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選擇的散文3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67W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敍類文學體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選擇的散文,歡迎大家參考!

選擇的散文3篇

選擇的散文1

人這一生,或長或短,每一個人行走在生命的旅途之中都會經歷很多選擇。從生命的起點開始,當我們沒有判斷能力的時候,身邊的父母長輩會為我們選擇他們認為正確的道路,錯也好、對也罷,雖然最終的結果還是由我們來承擔,但至少我們還可以抱怨,還有人安慰。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擁有了自主選擇的能力,這個時候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選擇,不論對錯,已經沒有了抱怨的權利,這是成長的代價。

選擇分大小,歷程有長短,每個選擇都是一段歷程,都是不同的人生,都有不同的風景,不管是對還是錯,生活還要繼續,路依然要走,我們需要學會在一次次選擇中成長,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管對錯,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那就大膽的往前走。有時候代價很沉重,沉重到當我們幡然醒悟當初的選擇不對的時候,我們已經失去了重頭再來的資本,每每這時,我們除了暗自抱怨之外,只能收拾心情,重打精神再度出發,在下一個選擇的路口,慎重決定。

年少的時候我們可以不計較對與錯,只要不觸犯到法律道德的底線,可以由着性子去做任何選擇,終歸是年少,一切都還來得及,最不濟,身後還有父母幫襯。當年齡越來越大,這種特權也是用一次少一次,最終就連父母也無能為力,所有的一切都是已註定的事實,再也無法改變,甚至連重頭再來的勇氣都被磨光,如同被大火灼燒之後的樹木,想要再度勃發出生命力,不僅需要大量的養分,還需要重頭再來的勇氣。

幾近而立,可以説是個非常尷尬的年紀,進不得,退不得,進是死路,退是絕地,死路只有一條,絕地尚可逢生,如何選擇,確實難以取捨!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但凡人在絕境之時都會尋求生機,改變現狀是最好的選擇,只有被逼到絕路上,才能激發出身上的潛力,如果一直安逸,沒有經歷過風風雨雨,又怎會珍惜眼前,不過是揮霍青春罷了!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絕境之中,是一條路走到黑還是換一條路看別樣的風景?

這是個難題,在經歷了數不盡的對或錯的選擇之後,我選擇遵循內心的想法,生命很短暫,為什麼非要一條路走到黑,不如換一條路,也許另一條路上的風景更美!

此刻,我已經有了答案。

選擇的散文2

選擇,很常見的話題。

作家柳青説過,人生的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卻只有幾步。這句話突顯了選擇的重要意義--在人生的關鍵處,你選擇了什麼,你的人生走向也就確定為什麼。

有些選擇是主動的,有些選擇是被動的--英雄不怕出身太單薄,因為出身不可選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是自己的.選擇與結果的因果關係。

校園詩人汪國真有句詩叫:如果選擇了遠方,就不怕風雨兼程。

在考驗面前,不同的選擇,也會收穫不同的明天--寂寞時,選擇堅強還是脆弱,關係到明天是成熟還是空虛;煩惱時,選擇平靜還是衝動,關係到未來是卓越還是混亂。

面對挑戰,是選擇自信與拼搏,還是畏懼與怠惰,都會書寫不同的結果;而在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葛面前,是選擇先認識自己的真正需要與優勢劣勢,還是一味與假想敵牴觸抗衡,直接關係到能否真正的皆大歡喜。

煩惱就如套馬杆前的繩圈,將你套牢時,是一味掙扎還是平靜尋找解開的契機,直接關係到能不能圓滿解決的關鍵所在。只有意志與智慧才能擔當此重任,再強悍的馬或狼都無法掙脱呢。

沙漠中能生存的植物,都會在缺水的情況下選擇把根盡力的往下扎,直到找到水源;而那些乾旱而死的植物,都只是被動的被環境選擇。

蒲公英選擇把種子灑向大地原野,這樣處處都會有它們的可人的綠意;候鳥在冬天選擇南方、春天選擇北方,這樣温暖會與它們一直相伴。

過去高考時有句話叫:接受祖國的挑選;這句話可以推廣到生活中的一切層面--當我們以時刻準備着的心態去做人、做事時,我們也就時時在準備接受機會的挑選。不要抱怨得而復失甚至望塵莫及的美好,那是因為層次還不夠;不要得意所擁有的太多太多,那裏凝聚了太多往日的艱辛與用心,需要珍惜與善待。

如果曾經的愛人背叛了你,請尊重他的選擇,再將自己的心重新進行選擇,選擇快樂,選擇成熟,選擇精彩;如果曾經的快樂遠離了你,請尊重它的選擇,再將自己的意志與心力重新進行選擇,選擇自信,選擇進取,選擇智慧。

是的,我們左右不了環境、他人,但我們可以左右自己;我們選擇不了生活,但我們可以營造心情。只要世界的博大依然、生活的豐富依然,選擇就會一直進行下去;而不同的是,有的人選擇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有的人選擇了自以為是屬於自己的而已。自我的能力、需求,外在的條件、趨勢……所有這些的綜合考慮,才是減少彎路的前提。

選擇的散文3

毎天毎時,都有可能對一些事情進行判斷和決定,進行一番斟酌。人生與命運,往往就在徘徊和取捨裏,揭開了新的序幕,匆忙而倉促。

面對困難和壓力,人們往往看到了當時的利益得失。從而選擇一條眼前比較平坦的道路。許多人不再挑戰自我,與惰性妥協,不追求更高的層次。當面臨一場生活的考試時,想到種種不便之處,難以忍受條件的惡劣和困苦,試圖後退或者逃避,畏縮不前。

毎條路上都有辛苦和磨難,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當你避開一種壓力時,就會面臨相伴而生的另一種問題。我們的選擇,只不過是覺得哪種挫折更易為自已所接受,所忍耐,所化解。沒有什麼,是真能逃避得了的。終究還是受到它的影響,或多或少。

沒有哪種期望,能夠成為盡善盡美的現實。而毎個人,總在潛意識裏追求着圓滿,完整的擁有。事實上卻總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當你擁有了一些需要的東西時,就會全面瞭解到它,包括負面,從而產生新的嚮往。即使當初,做的是另一種選擇,仍會有同樣的悵惘。

這是一次挑戰、不懈攀登和征服的過程。當幸福若即若離,不肯稍微撩起面紗,讓我們一睹她的芳容時,我們總會置疑自己的選擇。失落感是自然而平常的一部分。畢竟,人生是單程票,我們只能體驗到有限的內容。選擇應是認真而慎重的。聽從內心真正的需求和渴望,這樣留下的毎一個自我的足跡,都不會將責任歸咎於客觀,才能真正無悔而從容。

不知不覺中,時光已遠遠地將記憶拋散在身後。留下我面對着那些模糊的足跡,茫然地思索:難道,青春就這麼走過了嗎?

來不及準備什麼,甚至沒有餘暇來思索,更沒有從容的面對,一切就已經發生過了。即使最初有過設想,憧憬,在悄然不覺的自然中,在急馳而過的時空裏,我常常捕捉到的,還是悵惘。心神精力畢竟有限,而未知浩渺紛雜,螞蟻撼樹一樣的微弱,只是執著不改。

在發生的同時,去體會,去認識,去反省。卻有放多時刻仍對自己陌生。原來,我還有這麼多潛伏的力量,這麼多可塑造的空間,有這麼多可以改變的餘地……超出了想象,那令人訝異的彈性和柔韌,那估計不到的適應與習慣。

回首往昔,總是淡然的平靜。哪怕當時是強烈的歡樂與痛楚,也都如退潮之後的海灘,沒有絲毫痕跡。在記憶裏的一切,都顯得靜默而自然,就象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

明天仍是一樣的會到來。只希望仍舊走得穩定而踏實,多一些對自我,對生活的把握。不要有驚惶,沒有可怖的虛空,遺憾和懊喪……那是對生命最致命的打擊——懷疑和否定。

Tags: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