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邯鄲探夢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27W

四季變換無情,年華消退無情,總是讓滿頭青絲、一臉朝氣,漸漸變為“發少嫌梳利,衰顏恨鏡明”。有時,就連一個承諾、一個企盼,也隨着起落的時間潮渺然遠去!記得那年初春,北京語言大學來園的一池春水綠波盪漾、鴨羣初現。我與即將畢業回國的法國留學生路雨欣(中文名)在小橋邊話別。他講起少年時期隨父母來到北京,聽到的故事,看到的神話劇。話題漸漸轉到“黃粱美夢”的傳説和民間戲劇《邯鄲記》的精彩處……

邯鄲探夢散文

直到黃昏、直到高校的街燈依次閃亮。我們握手揮別、深情相約,下次在北京見面,我們一同到河北邯鄲去“尋夢”。

口頭約定與踐行諾言,難擺脱變數的掌控。一別多年,鑑於種種原因,我們一直無緣再見。路雨欣在微信裏自嘲説,當時我們談黃粱夢,由於身邊沒有蒸煮的黃粱,也沒有仙人指點,所以至今好夢難圓

或許是因為上述緣故,河北邯鄲黃粱夢村,我去過N多次,而且總是在初春時分。記得那年,我趕到邯鄲黃粱夢村,恰恰趕上初春耕作期。但見柳絲垂岸、春雨如酥,莊户人家笑吟吟荷鋤而行、播種綠色。與動態相對的靜物,是古道邊靜靜的殘碑、池塘中消融的殘冰以及老柳下廢棄的石磨。我慢慢走近“一枕夢黃粱”的呂仙祠,浮想聯翩:千百年來,枕上的幻境瞬間消逝,夢的餘味卻悠長深遠。否則,村口的牧笛,不會對此追述不已?古道的石磨,怎會對此默想到今?

“黃粱美夢”發生地——呂仙祠的殿閣,雖然歷經滄桑、洗盡鉛華,但格局錯落有致,門楣及楹聯上的題字,無一不是當代藝術名家的墨跡,如此便讓我步履放緩,帶着敬慕之心認真賞讀。呂仙祠山門門楣上刻有“邯鄲古觀”四字,其筆風不用認真辨別,就知是書壇巨匠啟功先生獨到的“鐵畫銀鈎”。行至仙家煉丹入口處——丹門,首先入眼的就是“澤沛蒼生”四字匾額,為當代一流書法家歐陽中石所題。欲入羣仙居住地,必經午朝門,登石階、抬望眼,見門楣上書有“神仙洞府”四字,看其書法神韻,不難看出,是中國第一代西洋油畫家、中央美院教授羅工柳之作。在第一大殿——鍾離殿前讀聯,可瞻仰已故書協副主席劉炳森先生的遺墨……古代智者留下黃粱之香,當代人傑留下翰墨之香。久遠的`香氣和眼前的香氣豐富了呂仙祠的神祕,不知是否能讓尋夢人幡然徹悟?

呂仙祠的核心處自然是盧生殿。有的遊人,站立在盧生側卧入夢的石像前陷入沉思,有的則從環牆壁畫中,瀏覽夢境的變化。唐代沈既濟與明代湯顯祖筆下的盧生是幸運的,他在呂仙的注視下入夢,在黃粱將熟時驚醒。夢中富貴亦真亦幻,醒後感悟萬金難求。殿前一聯令我震撼:“睡至二三更時,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後,無少長俱是古人。”想芸芸眾生,大多在為眼前的得失而身心疲憊,又有誰能經歷百年,超越世間的苦樂酸甜、風刀霜劍?

始建於北宋年間,不斷毀損又不斷修葺的呂仙祠,眼下已難覓古建。但盧生殿一側,長長碑廊間卻留下歷代文人吟誦的詩句,語句或有超脱感,或有遁世意味。較有代表性的或許是清代水利專家、悲涼派詩人陳潢的絕句:“富貴榮華五十秋,縱然一夢也風流。而今落拓邯鄲道,願與先生借枕頭。”我彷彿看到,清初,貧困潦倒、懷才不遇、路經邯鄲的書生陳潢,在盧生殿前長吁短歎,一面題詩,一面企望能像盧生一樣進入黃粱夢的情景。那天,陳潢離開盧生殿後,這首詩便被河道督辦大臣靳輔看到,大加讚賞之餘,舉薦陳潢為河務參贊。大才飽學的陳參贊面對蘇北黃河、淮河、運河連年潰決、水患嚴重,採用“車水攻沙”之法,堵塞決口,讓漫溢的洪流重歸故道。然而,正當陳潢被當朝重用、準備再展奇才時,被躲在暗角的小人所陷害,病死獄中。追憶至此,我恰好看到,詩風蒼涼沉鬱的金代文人元好問那首題壁詩:“死去生來不一身,定知誰妄復誰真。邯鄲今日題詩者,猶是黃粱夢裏人。”我仰天歎問:“為何專注事業者總是磨難多多?”

側院有名夢館,記載了古代名人形形色色的夢,讓人感到有些撲朔迷離。古來名人的那些富貴夢、愛情夢、發財夢或是兇險夢是否一一應驗,或許只有上蒼知曉。世人常叨唸的,大多是他們生前為國為民做了些什麼,死後為世世代代留下些什麼……

走出呂仙祠,穿過黃粱夢村,繼而駛上京石高速公路,我仍在車中痴痴地想着:沒有夢的人生會有乏味感,多夢的人生又不免有失落感。人們無法拒絕夢的纏繞,卻能感悟夢的意境。夢境常伴庸者鼾聲如雷,卻往往讓智者驚醒回味。夢中勝蹟,雖模糊不清,卻可供追味。勝蹟裏的“夢説”,聽來近似荒唐,卻能冷卻與日俱增的貪求之念。好在夢醒時分,神遊千里始歸來,得失榮辱,瞬間已入曙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