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暨陽之光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36W

為給自己的新書尋求出版渠道,通過網絡找到一家叫點石成金的文化公司。老總知道我是諸暨人,便隨口説,前些天也有個諸暨人在他那兒出過書。

暨陽之光散文

聽老總如此一説,我立馬追問問那人叫什麼,在哪工作。

説出來不太光彩。我這麼急切打聽,只是想從作者那裏瞭解點石成金的信譽。網絡畢竟虛擬,看得見摸不着,一不留神出個什麼狀況,哭都找不着地方。

老總顯然沒覺察到我的企圖,很快就把作者及著作的情況全面作了介紹:吳海京,市政法委工作,從小喜愛讀史……

我對吳海京的工作沒多少興趣,關心的只是聯繫方式。

老總似乎有些為難,説聯繫方式必得經過本人同意。

我又動了小人之心,莫不是……

結果大出所料,10來分鐘後,老總把QQ號碼發了過來。慚愧!

很快與吳海京聯繫上了。

稍作寒暄,便問到了點石成金,聽完吳海京的介紹,才放下心來。

我這才轉到對吳海京那部大著的關注。

老總早告訴過我,吳海京為《資治通鑑》作續,但當時我並沒多想。

我對歷史知之甚少,卻也購買過、翻閲過《資治通鑑》。説來惹人笑話,對這部歷史鉅製,卻遠遠比不上當年趙麗蓉老太太的“司馬光砸缸”來得有興趣。

這會兒,心裏卻不禁泛起了莫名衝動。找出司馬光的書翻了一通,不由得心生拜讀吳海京續書的念頭。

我知道《資治通鑑》是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她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為止,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這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資治通鑑》有過續書,最有名的'好像是清代學者畢沅(1730~1797)的《續資治通鑑》,據稱,該書記述詳明,文字簡要,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成書二百二十卷,展示了宋、遼、金、元四朝興衰治亂的歷史,

還有就是清史學家夏燮(1800-1875)的《明通鑑》了,共一百卷,其中前編四卷,紀明太祖未即位時之史事,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始,二十七年(1367)止;正編九十卷,始於洪武元年(1368),止於崇禎十七年(1644);附編六卷,始於崇禎十七年五月明福王在南京稱帝,止於清康熙三年(1664).前後總三百一十二年。

從網上查到了一些續紀的相關資料。據説,吳海京深感《續資治通鑑》、《明通鑑》等書質量不高,史料不全,文筆繁宂,敍事不連貫,無法與《資治通鑑》相提並論,痛惜之餘,便萌發了彌補遺憾的念頭。為此,他重新綜合各種史料,系統整理編纂,終成《續紀》。全書參照《資治通鑑》體例,用文言寫成,按編年體例,逐年記載史事。始於宋建隆元年正月,至清宣統三年十一月止,上下九百五十二年,計三百三十八卷,四百餘萬字。

震撼了!真的被深深震撼了!

理所當然地產生了見見這位厲害人物的想法。我幾乎從不主動結交,幸虧吳海京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口氣自然地問到了我家方位,説是很希望能與我為友。

沒有把握是否能真的見到吳海京,所以,直到有人在門外叫我時,也沒有意識到來者會是這一位。

我正在吃飯,見到海京,驚喜得吃飯都沒了心思,怪不得同來的音瑩嗔怪道:“先吃飯!”

初次相會,一見如故。

用一般的思維設想,願意或者喜歡與枯燥乏味的史料為伍的,一定全是上了年紀的老頭兒。開初我就這樣認為。再沒想到,吳海京竟是那麼年輕,完全是八九點鐘的太陽呢!

翻看鉅著,感慨無限。説心裏話,眼前的這些文言文字,憑自己現有知識,倒也不那麼難懂,只是,煌煌四百萬言,我有耐心有毅力一字一句讀完嗎?曾下過無數回決心想讀完《廿五史》及《資治通鑑》,結果,剛從起跑線邁開腳丫,就無一例外地落荒而逃。

不禁抬眼去看這張年輕而剛毅的臉,心裏直打嘀咕,這厚厚三大本,得耗費多少心血啊!

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臉紅,只覺得心底深處生出了鄙視自己的惶恐。

海京36歲,從26歲開始系統地撰寫《資治通鑑續紀》。年輕人大多愛玩,他卻把幾乎所有業餘時間精力全耗在了這項令我輩咋舌的事業上。

海京告訴我,最初他只用讀書筆記形式書寫,日積月累的,慢慢成文,才開始系統撰文。我忍不住説,做這事多麼枯燥乏味啊。海京卻不這麼認為,他説一切純屬興趣使然。習慣了,要是一天不寫,反而覺得沒着沒落,難受得要命,每回都要等重新投入其中,才能心情通泰。

這叫痴情吧?

海京是“不計後果”的人,他從沒想過靠這個得到什麼。

海京明白,若放在古代,這書或許還有市場;由於全是文言,現代人大多難以讀懂,而寫歷史,倘非古文,味同嚼蠟。

十年裏,海京埋頭撰文,幾乎不與別人打交道。原以為他至少會同有關方面保持某種必要的聯繫或聯絡,卻不料,當我與幾位相關人士説到此事,人家竟無一人知道。

光衝着這一點,就可以想像得出,海京是怎樣的淡泊處世。

我們聊得非常融洽。

相見恨晚。

時光太快。

海京要上班了。他站起身,伸手握緊了我。

太開心了,我又多了一位忘年之友。

兩個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我略略偏頭對旁邊的音瑩説,海京讓我感覺到了一種榮光。

我很想説,其實豈止是我,海京是諸暨的驕傲,他是一塊璧玉,是我們的暨陽之光!

當然,我沒有真正出口——海京不喜歡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