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賣相經典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22W

毫無疑問,人們購物常為商品的賣相所左右,因此商人搜腸刮肚要在貨物的外觀上做文章。這本無可厚非,然利慾薰心之徒,常易走極端。一次我到某地旅遊,被一個茶攤碧綠欲滴的茶葉吸引,買了一斤,回來一泡,發現杯沿粘上一圈厚厚的黃綠色泡沫,啜之有股藥味,——原來是用色素染的。

賣相經典散文

要賣相好,光整面表還不夠,得給它們穿上亮麗吸睛的“外套”。於是,商品的包裝便越來越精美複雜,——拆開層層紙盒之後,一隻堅固的鐵盒子裏只裝着一兩重的一袋茶葉;五塊郵票大的餅乾躺在一隻玲瓏剔透的有機玻璃盒子裏,好像不是入肚即化的食品,而是博物館裏的藝術品……。過度包裝早已廣為詬病,但屢禁難絕,商人們依然樂此不疲。其實這並非現代社會所獨有,——買櫝懷珠的典故昭示幾千年前的楚人就已掌握了這個銷售法寶,只不過今人發揮得更會極致罷了。

外觀和包裝還只是低級賣相,商家的腦筋絕不會停留在這一層次,高大上的購物環境、悦耳動聽又藴含暗示的商標名稱以及附着其中的風雅的傳説故事等等無形的東西,也屬於賣相的範疇,乃是賣相的高級形式。譬如,同樣一件衣服在大商場賣可以比小店裏標高几倍的價格;以“小霸王”命名的兒童用品大行其道;每一個旅遊景點都附有一個曲折離奇的美麗傳説。要想東西賣得好,還得“內外俱修”,來一套賣相“組合拳”。

某日下班,我從市郊一輛賣水果的卡車上,花十塊錢買了一大袋桔子,足有五斤,回家放在茶几上。妻子回來,看見我的桔子,臉露不屑:“這是路邊攤買的吧?你怎麼連這種桔子也會買?” 説完,她把手中的紅色塑料袋往茶几上一放,袋口一拉,露出幾個碩大、金黃、油光發亮讓人一看就流口水的大桔子,不無自豪地説道:“商場店慶促銷,某某蜜橘,九塊一斤。”(某某蜜橘是地方名產,附有很多美麗傳説)。兩下一比,我買的那些桔子相形見絀,——不僅個小,不勻,半青半黃,還一個個灰頭土臉的。然而,這些醜八怪沒幾天就被消滅殆盡,而妻子買的那袋誘人的大桔子躺在茶几上久久無人問津,幾乎成了裝飾品,原因無它,只因那地攤貨鮮嫩甘甜好吃,而那袋所謂的某某蜜橘乾癟乏味難嚥——即中看不中吃,我也藉此在老婆面前揚眉吐氣。

商學上有句頗具煽動性的話叫“一生只做一件事——推銷自己”,所以人也有賣相。我們譴責黑心商人用化學試劑染色食物,其實人的外形也能騙人。“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敢毀傷”之説,早被現代人看作陳詞濫調,染髮、紋身不過小兒科,隆鼻、美胸等整形技術已風行於世,遂使“”大行其道。美容整形,跟穿着打扮一樣,是有形的賣相,屬於賣相的低級層次,就好比貨物的外表和包裝。而人的精神氣質言談舉止,諸如“某長”“博士”“客座教授”等頭銜稱號,以及“高深莫測”的神祕背景等等無形的東西,構成他或她的高級賣相。《世説新語》載曹操在接見匈奴使者的時候,“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便讓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裝扮成他接見使者,自己則扮成武士提着刀站在牀頭;事後   讓人問匈奴使者對魏王的印象如何,對曰:“魏王雅望非常,然牀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有形賣相好整,無形賣相難弄。當然也有例外。近日媒體爆料,某上市公司年薪數十萬的高管學歷履歷全部造假。其自稱22歲獲得某名牌大學碩士,25歲任某大企業總經理,28歲任某省報處級幹部。經核查,學歷履歷全部造假。此事讓人大生疑惑,——難道閲人無數的上市公司HR精英連兩千前的匈奴使者都不如嗎?我想除堂堂的儀表和“完美”的假證之外,此人必定還擁有足夠優秀的口才和面試技巧,才騙過人力部門的火眼金睛。他終因能力不濟而暴露,可見賣相再高級,靠造假過關,最終還是要穿幫。但反過來,若此人才力相稱,工作遊刃有餘,則文憑履歷的真假又有誰去關心呢?所以關鍵在於品質,而非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