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詩

錢塘湖春行古詩原文

欄目: 古詩 / 發佈於: / 人氣:1.48W

錢塘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寫西湖頗具盛名的七律。下面是關於錢塘湖春行古詩原文的內容,歡迎閲讀!

錢塘湖春行古詩原文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註釋

選自《白氏長慶集》。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陳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裏、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潮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初:副詞,剛剛。雲腳低:指雲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點明春遊起點與途徑之處,着力描繪湖面景色。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降雨或雨初停時。

4、早鶯:初春時分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5、爭暖樹:爭着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

6、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7、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8、暖樹:即向陽的樹。

9、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的。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淺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10、行不足:即百遊不厭。

11、陰:通“蔭”,指樹陰。

12、白沙堤:即如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週,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

13、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

14、沒(mò):隱沒。

15、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16、不足:不夠。

譯文

走在西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湖水漲潮時剛好與堤齊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隻早出的黃鶯爭着飛上向陽的樹,不知誰家新來的燕子正銜着春泥在築巢。一些多彩繽紛的春花(野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愛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欣賞得不夠,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斷橋白沙堤。

結構

詩的首聯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初春作者遊行的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初平”,春水初漲,遠望與岸齊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雲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全詩的結構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生動自然,語氣平易,體現了通俗流暢的特點。詩人從總體上着眼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並善於在行進途中展開景物描寫,選取了典型與分類排列相結合:中間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見春色的景物,動物與植物選擇組合,獨具匠心。還善於把握景物特徵,運用最具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與渲染。

錢塘湖簡介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交通樞紐。

杭州市區中心地理座標為北緯30度16分、東經120度12分。

杭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温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氣温16.2℃,夏季平均氣温28.6℃,冬季平均氣温3.8℃。

無霜期230-260天。

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