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金湖,是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9.84K

金湖,是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散文

金湖,是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這裏,有看不夠的水鄉風光,有嘗不完的湖鮮美味;這裏,更有我們當年朝夕相處的許多水鄉老友!

當我和馨平乘坐的客車駛進水鄉小城的車站時,遠遠地就看到,除了先已到達的幾位金陵好友外,在車外等候我們的還有幾位當年的老哥,年過古稀的教育局吳老局長、老校長俊生大哥和王老會計,還有現任實小校長崇龍老弟。這幾位老友親自到車站迎接,真讓我倆喜出望外,大家興奮地緊緊相擁在一起。

乘車來到我們住宿的賓館門外,一位耄耋老人笑呵呵地迎上前來,又給了我們一個驚喜,那是我倆最敬重的實小王老校長。我攙扶着老校長走進餐廳,那裏,幾位現任實驗小學的校長、主任,還有我們的老同事宣傳部的永泉部長都趕忙起身,向我們伸出一雙雙熱情的手,歡聲笑語充滿了大廳。

席間,眾位老友交談甚歡,冷落了滿桌的美味佳餚,大家都一直沉浸在老友相逢的歡樂之中。

追溯起我倆與這些水鄉老友們在一起的難忘歲月,真有説不完的故事啊。

五十年前,我只身來到水鄉,走進了實驗小學的校門。這是我走向社會的第一站,而王老校長、吳局、俊生大哥和王老會計,則是我結識最早的幾位良師益友。當時,王老、吳局、俊生三人乃是學校的三駕馬車,他們分別擔任學校的校長、團支部書記和大隊輔導員。那時,實驗小學雖是全縣規模最大的小學,但偏僻的水鄉小城,百廢待興,學校沒校門、沒圍牆,只是兩排低矮的平房。王老校長雖已成家,但以校為家是那個年代的風氣,俊生大哥是泰興人,妻子在老家農村,吳局和我都是快樂的單身漢,於是,我們四人便同住一室,成為了最親密的舍友。他們都比我年長,自然都視我為小弟弟。宿舍點的是昏黃的煤油燈,地面是啥也沒鋪的爛泥地。每天晚上,我們四人,躺在牀上,幾位老哥講着鄉間的趣聞軼事,也不乏帶點葷的民間笑話。當然,初涉社會的我只能不言不語地洗耳恭聽。

王老校長治校之嚴厲是全縣有名的。晚上,只要他坐在辦公室,老師們沒一個敢出辦公室的門。記得,一次,看他沒在,幾個年輕人下起了圍棋,突然,王老校長跨進了辦公室,斥責道:課都備好了嗎?嚇得小夥子們直伸舌頭,匆匆收起棋盤,老老實實地又備起課來。時至今日,説心裏話,還是挺感謝他老人家的,沒有這麼嚴厲的校長,哪能帶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看看王老校長手下的兵,包括吳局長、俊生校長和我們這幫好友,一個個都成了業內的骨幹。我在這幾位兄長的引導下,之後也走上校長的崗位。而王老校長則於金湖建縣五十週年之際,光榮入選《五十年感動金湖人物》。

不過,那時,工作雖辛苦,但大家如兄弟姐妹般的學校生活倒也十分有趣。清晨,我們迎着朝霞,跑步上操;深夜,我們挑燈夜戰,飢腸轆轆地敲開食堂大爺的門,攤上一鍋糖餅充飢。夏日炎炎,幾位老哥一招呼,穿個大褲衩,跳進三河,痛痛快快地尋個清涼;秋風送爽,幾位舍友,買上一大盆菱角,只見家在水鄉的吳局,作單手快速吃菱角的表演,我們哪是他的對手,只能乾着急。

此次返回水鄉的那幾日,我們只要在一起,總是有聊不完的往事。王老校長笑着説,你們難道忘了?我還是你們的救命恩人呢。那是一年冬天,屋外寒風刺骨,我們幾位點了一煤爐取暖,王老校長一覺醒來,覺得頭暈眼花,估摸是煤氣中毒,趕忙打開門窗,叫醒我們,不然,後果就嚴重了。

吳局還對我和馨平説道,你們還得謝謝我這幕後的紅娘呢!那年,鎮上的書記找我,説讓在蔬菜隊插隊的一名女知青馨平來實小當代課老師,行不?哈哈,我若不答應,你和馨平能成倆口子嗎?我和馨平聞言,趕忙起身,向吳局敬酒,感謝他成就了我們這對好姻緣。

笑聲中,不太愛説話的王老會計也搭上話茬:當年,你和馨平同台演唱《沙家浜》選段,你演郭建光,馨平演沙奶奶,我還演了個阿福,給郭指導員送年糕來了,你倆的戲演得好,最終還演成了倆口子,也得謝謝我吧。王老會計一番話,把大家逗樂了。又憶起當年,操着一口濃重寶應腔的王會計上台説的那句“我給指導員送年糕來了”的經典台詞,滿桌人皆捧腹大笑。

碧波盪漾的白馬湖,風光秀麗的桃花島,幽靜茂密的水上森林,固然讓人心醉,然而,淳樸、好客的水鄉人卻更讓人難以忘懷,尤其是,一羣我們當年教過的孩子們,聽聞昔日的老師回來了,這些已年過半百的老小孩所表現出的純真和熱情,幾乎讓我們感動得落淚。

我們這幾位老同事,在水鄉校園辛勤耕耘二十餘年,如今,我們都已兩鬢染霜,人,雖已告別水鄉,但我們的心卻依然牽掛着這片灑過心血和汗水的熱土,常常想起當年那些可愛的孩子們。

讓我沒想到的是,就在我們昔日老友相約從南京、北京奔赴水鄉之時,當年的一羣孩子們也從天南地北正在向自己的家鄉集結。説起事情的緣由,那還得感謝神奇的網絡。四十多年前的一幫孩子,通過網絡,建起了自己的羣。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尋找當年的恩師。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打聽到了當年的班主任燕子的下落,邀請她入了羣。所以,當得知,燕子和其他幾位任課老師將重返水鄉時,當年的班長小蘭在羣裏一聲招呼,就導演出了這場師生重聚的`感人好戲,也作為他們建羣之後的第一次活動。

那日午後,我剛下到賓館大堂,一位個子不高的中年女士,見了我就畢恭畢敬地對我説:老師,你好!我受七四屆同學委託,來接各位老師的。我心頭一熱:你是誰?怎麼一眼就認出了我?女士笑着報出自己的姓名,剎那間,我記憶的閘門被打開了。這位當年班上個頭不高,皮膚黑黑的小姑娘建平的樣子又浮現在了眼前。

分別四十多年的師生相聚安排在縣實驗小學校園。當一位位似曾相識又略顯陌生的面孔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大家的眼角噙滿淚花,他們一一報出姓名,我的腦海裏立馬搜尋着這羣孩子當年的模樣。哦,這是嗓音略帶嘶啞的小女漢子、班長小蘭,這是白白淨淨的小胖姑娘正華,這是小豆子德雲,這是小調皮鬼建斌......,我們眼前的這幫孩子,興奮極了,拉着幾位老師的手,漫步在已完全不是當年模樣的實小校園裏,回憶着他們小時候的一件件囧事、趣事。

半個世紀前,我在這所小學任教,那時的實驗小學,雖是全縣規模最大的小學,但校園卻十分破舊,就是兩排低矮的平房,每逢雨天,校園裏一片泥濘。孩子們都還記得,學校蓋第一幢教學樓時,那磚頭都還是自己一塊塊搬進校園的。如今,校園一幢幢現代化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已完全沒有昔日的痕跡。師生都讚歎,沒想到,咱們的母校竟變得如此漂亮!

師生歡聚的晚宴將氣氛推向了高潮。燕子作為他們的班主任,即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聚會感言。當年的班長小蘭同學代表大家致辭,孩子中的筆桿子,現在在省公安廳任職的洪軍同學,用中英文雙語聲情並茂地朗誦了自己的詩作,激起場內陣陣熱烈的掌聲。我是他們的美術老師,也抑制不住興奮之情,唱了一段現代京劇《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師生重逢助興。自詡為當年音樂老師草兒得意門生的老小孩們也爭相登台唱上一曲,給老師們獻上他們最美好的祝福。

在我們眼中,儘管同學們都已年過半百,有的還當上了大大小小的官,但依然是我們心目中當年可愛的孩子。正如現任縣政協副主席的衞宇同學在和我們聚會時所説,“老師們,別叫我什麼官銜啦,在你們面前,我永遠是你們的學生。”這位衞宇同學,當年是校宣傳隊的一號男主角,在為我們送行的午宴上,他深情地回憶起當年與草兒老師之間的一些往事。他説,草兒老師平日指着我最愛説的一句口頭禪是:“你這個小東西!”我們一聽就樂了,不錯,這就像草兒的語言!連草兒自己都忍不住,朗聲大笑!笑聲未停,衞宇又説,每逢草兒老師帶着我去外地演出,她總是給我悄悄地買一個麻團作為犒賞,時間過去了四十多年,這麻團的香味還是忘不了啊!説到此,我們都被這“一隻麻團”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發現,草兒的眼角掛着一絲淚花!是啊,在這些可愛的水鄉娃娃心裏,只要老師給了他們一點愛,他們都會記上一輩子的。剎那間,我深深感受到,當一名老師是多麼幸福!用愛心培育出的師生情是最珍貴的一份感情!真可謂:白馬湖水深千尺,不及師生一片情啊!

告別水鄉又有一段時日了,但耳邊還時時響起水鄉諸位老友們的爽朗笑聲。多想再回水鄉,與老友們暢續那難以忘懷的水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