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魂兮一縷入幽夢的優美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5.78K

北方臘月的晚上,天氣奇冷。從辦公樓下來,下意識地裹緊大衣,到宿舍短短的距離,竟也覺出了寒意。天可真冷啊,一如三年前那個肅穆的冬夜。

魂兮一縷入幽夢的優美散文

親愛的奶奶,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您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三年了。您走時是北方最冷的天,滴水成冰,天寒地凍。為您流的淚就凝在心底,三個寒暑匆匆而過,春暖過,燕來過,花也開過,這淚的冰河卻從未完全解凍,就這樣帶着冰碴兒,汩汩流淌,刮心刮肝的疼,透骨鑽髓的冷。

因為工作在異地,今天我沒能到您的墳頭燒一張紙,磕一個頭,我只能在心裏懷念和祭奠您。我知道奶奶您不會怪我,您在天上依舊會疼惜我。在這靜寂的深夜,我眼裏浸着淚,心裏卻懷想着和您臉貼臉的柔暖和親馨。

奶奶是我最尊敬、最佩服、最喜歡的長輩。

奶奶一生坎坷,歷盡磨難,卻始終勤勞善良,開朗樂觀。

太姥爺家家境殷實,當時縣城中心唯一的一家“悦來”客棧就是太姥爺家開的。

奶奶從小就很有主見。在她幼年時,太姥姥給她裹腳,她硬是扯斷長長的裹腳布,太姥姥裹一回,她就扯一回,最後太姥姥拗不過她,就由了她的性子。就這樣奶奶保住了一雙天足,而不像兒時玩伴的奶奶,都是醜陋駭人的小腳。

奶奶自幼聰慧過人,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她被剝奪了讀書的權利。她的兄弟們讀書時,她就在門旁窗下做着女紅,偷偷地聽,悄悄地看,她就這樣識了字,曉了理。奶奶那個年代的女人大多沒有名字,嫁到什麼姓的人家就是什麼氏。但奶奶有個響亮的不沾脂粉的名字——石海峯,這是識文斷字的奶奶自己取的名字。猶記奶奶80高齡時,鶴髮童顏,面色紅潤,神情安泰,心境豁達,時常戴着老花鏡讀書看報,思想毫不僵化,慈祥又可愛,甚討孫兒孫女的喜歡。

長大後的奶奶卻難逃包辦婚姻的噩運。太姥爺把奶奶嫁給了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婚後幾年孩子夭折丈夫病逝,婆家居然商量着要把奶奶賣掉,聽到信的'奶奶連夜逃回了孃家。第二次婚姻依舊是太姥爺包辦,不知情的奶奶嫁給喪妻窮困的爺爺做了填房。婚後爺爺領出一雙兒女,讓他們管新婚的奶奶叫娘,奶奶雖然內心悽苦,卻也只能認命。心地善良的奶奶視爺爺的一雙兒女如同己出,以至於年幼時我們從不知大姑和大伯不是奶奶親生。大姑和奶奶感情極深,萬分感謝奶奶的養育之恩,晚年甚至供奉奶奶的照片,每日燒香頂禮膜拜,她説我不信佛,我媽就是活菩薩。

奶奶和爺爺共生育四兒四女,最小的姑姑夭折。加上爺爺前房的兒女,奶奶用她寬闊的胸襟和無垠的愛撫育九個兒女長大成人。奶奶的弟媳早逝,她還收養了投奔她的一個侄女。這個姑姑在奶奶身邊長大,直到出嫁。

奶奶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把孩子們養育成人,一個個成家立業。奶奶60歲那年還參加生產隊的勞動,在地裏勞作。隨着孫子孫女的次第出生,奶奶又不辭辛勞,一個個一手帶大。

奶奶擅長講神話故事民間傳説,小時候經常有鄰居家一羣羣的小孩來我家,在昏黃的煤油燈下聽奶奶講“古”。那時我們姐弟幾人都和奶奶睡在一鋪火炕上,我們每天晚上臨睡前都要央求奶奶講個故事,然後慢慢地在奶奶的故事裏睡去。

最開始有了動手寫東西的念頭,是初中畢業的假期裏,忽然想到了死亡,想到了奶奶有一天會離我而去,奶奶腦袋裏有那麼多好故事,我應該把它們記錄下來,不然奶奶不在了,這些故事不也消失了麼?最終我沒有完整地記錄下奶奶的故事,這支拿起來的筆卻再也沒放下。所以我感謝奶奶,最初的文學啟蒙,是來自奶奶的神鬼故事。

奶奶年輕時還是“道德會”的成員,這個“道德會”在我看來就是一個民間的公益組織。據奶奶和我們講,那時若是哪家婆媳不和,兄弟反目,夫妻打架,姑嫂失睦,奶奶就去上門講道德,調節説和,直到他們心平氣和,和睦如初。奶奶在“道德會”裏很有名,十里八村的都有人趕着馬車請奶奶去講道德。

奶奶還有一手“捏骨縫”的絕活,誰家的大人孩子胳膊腿“錯環”,只要把奶奶請去,保管手到病除。還記得奶奶給一個髖骨脱臼的漢子“捏骨縫”,回家後累得疲憊不堪,家人都心疼她,勸她不要再應承別人了,但當有人急急求助時,她還是照幫不誤。至於把討飯的領進屋吃飯,收留迷路的人過夜等等善事,奶奶一生做得不計其數。因為奶奶的影響,我們小小的心靈充滿了悲憫和善良。

被奶奶帶大的孩子們對她都有很深的感情,她到哪個兒女家小住,哪家的孩子就藏她的鞋,目的就是留住她,捨不得她走。

晚年的奶奶在三姑家生活,三姑對奶奶照顧的非常好,奶奶在那住得也很舒服,所以奶奶的晚年是幸福的。

近幾年,大伯、大姑、小姑、父親等親人陸續離世,大家都刻意瞞着她,擔心她無法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憂傷。但每一次都沒有瞞過她,她鬱郁地説,你們不告訴我,我也都知道。你們不用擔心,我不哭。每個兒女的離世她果然都沒掉淚,但每次她都會病一場。有人認為奶奶的“知道”很神祕,很玄,但我想奶奶一定是因為察言觀色的聰慧和十指連心的感應。

晚年的奶奶篤信佛教,她吃齋誦經,一心向善。三年前的今晚,87歲的奶奶無疾而終。一羣孫兒孫女跪倒牀畔,她在一片阿彌陀佛的誦唱中,安詳地合上了眼睛。小弟們冒着零下30幾度的嚴寒,刨開凍土,完成了奶奶土葬的心願。

今夜,僅憑我蕭疏的筆,無法寫全奶奶的一生。但憑藉心中的愛,我可以無盡地懷念奶奶。

今夜,魂兮一縷,到小孫女的夢裏來吧,奶奶。讓我再摟摟您的肩膀,貼貼您的臉頰,聽您説,“虹啊,我這個孫女,打小就懂事,打小我就稀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