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籍

郢人原文翻譯及寓意

欄目: 古籍 / 發佈於: / 人氣:6.06K

導語:《郢人》是一個很經典的故事。就是知音可能一輩子你都遇不到的故事。下面是郢人原文翻譯及寓意。歡迎閲讀及參考!

原文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無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譯文

楚國的京城郢都有一個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點像蒼蠅翅膀大小的一塊白色粉,讓一個叫石的匠人用斧頭把它砍下來。匠石掄起帶着呼呼風聲的`斧頭砍下去。結果白色粉完全除掉了,而鼻子卻一點兒也沒有受傷。郢人不僅臉色未變,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宋元君聽説這事後,讓匠石給自己再表演一次。匠石回答説:“我確實曾經砍過,但是能夠讓我施展技術的那個人如今已經死去很久了。”

(寓意,啟示)

比喻知音難遇之感,“知音”往往終生不遇,因而“匠石運斤”成了千年流傳的成語

讀後感

《藥堂語錄》中有《郢人》一文,意味別有所屬。老人引《莊子》卷八《雜篇·徐無鬼》中一則雲:“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堊盡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然後,老人談自己的意見:“鄙人向來甚喜此文,不獨若蠅翼與運斤成風,形容盡致,此處亦是二難並,好漢遇好漢,正如金聖歎喜歡説的話,所謂好看煞人,末了則是莊公的牢騷,冰冷的一句話,使後世講《南華經》的人們與宋元君同樣的感了一場沒趣。郭子玄注云,非夫不動之質,忘言之對,則雖至言妙斫而無所用之。然而後人很喜歡引用這個典故,卻又都弄得有點纏夾。《訂訛雜錄》卷八《郢削》條下引莊子文至立不失容,論曰,徵此則堊鼻者郢人也,斫削着匠石也,今人曰郢削郢正郢斤,是以匠石之斫屬之郢人,大非。胡氏語固不錯,但可笑處不僅在此,即使以斧削屬之匠石,而車載斗量的作者悉以郢人自居,恐匠石亦不敢輕易動手蓋人人都會以石灰塗鼻子尖上,而難於能夠立不失容也。我輩凡夫豈敢隨便削人,亦並不好妄求人去削,還是自己用點心,誠實勤懇的寫文章,庶幾可以無大過失,亦已足矣。”

的確,能夠以堊漫鼻端而立不失容者,誠唯老人之大兄(老人早年詩題《春日坐雨有懷予季並柬豫才大兄》)也,而此刻老人孤零零者已五、六載矣,所以“隨便削人”固是不敢(客氣?),“求人去削”亦為大難。悲夫!思兄之苦盡在其中矣。不知愚笨如餘者,作此番懸揣確然否?至於令車載斗量之所謂當時郢人感到沒趣,倒也不一定不是老人的另一番意味。老人最後説“自己用點心,誠實勤懇的寫文章,庶幾可以無大過失,亦已足矣”,大概既是慰地下長兄之魂,亦在止當世“郢人”謬託知己的嘵嘵之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