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

欄目: 習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6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1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於來了!街上熱鬧非凡,每個地方有着各自的特色。你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鐵衝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春節的上午,家家户户的人都忙不過來。他們在忙什麼呢?當然是在貼春聯啦!春聯都是紅紅火火的,都代表着吉祥幸福。門上貼着春聯則有春味,無論再美的房子,就在春節不貼春聯,那也不顯得十分美觀。

聽!“啪啦啪啦——”這聲音十分美妙,它唱出了春節的喜悦與熱鬧!你再仔細看,只見眼前一片紅。就像一羣紅孩子在活潑亂跳。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什麼了。

每到春節的中午,家家户户的人都會敬神(一般都是敬死去的親人)一般敬神都要放置三碗飯和一些菜,然而這些菜不能是被吃過的,要不然是對神的不敬。

每到春節的下午,大家都要到墓碑前掃墓,都是懷着滿滿的孝心來看望親人

每當春節的傍晚,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年夜飯開始,這頓飯得慢慢的吃,大家邊吃邊聊家常話,老人們最遵守這個規矩了,他們一吃就吃到深夜,而我們這些孩子們則耐不了性子,就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爆竹,傳來的歡笑聲把除夕推到了高潮。

吃年夜飯時,則少不了這兩樣菜:一樣是年糕,它是過年中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它也是我的最愛,因為它很甜。還有一樣是魚,“魚”和“餘”的諧音一樣,是象徵“吉慶多餘,年年有餘......”

一時間,鐵衝的過節習俗説也説不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那歡迎你來到這裏,等你來到這裏時,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2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最喜歡過的傳統節日,比如説:有的人喜歡過元宵節,有的人喜歡過端午節;有的人喜歡過中秋節而我最喜歡的是家鄉的春節。

春節的到來使鄉親們都非常開心。這一天早上,我們一家人起得很早,因為要做很多事情。首先,我和媽媽要去超市買年貨,每一次過年買年貨是我最開高中英語作文心的時候。這樣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新衣服,還有吃的。我們買了非常多的東西,有:衣服、零食、乾果、鞭炮、對聯

在除夕來臨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貼福。不過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一家都要貼福字。我問爸爸福字為什麼要倒着貼?爸爸説你看到這個字會怎麼説?我説我就想提醒別人,福字倒了,爸爸説是的,福字倒着貼,意思就表示福到了,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轉眼就到了除夕夜,家家户户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從中午飯後,爸爸就開始忙碌着,做了非常多的菜,差不多全是肉類,有:魚、扣肉、雞肉、鴨肉、紅燒肉那滿滿一桌,色香味俱全,讓人看了很有食慾。團圓飯到,一家人圍在桌前邊吃邊聊,多美好的畫面。

吃完了飯,我們就去放鞭炮了。家家户户的孩子們競相把鞭炮放上天空,那煙花猶如春日的繁花,在黑夜中綻放,如同寶石,一閃一閃的,亮的耀眼!放完煙花該做什麼呢?是的,沒有錯,人人必看的春節聯歡晚會,老老少少圍坐在客廳裏,一邊天南地北地聊着,一邊看着小品,一邊守歲。

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我們的詩詞接龍中,我們又度過了一個的春節。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3

在我的家鄉,春節熱鬧非凡。按照家鄉的風俗,春節舞龍,一年四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於是,大人們舞黃龍、青龍,小孩舞草龍。今年,我們幾個小孩就來個“孫悟空帶領小猴舞草龍”。

正月初二上午,我們幾個小夥伴分工,有的用稻草做龍身,有的用彩色紙糊龍頭、龍鬚,有的用舊日曆貼龍珠,最後還安上礦燈,一條精緻的草龍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前。

初二晚上,夜幕降臨,小明穿着孫悟空的衣服握住龍頭神氣地説:“俺齊天大聖帶領猴子來舞龍了。”我們幾個扮演猴子的小夥伴披着黃衣服跟在孫悟空的後面舞草龍,在大街上游動着。剛走到軍屬張大媽的家門口,張大伯馬上點燃鞭炮,隨着“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孫悟空舞着草龍龍騰虎躍,小猴東東舉着“龍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引逗龍頭,孫悟空舞的龍身不停地扭動、翻騰,像海上的波浪翻滾着。看的人越來越多,不一會兒就圍得水泄不通。“齊天大聖的草龍舞得真妙!”喝彩聲響徹夜空。

孫悟空唱起了“軍屬張大媽,送兒參軍保國家,立功受獎戴紅花,光榮軍屬人人誇”的順口溜。張大媽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忽然,青年們舞來了一條青龍,草龍和青龍在一塊空坪上比舞,一個像騰雲駕霧,一個似興風作浪,各顯神通。一位老大爺蹺起大拇指誇獎説:“孫悟空的草龍與青龍比舞,真不賴。”孫悟空眨眨火眼金睛,高興地説:“謝謝鄉親們的誇獎。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4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小的鄉鎮——張家港市合興鎮。但在這個小鎮中,卻流傳着許多風俗。比如新娘離開孃家時,一定要痛哭,意示對孃家的依戀;來迎接新娘的新郎不能直接進入新娘家中,而要在新娘家門口等候多時,表示對新娘的真心。而使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過年時做饅頭與吃饅頭時的情景。

在我的家鄉,每逢過年都要做饅頭。饅頭做得越多越大就説明來年的運氣越好,財氣越旺。一般做饅頭會選在過年前的某一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圍着一張圓桌坐在一起,會包饅頭的包饅頭,會做饅頭餡的做饅頭餡,分工明確,井井有條。只見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年人,一手抓起一個麪糰,在手心裏來回的一搓一揉,然後兩手一合,就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把餡放入其中,再把四周的邊一拗一擰,一個饅頭就做成了。那些不熟練的人,就連抓起一團麪疙瘩也要一段時間。做完了饅頭,就把饅頭一個一個地放入蒸籠中。大約蒸了一個多小時,饅頭就可以出爐了,一個個饅頭熱氣騰騰,那麼豐滿,活像一個個挺着大肚子耀武揚威的將軍。這時,我們就會衝上去,搶饅頭吃,不管饅頭燙手不燙手,搶到以後就一個勁地往嘴裏塞,喲,新出爐的饅頭又軟又香,別提有多好吃!有的小孩長得矮小,還沒來得及擠上去搶就被別人搶光了,只能在一旁傷心地哭。每當這個時候,大人就會拿着一個大饅頭,逗他説:“你不哭,我就把這個大饅頭給你。”那小孩便立即停止哭聲從大人手中搶過饅頭就吃,這時周圍的人看見那小孩狼吞虎嚥的樣子,都會忍俊不禁的大笑起來。

可見我們家鄉的風俗是多麼富有樂趣呀!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5

“媽媽,媽媽,來給我講講你家鄉的習俗吧!”接到老師“聖旨”——調查家鄉習俗的我興高采烈地拿着原稿紙和筆“蹦”到了媽媽的面前。

“嗯…讓我想想。”媽媽低下頭沉思起來。

半晌,“舞火龍!”媽媽突然的叫聲把我嚇了一跳。“什麼東西?”我眼中滿是疑惑。“舞火龍啊!”媽媽興奮地打着手勢給我描述起來:“火龍如它的名字一樣,會着火。全身是由稻杆紮成的,不是直接點燃,而是在上面插滿點燃了的香,舞動起來生龍活虎,那場面,真叫一個壯觀!”喲!有點兒意思嘛!我霎時來了興趣,問道:“那麼,舞火龍是誰都可以上陣嗎。”我眼睛裏閃爍着憧憬的光芒。“哈哈,當然不是了。”媽媽看出了我想試試的小心思,哭笑不得地説:“只有正值壯年的男生才可以上陣舞,你外公在世的'時候啊,基本上每一年都去舞呢!”“真棒!可是有的女生比男生厲害啊。”我不甘心地繼續説。“雖然有些女生比男生還厲害,可是舞火龍必須赤膊上陣,不然啊,衣服會着火呢。”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説。“哈?”我不禁打了個哆嗦。,着火!真可怕!我目光黯淡了幾分。“現在這項活動都沒幾個人願意演了,太危險了。”媽媽拍拍我的肩膀,歎了口氣。“為什麼會着火呢?”我突然提出了一個疑問。“因為火龍遊街的時候路人會向火龍丟一些點燃了的鞭炮,以求來年的風調雨順。被炸到的舞火龍的人也認為被這些鞭炮炸到是吉祥,明年會來財運的象徵,不甚在意。但是如果穿着衣服的話衣服就會着火。”媽媽搖了搖頭,繼續説:“真是懷念呢,那場面你沒見過,真的很好玩。”我低下了頭,是啊,真可惜。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6

温暖的屋內,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着象徵着團團圓圓的年夜飯;一家人在門口前貼着春聯、貼福字、貼年畫;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聲、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的聲音、小孩玩鬧的歡言笑語聲……哪裏不充斥着過年的熱鬧氣氛?

我的家鄉泉州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稱“過年”,等過了正月十五這年就算過去了。你可別小瞧這十六天,“過年”的習俗細的吃什麼、幹什麼都要遵守習俗做。這習俗雖多,可熱鬧也從未間斷。

家鄉在過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為熱鬧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點一到,四處煙花炮竹響成一片,我們既要在家中萬堂中設堂,擺上三牲(雞、魚、豬)、果子、清茶等貢品,並且燃上三柱清香、點燭拜天公。除夕這天晚上,不僅要守歲還要開正,開正就是除夕之夜守歲到十二點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時,放煙花炮竹,以表慶賀,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正月初一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牀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了的新衣服,開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則傳説,第一天出遠門都會天降大雨,被雨淋濕。早餐後,人人四處走訪朋友親戚,見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個熱鬧的日子!這一天是天誕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誕辰生日。這一天人們要放爆竹、點上一對紅燭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這一天的清晨前必須準備好許許多多的貢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來感謝天公對全家這一年來的庇佑,二來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這忙碌中過去,在這歡樂中過去,在這熱鬧非凡的習俗中過去了……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7

俗話説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題記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陣陣爆竹聲中送去舊歲,迎來新年,這讓我對自己家鄉的習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與認識。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村莊,那兒的風景特別美麗。走進去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我的家鄉有很多風俗習慣,比如: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做月餅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扭秧歌了。

傍晚時,村委會廣播裏就會召集村裏的男女老少到廣場上扭秧歌。不一會兒工夫,人們便陸陸續續地來到廣場上,廣場上頓時便成了人的海洋。這裏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一些小販們在人羣周邊支起了小攤牀,準備買一些小孩子們喜歡的零食、燒烤、玩具,應有盡有。

聽!那邊的鑼鼓敲起來了,人們也跳起來了。鏗鏘的鑼鼓聲和優美的嗩吶聲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多麼和諧美麗的一幅圖啊!隊伍四周圍滿了觀眾,他們一邊看一邊嘮着家事,自在悠閒。嗩吶不時變換着曲調,秧歌的隊形和動作也跟着變換着……

現在,秧歌已經成了這個村子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至今為止,秧歌已經在方圓十幾裏的村子裏出了名,還會有一些人千里迢迢來觀看呢!啊!家鄉的大秧歌,那就像陳年的美酒。

我愛我的家鄉!當然,我更喜愛家鄉的大秧歌!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8

我的家鄉在福建永春。每年在春節這個傳統節日裏,家鄉舉行着各種各樣古老的慶祝活動。我最喜歡的是“遊神”。

正月初,“遊神”活動是最隆重的。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不僅準備好各種果蔬肉類等供品,還要備好一疊疊金紙香炮,然後會召集一些強壯的青年人去用轎子抬神靈,圍繞着村子游一圏。一路敲鑼打鼓,游到哪家門前,那家人就會拿出備好的供品祭拜,還要燒金紙、舉香、跪拜神靈,祈求菩薩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健康。

這天,我們全家早早地準備好,等待着“遊神”隊伍到我家門前。鑼鼓聲終於越來越近了,我興奮極了。看見了好幾個人走在前面,穿着道家服,手上拿着專用放炮器,炮聲“噼噼啪啪”響個不停。後面跟着舞獅隊,舞的獅子可真精彩。再後面,幾個人抬着轎子,上面坐着從廟宇裏請出來的神明。只見“遊神”隊伍圍繞着祭品桌轉圈。大人們把煙炮點燃了,現場出現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煙花,有的像肥肥小貓,有的像可愛的小狗,還有的像雪白梨色的小馬……好看極了。我手上舉着點燃着的香,跪在地上,眼睛卻偷偷瞄着桌子上各式各樣的巧克力、餅乾、蘋果……“祭品好豐盛。”我嘀咕着,忍不住直流口水。

家鄉的春節習俗真有趣,歡迎來年到我的家鄉過節。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9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會有不迥的新年習俗,讓我來帶你們走進我的家鄉-陸河,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走進家鄉的新年習俗。

按照我們這裏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開始的。那忙碌的景象簡直無法形容,臘月,人們要大掃除一次,要把屋裏屋外打掃得一塵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東西掃走,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過了初旬,大家更忙,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户户趕做年夜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到處玩耍,爸爸在門外巾對聯,我幫媽媽貼”福“字。

膠水已經抺好了,剛要貼上雲的時候,媽媽急忙阻止我,並且説“貼反了,福倒了,福這就應該倒着貼嘛”,聽媽媽一説,我便馬上將福字倒過來貼,彷彿一刻也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貼好了,就要準備年糕、雞、酒給神拜年,拜完後就直接吃團圓飯,桌上瀰漫着各種菜的香味,爸爸也不惜拿出自己最富貴的酒,看樣子是準備大幹一場了。菜到齊了,大家都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品嚐着年夜飯,一大家子有説有笑,其樂融融的。

這天,除了很少的小孩,很少有人睡覺,因為要放開門炮。絢麗多彩的煙花飛入了漆黑的天空,彷彿天空長着一朵花,把天空照亮,勾勒出一道美麗的風景。誰能説除夕不是最美麗的呢?

我愛我的故鄉,我更愛家鄉的除夕夜。希望你們能來我的家鄉玩,我也樂意當你們的嚮導!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10

時間飛一般地流逝,往事如同過往雲煙般,消散在記憶的深處。回望前年的端午節,再看看現在,任誰都會發出出於肺腑的話:“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

離端午節還有那麼兩三天,奶奶家早就忙開了!那天一早,奶奶就去了菜市場,買齊了包粽子所要的東西。將這些東西一一洗淨,一一擺放在奶奶家的門前。呦!和前年差不多的情景,我依然還學着包粽子。即使是前年也學了一點的我,包的粽子依然是不堪入目的。拿起我包的粽子,輕輕那麼搖一下,你就會看見大把大把的糯米撒下來。外強內幹罷了!

噢!又是一年的端午節!不知道明年的端午節會是什麼樣的呢?也許一天天長大的我,有一天會不再期待這端午節把。但是我依然堅信,無論如何這會是我童年中一個美好的回憶!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

身處去家中,正想着該如何將這篇作文寫下去。而遠處傳來的吆喝聲,加油聲…令我無法再靜下心來!一年一次的划龍舟呵!要是從前的我,我想現在早就已經跑出去了把。然而,現在我正被這一堆堆的作業所牽絆着。無法控制自己想看的慾望,最終還是探出了頭。河邊早已經有了大批大批的人了,龍舟上,一個個壯年男子都在用着力,總希望自己的龍舟能賽過別人的。

又是一年端午節!真不知道下一次的端午節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感覺上有點小小的期待哦!

又是一年端午節!年復一年,然而快樂是不是也要年復一年呢?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11

今天是農曆七月半,俗稱鬼節,史上也叫中元節。在老家,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燒包封。包封像信封一樣,裏面裝滿了冥錢,封面上寫上收的先祖名字。用奶奶的話説,老祖公們回家在了半個月,今天要回那邊去了,我們要多多的給他們準備一些,去了那邊才有錢花。

幼時,每年快到七月半,就要幫着奶奶做紙殼,有金紙殼,也有銀紙殼,做成金元寶,銀元寶的樣子。除此之外,奶奶還要做紙衣,紙褲,紙帽,紙包等,做了堆在一個大籃子裏。到了七月半這天,還要殺雞,買魚,買水果,買酒,買茶等當貢品,等太陽落山後,全搬到門口,點上蠟燭焚上香,三跪九叩首,把所有物品一一敬獻後,再把各種紙做的物品一一焚化。

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後祖父還教我填過包封,包封四周印着紙人紙馬,兩邊是對聯的形式,上聯是:虔具 冥財一封上奉 ,下聯則是:魂下火中收用。中間的空格就是自己填寫,格式和稱謂都很講究,比如要豎行填寫,從右至左,稱祖父應稱:祖考X氏老大人 ,亡妻稱妣,X氏老儒人,對應的曾祖稱曾考,高祖稱高考,父親則可以叫父考或是顯考。落尾則稱陽眷XX。填完後還要翻轉過來,在背面大大的寫上一個“封”字。祖父向來是不信鬼神的,但每年七月半,他卻會揮毫潑墨,用毛筆在包封上工工整整的填寫先人們的名字,也許,這是緬懷先人的方式,寄託的,是一個孝子的哀思。

離開家鄉已久,對燒包封的習俗感覺已經很遙遠,但每年這一天,我仍會感到悲涼,身處鋼筋叢林的都市,我不會也不可能給故去的祖父祖母燒包封,只有在心裏默默思念他們,如若泉下有知,祝他們一路走好!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12

除夕在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每一年的最後一天晚上就是除夕了。在這一天,爆竹聲聲響,煙花處處開。

除夕晚上要吃餃子,寓意團團圓圓,平平安安,甜甜蜜蜜,再配上自制的蘸料,簡直是人間美味了。這一天,人們可以放下所有的壞心情,釋放所有的壓力,悠閒自在,樂此不疲。到了晚上,才是重頭戲。

除夕因位於其年之末,人們便更加有興趣。再加上美味可口的食物和長輩們送出的紅彤彤的壓歲錢,小孩子們是“吃嘛嘛香,喝嘛嘛樂”了。大人們也不例外,他們可以放手自己的孩子,任他們肆意逍遙,只要注意安全。然後自己找個麻將攤玩上兩把,輸贏亦是快樂。有的不賭錢,就“賭”胃,找上幾個好友,買上幾瓶價格居中、上得了枱面的酒,再配兩個小菜,人間天堂啊!

老人們終於不再孤獨,兒孫在庭院裏瘋玩,老人們就坐在一旁看着,時不時警告上幾句,要小心些;或和幾位老友聚在一起玩撲克,不拿錢,就圖個快樂。

小孩子們最為猖狂。手裏捏着打火機,兜裏揣上幾盒炮,儘管有些恐懼,也要放上一盒。雖然家長叮囑不要玩炮,不要玩火,可到了這時,好奇心勝過了媽媽的話,必定要玩。這是男孩子們的活動,有些女孩或許也會參與。再來説説大部分“仙女”們都在幹嘛,她們到了過年也不安靜,小的到處抱大腿要紅包,再拿去買糖;大的則聚在一起跳皮筋,講故事。

可是,如今這個時代,電子產品高端又實用,過年沒了熱鬧的氣氛,刷視頻,玩遊戲等等,佔據了一整天。年味走遠了,真的回不去了嗎?

今年,希望熱鬧一點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13

過年的時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貼春聯兒,剃頭髮,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且“規矩”也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在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我大喊道:“貼錯了,貼錯了。你把它貼反啦!”爸爸不緊不慢的回答道:“沒貼錯。”那為什麼要倒着貼?我疑惑不解。爸爸卻解釋道:“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着貼説明‘福’倒(到)了!”哦,原來如此,那過年還有什麼習俗呀?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了起來。原來過年還有一種習俗來源於年獸。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挨門串户,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年臘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着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户人家門裏一瞧。只見裏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着尾巴溜走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有了放炮,穿紅衣,貼春聯的方法驅趕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了,直到今日。我聽完爸爸的講解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麼理髮要趕在二十七呢?哦,原來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啊,我又問爸爸為什麼要大掃除呢?爸爸説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中的晦氣,這是好兆頭呀!

這就是我家鄉熱鬧的春節。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14

精彩的生活,有着精彩的習俗!我不知道我的認知是否正確,但我絲毫不認為我的家鄉的習俗比不上別地,我一直相信,家鄉的民俗有着我無法形容的精彩!

在春節,有着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大年初一至初五會製作酒釀蛋同家人、客人們分享。自家釀造的香甜的米酒,加上蒸熟的烏雞蛋,再添上又甜又大的蜜棗,撒上有着調味作用而又有營養價值的枸杞。一碗香甜的酒釀蛋便成功出場了!相信沒有客人能夠抵擋那香甜的誘惑……而在這時,即使不是客人的我,也忍不住先嚐下一口,看着家人與客人那慈愛而又帶着哭笑不得的眼神,就感覺這才是春節的最大享受!

還有就是祭拜天地,每次在過年的期間我們都要祭拜天地,讓他們保佑我們可以全家安全一年裏不會出事。我們要把豬頭和一些吃的東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這樣可以全家幸福。每次拜佛的時候,我都淘氣地對着佛像做鬼臉,雖然總是被家人制止,但我相信,在這一年一次的盛會中,佛主是不會介意我的小小舉動的……

在春節之後的元宵節,家家户户都會做湯圓、麻琪(一種油炸湯圓,裏面通常會放慢豆沙等香料。)糯米制的湯圓,在晶瑩的湯汁中放射出迷人的華光。輕輕咬一口,酥脆而又可口的香芝麻糊或者豆沙就從湯圓中流出來,令人回味無窮!而在吃完湯圓後,又有絢爛多彩的煙花欣賞,所以元宵節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划龍舟也是在贛南地區非常盛行的,龍舟的代表隊都以鄉、公司集團等劃為參賽單位……雖然在我的身邊無幸見到這種盛景,但我一直很嚮往這樣的比賽,等今年有機會,有一定要見識見識!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精彩的習俗,精彩的文化;這就是精彩的我的家鄉——精彩的江西贛南!

我以此為榮!

家鄉的習俗作文500字15

我從小在農村,最忘不了的就是家鄉的集會。

會,人少時叫集,多到一定程度,就是會了。在我們鎮,一年有兩次會,完全是按照陰曆來計算的。

一年中只有兩次,是一件稀少事。每到有會的那一月,月初就會有人用油漆、塗料在馬路邊先畫上“佔”字,先到先得,沒趕上的就靠邊站了。

而我們到了這一天,也能玩得非常開心。記得有一次,會趕上了星期天,於是就可以去趕會了。

會上人頭攢動,水泄不通。耳邊是叫賣聲、歌聲和遊人歡笑的聲音,雖然行動不便,但是非常熱鬧。

自行車是進不去的,只能步行。這樣一圈下來,幾乎半天都走不完。

走的過程中,購物倒是必不可少。但抬眼望去,賣的東西不過幾樣:衣服,花草,魚,食物。會給我帶來了許多樂趣。作為一個地區的民俗傳統,這也非常具備地方特色了。

趕會趕得很盡興,但是年年如此,也難免有些枯燥。

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而會卻越來越冷清了——會上的人稀稀疏疏,再也沒有以前的熱鬧了。而集呢?為了建設文明城市,對集規定了位置,一些小商鋪直接移走了。這樣,城市的面貌光潔一新,可集,也許就永遠消失了。

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搞建設,但是傳統文化也不應放棄。一個地區人們喜愛的民俗文化傳統,應得到保護。

唉,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趕一次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