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唐詩

劉方平春怨·紗窗日落漸黃昏唐詩鑑賞

欄目: 唐詩 / 發佈於: / 人氣:8.09K

此詩是唐朝詩人劉方平寫的一首宮怨詩,意在寫宮人色衰失寵而生怨思。下面是yjbys為大家整理的劉方平春怨·紗窗日落漸黃昏唐詩鑑賞,歡迎閲讀!

劉方平春怨·紗窗日落漸黃昏唐詩鑑賞

  春怨·紗窗日落漸黃昏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註釋

金屋:原指漢武帝少時欲金屋藏阿嬌事。這裏指妃嬪所住的華麗宮室。

譯文

紗窗外的陽光淡去,黃昏漸漸降臨;

鎖閉華屋,無人看見我悲哀的淚痕。

庭院空曠寂寞,春天景色行將逝盡;

梨花飄落滿地,無情無緒把門關緊。

賞析

起句“紗窗日落漸黃昏”,是使無人的`“金屋”顯得更加淒涼。屋內環顧無人,固然已經很淒涼,但在陽光照射下,也許還可以減少幾分淒涼。現在,屋內的光線隨着紗窗日落、黃昏降臨而越來越昏暗,如李清照《聲聲慢》詞中所説,“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其淒涼況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二句“金屋無人見淚痕”。所寫之人是幽閉在宮內的少女。下面“無人見淚痕”五字,可能有兩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處一室、無人作伴而不禁下淚;二是其人身在極端孤寂的環境之中,縱然落淚也無人得見,無人同情。這正是宮人命運之最可悲處。句中的“淚痕”兩字,也大可玩味。淚而留痕,可見其垂淚已有多時。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為無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覺。屋內無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聲喧鬧,春色濃豔,呈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減少幾分孤寂。現在,院中竟也寂無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時節,正如歐陽修《蝶戀花》詞所説的“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詞所説的“生怕落花時候近黃昏”,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難堪了。

末句“梨花滿地不開門”,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補充和引伸;也遙應第二句,對詩中之人起陪襯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指出“詩文俱有主賓”,要“立一主以待賓”。這首詩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寫之人,所待之賓就是這句所寫之花。這裏,以賓陪主,使人泣與花落兩相襯映。李清照《聲聲慢》詞中以“滿地黃花堆積”,來陪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詞中人,所採用的手法與這首詩是相同的。

作者簡介

劉方平(758年前後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於寓情於景,意藴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