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村莊的記憶抒情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69W

村莊坐落在小河的南岸。村莊裏的人祖祖輩輩都在那裏侍奉着土地,人們很少有人走出那塊土地,在那裏出生、繁衍、歇息、瞌睡、直至死亡。太陽每日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澤潤着那片土地,村莊裏的人們充分地享用着那裏的一切資源,為了春的抵達,為了秋的饋贈。

村莊的記憶抒情散文

在這片土地的上空,每年春至,從遙遠北方而來的冷風和來自南方的暖流會準時的在此相溶,變成延綿雨水潤澤土地,充盈着河流,整個村莊便會在希望中感恩雨水對土地的寵愛不在沉默不語,田地裏逐漸多了身影,那些田地相連的人這時便會有意無意地到自己的田地裏轉悠,當發現與鄰地相連的塹頭田埂依然粗實堅硬,上面乾枯的野草還在倔強地迎風招揚。那隱藏了一個冬天的焦灼便會悠然的釋懷,表面無動於衷內心卻是百般的滿足,因為大家都知道,在村裏,經常會有地塊相連的人家會為誰在作為地界的田埂上多鋤下了幾剷土而傷了鄰里和氣,你多鋤下一鏟,他也多鋤下一鏟,這樣田地裏塹埂便會細軟,就長不住了草,兩塊地也就分不出了彼此,這樣便會爭吵不斷,男的與男的吵,女的與女的吵,交纏不清,不為那微乎的泥土,爭的是一口氣。而只要是粗實的`塹埂上長滿了草,那就能看出這兩塊地主人秉性忠厚以至兩家的關係很是融洽。

春雨貴如油,從這個季節開始,村莊裏的人們把自己所有的能量和心機都花費在田地裏,所有的希望都注入在閒置了一個冬季的犁鏵中。人們小心翼翼地翻土,覆蓋,忙碌地播種下命運裏無盡的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只有春播春種,才有秋獲秋收。人們翹首等待着。

莊稼苗青根壯、長勢旺盛,人們看在眼裏喜在心裏,若風調雨順又將是一個豐收的年頭。可若在田地裏遇到他人口中卻又很自然地説道:我家的苗太差了,還是你的家好啊!而聽者心中自然有數,知道對方是擺顯或客氣的。都是種田的誰還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好,別人的莊稼好”這句俗語呢!

河畔邊那片鬱鬱葱葱的松樹林是一個天然的帳篷,每逢天亮,那兒便是鳥兒的天堂了,它們一齊高歌,各種音調,煞是好聽,村莊裏早起放牧在河灘上牲口也三五成羣貪圖地啃食着鮮嫩的食材。清澈的河水在汩汩地流淌,氣息清新層層疊疊揮之不去,舒適温馨的充盈於心。村莊的夏天是蓬勃茂盛的。河流不再寂寞,自然是一些頑童流連的樂處,他們三三兩兩來至河邊,脱下衣褲,赤條條地鑽進水裏,扎猛子,豎蜻蜓,打水仗,翻江倒海,一個個像小泥鰍樣在水裏追來逐去,玩耍嬉戲,真有説不出的愜意,卻早已把大人的叮嚀拋到了九霄雲外。直至黃昏裊裊炊煙裏傳來親人的聲聲呼喚在村莊上空漫溢繚繞,剛才還在喧譁的小河,突然間就靜謐起來。

松樹林下是飯後人們聚集的地方,辛苦勞作了一天的村民在此談唱着一首首無法抵達和結束的歌謠,講述着命運裏無盡的悲歡與哀愁,自然也就多出了許多的傳奇和笑柄。人們在這個生於斯養於斯的村莊裏的是沒有隱私的,各家各户的口碑歷史過往都明晃晃地擺在太陽之下,無處躲藏。誰家幾代人做事光明磊落,誰家一貫陰損猥瑣,明朗朗的透徹,猶如明鏡一般落在村人的心裏。家長裏短,日落夜臨,不覺間整個村莊便會在陣陣歎息聲中已經沉默不語。

天漸漸地涼了。土地感恩雨水和陽光的恩澤,在人們焦急的張望中綠油油的田地彷彿就在一夜之間便變成了金黃色。人們熱愛這片土地,但更愛田地裏那成熟的莊稼,所以搶收是非常必要的。那個時間,村莊裏總是有人不斷地去田間看莊稼成熟的火候,站在地頭,眼光深遠,面色嚴肅而凝重,彷彿可以聽見他身上血液在血管內緊張奔湧的聲音。秋收已成定局,收割的計劃在心裏也早已完成,那是他們日夜盼望等待了一年的事情。

村莊裏的人從不吝嗇勞動,唯有的就是一身勞力,在期待中他們手中的鐮刀舞動起鋒芒,左手扶谷,右手持刀,手起刀落,穀物就被整整齊齊地擺在了身後,動作沉實利落,猶如舞蹈,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對豐收的渴望和喜悦。這是一個豐收年,他們從骨子裏都感到了莫大的幸福。人們很滿足,風調雨順,所有的收成都被堆積在屋內顯眼的位置。等待一些會在飯後隨意來到你家和你閒聊的人,期待他們的眼睛能掠過你的糧堆,而就那看似隨意地一眼,就足以讓你滿足,因為他們眼光是羨慕的,很深很重。

大多數的人們都會在這段時間忙着賣糧,趕集,修房,為孩兒的婚事奔忙,為冬閒時耍錢早早做着準備。緊接下來,人們會趕在寒露之前給田地施肥下藥,為再一次的耕種積蓄地力。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定受窮!這可是祖輩留下的遺訓。

每年冬季,噹一聲聲悲催淒涼的嗩吶聲伴着呼嘯的寒風刺破村莊厚厚的寂靜,人們便知道村莊裏又有年邁的老人苦撐不過這個寒冷季節,結束了生命。南牆根的陽光下再也沒有了那位老人蹣跚的身影。而這個人的喪事便會在人們的惋惜和回憶,親人的痛楚傷感中宂長而繁瑣的舉行。

主家大門兩邊貼上了白紙,院內傳出親人們撕心裂肺般地哭聲後,不多時,就會有人來燒“倒頭紙”了,這是人們在知道了亡者去世後第一時間所要表示敬仰的方式,來人帶來火紙數刀,作為祭奠死者的禮物,並要給死者磕頭跪拜,其時,作為孝子賢孫要邊燒紙邊陪着磕頭致謝。然後,來人就坐在死者旁表情嚴肅,滿臉悲情地説一些懷念死者和安慰家人的話語。而一個家族在當地有無威信和人緣,在這時只需看看來人多少便淋漓盡顯了。

送湯是人死後必需要做的一件事。人死的當天,孝子們渾身上下一身白布與子孫後代手捧‘哭喪棒’(用白紙條裹起約2尺長的柳樹棍),提上一壺湯水領依次排序列隊前往村口的土地廟拜祭,且要哭去哭來焚紙舉哀。據説:此舉是為賄賂土地爺,使其對赴冥間的亡魂給以關照,以湯水饋贈野鬼,使亡魂免受欺凌。送湯需一天3次連送3天,最後一次送湯,這個家族的所有親戚朋友都需到場,許添人不可減人,按照與亡者血緣關係遠近排列,也會有人家因為次序的不妥引起非議。

村莊不興火葬,人死三天後便需下葬,在安葬頭天晚上親人們要為亡者送程,家人需購置紙紮花轎等物和參加葬禮的親戚朋友一起把這些東西抬到村口或村口的十字路旁焚燒,焚燒時,子女繞火正轉3圈再從火堆上躍過,為亡故的人贖罪,並一邊呼喊着對亡者的稱謂,一邊喊:“……請下轎,上西南!”,三千繁華西去往事已然成灰。此時邊上的吹鼓手也將嗩吶吹得蕩氣迴腸,把氣氛渲染得催人淚下,滿目悲情。

按照村莊裏的風俗,下葬出喪必須在上午十二點之前完成,斯時,亡者的長孫手提馬燈走在最前面,長子手捧青瓦盆子,裏面盛有燃盡的紙灰,被人左右攙扶,步履遲鈍蹣跚,表情難過,痛哭流涕,親人們一字排開緊跟其後,傷心痛哭,在出村口時長子要猛然將瓦盆摔碎在地上,眾人踏碎片而過。

魂逝歸西,萬事皆休,從此,村莊裏的那塊墓地裏又新添了一座墳堆。老去的人已經歸位塵土,從墳頭立起的人心情陰鬱,帶着痛楚和無奈,傷感蹣跚地走出埋葬着亡人墳地。

歲月如歌,無限輪迴,一天天,一年年村莊裏的人們乃要繼續着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