官員的迂腐“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抒發自己的志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自己對於亂世戰爭頻發的無奈:“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表達自己對於英雄早逝的遺憾:“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彩的描寫美景麗日的篇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兩個黃鸝鳴翠柳,一樣白鷺上青天”。閲讀期間,讓人不得不感慨杜甫的用字功底,不得不感歎社會的動盪與變遷,不得不傷感戰爭帶來的災難。

無論是張若虛,還是李白,又或是杜甫,他們都是慢慢唐朝的代表,是唐朝鼎盛詩歌的代表。在《唐詩選》中,作者精選了這些詩歌,帶領我們品味唐朝的巔峯之作,帶我們玩轉其中,使我們流連忘返,久久不可忘懷。《唐詩選》,就像一條涓細的河流,輕柔地淌過我們的指尖,拂過我們的心間,帶領我們到了一個絕妙的世界,領略不一樣的風景,感受文化的世界。置身其中,彷彿能聽到鳥語,聞到花香,品到佳餚,真是美妙絕倫。

唐詩選讀後感2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光芒。它就是古詩,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文明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們的發現。

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是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別人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古詩,能讓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讓事業的流浪者重新成為有名的人士。古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下偉大的事業。

唐詩選讀後感3

如果説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峯和瑰寶。唐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説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可以説《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作為展示唐詩精品之作,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所選的詩體式全面。五言的古詩、律詩、絕句以及七言的古詩、律詩、絕句、樂府,均分門別類地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

第二、所選詩的作者不勝枚舉。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劉禹錫、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第三、所選的詩琅琅上口,易於成誦。如《遊子吟》(孟郊)、《草》(白居易)、《春曉》(孟浩然)、《靜夜思》(李白)、《江雪》(柳宗元)等。這些詩意境優美,詠吟諧和,上至垂暮老人,下到黃髮孩提,都能張口吟誦幾首這樣的千古絕唱。

第四、所選的詩取材廣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寫自然風光的,如杜甫的《望嶽》;也有展示田園風情的,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既有揭露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如杜甫的《兵車行》;也有表達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既有描寫歸家時的複雜心情,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也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愁,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本書是應有盡有。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着我們,温暖着我們;它像老師,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上,時刻教導着我們,激勵着我們。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那樣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次細細品讀,我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總之,我覺得《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地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我很感謝這本書的編者,為我們奉獻了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糧。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吧!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峯巔,是一代文學的標誌。

清人彭定求等所編《全唐詩》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餘位詩人的48900多首詩歌。唐詩的作家上有帝王將相、下有漁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詩壇上不僅湧現了初唐四傑、陳昂、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杜牧等璀燦的羣星,而且升起了“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兩位光照千秋的詩壇巨星。唐詩在詩體上日臻完善,以五七言為主,四言、雜言的古體詩、樂府詩乃至律詩、絕句無不具備,許多詩人對近體詩體制的掌握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唐代詩歌流派眾多,風格多樣。著名詩派有山水田園派、邊塞派、韓孟派、元白派等,風格上呈出雄渾、沖淡、纖禾農、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疏野、清奇、飄逸、曠達等多姿多態之景象,唐詩意象的選擇、攝取極為廣泛,舉凡社會生活、人物內心世界無不涉及,真實記錄了有唐一代的社會史實,表達了不同階層人物的情感和願望。唐詩以其意象的組合、意境的開拓,創造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審美境界,取得了後人難以逾越的藝術成就。

唐詩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動態的流變過程。明人高木秉的《唐詩品彙》把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是大體符合唐詩發展歷程的。從唐王朝建立到睿宗延和元年618712是初唐時期,這一段也可稱作唐詩的徘徊時期。本期詩歌大抵沿襲了齊樑餘風,題材狹窄,格調纖弱。到唐初四傑出,詩風始有所振起。稍後陳昂力倡漢魏風骨,詩風為之一變;從玄宗開元元年到代宗永泰元年713一765為盛唐時代。本期名家比肩接踵,詩歌創作如日中天,形成了令後人追慕不已的“盛唐氣象”。李白是唐帝國國勢鼎盛時期的歌手,杜甫是唐帝國大廈傾覆之際的憂患之士;李白詩歌是青春的頌歌,杜甫詩歌是亂世之悲歌;李白詩歌飄逸豪放,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田園山水詩派、邊塞詩派和其他詩人一道將盛唐詩壇裝扮得千姿百態,氣象萬千。代宗大曆元年到穆宗長慶四年766—824為中唐時期,大曆年間,詩歌創作跌入低谷,大曆十才缺乏雄渾之氣。中唐後期詩壇再度輝煌,元白等人掀起新樂府運動,韓孟詩派刻意求新,柳宗元、劉禹賜、李賀等優秀詩人無不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風格。從敬宗即位到唐末825—907為晚唐時代,大唐帝國日薄西山,詩歌創作亦如同返景入林之殘照。李商隱杜牧為唐詩抹上了最後一層金光。

唐詩之所以如此高度繁榮,原因是多方面的。與有唐一代政治經濟的發展,與思想的自由和對外文化交流的寬鬆環境,與科舉詩賦取士、與中下層士人活躍等因素密不可分。另外,從詩史的內在流變歷程看,《詩經》、《楚辭》、漢樂府和魏晉南北朝詩歌為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古代的唐詩選本中,清人孫沫的《唐詩三百首》最為流行。今人喻守真有《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版,對藝術特色的講解甚為詳切。今人唐詩選本較多,茲介紹兩種:一是葛兆光《唐詩卷》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收唐詩282首,凡七十八家,選詩頗具眼量,小傳、註釋新見迭出,自成一家;一是馬茂元《唐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選詩500餘首,按體例排列,註釋簡明,分析詳備。

Tags:唐詩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