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描寫廈門的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4W

21世紀廈門逐漸成為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陽光明媚,海風陣陣吹人醉。雪白的海浪輕擊着翡翠色的礁石,如曼妙的樂聲。鷗鳴藍空,波隨帆影,山水相依。接下來小編蒐集了描寫廈門的散文,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描寫廈門的散文

篇一:請讓我再遇見

遇見,可能只是瞬間。再遇見,彼生可能會是永遠。——題記

一座城,一個人,一出租間,一盞光束,簡陋的電腦桌,硬生生的牀板,不透明的窗台,開着燈才能作業的白天,不太潮濕的地板上,斜擺着個小方桌,牆上掛着沾着幾層灰塵,卻懶得去擦拭的花鏡,衣櫃間襯托着幾張叫不出名字的掛圖,夜間猶能讓我睏意黯然。這裏的房東挺好,一住下來就沒想過要搬,有時候打發時間,就徒然走到樓頂,看看日出,曬曬暖陽,和諧的説不出話來。但風吹上來,就會感到孤單;雨下一夜,卻不那麼喧譁。這座城,和小出租屋,這樓頂,和今昨的故事,都長滿了記憶流連的荒草。

初到您的懷裏,已是春分時節,那會兒,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可能是此生憧憬的緣故。此前的兩三次到訪,純屬與友興致的遊玩,也沒什麼太多的印象,更談不上熟悉。有可能方向感不好,也可能東南西北太亂,島內與島外,BRT和公交,這些又是那麼的新鮮。除了鼓浪嶼、廈大、珍珠灣等家喻户曉的景點外,腦際裏浮現的,也不過一丁點,哪怕一絲的記憶,也無法復原。有時候,試圖想去了解您,接近您,可紮根在您幽深的土壤裏,又談何容易。孤獨城外,走過陌路的小巷,駐足在雨間的花店,聽講故事的老人,碑上刻着歷史的故鄉,回味深處的眷戀,莫過一間稔熟的咖啡館,初見味蕾的甜香,寫滿了難以言狀的青澀時光。您是年輕浪漫的見證者,您是被遇見的一首詩歌——春的温馨,攜着露水,與白鷺共鳴。

因機緣巧合來到您的故居,踉踉蹌蹌的來,沒有任何的歇斯底里,多餘的是,一隻笨重不聽話的行李。當光陰惹上破碎的年紀,記憶也不過是被宰割了而已。歷歷在目與你發生的曾經,聽過的話如雷在耳,吃過的飯香在嘴旁,過完的生日,如昨的飯局,眼前的也不過如驛站栓住的片刻。而你的書卷氣,你純淨的呼吸,從來都不會排斥我渾濁不堪的腳印。本命年,遇到的事,見過的人,交的朋友,碰到的緣分,都是您恩澤的母體,請稍上我傻瓜式的祝福,陪伴如你一樣純清的雨季;請告訴我您偉岸裏的神情,即使再遇見,也不至於錯過您賦予的曾經。

緣不知所起,情不知所忘。與你結緣,是否還能簡單的像初戀一樣,攜手再遇見那奔騰的人潮。鷺島,被冠以海上花園的頭銜,那能否讓我再遇見,遇見你盤起的藍髮,遇見你戴上的桂冠;遇見你舉起儒雅的雙手,遇見你揮灑月彎的海洋;讓我再遇見,再遇見您普陀羅的山腳,崇拜那厚實的胸懷;遇見您古老的中山街道,邂逅那曾經的悠遠。讓我再遇見,再遇見那美輪美奐般詩意的客棧,和意味深長的海上美食。汪洋的白帝城流沙,留戀的曾厝垵情懷;環島的帝元維多利亞,多情典雅的海悦山莊。再遇見,能否把你寫盡;再遇見,能否把你掏空;再遇見,能否和你日晨相伴,幕落同安;再遇見,能否將你深深攬在無盡的幽蘭裏眺望,眺望那羣鷺騰飛的場景。也許,再遇見就是驚鴻一瞥;或也許,再遇見就是此生無緣。

時過境遷,也許物是人為,也許睹物思人,也許人去樓空,也許月明依舊。珍惜那美麗的故事,珍惜同窗奮鬥的過往,珍惜再遇見的相遇。今年,明年,倘若還來,倘若還收留,倘若再遇見,那就請讓我再遇見,我將把您歌唱,歌唱來時的路,唱出春天的驚喜;我將不再孤獨城外,伴着青春的熱情,踏遍您所渲染的純清;我將白鷺騰飛的藍天,告知我所有的親友,把傾情對話的語錄傳達,奉獻您脈脈温情的篇章。

鷺島,多麼歡騰的故事;廈門,多麼精美的傳奇。遇見,可能只是緣分。再遇見,可能會是讀你的曾經。

篇二:人在畫中游

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題記

世界如同一幅畫卷,可以沒有色彩鋪張的轟轟烈烈,但不能缺少美的意境。俗話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個暑假我有幸追隨美的腳步,感受她的美的意境,那就是名譽全球的國際花園城市——廈門。

廈門是一座美麗的島嶼,位於我國的東南海濱。這裏有許多的風景名勝:有雄偉壯觀的胡裏山炮台,有文明中外的、造型精美的閩南佛教聖一地之一的南普陀寺,還有世界上最美的大學之一的廈門大學等等。俗話説“不到長城非好漢”,那麼在廈門也有“不到鼓浪嶼不算到廈門”的説法。

的確,廈門市裏最有名的要數鼓浪嶼了。鼓浪嶼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素有“海上花園”之美稱。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2。4萬人。因為島的西南方向的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擊一個大洞,每次漲潮的時候,海浪撲打着巖洞,發出如同擂鼓的聲音。人們就把這個巖石稱為“鼓浪石”,所以小島就稱為“鼓浪嶼”。

沿着廈門市繁華整潔的街道,經過海滄大橋,便來到了人潮擁擠的輪渡碼頭。鼓浪嶼其實離廈門並不遠,只要坐五六分鐘的輪渡就到了目的地。隔海望去,坐落在大海之中的鼓浪嶼猶如一座海上公園,山清水秀,獨領風騷。豎一立在那波濤洶湧的海邊上的名族英雄鄭成功的巨型石雕像引人注目。海面上游船畫航。輪渡汽艇,穿梭往來,一片繁忙。

走下輪渡,當我登上鼓浪嶼的地面,感覺彷彿來到了一個與廈門截然相反的世界。這裏沒有高樓大廈,只有一棟一棟古樸、典雅的小別墅;這裏沒有城市的喧譁,只有悦耳的鋼琴聲;這裏沒有汽車的鳴笛聲,只有一陣陣清涼的海風在耳邊。沿着僻靜的小路徑直向前走,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榕樹映入眼簾。根系盤踞,榕樹的氣根千絲萬縷,又像垂柳婆娑美麗。再向前走,許多“小星星”閃入我的眼簾,走近一看,原來是廈門市的市花三角梅,你看那粉一紅色的小花開的正旺,在海風的吹動下輕輕搖曳,就像一羣頑皮的小孩探頭探腦的,爭先恐後的向外瞧,煞是迷人。在它的兩旁是市樹鳳凰樹,它高大挺拔,樹葉綠的透出光來,有的猶如鳳凰迎着陽光翅膀欲飛,有的猶如鳳凰仰天長吟。這裏還有嬌一豔無比的杜鵑花,高雅華貴的茶花,競相開放的美人蕉,以及不知名的草木花卉,把鼓浪嶼裝扮的那樣迷人,好一副俊美的畫。我不經迷失在這美景當中,不知不覺我已經來到了福建洛鹿礁路。這裏有歐式的建築,建築於1920年,立面十分豐富講究,典雅大方,式樣別緻,精巧美觀,有流動和韻一律的美感。另外還有一些閩南傳統的八角樓和外國人在島上蓋得領事館。從那些古老的房子中彷彿看見了島上以前的繁榮昌盛,而今這些房屋都早已成為了供人們觀看的文物,沿途看見不少的新郎新娘和模特都在這形形色一色的別墅裏拍攝照片。

再往前走,就到了菽莊花園。它位於鼓浪嶼東南海濱,建於1913年,原來是台灣富商林爾嘉的私人花園,1956年園主親人就將此園獻給了國家。菽莊花園背倚日光巖,面臨大海,東鄰觀海園,西眺港仔石。它的門又寬又高,走進去涼風徐徐吹來,原來它是利用天然地形,借山藏海。四十四橋凌波卧海,宛如一條巨龍卧在上面休息。海浪拍打着橋身,奏出了雄壯的樂曲。令我最難忘的要數十二洞天了,其實它是人工用假石造出來的連環洞,它以十二生肖為名,每個洞的壁上都鑲嵌着十二生肖,它雕刻的栩栩如生。十二洞室大小形狀各異,小徑錯落,上下盤旋,曲折迷一離,大人小孩在裏面玩的不亦樂乎。偶爾吹來的海風讓我們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站在假石上像遠眺,一望無際的大海映襯着蔚藍色的天空,陽光下的沙灘金燦燦的。這裏雖然沒有三亞的澎湃,卻有自己獨特的温柔;這雖然沒有青島的壯觀,卻有自己小家碧玉的韻味。她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靜靜的坐在那兒,顯得分外迷人、嬌一豔。

鼓浪嶼不僅擁有美不勝收的風景,還擁有燦爛輝煌的人文景觀。眾所周知,鼓浪嶼是有名的“鋼琴之鄉”,所以島上的各類音樂學院隨處可見,著名的廈門大學的藝術院校就在這裏,而且這裏還有鋼琴博物館。裏面有德國皇室鋼琴,有稀世珍品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腳鋼琴,有八個踏板和兩排琴鍵的舒楠鋼琴。館裏還收藏了原籍鼓浪嶼,現居澳大利亞的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珍藏的70台世界名古鋼琴和百盞古鋼琴燈台。這些分別產自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這些珍品在歐洲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能完好無損的保存下來,實屬名副其實的稀世珍寶。

沿着島上左邊走去,就可以看見高大的鄭成功雕像。他遙望着台灣島,一生中那金戈鐵馬指揮着戰艦,收復台灣的歷史壯舉,如今依然歷歷在目,記載在歷史的長河裏。鼓浪嶼就這樣日日夜夜的遙望着台灣島,與小金門、大金門就這樣相隔不過咫尺,卻不能互相往來。想起這歷史的滄桑,人為的藩離,這種骨肉分離,隔海相望的日子,我相信一團一聚的日子不會遙遠了。

夜幕降臨,我們不得不坐輪渡回去。再回首看着鼓浪嶼,它就像一隻小船,停泊在碧波萬頃之間,時浮時沉,波光閃爍;又像一座巨大的盆景,放在碧綠的大海上,錯落有致。那首”鼓浪嶼之歌”唱出了鼓浪嶼的美,唱出了心中日日夜夜那回蕩不已的思念之情。

這就像一副雋美的畫卷,無與倫比,而我也享受這一路美的意境。

篇三:廈門的日子

冥冥中有一種緣分的'牽引,註定在廈門的邂逅,與廈門的邂逅。

七月五號是最後一門考試的日子,在宿舍瞎呆了兩天,七號那天八點多我乘坐火車來到了深圳羅湖,追隨着人流,終於望見了異地的天空,可惜是一個大雨的下午,原本的城市的陰霾被撒上了清亮的水花,遠處匆匆的車流,地鐵,公交,人擠人在雨裏的混亂,臨近天色西邊斜射出亮黃的光輝,不過,那是在混亂的路途中美好,僅飄過了我的袂邊,閃過眼角便消失不見。混亂的一切,突然無法判斷的一切,我帶着失望、無措離開了深圳後海,來到了廈門。

我坐着廈門的雙層大巴,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上下下的乘客,這是另我驚訝的一種慢節奏,到後來我每天擠公交時才發現,上午八點和下午五點同樣是匆匆的快節奏,即使是這樣,我依舊有種與廈門相識已久的感覺,這是個有人情味的地方。

工作的第一天,同時也是認識廈門的第一天,我們走進每一家店推廣我們的遊戲,鱗次櫛比的大小店, 夏日特有的温熱的樹蔭,樹蔭下幾個擺攤老人坐在椅子上小憩。花店,水族館,餐廳,飲品店,飾品店無不是小小精緻到不行。江頭公園的大中午也不歇着,些些偷懶的男女飯後來這裏散步,或竊竊私語,還有追趕嬉笑的孩童。湖邊還有覓食的鳥兒,雪白的羽毛,一抹甚是刺眼的美,就是可憐了湖裏的魚兒。

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陸續去了海滄,集美。集美是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那天天氣是非常熱的在嘉庚公園的路口和好友買了兩個椰子,甜甜的涼涼的椰子汁透心涼,跟着一個旅遊團開始了我們不一樣的旅遊,我們參觀了集美大學各個院系,歐式建築整齊劃一,鬱鬱葱葱的植物恰到好處地分佈着,擠卻又不失開闊。集美的眾多建築如出一轍,整齊的世外部落,可是確實只是學堂,集美初中更是讓我咂舌,雕樑畫棟,歐式與中國風完美的結合。即使是時間的痕跡越來越深,依舊不變的美,就像美酒,越歷風霜,越是香醇。就像整個廈門的生活甘醇甜美。沒有過多的喧囂,多的是大榕樹下煮茶聊天的愜意,蒸騰的霧氣,轉動的瓷杯,一點點,一杯杯,然後便是撲鼻的茶香。廈門人愛品茶,愛煮茶,愛茶道。老街的銀髮老人們還愛唱閩南小曲,還能看到在自家門前清理海鮮的老人,嫻熟的動作。彷彿看到了廈門的歷史沉澱。

有人説:廈門春天赤桐的紅伴着新葉的綠;廈門夏天鳳凰木把城市變成一片紅色的海洋;廈門秋天紫荊落英繽紛地把大街變得婉約;廈門冬天三角梅或紫或紅或白地在冬陽中温暖的舒展。廈門的美四季不同。但是在我看來,四季的廈門也有類似的美,我最愛廈門的棕櫚樹。筆直的身姿,濃郁的碧綠從枝幹中伸展出向上,向上!整座城市的棕櫚樹就像簡單複製黏貼過去的整齊劃一,卻又擁有着不一樣的姿態。

寺廟是廈門的另一特色,廈門的寺廟,祠堂眾多。我第一次去的便是觀音寺。坐落在仙嶽山腳下,主要由萬佛寶塔、觀音殿、大悲殿三大主殿組成。最印象深刻的是千手觀音像, 足下或座下有從水池中生出的大蓮花座,頭頂高懸華蓋,戴化佛寶冠,除胸前、肩上、腹下的幾雙大手作結印,另有三十餘大手持各種法器、法物之外,其餘成百上千的小手均有層次地組成圓輪形法光,像菩薩的身光環繞觀音全身。輪形法光之外的周圍,分別畫觀音的部眾眷屬,即千手千眼觀音的二十八部神眾:菩薩、天王、眾神。殿內的大悲咒不斷,似在傳送大慈悲心、同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順心、卑下心。只要靜靜聆聽,心底澄澈寧靜。接着又去了南普陀,旅遊者的足跡打破了那裏個寧靜,只可惜我只看到了擁擠。

來到廈門最想去的便是海邊,我去了鼓浪嶼,去了觀音山,去了會展中心最大的海灘,踩着細小的貝殼和滾燙的細沙,浸沒在海水裏,朝着衝來的巨浪衝刺,濺濕了裙角,讓這段青春燃燒,我們彼此玩耍嬉戲,海洋之於我們,我們是渺小的,笑聲融化在浪聲中,而後帶走,帶遠。

記憶就像海水一樣洶湧來到了我的腦海裏,離開廈門也有一個多月了,有一種牽絆久久在心頭不能散去,我也該去泡一杯熱茶,聞一聞它的清香。

篇四:廈門,我的半島

有媒體曾約我寫這樣的文章:如果你選擇一個地方作為終老之處,你會選擇哪裏?我説,廈門。當我16歲來到廈門大學讀書,坐火車沿海堤從集美進入廈門半島時,沉睡的情緒突然被眼前深藍的海水點燃。隨着我驅車深入市區,花團錦簇漸漸把我包圍:我從來沒見過一個有這麼多鮮花、如此乾淨的城市。我們的車在進入市區前必須經過一個清洗輪胎的步驟。這讓我產生了置身於某個歐洲現代城市的幻覺。就在那一剎,我愛上了這個城市。這個像寶石一樣嵌在海水上的城市,開始牽引我的目光,從中山路南洋風格的騎樓,到廈門大學紅磚綠瓦的古老建築,一切彷彿暗示我,時光正在倒流,這十分吻合上世紀80年代改革初期的崇洋氣息。我的老師居住的小洋樓是我最早關於異域南洋的視覺記憶。但隨即我來到廈大海邊,又把我猛然拉回現實。我這才發現廈門是一個只有三路公車的小城市,戰爭的陰影阻擋了所有建設的步伐。我看到的一切精緻和美麗的印象,只是類似一個名媛頑強保持的風度。而鼓浪嶼就是這個名媛的臉。

這個奇特的小島是昔日富豪置辦別業之處,閩南或從南洋歸來的有錢人在島上蓋起了安樂窩。隨着世事變遷,雖然主人離去,但繼居者並非粗人,他們保持兩個奇怪的傳統:一是島上不許任何動力車通行,二是幾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架鋼琴,故日“琴島”。前者抹去了一種聲音,後者增加了一種聲音。置身於鼓浪嶼海邊,海浪和琴聲交響,儼然天籟和人最美聲音的對話和低語,彷彿身在天堂。難怪傳説鼓浪嶼女子婚嫁不出島,估計並非如上海人自感物質的優越,而平添一種文化意義。在這個小島上產生詩人舒婷、鋼琴家殷承宗和指揮家鄭小瑛,就不足為奇了。

我畢業後十年重返廈門。它像一個睡醒的女子,突然煥發生機。我駕車沿海堤進入,終於迷失。原先僅靠一條海堤與大陸連接的彈丸之島,現在有無數高樓如寶石鑲嵌並向大陸延伸,成了一個真正的半島。在這個半島上,我看到了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同等規模的各類設施,它的商場、醫院、音樂廳、劇院,甚至有很多小城市根本不會有的專業書店,這讓我大為驚異。一般認為:發達的城市總是“大而無當”、極不方便的,廈門打破了這個咒語,它建立了一個幾分鐘即達的方便公車系統,這在北京現在都無法達到。在這個風景如畫的花園城市生活,既可享受大城市的奢華,又可保持方便和寧靜,這似乎就是那句箴言“小的是美好的”最好之實踐模型。

是的,這個城市適合生活。誰説生活不是最重要的呢?廈門人的生活祕密有時必須通過複雜的程序得以表達:有一次夏日炎炎時我去拜訪某報社主編,本想説完幾句話就走,結果他拿出一雞蛋大的紫砂壺,竟在裏面塞滿茶葉還用手壓緊,滾水反覆沖泡後注入拇指大的茶杯,我一喝,舌頭上就像猛地捱了一鞭。此謂功夫茶也。那個下午我留下了,越坐越喝,越喝越渴,雖然心裏罵主編捉弄我,不如給我一瓢水牛飲。現在我終於也迷上了功夫茶。看來廈門人提前悟到生活真諦:無論競爭多激烈,世事如何變遷,你會看到在家中、街邊、大樹下和青石板上,無論大款權貴還是販夫走卒,一律一套茶具,一個做派,品啜之間,悠然自得,但絕無成都茶館的喧囂嘈雜,而是寧靜優雅,好一個深沉了得。

我以為除了茶之外,大概不會再受捉弄了。一日,朋友請我去啖一種凝膠狀的東西,有如肉皮凍,內中有一些看不清楚的勞什子,味道鮮美不説,有人口即化之感。朋友説出祕密:原來這是一種有如蚯蚓更似蛔蟲的海蟲,經過剖洗水蒸,成為一團內中捲曲海蟲的食品,叫土筍凍。聽罷噁心半日,然不得不承認此物鮮美至極。

有人説,全中國最適宜談戀愛的大學校園是廈門大學,此話不假。除了校園本身優美,不遠處就有一個國家級植物園。我要説,整個廈門彷彿都是為愛情而建立的城市,它小而優美,適合生活,不僅如此,它還有音樂,不僅如此,它還有書店,不僅如此,它還有許多心靈休息之所,如昔日教堂遺蹟,我的信仰就是在這座城市獲得。如此説來,廈門不僅只是一個適宜人居的生活型城市,從最低的生活便利到情感的音樂生活,到最高的精神生活,這三個梯次都滿足了。

它讓我產生天堂的想像,也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