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

欄目: 習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8W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有一個歷史或傳説,小編收集了家鄉的習俗作文,歡迎閲讀。
 

家鄉的習俗作文600字

第一篇:家鄉的習俗

過年包粽子,是我的老家紹興的一個風俗習慣。

年前的兩、三天,家中的老老少少要提前準備粽葉、糯米、去集市上買肉、蜜棗和纏粽子的繩,等這些都備齊了,大家聚到一桌,開始包粽子。

臘月28晚上,吃過飯,奶奶轉身從廚房拿出粽葉、糯米……我躍躍欲試,心想:這一次我可要大顯身手了!看奶奶先將粽葉捲成漏斗狀,加一小把糯米,夾兩塊香噴噴的肉或蜜棗,再加上一小把糯米,壓實,然後用多出的粽葉封口,繞粽子一圈,最後用線纏住,打一個漂亮的結,一個粽子就如魔術般出現在奶奶的手裏了。看奶奶的動作,流暢得似行雲流水,我的心開始癢癢了,在自己的許多次懇求下,奶奶終於同意讓我包一回粽子了。我開始卷粽葉了,這討厭的葉子就是不聽我指揮,彈開了好幾次,氣得我把粽葉捲成一個圓筒,當望遠鏡玩兒。不知捲了多少次,粽葉才服服帖帖地在我的手上成了漏斗狀,接下來,放糯米、肉,我做得都很順心順手,可是一根繩子又難住了我,拿到一頭,另一頭又掉了、鬆了。奶奶笑咪咪的走到我跟前説“來,奶奶教你,繩子一頭用手拿住,另一頭用牙咬住,還有一隻手扶住粽子,繞兩圈,然後打個結,就大功告成了!慢慢來,心不要急……”我很快就學會了,照葫蘆畫瓢,做出了一個至少能站穩的粽子。

那個晚上,我家包的粽子奇形怪狀,有歪了一個角的,也有連站都站不穩的。第二天,天還矇矇亮,一股粽香把我從睡夢中叫醒了,我立馬從牀上爬起來,衝進廚房,奶奶已經在煮粽子了,饞得我垂涎三尺,一心想快點吃到,奶奶説“快了,快了!再等5分鐘就熟了。”

等到一開鍋,我就是第一個品嚐者,嗯,還是原來的味道,只是,只是這次的粽子似乎比以往的更香了!因為這是自己親手包的,所以是最香的粽子!

第二篇:家鄉的習俗

我生在城裏,長在城裏,可是每年都要回幾趟南鄉老家。

我的老家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南鄉,有許多風俗習慣,比如疊羅漢,大年三十祭拜祖宗等,但我最有趣的是“祝壽”了。

今年,外公六十歲了。到了大壽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準備熱熱鬧鬧地為外公祝壽。

祝壽選在大年三十的頭天,我們大家都來到外公家裏。這可是我們小孩最熱鬧的時候了,叫啊,跑啊鬧翻了天。大人們忙裏忙外,廚房裏飄來丁丁當當的案板聲和葱花香味兒。

傍晚時分,我們開桌吃壽酒了。我看見外公這個“老壽星”沒有上酒席,就納悶地叫着“外公呢?外公到哪裏去了呀?”媽媽聽見我喊,就笑着説:“外公不在這裏!在另外一桌!”我更疑惑了:“今天是外公祝壽,他怎麼不到呢?”我的話剛説完,堂前裏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紅着臉,有些害羞了。舅舅説:“這是家鄉的習俗,老壽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如席的。而是請幾個和外公要好的長者作陪,他在另外一個地方喝酒呢?”

聽了舅舅的話,我們幾個小孩吵着説:“舅舅,你就給我們説説家鄉祝壽的習俗吧!”舅舅笑呵呵地説:“我知道多少説多少,也不是很清楚的!”“好呀!好呀!”我姐妹幾個異口同聲地叫着。舅舅一邊倒酒,一邊説:“祝壽是南鄉的一個風俗,一般以女婿女兒為主,我們兒子就是作陪的。無論男女,到了三十就可以做壽了,一般四十不做的,一百歲也不做的。意思就是‘四’即‘死’,不吉利的。一百歲呢,太滿了,‘滿招損’呀,也不做的。”舅舅倒好了酒,坐下接着説:“祝壽還要拜壽的。拜壽要先設好壽堂,掛燈結綵,正中掛‘壽’字,兩邊掛壽幛。早上吃茶葉蛋和長壽麪。下午拜壽,老壽星上座受拜。我們下午不是拜了嗎?”“拜了!拜了!”我們嘻嘻哈哈地説着……

這次給外公祝壽還真學到了不少知識。家鄉的習俗讓我難忘而充滿好奇!

第三篇:家鄉的習俗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有一個歷史或傳説,這些傳説有的是真實的,也有的是虛假的。

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春節的時候,我們可以逛廟會、賞花燈,每家每户都必須要貼春聯,小孩、大人穿着新衣服,在一起放鞭炮,可熱鬧了。

春節這些特點是從一個傳説中演繹而來的。傳説很久以前,在某一座山上住着一隻怪獸,山下有一個村莊,村裏的人過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怪獸下山來覓食,它找了很久,最終喜歡上了吃小孩。然而這一天剛好是正月初一,人們便把這隻怪獸叫做年。連續幾年,都在這同一天,許多小孩被年吃掉,村民們開始害怕起來。到了晚上,大家做了一個同樣的、奇怪的夢:一位老者説:“年怕紅色、怕鞭炮聲,大家只要有這些就不用再怕年了。”

正月初一到了,年下山來了,來到山腳還是沒有進村莊,因為它看到村莊裏到處都是紅彤彤一片,心裏害怕起來,還看見幾個小孩在放鞭炮,它嚇得慌,逃走了,從此再也不敢出來了。村民們知道了這個喜訊,開心得不得了,於是就把趕走年的這一天叫做大年初一。

年,因為嚇壞了,再也沒有下過山,有人説它在山上餓死了;有人説由於那一次的原因,它嚇壞了,回到山中就嚇到死了……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他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我要了解更多的傳統節日,瞭解它們的由來,讓我對傳統節日的.瞭解更加透徹。

第四篇:家鄉的習俗

我國有許多傳統佳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這些節日承載着悠長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而我最喜歡的還要屬春節了。

每年春節,我們都要穿上新的衣服,姥姥也換上了大紅毛衣,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快樂的氣氛。姥姥一邊幫我拿新衣服一邊説:“以前生活條件不好,不是每人都有新衣服穿的,但也要有個新氣象,於是就有了‘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個新氈帽’的順口溜。”

去年春節,我回姥姥家過年。到了晚上七、八點鐘的時候,姥姥端出一盆和好的面,一大盆肉餡,一碗乾麪粉和一根擀麪杖。“姥姥,這是要幹什麼呀?”我問道。“包餃子呀。這可是我們北方的習俗呀。”姥姥笑呵呵地答道。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節晚會,大家七手八腳地忙活起來了。姥姥揪麪糰兒,我來擀皮兒,爸爸媽媽包餃子,後來姥姥嫌我擀得慢,就讓我也包餃子,她自己擀皮。我包的餃子簡直是四不像,有的甚至露餡兒了呢,贏得大家哈哈大笑。姥姥趁着煮餃子的時候,給我講了關於餃子的由來。因為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所以在辭舊迎新的時刻吃它,象徵着來年有好運氣,平平安安的。

過了十幾分鍾後,姥姥把餃子端上來了。我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覺得特別鮮美。吃完餃子,我就給長輩拜年了:“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姥姥笑着給我個紅包。歡笑聲、祝願聲、鞭炮聲響徹雲霄。

春節施我最喜歡的節日,真希望天天過年!

Tags:習俗 家鄉