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七星台遊記網絡經典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9.28K

3月31日一早,我們一行驢友40多人租了輛大巴車,踏上了去濟南市東南部40多公里外的七星颱風景區驢行的征途。大巴車到了歷城區仲宮鎮與章丘市垛莊鎮的搭界處,開始沿着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爬山,也不記得轉了多少道彎兒,終於爬上了七星台。

七星台遊記網絡經典散文

七星台,又名四角城。“七星”指的是七座山。哪七座山呢?聚兵頂、鳳凰山、東嶺山、西嶺山、青龍山、四界首、出品官是也。因為這七座山山頂都比較平緩,佈局又如北斗七星相似,所以當地人就稱呼這“七星”匯聚之處為“七星台”。

我們從七星台索道站附近下了車,如果乘索道去對面的東嶺山,估計也就幾分鐘的時間而已,但我們是來驢行的,乘索道登山,也就失去了意義。領隊帶領我們從索道站旁邊下了山谷。山谷裏有個小村莊,叫嶽滋村,村莊幾乎完全被四周的山嶺圍了起來,彷彿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從谷底昂首看空中索道,只見索道車廂就像個籃子似的吊在空中,可能是沒有遊客乘坐,還是其它的原因,索道車廂懸在空中一動也不動。

有部分驢友與嶽滋村的村名碑照相後,大家開始爬山。我們爬的這座山叫做東嶺山,也就是索道站的南站。山坡比較陡峭,對於我們大部分的驢友來説,這根本算不了什麼,不過是一道小菜而已,但對於新驢來説可能就不那麼容易了。開心一笑是我們上週一起去長清看過杏花的新驢友,這是她第二次跟驢羣驢行了。我見她爬山氣喘吁吁的樣兒,就有點想笑,但更多的是同情,因此每到比較艱難一點的地方,我就主動地拉她一把,待登上山頂的時候,大家都有説有笑的,她卻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説,累死了!大家都笑了。

休息了一會兒,驢羣開始沿着山脊行走。因為這裏是新開發不久的景區,山脊上的松林裏修建了水泥小道,行走起來就方便多了。站在東嶺山上,只見天空一碧如洗,幾朵白雲漂浮在天上,顯得天空更藍了。我就想,如果濟南市區也能有這樣的藍天該多好啊!清新的空氣清涼甘甜,一點土腥味也沒有,在這裏你完全可以張開嘴巴大口地呼吸,好像人的五臟六腑也被清洗了一遍似的,心情也頓時無比地舒暢起來了。山嶺上的樹木密密匝匝的,而松樹似乎更多一些,且多是一些老樹,樹幹大都有碗口一般粗了;目光所及之處,漫山遍野,到處都是墨綠的松林,自己彷彿又在享受一場視覺的綠色盛宴似的。剛才在山谷裏,還沒覺得有風,現在在山頂上,山風不知道從哪兒忽然吹過來了,似乎還比較大,風過處,引來了陣陣松濤,令人舒心極了。那“嗚嗚”的松濤聲,一陣一陣的,仔細聽起來與大海里的波濤聲是多麼地相像啊!我不知道別人此時的心情如何,反正我覺得能在這松林的海洋裏聽聽松濤聲分明也是一種浪漫的享受了。也不知道是誰發明了“松濤”這個詞兒,以前都疏忽了,其實並沒有真正地感受過。如果不是今天來到七星台,可能還弄不清楚松濤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聲音呢,這也算是今天的一份意外收穫了。

翻過了一道稍高的山樑,是個下坡,一道石牆驀然橫在了眼前。這道石牆,其實根本就沒有正兒巴經地壘砌過,只是簡單地堆壘在一起,高不過兩米,寬不過一米多點,像一條長蛇似的蜿蜒於松林裏,一眼看不到盡頭。忽然看見牆邊立有一塊石碑,上面寫有篆書“齊長城”三個大字。原來這就是著名的齊長城遺址了!這塊石碑顯然是修建景區時立的,卻不知道為什麼三個字寫得不怎麼清晰,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別的原因,我是搞不懂的。齊長城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在位時開始修建的,西自濟南市長清區(原來叫長清縣)黃河邊,東至青島市黃島區入海處,蜿蜒於齊魯大地的崇山峻嶺之中,經過了1518座山峯,長達618公里,跨越19個縣市區,幾乎將山東全境一分為二。齊長城是齊桓公為了抵禦魯國和楚國的進攻而修建的防禦工事,工程浩大,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長城,距今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比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長城早了400多年。相傳,孟姜女哭長城不是哭的秦長城,而是哭的齊長城。至今,在山東境內多個縣市區都有保護得比較好的齊長城遺址,其中以淄博市淄川區淄河鎮湧泉村的劈山上一段齊長城和濟南市長清區大峯山頂上的一段上千米的齊長城遺址最為著名。現在各地政府都很重視齊長城的`保護工作。如淄川區劈山上就建設了齊長城遺址保護園,園內有古齊長城遺址、劈山關、烽火台、一線天以及孟姜女哭倒長城斷牆處、姜女台、連心橋等歷史遺蹟。

七星台這段齊長城,我沒有全線考察過,因此它究竟有多長,我就説不清楚了。

我們沿着與齊長城相同的方向順着山坡往下走,大約走了四五百米的距離,眼前矗立着一座大橋,這座橋叫做鵲橋。鵲橋架在兩山之間,中間是一條深邃的峽谷,橋長300米,高70米,寬約3米,兩頭為兩個門狀橋樁,採用斜拉鎖吊起中間的橋板,橋中間處為一段顫橋,人走在上面,似有顫動的感覺,令人驚心動魄,膽子小的人多不敢在此久留。我一向膽子小,還有恐高症,今天也不知道哪來的膽氣,我竟然敢站在70米高的橋上往橋兩邊的谷底看了一會兒,還匆匆地胡亂拍了幾張風景照片,卻沒心思去欣賞兩邊的美景,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趕快過橋去。當我踏上橋南頭的土地時,一顆懸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過了鵲橋,就是新建的長城了。新長城是仿照北京八達嶺長城的樣兒沿着山脊而修建的,蜿蜒2000多米,有烽火台多處,看上去也蠻雄偉壯觀的。遺憾的是,工程完工不過十年左右的時間,城牆就多處出現牆皮剝落現象,露出的紅磚也開始風華,用手一扳,磚頭就鬆散了,估計挺不上幾十年,極有可能就成為一道危城牆了吧。

出了新長城,我們又開始下一道山谷,山谷下面是一座小型水庫。山坡十分陡峭,好在有台階和扶手,我小心地扶着扶手下到水壩上。水壩將山谷攔腰截斷,攔蓄了從上面山谷裏流淌下來的山泉水,形成了一座小型水庫,這個呈月牙狀的水庫就是瑤池了。瑤池水清澈碧透,綠波盪漾,傳説是西王母沐浴淨身之所。有人往水裏扔了一枚石子,可能是試探水深吧,只聽水裏“噗”的一聲響亮,濺起了十分微弱的一點雪浪花,水之深是無容置疑的了。水壩外面有的地方淌着水,“嘩嘩”的流水聲在寂靜的山谷裏分外響亮。

過了水壩,又開始爬一座山,山坡十分陡峭,坡度幾乎有八十度,因為在山下無法看到山頂,因此不知道這座山究竟有多高。好在有石階和扶手,就像從天上放下來的天梯似的,一眼望不到頭。如果沒有石階和扶手,要攀登上去,幾乎就是不可能的。我看看“天梯”,從心裏就有點怵頭,但見別人在攀登,自己也只好硬着頭皮跟上。因為台階甚為陡峭,而且台階又比較窄,我擔心踩不穩固摔下去,也就無心觀賞山景,只是一直低着頭,兩隻手牢牢地抓着扶手,既不敢抬頭看,更不敢往後看,小心翼翼地一步一個台階慢慢地往上攀登。也忘了攀登了多久,忽然聽到有人説,到了!我才敢抬頭一看,原來自己已經成功地攀登上山頂了。只見頭頂上有座門坊,門坊橫楣上書“天門”二字,好像是著名書法家舒同先生的手跡。站在門坊邊上,看看來路,我對自己的膽量都感到吃驚。這段石階距離大約有二三百米吧,雖然長度上不能與泰山十八盤相提並論,但就其陡峭而言卻有過之而無不及。靜下心來,一琢磨,這個門坊橫楣上的“天門”二字,感覺甚妙,我嘗試着換個別的名字,想了半天,竟再也找不到比這兩個字更準確的了。

上了天,前面不遠處便是蟠桃峯,上面立有一塊狀似菜刀的巨石,正面刻有“蟠桃峯”三個字。站在蟠桃峯上,放眼四望,羣山起伏,就像一條條蜿蜒遊動的蟒蛇似的;座座山峯就像大海里的一個個島嶼,“島嶼”周圍風生雲起的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彩畫似的;雲生林壑,如夢似幻,一幅山川壯美的錦繡圖畫令人心曠神怡,歎為觀止。

我們到達西嶺山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我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領隊説,我們就在這裏吃午飯吧。

飯後,領隊説,西嶺山山頂上還有一座四界首碑,誰願意上去看就去看看吧。我們幾個驢友又爬了將近一百米的山,沿着山頂小道找到了四界首台,四界首碑就立在中間。石碑正面刻有“四界首”三個大字,背面刻有:一步跨兩國,一腳踏四地。關於這一步跨兩國,究竟指的是齊魯兩國呢?還是齊楚兩國呢?驢友們爭論了起來。有人説,應該指的是齊魯兩國;也有人説,應該是齊楚兩國,理由是公元前256年,楚國就滅掉了魯國,從這時起,這裏應該是齊楚兩國的邊界了。我覺得驢友們説的都有道理,這兩國,應該分別指的是早期的齊魯兩國,和後來的齊楚兩國。一腳踏四地,當然是指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實行郡縣制,這裏便成為泰安、萊蕪、章丘、歷城四縣的交界處,四界首名稱由此而來。四界首碑西面不遠處,還有一塊小點的石碑,高一米左右,為三稜面,三面分別朝向三個方向,上面刻有岱嶽、歷城、章丘,用紅油漆描寫了,分外醒目,下面落款為國務院,1998年。

坐上大巴車座椅的時候,我就一動也不願意動了;回返的汽車開動之後不久,我就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